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騙局”專坑創業小白,大品牌加盟也不一定靠譜!不得不防

在當今的中國,各形各色的騙局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有的是個別人的成群結隊,有的有著嚴密的組織,可怕的洗腦,但這些騙局無一例外是利用人性的貪婪和愚昧。

“合法騙局”專坑創業小白,大品牌加盟也不一定靠譜!不得不防

而今又一可怕的騙局來了——連鎖加盟騙局!這一騙局主要針對很多沒有市場經驗的中小創業者。他們往往因為資金、專業知識、市場運作經驗等條件的不足,選擇加盟開店的方式投身創業,但令人遺憾的是卻常遭騙局。

偽劣項目“合法”圈錢

連鎖加盟騙局不但具有各種騙局的本質,它還擁有可怕的的優勢——合法!

一位招商主管透露,公司和顧客籤的合同就是一個沒有任何縫隙的網,只要你簽了,就等於掉到了陷阱裡面。基本上所有的加盟商到最後都會倒閉,只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到那個時候你拿出合同會發現,裡面沒有一條能幫的上你,而你想去告他也100%會輸。

而連鎖加盟行業往往對顧客群體的定位是很準確的!大多數的加盟者都是沒什麼錢的,真正有錢有勢的人是不會看上這種小生意的!

所以公司一般情況下加盟費(有的公司是保證金或權益金等各種說法)都是不高的,往往不會超過12000—30000元,就算加上首批貨款也不會超出6萬!

這點錢對一個想開店的人還是拿的出來的(實在不夠顧客也會借的)。加盟者都是外地的,就算想告公司,也要遠赴異地去打官司!

這時公司的“合法”作用就開始體現了!首先,檢查院會依據法律法規認定這不是詐騙案而是合同糾紛!然後,就是漫長的調查,調節,審理。公司有專業的律師隊伍幫公司從合同、說辭等方面規避責任,少數不服氣想討回損失或為損失討個說法的投資加盟商,很容易被公司拖跨或輕鬆擊潰。

“合法騙局”專坑創業小白,大品牌加盟也不一定靠譜!不得不防


再者,基本上所有此類公司的法人代表都不會是幕後老闆,都是一些老頭老太太,這些“法人”大多數都不知道自己竟然是“公司老闆”。而這也使案情相當複雜。

整個“局”做得極其機巧、奧妙無窮,也極其容易快速逃脫法律的監管和懲罰,甚至巧用法律作為保護傘,出了事無比強悍的律師將受害者和法律玩於股掌之間,鎮定自若地一邊打官司一邊詐騙,根本犯不著撤離市場放棄既得利益驚慌逃跑,讓絕大多數投資加盟商防不勝防!

知名品牌也會翻車

除了這種純粹圈錢的騙局,讓大多創業者放鬆警惕的還有那些知名的加盟品牌。通常對於新近出現的陌生品牌或品類,投資者會自覺小心。但對於已有一段經營歷史的熟悉品牌甚至知名品牌,投資者往往會認為品牌方會因顧及品牌名譽不會做圈錢坑害加盟商的事情。但是,這種想法有時只是一廂情願。比如上島咖啡“給錢就行”的粗暴的加盟模式。

上島咖啡,最早一批教育國內消費者的咖啡連鎖品牌,早於星巴克、COSTA、太平洋等明星咖啡先行進入內陸。1968年創始人陳文敏及7位股東共同在臺灣創立上島咖啡。1998年陳文敏在海南開出第一家分店,之後8位股東在內陸分區拓展加盟。

“合法騙局”專坑創業小白,大品牌加盟也不一定靠譜!不得不防


2000年之後上島咖啡在內陸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鼎盛時期門店數一度達到3000家。2014年-2015年是上島咖啡在內陸大舉潰敗的兩年,加盟店紛紛關閉,許多加盟商損失慘重。2016年門店數銳減至不足1000家,而今上島咖啡多出現在低線級城市,門店數已降至500多家。

“合法騙局”專坑創業小白,大品牌加盟也不一定靠譜!不得不防


上島咖啡的衰退與其加盟思想存在著緊密關係,其加盟條件異常粗暴:給錢就行。品牌收取初次加盟費和後期續約費,加盟門店獨立核算、自主經營。沒有選址指導,沒有員工培訓,經營支持聊勝於無,甚至到後來食材採購也放任不管。從2014年到2016年,全國各地的上島咖啡上演了多起加盟店主跑路的現象,許多消費者手握充值卡卻無處消費。

