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工人自己買的養老保險,農民沒買白拿80元,農民應該知足了,你怎麼看?

用戶2587413695


工人買了養老保險,農民沒有買白拿養老金,這話的確常常出現在農民要求增加養老的話題中。總是透露出對農民極端仇視和敵意,不禁叫人想起“本是同根生,相煎何時急”的詩句來。

工人是在工廠做工的,有固定的工作單位。按工作效率、工廠效益等核算每月發放著工資,還有福利房、安排子女或家屬工作、慰問品等額外福利,退休了又有退休金。養老保險的錢是交了幾十年,可工作單位還替他們承擔著12%,工人自己才掏了8%。老了老了這些錢都歸工人腰包了。怎麼能說是自己交了養老的錢?


農民也是一種職業,只是分工不同。工作性質和“製造”的產品不同。他們種地收糧不能全說養活了工人,但工人吃的糧食還真是農民種出來的。農民是龐大的群體,又是免費承包土地,沒人發工資也說得過去。一開始農民能沒有養老保險的打算?可是交養老保險,農民沒有資格。怎麼去交?工作單位在哪?誰又承擔那12%?與其說是“沒交”,還不如說是“沒法交”。這不怪農民。再說了,農民現在領取的養老金,其實就是個生活補貼。誰說農民沒有交?新農合政策實施後,不滿60週歲的人每年都要交100元,今年還交了200元參保費呢?沒有交養老保險的是國家新農保政策實施的就已經年滿60週歲,他們享受的是國家補貼,是“政策紅利”。豈能“以點帶面”?

要說農民每月有了88元的養老金就應該知足。請問工人每月的養老金是多少錢,工人知足了嗎?還不是照樣怨天憂人,天天打問著養老啥時候再漲。再說了,工人都回家享清福了,國家還給他們發著退休金,至少的一月兩千多。而農民才提出每月發400元退休金,竟招來罵聲一片。


發多發少國家說了算,又不讓工人去掏一分錢。按說都是從農村出來的,或許你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還在農村,他們也同樣有這個願望,難道不為他們想想?


為生活而提神


如果有人說;工人自己買的保險,農民每月80元是白拿,該知足了!說這種話的連畜牲都不如,就拿現在50歲以上的來說吧!全國解放後,從集體到分田單幹責任制,剛剛解放的時候,中國是以農業為主,交通也不發達,農民都是用扁擔挑到十多里地的人民公社糧庫交公糧,除了留下每個人每年3百斤糧食,所有的稻穀全部送進公社糧庫!80年到82年分田到戶!就是每畝地3百斤送進鄉政府糧庫!鄉財政還要收每畝地一百來元的農業付加費!農民為祖國作出的貢獻還少嗎?特別就是五十歲以上的農民,從十來歲開始,一邊讀書一邊為集體勞動!六十歲的農只拿80元多嗎?如果六十歲以上的工人的工資拿一千二百元!我認為六十歲以上的農民拿二千四百元不算多!合情合理!雖然我也是工人!我農村出身,瞭解農村的農民,那時農民為國家作出的貢獻遠遠大於工人!自己捨不得吃,先要滿足國家的公糧!說那些不是人話的人還是人嗎?


天地人和161609558


這個題目說的太對,對國家的養老保險制度視而不見,蓄意製造混亂,攪亂社會視聽,不繳養老保險,天天向國家索要養老金,用別人繳保的錢,拿來為自己養老,這種行為是極其自私又貪婪的,老農的80元補貼,雖然不多,難道不是納稅人給你支付的嗎?拿了納稅人的錢,一句好話不說,反而成了不滿的話柄,如果覺得80元太少,看看城市裡沒繳養老保險的老人,他們連這80元也沒有。現在農業稅取消了,拿著補貼在種糧,哪個朝代,農民有過這種待遇,一些農民對國家給的好處,即不知足,又不感恩,得寸進尺,反而對國家全是不滿,究竟誰是白眼狼?

農民所謂的交公糧,就是向國家交統購糧,實際農民就是在向國家賣糧,賣了錢的糧食,還有資格天天掛在嘴上,天天拿出來說事嗎?


