從經濟發展的層面上分析,江蘇究竟與浙江的差距在哪裡?

開埠滬漁村粵上皇


從經濟總量上講江蘇遠超浙江,但是從民間富裕程度來說浙江就高出江蘇了。

原因是江蘇南北發展不均衡,北方蘇北人口眾多但發展相對落後,而蘇南發達地區,主要是以外資企業佔據主導地位。在改革開放初期,由於蘇南地區與上海毗鄰,加上交通的便利,吸引了大量人工密集型外資企業的入住,如蘇州,無錫等地。這些地區在外資的加持和全國大批勞工的貢獻下迅速發展起來了,而真正江蘇本地人興辦企業規模數量遠沒有外資企業大。這就形成了雖然經濟總量大,但百姓可支配收入不算太高。

而浙江是藏富於民!浙江的發展是靠本地的民營企業帶動起來的,浙江利用長三角的優勢地位,成了上海經濟轉型的大後方,各種生產加工企業迅速發展起來,整個浙江各地形成了各種產業的生產集群,如製鞋、製衣、紡織、五金工具、小商品生產、門業門配、汽車及零部件、包括互聯網等等。這些都是善於專營的浙江本地人的傑作,可以說浙江人不是開廠的就是做生意的,基本都是人人參與。

所以看似江蘇比浙江發展好,但實際浙江老百姓確是最富有的。


鄉下江哥


筆者祖籍浙江,出生於上海,現定居江蘇。感覺江浙兩省確實差異較大,江蘇在GDP總量上超過浙江,但浙江如果將省外資產、海外資產統計在內或反超江蘇。

2017年上半年全國GDP排名,江蘇以40821.2億元名列亞軍,浙江以23383億元名列第四;江蘇上半年人均GDP為51035元,浙江上半年人均GDP為41830;江蘇人口7998萬,浙江人口5590萬。從GDP總量以及人均收入來看,江蘇明顯超過浙江。

然而,“天下浙商”。江蘇的GDP中,含有浙江商人及企業家的貢獻,估計佔有相當的比例。據說,上海50%的民營企業均為浙江商人開辦,江蘇省內由浙江人開辦的企業比比皆是,而江蘇人到浙江去創業的人數相對比較少。

江蘇的國有企業規模遠遠超過浙江。比如揚子石化、金陵石化、南化集團、徐工機械等等;相對而言,浙江民營企業更加發達,比如阿里巴巴、雅戈爾、吉利、綠城等等。在娛樂方面,浙江衛視收視率超過江蘇衛視;浙江藝術、影視明星的數量及知名度亦超過江蘇。

在經濟發展征途上,江蘇創立“蘇南模式”,使得蘇錫常一帶趕上改革開放的高速列車;而浙江則創立了“溫州模式”、“紹興柯橋模式”、“義烏小商品模式”。2016年江蘇私人汽車擁有量為1070萬輛、浙江為977萬輛,浙江的人均擁有量超過江蘇。吳越兩省各地的發展模式確實差異很大,各有千秋、各領風騷。

在地級市方面,2017年上半年全國GDP排名前20位中,江蘇有南京、蘇州、無錫、南通四個城市,而浙江僅有杭州、寧波兩城。在縣級市方面,江蘇的崑山、江陰、張家港、常熟四個城市囊括了全國排名前四位。

然而,浙江向來有藏富於民的習慣,吳越兩省你追我趕,將來還有很多未知數!

