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長平之戰中趙國沒有換將,廉頗對白起,最後誰會贏?


歷史沒有如果,我們只能去假設分析。

長平之戰影響了整個戰國的走勢,也是整個戰國的轉折點,此役之後東方六國就再也沒有能力去抵抗秦軍了。那麼當時來說如果趙軍一直是廉頗來領軍,秦軍是白起來領軍的話,誰能夠取勝呢?

白起和廉頗都是戰國四大名將。但是我們現在很多人排名的話,一般都是把白起排在第一位,廉頗是排在最後一位的。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還是會覺得白起能夠取勝,而且當時來說秦軍對於趙軍來說也是優勢的。那麼秦軍取勝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綜合各個方面來說的話,秦軍確實是佔據了優勢的,秦國的綜合國力是要比趙國強很多的,而且長平之戰本來就是一場持久戰,對於趙國來說根本就不適合打持久戰。

當然趙國其實完全有機會去取勝的,當時秦軍攻佔韓國野王的時候,其實趙國就應該意識到秦軍是志在上黨而不是野王。那麼這個時候趙軍就應該馬上大量的集結在趙韓邊界,一旦秦軍異動趙軍馬上出擊,這個時候趙軍取勝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畢竟秦軍剛剛經過了野王之戰,又開始進攻上黨。加上這個時候的秦軍大概就在二十萬左右。所以如果是趙軍早有防備的話完全可以取勝的。

但是歷史不能重來,而且我們都知道長平之戰,秦趙兩國都是慢慢增兵的,並不是一開始就意識到會爆發這麼一場大的戰役,決定了兩國的命運,更決定了整個戰國的命運。

廉頗擅守,但是我們都知道秦軍是擅攻的,特別是白起,白起一生之中大大小小的戰役太多了,基本上是沒有敗績的。廉頗和白起一起對峙的話,結果真的很難說。

但是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秦軍撤退。當然趙軍也不會追擊的,其實趙國當時全國上下都沒有想過會打贏秦軍,他們要得就是逼迫秦軍自己撤退,一開始廉頗的堅守政策就是想逼迫秦軍撤退的,但是卻沒有想到秦軍越來越多。

但是我們都知道廉頗在一開始的時候卻是連連失去陣地,第一第二道防線都已經被秦軍佔領了,這個也是為什麼趙王會換下廉頗的原因之一。但是隻要是廉頗來繼續堅守的話,而且趙國國內有源源不斷的糧草送來的話,那麼廉頗守肯定是能守住的,當時來說只要是雙方都不主動出擊的話,其實誰也沒有勝算。

但是奈何趙國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全國上下都在希望這一場戰爭早點結束,但是廉頗知道打肯定是沒有勝算的,所以只能是堅守。那麼廉頗被換下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趙括一上來就是主動出擊,結果被白起全部包圍。全軍覆沒。


小伍講歷史


趙不換廉頗,秦就不上白起。

秦昭王確信趙王換下廉頗後,換上趙括,才暗中起用白起。並封鎖一切關於白起的消息。趙國在廉頗的指揮下,堅守不戰,使秦軍寸步不前,打得非常艱苦。長此下去,會帶來許多麻煩,所以,秦侯範睢才反間趙國君臣,趙王不察中計。換下卓有成效的廉頗,秦王才讓白起出馬,策劃計謀誘敵出戰,然後殲滅之。

相反,廉頗的防守起了作用,真正打起來,鹿死誰手還說不定。畢竟秦軍遠征,經不住長時間戰爭。趙軍在本土,集合力量,一致抗敵也是夠厲害的,這在邯鄲保衛戰中己證明。

就不換將而言,趙軍死不了那麼多人,秦軍揀不到便宜,必退。至於今後的戰爭走向,秦人是不會改的,他一定要打下去。





劉一千五


歷史沒有如果,但若是真的要考慮如果的話,那麼如果趙國沒有換將,趙國很有可能會提前滅國,為什麼這樣說呢。

廉頗劇照


首先我們要清楚趙國為什麼要換將,難道真的只是中了秦國的離間之計?趙國上下軍臣又不是傻子,如果廉頗真的對付秦軍有望,那為什麼要換將,換將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廉頗的戰法不適合趙國,趙國沒辦法耗下去,糧食不足已經就是硬傷了,廉頗當時二十多萬人馬的消耗已經使得趙國勒緊褲腰帶再給前線運糧了,而且還持續了近三年,趙國已經堅持不下去了,在這樣下去要麼這二十多萬人餓死,要麼趙國陪著一起餓死,而當時趙國的外交已經被自己作死了,不然還可以問諸侯國借糧,所以說面對必死之局,換將決戰已經是不得不為的事情了。