用戶298969789789


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六0後快六十的人了,當初二三十歲時確實交過公糧,記得交公糧是按田畝算的,記得每畝水田每年應交85斤稻穀,摺合當時市場價十二三塊錢(市場價十五元每百斤),別省別縣交多少我不知道,反正我們這裡是這樣的。一直交到九十年代,九幾年我不清楚然後就沒有交了,沒交公糧後,政府每年毎畝水田補助二百二十一塊錢,說是種子,化肥䃼助,當時高興死啦,不交公糧,政府還發錢!一直領到現在,可現在好多田都長草沒人種了,有的甚至建房子了,可補助繼續領,這個政府應該重視。所以網上經常說交了公糧要國家發五百到一千的退休金,我從來不說,我有自知之明。如果能發五百到一千那肯情好。


手機用戶20881890930


工人表面上交了保險,只佔了工資的極少一部分,可是農民在九十年代以前繳的公糧,佔了生產力的極大的部分,就拿九幾年來說,農民一畝地小麥產量在800斤左右,當時的小麥價格是三毛一下,就打最高三毛一斤,一畝地產量按當時的產值是240元,可當時提留每人可達180元,佔去了收入一半還要多,這還不加上人工和成本,看看當時農民的付出是多麼的巨大,另外農閒時還要義務挖溝修渠,修路鋪橋。這些都是農民實實在在的付出,說農民沒有工作,就沒有繳保險,只是形式的不同,但是農民的付出不比哪個行業少,可是農民的福利和哪個行業都無法相比,現在每月拿個幾十塊,也只是象徵的表示,比起城市低保相差太遠,農民的苦不是農民無法體會的。


阜南麗比特照明


我生在農忖,長在農村,是農民的兒子,在這裡我要大聲說,:說工人自己交養老金,農民白拿80元養老金的人,真是不瞭解實際情況,信口瞎說的。

新中國成之後,一窮二白,急需發展工業,當時國家沒錢,:怎麼辦?走的是以農養工的道路,農民無償地把部分地交給國家,每天起早貪黑,流血流汗,修水利,建新田,打下的糧食,當時流行這樣一句話:‘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然後才是自己的’。趕著驢車,到糧站交糧,。為新中國的工業建設做出極大貢獻。

當時在生產隊,有這樣種現象。當上級到村裡抽人當工人或幹其地一些不用種地的I工作時,往往放走的是一些較懶的人,而勤快的壯勞力卻留了下來。

現在原來的幹部工人有社保,就連當過幾年的民辦教師、赤腳醫生、村獸醫、鄉廣播員等,都領上了每月幾百元的補貼。只有農民60歲後領80元,人們還說三道四,真是沒良心,甚至可以說是缺德。請問,往前三輩,哪個人的祖輩不是農民呢。


春日之虎


明明是國家給的保險,何談是自已買的,舉過例子,八九十年代,工廠倒閉,工人下崗,多少工人家庭連生活都難以保障,偉人的遠見!那個時候到處是工人上訪,能交養老保險嗎?到九十年代未,國家把資不抵債的企業給予企業破產,把欠企業/外的一切私人債務,都被同時破產不還,工人交了養老保險嗎?就拿近十多年,國家提倡企業在職人員,每個月從工資中扣除交養老保險金8%,交15年,又有多少錢,像這個錢,農民也會願意交養老保險金的,關鍵是和企業人員交同樣的養老保險金,到了退休年齡,不能與企業人員享受同等的,國家給於的待遇,所以說,這就是國家對待國民的不公平。


洣水一號


完全正確!

沒有什麼不合理,現給你一個數據。農村交公糧在50.60年代只佔農業的總值百分之十一,70年以後只佔農業的總值百分之4以下,包含以後交農業稅。從1949.....2005年摺合人民幣3700億,而政府投入支農卻付出2.3萬億,整整多出1.6萬億,這都是城市創造的稅收。你還覺得農業功勞大嗎?

