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教齡職稱自動晉升受追捧,中小學教師職稱與教齡掛鉤是否可行

30年教齡職稱自動晉升受追捧,中小學教師職稱與教齡掛鉤是否可行

最近多省出臺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全省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其中均對職稱改革提出了一定的措施,比較明確的有山東省”在鄉村中小學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0年以上申報中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0年以上申報副高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30年以上申報正高級職稱,可不受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的規定。黑龍江省“對長期紮根農村基層一線累計從教滿30年,為當地教育事業發展作出貢獻的教師,可破格申報認定‘基層’高級教師職稱”的規定。這兩項規定都是針對鄉村教師的,而且都體現了教齡這一要素。這兩個省的規定受到教師的熱議,關於30年教齡自動晉升一級職稱的各種呼籲和議論在坊間非常流行。

30年教齡職稱自動晉升受追捧,中小學教師職稱與教齡掛鉤是否可行

根據教齡晉升職稱一直是教師們比較熱衷的話題,這樣一種觀點的出現,實際上反映了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中的突出矛盾。與這一觀點相響應的是國一種觀點,直接取消職稱。無論是取消職稱還是按教齡晉升職稱,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上教師對職稱評審制度的不滿。我們國家實行的是工資和職稱掛鉤的薪酬政策,所以職稱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教師的收入。不僅如此,在中國目前的國情下,職稱也是教師的一份榮譽,具有高級職稱的頭銜,往往是教師從教一生的追求。由於這兩方面的原因,所以職稱直接牽動了教師的切身利益,也成為教師心頭的一塊巨石。

職稱評審存在的第一個方面的問題就是崗位比例限制,也就是說每一個層次的職稱在學校裡是有一定比例的,這從學校的人才結構上是合理的。但是隨著一所學校教師教齡的增加,教師既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做出了較好的業績,又積累了一定的教學成果。但是,只要沒有崗位空出來,這位教師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晉升高一級職稱,這就大大限制了教師的專業發展通道。目前,山東省的政策中對鄉村教師規定了達到一定年限可以不受本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為鄉村教師晉升職稱開了口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一定可以評上,還要受到學區或縣域整體崗位比例的限制。

30年教齡職稱自動晉升受追捧,中小學教師職稱與教齡掛鉤是否可行

職稱評審存在的第二個方面的問題就是如何科學地評價教師的問題。在過去的職稱評審過程中,太過於重視論文、課題、獲獎等證書的作用,還忽略了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的付出。教師十幾年的工作,抵不上一篇並沒有什麼實際價值的論文。由於重視這樣一些外在的內容,導致了職稱評審是的弄虛作假現象突出,甚至花錢買論文等,嚴重敗壞和學術空氣。另外,評審的具體過程中不公正、不公開的情況也讓教師極為反感。由於這樣一種錯誤的主辦導向,職稱評審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激勵老師如何教好學,而是將功夫花費在一些與教學關係不大的東西上。目前,這種傾向已經受到重視,論文等內容在許多地方已經不作為限制條件。

由於這兩大問題的存在,教師普遍感到職稱評審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所以取消職稱評審和根據教齡自然晉升的呼聲越來越高。但從目前的情況看,這兩項措施在短期內都不可能實施,比較可行的方法是進行職稱評審的改革。首先要改革的是崗位比例限制。目前的崗位比例設置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主要是從財政角度來衡量的。這樣的做法堵塞了教師的職業發展通道,是極不可取的。應該根據教師的能力和貢獻確定崗位,這才是科學的。再一個進一步改革教師的評價方法,應該充分考慮教齡的因素,這實際上是衡量教師貢獻度最重要的指標。同時也要兼顧教師的特殊貢獻,真正讓職稱成為激勵教師認真教學的有效手段。

30年教齡職稱自動晉升受追捧,中小學教師職稱與教齡掛鉤是否可行

關注教育新聞熱點、分享個人觀點,拙木侃教育,感謝您的關注、評論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