江蘇江陰華西村文明天下

浙江衛視明星薈萃


陸燕青


本人出生在甘肅,在甘肅生活近30年,於94年在江蘇常州短暫工作,見識了蘇南模式的蓬勃發展。也曾與97~98年在瀋陽和大慶短暫工作,體驗了貴為共和國長子的東北老工業區走向頹勢的痛苦。99~2016年在深圳工作生活,參與並見證了深圳的奇蹟般發展。2017年來到杭州,正在體會浙江模式的神奇。在這期間,去過除西藏新疆青海三省區以外的所有省份的大部分城市。自認為對題主的問題有發言權。以下是我對蘇浙兩省經濟發展的看法,可能不全面,更可能不準確,求蘇浙兩省的朋友看後輕虐。

先說說江蘇:作為中國最富庶的地區,解放前這裡已經是中國少數初步實現工業化的地方,其工商業基礎相當雄厚。解放後,由於國家計劃經濟體制下沒有眷顧這個省份,國家重點項目很少落地在這裡,反而將很多企業連根拔起,遷到大西北和大西南,抽調了大批技術人員支邊,使得江蘇經濟在原地徘徊,終於在文革結束是,變得跟大部分落後省份一樣窮。

改革開放初期,江蘇的領導應該屬於保守派,全面性改革舉措根本沒有,國有企業改革成果乏善可陳。好在江蘇人整體的高素質加上緊鄰上海,上海雄厚的工業規模和強大的人才實力催生的‘星期六工程師’現象,一舉催生了江蘇鄉鎮企業和社隊企業的崛起,加上當年出去支邊的技術人員這個時候大部分成了所在企業的領導,為鄉鎮企業和社隊企業獲取內地國企的訂單提供了很多便利,使得‘蘇南模式’火遍大江南北,風頭一時無兩。

這個模式為江蘇打造了規模龐大的中小型製造業基礎,積累了數量驚人的產業工人資源。如果不是94年朱總理清理國企三角債,啟動國企改革,江蘇的蘇南模式還會狂奔一些時日。

但是,國企改革是痛苦的。國企職工被砸了鐵飯碗,領導被砸了鐵交椅,混日子的被砸了鐵工資,痛苦吧?

其實,他們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蘇南模式,是江蘇數不清的鄉鎮企業和社隊企業!他們有多慘,根本沒法描述。大量企業關門停產,大筆貨款無法回收,大量庫存無法消化。用哀鴻遍野來形容決不誇張。

此後,江蘇用了至少十年時間,才勉強消化了這次打擊。在此期間,有兩個模式成為江蘇經濟再次起飛的支柱:崑山模式和華西村模式。這兩個模式有何特點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展開了。

時至今日,江蘇仍然牢牢佔據第二經濟強省的寶座,發達程度仍保持在第一集團。

江蘇的不足:從歷史上看,江蘇在脫貧和小康階段,辦法多,幹勁大,效果好。但是,江蘇最缺乏一種精神,一種敢為天下先的創造精神!江蘇省,佔據了全國最好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基礎,擁有最好的底蘊,最高的起點。江蘇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完全應該做得更好。

現在的江蘇,就像一個常年考第一的學霸,先被插班生廣東超越,一肚子委屈。主要科目又被同桌浙江超越,心裡不爽到極點!

(先寫這些吧,看看閱讀量,如果沒啥人看,後面就不寫了)


收單俠


江蘇和浙江兩省不同的地方我都呆過幾年,而且還交了幾個朋友,感覺江浙兩省在經濟層面確實有一定的差異性。


首先是濟發展的結構不同:江蘇以大企業為支撐拉動經濟發展並且國企比浙江要多,國企規模自不比說,即使民企也是以大型企業或是合資企業為主。如江陰的華西村集團號稱中國第一村、而蘇州是以合資的大型電子廠為主,是蘇州的主要經濟支撐;浙江經濟主要是以小型民營經濟為主,是改革開放後中國草根創業的主要代表區域。在浙江的溫州、義烏、寧波、台州等地幾乎每家都是一個小工廠,各自承接產業鏈上某個細分領域,最終形成聚群效應。義烏的小商品,溫州的皮鞋,永康的五金都是這樣一步步友發展班壯大的。


