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國芯往事,金立手機曾是大客戶

撰稿|渾水調研特約研究員 申不怵

今年下半年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金立手機老闆劉立榮被曝在境外豪賭,直接把創立多年的金立手機輸破產。

第二件事是蘇州國芯進入上海科創板後備名單,一夜之間變成“網紅”,並引爆A股科創概念股雞犬升天。

為什麼要單獨說這兩件事?因為他們有很重要的關係。

金立手機一直以安全為主打,而他們裡面的芯片就是蘇州國芯提供的。對於金立來說,是蘇州國芯賦予了他們“國內最安全手機”的概念;對於蘇州國芯來說,金立M6手機是他們最引以為傲的作品。

蘇州國芯往事,金立手機曾是大客戶

本來他們是情投意合的一對,可以攜手闖出一個大大的天地,然而還沒等到洞房花燭,金立手機就已經涼涼,只剩下蘇州國芯黯然神傷。

蘇州國芯往事,金立手機曾是大客戶

蘇州國芯有多“新”?

作為一家芯片行業的公司,蘇州國芯此前並被不為大眾熟知,直到最近因為科創板才火了一把。

根據官方介紹,蘇州國芯是從事國產自主嵌入式CPU技術和芯片研發與產業化應用的高科技企業,其技術最初來自摩托羅拉和IBM。

芯片技術過於專業,多數人也看不懂,這裡通俗點介紹。

大家都知道無論手機還是電腦,都要有CPU,而設計CPU的人給出一套的編寫規則就被稱為“CPU指令集”,這是CPU運行的基本原則,各大芯片企業根據這個指令集設計芯片,最有名的通用指令集就是X86架構,Intel、AMD等公司的CPU芯片都是基於該指令集設計。還有一種架構叫做嵌入式指令集,最有名的架構是ARM架構和MIPS架構。

而要實現CPU運行的電路傳導方式就被稱為“CPU內核”(CPU IP Core),同一個指令集架構可以設計不同的內核來實現。CPU內核通常以授權的方式提供給芯片設計企業使用。而有些牛逼公司則是獲得指令集架構授權後自行設計CPU 內核,如高通、微軟、NEC等等。

蘇州國芯就是這些“牛逼”公司之一,他們不用購買CUP內核授權。2001年,他們拿下摩托羅拉的32位RISC嵌入式CPU M*Core技術,2010年接收IBM最先進的PowerPC技術,目前形成多個系列C*Core32位嵌入CPU核和面向不同應用的設計平臺。

在市場應用方面,ARM和MIPS定位基本類似,功耗低,開放性和通用性好,主要面向消費電子。PowerPC面向的是中高端市場,性能相對突出,但是功耗較高,應用範圍較窄。

如前面所說,蘇州國芯的核心競爭力和最大賣點就是可以獨立開發CPU內核,這樣他們就可以像ARM和MIPS那樣,對外授權收費,這在國內只有這麼一家。

據我們瞭解,蘇州國芯主打安全芯片,主要應用在軍工、智能電網和手機安全芯片領域,相比國內競爭對手有些先發龍頭優勢。

蘇州國芯往事,金立手機曾是大客戶

表一:蘇州國芯各領域客戶情況

金正手機曾是第一大客戶

蘇州國芯的芯片雖然看起來應用廣泛,但是他們曾經的第一大客戶正是今年焦頭爛額的金立手機。

金立M6手機曾經是蘇州國芯最引以為傲的公司名片,幾乎在所有推介材料都有重點介紹,這個手機有什麼神通呢?

據瞭解,目前國內華為Mate9,蘋果和360手機都是採用Trust Zone方案,實現指紋信息的安全保護。而金立M6安全芯片是獨立於於主CPU的一顆芯片,由蘇州國芯設計並直接供貨,信大捷安提供整體方案

通過這顆芯片,金立M6每一臺手機的安全加密芯片具有唯一性,每片安全加密芯片與手機CPU編碼唯一對應,一塊芯片僅對應一部手機,可對專線通話內的通話及短信內容進行硬件加密保護。它有別於傳統的基於運營商的通信方式,是在安全加密芯片搭載的平臺上進行的通信,實現私密空間、專線通話以及支付保護等多種功能。

說實話,主打安全概念金立手機還是頭一家,也算是手機行業中的一股清流,不過金立手機憑藉巧妙的傾銷,確實說服很多消費者掏腰包。

據第一手機界研究院當時發佈的數據,金立手機2016年出貨量超過4000萬部,擠進國產手機前四名,其中M系列出貨量超過300萬部,蘇州國芯的營收達到2億元

不過渾水調研從另外一份蘇州國芯的資料顯示,2016年營收並沒有2億,而是1.24億元,其中手機安全芯片收入約4200萬元,佔到了全部營收的33.87%。對外授權業務為4500萬元,佔比36%。

蘇州國芯往事,金立手機曾是大客戶

雖然兩個營收數據有出入,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手機芯片在蘇州國芯收入構成中佔據了很大比例,而金立手機的訂單佔據了營收超過三分之一。

而蘇州國芯的確希望能通過金立手機單兵突破,2017能實現手機芯片1000萬顆的出貨量,2美元/顆計算,也就是2000萬美元,摺合約1.4億人民幣。

蘇州國芯往事,金立手機曾是大客戶

大客戶突然倒下,蘇州國芯路在何方?

然而天不測風雲,本以為可以和金立手機長相廝守,一起裝逼一起飛,哪知道金立手機第二年就出了大事。

2017年底,金立手機創始人劉立榮被曝境外賭博輸光百億身家,僅一年時間,金立手機就從行業前五淪落到破產邊緣,其2017年出貨量大幅下滑至2600萬部,今年前三季度僅有83萬部,基本從手機市場上消失了。

有意思的是,今年3月份,蘇州國芯還向到訪的媒體大力宣傳搭載他們芯片的金立M7手機,不曾想8個月後金立就被申請破產重整。

蘇州國芯往事,金立手機曾是大客戶

這對蘇州國芯無疑打擊沉重的。因為硬件一般都是提前訂貨,所以蘇州國芯應該是在2016年就和金立確定了供貨計劃,但是金立手機2017年出事,估計也沒錢交付。而到2018年,金立手機銷售基本停滯,所以蘇州國芯可以確定已經沒有金立訂單。

因為缺少最新數據,我們還無法得知他們是否找到新的大買家,但是基本可以推測,蘇州國芯2017年和今年的業績一定不太好看

不過從渾水調研角度看,蘇州國芯的技術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他們能夠自主開發CPU內核,這在世界上還沒有幾家,這也結束了國內CPU內核芯片的市場空白,特別是在安全芯片領域,不光是手機領域,金融、智能電網、可信計算領域都有剛性需求。

當然,我們也希望蘇州國芯能夠穩紮穩打精耕細作,不要被“中國芯”的光環衝昏了頭腦。更重要的是,能再找到一個網紅大客戶,讓安全芯片能有更好的市場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