在媒體的密集報道下,上島咖啡品牌一落千丈,各地經營的加盟商均受牽連,經營受挫,關店、轉讓、更換門頭,不一而足,幾十萬元買來的招牌成了燙手山芋。

有些知名連鎖品牌為了快速增加門店數量,有意降低加盟門檻,加盟速度提升的同時也引發了後續供應不足,除了上島咖啡,還有紅黃藍的師資配給、漢麗軒的食材監管等等,誠然,品牌方是受到了差評,但大量自掏血汗錢的投資加盟者又何曾是這場鬧劇中的幸運兒?加盟者不僅面臨加盟費可能打水漂的風險,同時還要繼續承擔固有的店租、人力成本,以及品牌口碑受損導致的業績下滑雙重壓力。


“合法騙局”專坑創業小白,大品牌加盟也不一定靠譜!不得不防


事實上這種連鎖加盟騙局的套路不外乎低加盟費騙局、返加盟費騙局、打著國際品牌或者國外背景誇大公司名頭、請明星代言做虛假廣告、不負責任的保證承諾、缺乏競爭力的後續產品、後續服務為零、商圈保障問題……在這一系列設局後,經歷了轟轟烈烈的加盟後,連鎖集團捲走了大量的資金,人間蒸發,整個加盟體系瞬間倒塌。這系列設局,讓普通加盟商很難相信那樣的公司竟然會是假的!

識別連鎖加盟騙局

連鎖加盟騙局套路深,但並非無孔不入。投資者注意以下幾點,就能完美規避大部分加盟騙局。

  • 做足市場調研

不要只聽品牌方一家之言,所謂參觀總部,考察旗艦店或者標杆店,這些都是在品牌方可控範圍內的一種對外展示。不要怕麻煩,多蒐集品牌方的第三方評價,甚至暗訪品牌方指定參觀門店外其他門店,多與其他門店的加盟投資者交流經營感受,多角度立體瞭解品牌可信度。

要留意那些突然火爆起來的新加盟品牌,排隊排到違揹人性,比如為了買一個只圖一時之快的飲品或甜品,居然願意承受5-6個小時枯燥排隊。這種情況一定要多方瞭解外界對此品牌的評價,實際體驗產品和服務是否值得這樣的排隊等。

  • 深入瞭解產品研發體系

主要是完善的產品研發支持。陳舊的東西終歸是會過時的,而在加盟之後,有沒有完善的產品研發體系是加盟店持續盈利的保障。比如是否會對產品進行定期評估、更新,這都考驗某一項目的可持續性。如果是已經落後甚至淘汰的產品,或者華而不實、不具有實用性和競爭力的產品,勿要加盟。

  • 嚴格審查企業信息和合同

審企業:主要是審查加盟企業投資人的身份、投資人的身份要恰當,年齡勿過大過小,具有較好的社會信譽;審查註冊資本的大小,與經營事業的匹配程度,並且最好是實繳資本,認繳的資本尤其要謹慎;審查加盟企業成立時間,時間越長的越好,表明其經營相對穩定,時間較短的一定要慎重。

審信用:通過各級政府部門以及官方網站、公告信息、工商資料、互聯網資訊等各種途徑,仔細審核投資人和加盟企業的信用狀況和社會評價,主要是瞭解他們有無不良的記錄,有無投訴、舉報,有無訴訟案件。

審合同:雖然加盟合同多是加盟商提供的格式合同,但是加盟者仍然要嚴格審查,仔細閱讀,如果合同條款和承諾不一致或者有遺漏,或者沒有將口頭承諾寫入合同,這些均不可加盟,如果對一些諸如產品質量、退款條款等有異議的要及時提出,避免落入更大的陷阱。


總之,投資不能貪大、求多求快。“投資需謹慎”不是一句空話,也不能成為一句空話!反之,對於品牌方來說,因為連鎖加盟大環境下的騙局愈演愈烈,大大損傷了投資者對於行業的信任度,使得招商難上加難。

關注公眾號“店商”,免費獲取更多商業地產、開店創業相關資訊、報告、品牌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