其次是兩省的商人的經商理念和行為的不同:浙江商人相對來說捕捉商機眼光更敏銳、膽子更大、比較能夠吃苦、精於算計、特別注重成本控制,這種特質尤其以溫州人和寧波人最為明顯。這使得不僅國內各地都很容易看到浙商身影,世界很多地方同樣有大量浙商的存在,電視劇《溫州一家人》就反應的比較形象;江蘇商人這些方面就顯得比較持重一些,但給人有點拽的映像,相對來說沒有浙商好接觸。但正是二者的這種區別造成了浙江產的商品水貨較多,浙江人好投機,在國人心中成了揮之不去的影陰。


最後要說的是江浙兩省都屬於經濟發達省份,雖然江蘇名義GDP一直領先於浙江,但是蘇北經濟條件還很差,甚至不如很多中部身份,發展很不平衡,需要補短板。浙江省發展相對均衡,雖GDP總量落後於江蘇,由於它的資產在省外分佈較多,綜合實力應不輸於江蘇,但以溫州那種模式為代表的發展方式現已走到盡頭,以後不再有發展優勢,在新時代裡亟需轉型。


推窗見亮


我是江蘇人,但是在浙江工作過幾年,我從下面幾個方面比較,

1.經濟總量上江蘇比浙江高,除了因為人口多創造外,企業的主體江蘇以大型國企,外企巨多,而浙江的私企為多,中央也曾經在江蘇模式和浙江經濟模式中選擇推廣,浙江模式大膽創新但是過於冒進和急功近利不適合長久以及全國的推廣。

2.人民富裕程度上,平均人口浙江應強於江蘇,江蘇人的敢闖敢精神不如浙江人,浙江人比江蘇人團結尤其是在外能夠抱團,江蘇人則不是,同一個江蘇都要分開個蘇南蘇北。

3.長遠潛力上江蘇比浙江更有潛力,一是國家對江蘇的經濟模式平穩長遠適合向其他地方推廣,二是江蘇的教育尤其是江蘇的家長對子女的教育的投入上,對子女教育的境界上強於浙江,再過個10年就能看到差距。

4.總之,有個比較不是為了比,最好是能互相學習長處,江浙江浙本是一體的呵呵


茶親3


有人總喜歡以GDP排名來說事兒,我一再強調,GDP是注水的豬肉,用GDP衡量經濟發展水平是一個極大的誤區。

2017年,江蘇GDP總量統計為8.5萬億,浙江則為5.1萬億,二省人口相差3000多萬,GDP相差3.4萬億,似乎不在一個層面,但為什麼人們老是拿江蘇與浙江比呢?因為GDP質量產生的疑惑!

江浙二省經濟發展模式不同,各種差異很多,我僅以一個數據加以例證。2017年,江蘇8.5萬億GDP創造的地稅收入3875億元,浙江5.1萬億GDP創造的地稅收入3270億元,竟然如此接近!

政府有了稅收收入才能大興基建、發展民生,江蘇8000多萬人,浙江5000多萬人,各有3000多億地方稅收,人均惠及一目瞭然。

江浙二省的差距在於,江蘇喜歡以GDP總量說事兒,常以崑山為例,一個縣級市GDP統計超3500億,而浙江排名第一的蕭山區GDP統計不過2000億。而浙江喜歡以民間富裕自傲,也常拿蕭山與崑山對比,崑山外資代工,蕭山民營經濟,核心技術、核心競爭力自主擁有,3500億GDP創造的財政收入350億,2000億GDP創造的財政收入318億,誰的GDP質量高?誰的經濟發展質量好?

差距不僅僅是數據,還有觀念。


遙遠如星


作為江蘇人,我一直覺得浙江人的人的生活比江蘇好,但今年10月1開車去杭州,浙江的高速真的不是一般的差,杭州繞城高速也是!真的沒法跟江蘇比!過了太湖收費區,就會發現,浙江高速路邊的草都快長到路上了,路面情況就更別說了坑坑窪窪的,這個可是高速啊!