另外,對於換將後的趙括,紙上談兵確實對他是有點不公平的,因為他接手的局面以及趙王的命令就是讓他儘快決戰,而雖然最後他中了白起的誘敵之計,但是一來他不知道對手是白起,二來他也有著一鼓作氣擊敗秦軍的想法,如果最後不是秦軍的大營修建的過於堅固,秦軍銳士過於強大,一旦攻破,那歷史的結局就會被改寫,另外從戰後的戰損來看,秦趙共投入約105萬人馬,秦約60萬,趙約45萬,最後雙方共傷亡約75萬人馬,趙國我們知道坑殺了40萬,秦國亦損失了約30萬人馬,這是不是相當於趙括用45萬人馬在中計的情況下硬剛秦國60萬人馬,以損失5萬左右的人馬造成秦軍30傷亡,當然這個數字可能不精準,但也可以從側面證實趙括的能力,至少不是那麼無能,趙括之敗說白了還是缺糧,如果不是缺糧就算被困也不至於全軍覆沒,因為到最後趙軍都到了同袍相食的慘狀了,另外趙括一死,趙軍就崩了,而在之前即使到了絕境,趙軍的戰鬥力依舊還是很強悍的。


而對於秦國來說,他也耗不起,雖然他的國力比趙國要強,但是長久下去也受不了,秦國也迫切需要決戰,這也是為什麼一聽到趙括出兵,秦昭襄王立馬動員全國青壯前線運量,真正的把它當作是一場國運之戰,所以說趙國即使不換將不決戰的話,必死無疑,秦國雖然也會國力大損,但是還是有可能直接滅了趙國的,畢竟趙國無糧,怎麼抵擋。

最終趙國之所以沒有滅亡原因有二,一是白起殺俘天下大驚,各諸侯國的援助。二是秦國自身實力大損,使得秦王猶豫了,加上丞相的勸諫,召回了白起,錯過了最佳的時機。要不然趙國很可能會在其餘五國救援之前被滅,當然了,此時的秦國也守不住,畢竟實力損失太大了。


故而,趙國之敗,不在於或者說不僅限於換將,換個人不一定比趙括做得更好,他只是輸了,他要是贏了足可以封神。


Y一花一世界YB


當然是白起贏!這一點不是說廉頗才能不足,而是決定戰爭走向的因素有很多。廉頗在長平之戰發生以前就已經向趙王提出申請,放棄上黨山地,退守邯鄲要地,把上黨幾百裡山地讓給秦國,這樣秦國就會在漫長的運輸線消耗大量的錢糧物資以及士兵。但是趙王駁回了他的請求。並命令他帶兵守上黨。因此,趙括不過是趙王這種門外漢的替死鬼,換成廉頗也不過是換個替死鬼。長平之戰唯一能改變趙國結局的方式就是採用廉頗在大戰前所提出的退守邯鄲要塞,最起碼保住趙國的軍力以及國內的物資與經濟基礎。同樣的戰例在幾百年後,陸遜放棄七百里夷陵山地,退守宜昌,把幾百裡補給困難的山地讓給劉備,最終尋得防守反擊的戰機,火燒聯營七百里。


優己


傻逼才會覺得白起贏。如果趙不換將還是秦國贏,白起和秦王為啥還要大費周章搞反間計,還要花“千金”賄賂趙國的郭開,誘使趙王換將?這錢花的可是秦軍軍費,白起和秦王是腦子秀逗了嗎?恰恰相反,那是因為,廉頗的戰略目的,白起和秦王秒懂,可惜趙王不懂


