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運氣的數學原理

好运气的数学原理

洛克菲勒在一封給兒子的信中寫道:

在凡夫俗子眼裡,運氣永遠是與生俱來的。

他們一旦在某一領域取得成功,

就會用輕蔑的口氣說:“這個人的運氣真好,是好運幫了他!”

這種人永遠不能窺見一個讓自己賴以成功的偉大真理:

每個人都是他自己命運的設計師和建築師。

在洛克菲勒看來,運氣可以策劃,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今天的文章將會從數學的角度,試圖幫助大家解讀不可言說的運氣~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啟發。

作者 | 老喻在加

來源丨孤獨大腦(ID:lonelybrain)

運氣是靠設計

還是設計的殘餘物質?

運氣可以設計嗎?

眾所周知,運氣的特點就是不確定性,無法預測,難以把握。

如果運氣可以設計,那還叫運氣嗎?

但有個人說可以。他在給兒子的信中說:

運氣靠策劃。

在那封信的開始,他提及了老麥考密克先生,說該人長著一顆能製造運氣的腦袋,知道如何將收割機變成收割鈔票的鐮刀,他用收割機解放了美國農民,同時也把自己送入全美最富有者的行列。

老麥考密克先生說過一句深奧的名言:“運氣是設計的殘餘物質。”

這句話聽起來的確讓人頗費腦筋,它是指運氣是策劃和策略的結果,還是指運氣是策劃之後剩餘的東西呢?

我的經驗告訴我,這兩種意義都存在,換句話說,我們創造自己的運氣,我們任何行動都不可能把運氣完全消除,運氣是策劃過程中難以擺脫的福音。

寫信的人是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1914年巔峰時,其財富總值達到美國GDP的2.4%(9億美元,美國GDP365億美元),摺合今日值4000億美元以上,被視為西方世界史上首富。

好运气的数学原理

神秘的運氣

不可言說

特別幸運的人,和特別不幸的人,都顯得很相信命運。

運氣好的人,在發表獲勝感言的時候,都是先讚美運氣。

例如美團的王興在公司上市時,感謝喬布斯開創的智能手機時代,蓋茨總是強調我們很幸運,出生在人類有史以來最好的時代;巴菲特則說自己中了子宮彩票。

運氣不好的人,哀嘆自己喝杯水都塞牙縫,感覺全世界都和自己對著幹,身邊每個人都是敵人派來的,好運氣來到手邊都不相信是真的,拿到手上都要往地上摔一下加以驗證:你看,我說的吧,假的運氣!

運氣是如此重要,人們對運氣如此迷戀,運氣又是那麼不可言說。

我們看到的運氣方面的解釋,要麼陷入社會學的陳詞濫調,要麼陷入用數學和物理來為偽科學胡說八道。

由此倒是催生了龐大的“運氣產業”。包括:風水、星相、(某些)心理學、成功學,旺夫班。

還有很多人,自己本來就是運氣的“偶然樣本”,作為“倖存者偏差”,到處去傳播“偏見”。

以此開篇冒著巨大的風險,一方面我表現出雄心壯志,另一方面如果我以下的思考“不甚了了”,你不妨把本文也扔進上面的筐裡。

一碗雞湯

幸運的配方

Dr. Richard Wiseman寫過一本叫《幸運的配方》的書,來分析幸運和超能力到底有沒有關係。我從不相信超能力,作者既然覺得這個還值得討論,他給出的配方也是比較雞湯、但尚可入口的:

配方一:運氣好的人會創造、注意機會,並在好運來臨時採行動。

作者提及三種性格:

a、外向。更多朋友,更多機會;

b、情緒緊張。Wiseman做了個實驗,約輕鬆型和焦慮型的人去咖啡館訪談,結果輕鬆的人更容易發現故意放在地上的鈔票;

c、開放度。別局限自己,不限制自己,就會發現更多機會。

配方二:靠直覺和第六感作出“成功”的決定。

這一點不贊成不反對不評論。但是作者舉的某個例子還可以,說是遭遇過爛人的女性們,起初大多有不太好的感覺,但又說服自己是不是想太多了,結果就是不好。

這是不是“事後歸因”姑且不說,但別把感覺不爽的人納入“核心圈”,這個我也深有同感。但是按照配方一,你又要有“開放度”,這咋辦呀?

雞湯從來不對自相矛盾負責。

配方三:就是相信自己有好運,心安理得地期待著。

相信自己有好運的人,容易相信別人是好人,就容易遇到好人,或者喚醒別人潛意識裡的“好人”,對他表現得比較好;

認為自己倒黴的人,對身邊的人充滿了懷疑,令人厭倦,結果終至“一語成讖”。

此乃“皮格馬利翁效應”。

配方四:將厄運轉為好運。

丟了十塊錢,安慰自己幸好丟的不是一百塊。將好事或者壞事視為機會的“觸發點”。

成功與運氣

隨機和範恩

在另外一本更加高大上的《成功與運氣》一書中,羅伯特·弗蘭克總結了運氣的三條規律:

規律一,運氣是可以放大的。

越是人生早期的關鍵節點,運氣的放大作用越明顯。加拿大青少年冰球運動員選拔系統在每年 12月 31日這天給年齡劃線, 1月出生的球員就比 12月出生的更有可能獲得那份年薪 3100萬美元的職業合同。

這個原理反過來,也正在摧殘著中國的孩子和家長們。為了贏在起跑線上,升入名校,人們不斷向前“偷跑”。

結果,大家就像站著看電影,所有的人都踮起腳來看,都累,都佔不到便宜,運氣的放大,也就無從談起了。

規律二,運氣是可以累加的。

比爾·蓋茨當然有天賦也有努力,可是他如果不是正好出生在個人電腦第一波浪潮時代,正好進入全美唯一一所允許學生無限制訪問具有“及時反饋”功能的計算機終端的私立學校,以及後面的一系列“正好”,個人電腦的主宰公司就不會叫“微軟”。