總結,個人覺得浙江民營企業多,老闆也多,但不是人人都是老闆,貧富差距明顯!江蘇相對來說,國有企業多,人均相對均衡!不過我個人認為,浙江經濟的發展關乎中國經濟的走向,沒有民營經濟的發展,就沒有新時代社會主義經濟!


為你有何不可44935131


江蘇和浙江在經濟層面來說,江蘇的GDP高於浙江,但是江蘇的居民富裕程度不如浙江。

在我國GDP排名前四的省份中,若論GDP產出,浙江排名第四,但是,若論居民實際富裕程度,浙江應該排名第一!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人均汽車擁有量、消費水平和民居等方面看出來。筆者作為曾經浙江女婿,浙江境內除了衢州未到外,其它各地級以上城市和超過一半縣城,近十分之一的鎮都有去過。廣東和江蘇大部分城市都有去過,山東有四分之一的城市也有去過。

廣東比較富裕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帶,特別是珠三角。江蘇富裕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蘇南和沿江江北一帶。山東富裕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山東半島及北部沿海到東營一帶。

但是,就居民的整體富裕程度,這四個省,浙江要相對平均得多!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粵蘇魯三省GDP比浙江高得多,但是居民實際富裕程度反而不及浙江呢?

雖然前三個省都是我國人口大省,但是人均GDP都不比浙江低,或者,差距並不明顯。筆者很長一段時間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從各自的GDP統計數據和產業結構上實在看不出來問題所在。

但是,筆者通過對這四個省分別觀察瞭解以後,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這四個省中,浙江幾乎全民皆商,且很多家庭即使務農,也有其它非主業收入來源,且,根本無法統計,而民營私營經濟為主的浙江,歷來就有少報瞞報的傳統。所以,從數據上看,浙江的GDP數據整體偏低,不能真實地反映居民的實際收入狀況。

以上,只是筆者自己通過觀察瞭解後的推測,並無官方數據支持!

另外,以江蘇為例,江蘇的經濟產出中登記在冊的企業產出,這種產出相對來說更便於統計。另外,蘇南地區有很多企業都是代加工企業,產業的技術含量並不高,相應的經濟附加值也就並不高。所以,即使是江蘇最富裕的蘇南地區,和浙江沿海居民的富裕程度相比,還是差距明顯!


鄭瑞文2015


江蘇人嘴碎,喜歡說酸話,唱反調!!尤其是南京,鎮江,揚州,泰州,鹽城,淮安,連雲港一帶人。。蘇北徐州,宿遷,連雲港一部分地方人,淮安北邊地區人人還是厚道淳樸些,急了好鬥敢打。。蘇南蘇錫常一帶人自我感覺超級良好,說話優越感滿滿,他不一定受教育程度高,但是人的素質還是很高的,人並不壞,你是你的我是我的,算的很清楚,不算計別人也不被人算計,膽小怕事不生事。。浙北人基本跟蘇南人差不多,甚至包括安徽的黃山徽州人,宣城馬鞍山銅陵的山裡圩裡的吳語區的人跟浙北人蘇南人性格都很像。。所以我後面就習慣了用方言來區別性格。。比如安徽的江淮官話區的人味道跟江蘇南京,揚州,泰州,鹽城這一帶講官話區的人性格都差不多,屌屌的,講話餿餿的,欺軟怕硬。。所以,簡單區別就是,中原官話區人性格差不多,江淮官話區人性格差不多,吳語區人性格差不多。。


新安一嶺下蘇


一個最有說服力的事件就基本能說清楚二地之差:

一,嫁給浙江人多還是嫁給江蘇人多?

二,打工的,是江蘇人在浙江的多?還是浙江的跑去江蘇打工的多?做老闆的,是浙江人跑去在江蘇開公司搞事業的多?還是江蘇的跑去浙江開公司搞事業的多?

如果對於我上述二點沒有異議的,那麼二地的區別高下立見.何須有那麼多廢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