武悼天帝冉閔



還是白起贏。

1國力不濟

秦國的綜合國力,是所有國家中最強的,是名符其實的“超級大國”。單打獨鬥,山東六國中,沒有一個國家,是他的對手。所以趙國被秦國打敗,是正常結果,也是雙方實力的體現,這不是一個人,所能改變的。

2毫無勝算

秦軍,驍勇善戰,被稱作“虎狼之師”。白起,智勇雙全,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家軍,出道至今,未嘗敗績,可以稱作“無敵之師”。

廉頗,如果率軍進攻白起,等於是以卵擊石。結局很有可能和趙括一樣,這也是先前,他一直堅守不出的原因。先前都打不贏,現在又怎麼打的贏了。

3糧食短缺

趙軍與秦軍長期對峙,負擔很重,國內的糧食,即將消耗殆盡,拖不下去了。在耗下去,不用秦國動手,趙國人自己就先餓死了。

趙王沒辦法,才撤下廉頗,換上趙括。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趙括能快點結束這場戰鬥。

面對“來勢洶洶”的趙軍,秦軍一改常態,由之前的強攻,變為防守。因為秦國已經提前獲悉趙國的弱點~缺糧。

秦軍堅守不出,誘敵深入,截斷其退路,將趙軍圍而殲之。

在當時的情況下(缺糧),除非秦國自己犯錯,否則趙國不管是守(廉頗),還是攻(趙括),都必敗無疑。


橙子牛03


戰爭打的是後勤保障。趙國無非兩種結果,一是拼死一戰,勝負看命。二是拖住不戰,生死看糧!最後 顯趙國拖不住了才急於出戰。個人認為,就是因為前期沒有主動出戰才導致趙國最後的崩盤。 前期糧草充足卻缺畏戰不前,後期已經無力迴天,再拖下去就是餓死,主動尋戰而秦國已經不會和你正面交戰了。 如果前期就正面交戰,最壞的結果就是戰死,但是同樣的秦國必有損傷。這場戰役前期有秀操作的空間,後期你就是超神也帶不動。 所以前期廉頗挖坑,然後趙括完美背鍋。 廉頗能排進戰國四大名將,我很詫異。


拖鞋164556558


沒有這種可能,因為不是換將,而是把廉頗撤職查辦。一共才2個月的時間,廉頗丟失了空倉嶺、2衛城堡,西壁壘,整個丹河以西全部陣地。不但陣地沒了,而且損失了近一半的趙軍,1校6尉也沒了。趙軍只能龜縮在丹河以東的堡壘裡,士氣低落。趙軍岌岌可危,一旦白起抄了趙軍後路,結局只有全軍覆沒,而且秦軍不會有多大損失。



對於廉頗來說,免職已經是最輕的處罰了。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應該是趙國勝。長平集中了秦、趙幾乎全部軍力。一旦進入長期對峙,變數在其他東方五國。秦與東方六國已經敵對,六國唇亡齒寒,支持秦國幾乎不可能,按兵不動也是秦國長期壓迫心理恐懼。魏、齊對趙興趣不大,唯一有可能趁火打劫的是燕國。但以後趙燕之戰已經看出,燕軍實力跟趙軍差距太大。而秦在東南方向有魏楚的威脅。一旦魏楚下決心救趙,秦不一定打得過。另外趙國在與北方遊牧民族對峙的邊防軍也有可能成為援軍。只要趙處理好北方邊境問題,調兵南下甚至借胡兵支援,跟秦有得一打。


撫琴秋心老


還是白起嬴,上黨這個地方是山地,利守不利攻,把秦趙兩軍各自的優勢長處都給限制了。廉頗深溝高壘採取堅守的辦法是正確的,秦軍也無可奈何。但是趙國的軍力跟秦國比差距不算大,國力差距就大了,長久對峙拼的是物力財力的消耗,趙國的糧食物資供應匱乏了,根本熬不過秦國,不換下廉頗趙軍要餓著肚子潰退的。讓趙括去換下廉頗,不管白起挖不挖坑趙括都必須主動出擊打破僵局,擊退秦軍。可是趙國兵沒有秦國多,最終趙括被圍身死全軍覆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