修公路,修水庫,基本都是為農民而建。除了應該交的公糧 ,其他收的糧食也好,出勞力也吧罷,都有公分的,都給錢的,不然農民日常花費哪來得。再說法規是不能追述溯以前的。既然已規定農民可以交社保日起。就沒有理由不交。既然不同城市強制要交。那麼自願就看你需不需退休金。城市中不交社保的同樣沒有退休金。更何況現在農民也不交農業稅了。還有政府各種補貼。包括對老年農民的福利補貼。包含農民交社保的補貼。這都是城市納稅人的錢。城市人倒沒說什麼。

而伸手黨總是給自己塗脂抹粉,把自己打扮得像救世主,全世界都欠他的。再說就算農民交公糧,修水庫修公路有功,不等於所有農民有這分功勞。請問修水庫、修路難道全體農民都參加嗎?請問沒有參加的如何算?漁民怎麼算?林業怎麼算?牧民怎麼算?再說至少目前農民都不交農業稅了。還有什麼理由不自己交。那麼多貧窮農村的農民都進城市打工。掙一個月的工資抵農民一年收入(這都是貧窮農民自己說的)。有什麼理由不為自己交社保。就算目前70歲的農民。按國家的規定繳費年。也足夠交滿15年。(還能有資格補交)。城市大多是不能補交的。

社保是眾籌的。不管是誰。只要想要退休金。就必須交社保。誰都改變不了。

不交可能。只有到60歲以後享受農民的福利。

每位60歲農民都有幾十元的福利。二種是不同的事。福利是符合條件的,不管窮富人人都有。社保是要交費才能享受。

不要再胡攪蠻纏,你就是說破天也改變不了。

福利是根據國家經濟能力。再分配。要向前看。而不是向錢看。隨著國家富強。農村老年人的福利會更多。自強自立。才能得到人們的珍重。伸手黨想白要是不可能的。


潘發明3


咱八八年退伍後安置到六安市區小企業,隨後又下崗失業,跌跌撞撞走到現在,還房貸,子女上學,生病吃藥,吃喝拉撒,還得全額繳納社保,國家曾經幾時有過一點點眷顧。農民工兄弟們,知足吧,你們活的比城市下崗工人強百倍。[流淚][流淚][流淚]

照片上的老兵是我的班長,也是位共和國衛士,八九年首都戒嚴時光榮犧牲,現長眠八寶山。知足常樂



學習-道鋒-好榜樣


關於這個問題嗎。我要介紹兩句實話吧。凡是使工資的人員,都有國家規定的基本大數據來發工資,年井收成也好,年井不收成也好,每月每天,陰天下雨,大年三十也有工資。企業,工業,他有廠家發定額工資。他發多和少,是領導組織說了算。農民他的收入,是靠老天說了算。現在我根據我們這個地方來說吧。以前農民種小麥吧水庫裡放水澆小麥,水費十幾元錢,就能澆一畝地,現在把水庫搞成了遊樂園,包給及少數人,致了富。把水道大橋全部毀壞了,叫農民澆地,全部使用個人那個小井的,地下水澆地,一畝地的水費一遍不低餘,三百元,種孑,農藥,化肥,等等,等等,大量的長了錢。青年人,中年人,出去打工掙錢,O歲至二十二歲的人怎嗎辦。六十歲以後的人打工幹不了,身體再不好的,他的收入,剛吃藥錢也不夠。這個怎嗎辦。就是打工的把,下雨陰天沒有錢,過年過節沒有錢,一年來掙錢的時間,最好的打工人,也幹不了二百五十天,家裡再有生病長災的人,他連,一百五十天活也幹不上,大家算算他一天平均能掙多少錢。把農民種植的口糧地,也強行搶徵,賣淨了,把錢也浪費光了。農民他如果有錢,他能不想去買保險金嗎,他沒有錢的使啥買。現在有些情況,他是五花八門,在這個綠色通道好的平臺上,真沒法說白了。也沒法介紹清楚了。關於這項問題,真是個重要的大問題,這不是三句實話,兩句真活,就能說的清楚,說的明白的事。先說到這裡吧。我說的也不一定對,也就是個基本狀況吧。可能有些錯別字,和錯話。謝謝大家朋友們原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