這個話題正好呼應了喬布斯那個著名的演講,你要主動地將人生的某些事情串起來,就像你怎麼知道你的手機上好看的字體,來自一個嬉皮士大學生的一門字體設計旁聽課。

規律三,競爭越激烈,運氣越重要。

我們今天面對的市場是一個贏家通吃的市場。水平相當的兩個人,運氣上的差距若為 5%,收入上的差距可能高達 500%;同一類型的兩個產品,性價比上的差距若為 5%,則可能直接導致差的那種被淘汰。

該書核心主題是,

那些看似微小的隨機事件對我們生活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大多數人的想象。

研究結果顯示,感恩能帶來很多好處。它會讓人們更快樂,更健康,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進而收穫更多的尊重。

好运气的数学原理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雙罐模型

實力與運氣的計算

《成功與運氣》一書,給出了運氣的測算方法:雙罐模型。

假設你有兩個罐子,裡面裝滿了小球,每個小球都有數字標號。一個罐子中的小球代表實力,另一個罐子中的代表運氣,球上的數字越大越好。

然後你從兩個罐子中分別取出一個球,將球上的數字相加。

下圖顯示的是,兩個小球之和正好呈鐘形曲線分佈。這個模型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本質。

好运气的数学原理

贏家通常都是因為兩個罐子裡的球都是最大數字。

葛拉威爾說,無數的成功故事告訴我們“人群中的異類之所以能夠到達成功的金字塔,靠的不僅僅是實力,更是機遇和完全隨機的有利條件”。

這正是雙罐模型所揭示的道理。兩個罐子裡都是最大數。

當遊戲被不斷重複,運氣那部分會逐漸穩定下來。

這只是一個簡單化的模型。兩個罐子並非是對稱的。比如看看是不是有迴歸現象,迴歸越明顯,說明運氣作用更大。保爾森的業績迴歸,說明投資領域“運氣”很重要。

以上5節,都是從偏文的角度來談“運氣”,下面試一下偏理。

我們順著雙罐模型,往數學裡稍微走遠一點兒,裡面還有一點點兒力學的東西。

概率模型

運氣降臨+你的反饋

運氣的最大特點,是不確定性。

而概率模型是對不確定現象的數學描述。維基百科中這樣描述概率:

概率,舊稱幾率,又稱機率、機會率或或然率,是數學概率論的基本概念,是一個在0到1之間的實數,是對隨機事件發生之可能性的度量。

概率常用來量化對於某些不確定命題的想法,命題一般會是以下的形式:“某個特定事件會發生嗎?”,對應的想法則是:“我們可以多確定這個事件會發生?”。

確定的程度可以用0到1之間的數值來表示,這個數值就是概率。因此若事件發生的概率越高,表示我們越認為這個事件可能發生。

概率論也可以描述複雜系統中的內在機制及規律性。

如前所述,運氣本質上等於“運氣降臨+你的反饋”

  • 運氣是不確定性的,與概率相關;

  • 而你的反饋,也是在條件不充分的情況下作出的,所以,幾乎每一個你有意識地作出的決定都與概率相關。

概率好玩兒的地方是,一方面它是如此強大,另一方面是我們只需瞭解最基本的兩個基本概念,就足以應付這個現實世界了。

先來點兒概率常識:

第一個基本概念:相互排斥事件

如果兩個事件不可能同時發生,則這兩個事件就是排斥事件。

好运气的数学原理

例如上圖的轉盤遊戲,指針落在紅色或者紫色上,這兩件事就是排斥的,你轉動一次,不可能同時落在兩種顏色上(不考慮臨界點)。

如果事件A和B是排斥的,那麼“事件A或B發生”的概率就是A發生概率和B發生的概率相加。

在上圖中,落在紅色上的概率是1/5,落在紫色上的概率是1/5,所以落在紅色或者紫色上的概率就是2/5。

第二個基本概念:相互獨立事件

相互獨立事件: 事件A(或B)是否發生對事件B(A)發生的概率沒有影響,這樣的兩個事件叫做相互獨立事件。

嚴格來說,如果兩個事件A和B同時發生的概率等於A發生的概率和B發生的概率的乘積,則這兩個事件是獨立事件。

好运气的数学原理

如上圖,常見的扔骰子游戲:如果你連續扔兩次骰子,你有多大概率連續得到兩個六?

上面的解答,是我從加拿大這邊的一本中學數學輔導書裡拿來的。這是一種“窮盡法”,也就是說,把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全部羅列出來,既直觀又清晰,有利於我們理解概念的本質,如果僅僅記一下公式,其實毫無意義。

  • 我們看到,綠色是指第一次扔骰子時,會有六種可能性。那麼,對應第一次的每一種可能性,第二次扔骰子又分別有六次可能性,即藍色的部分。

  • 算下來,一共有36種可能性,兩個全是6的可能性是1次,所以是1/36。

  • 用公式來表達,就是1/6*1/6=1/36。

有人可能會說,天哪,你是在幫我複習中學數學嗎?

事實情況是,就是這麼簡單的兩個基本概念,現實生活中能夠弄明白的,也許只有1/1000;能夠以此作為決策依據的,更是萬里挑一。

控制運氣的運氣

從執行層到配置層

拉普拉斯說:概率是用計算概括的常識

讓我們回到我在《混合算法》裡提及的案例:

泰德•威廉姆斯在他的《擊球的科學》一書中這樣描述道:對於一個攻擊手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等待最佳時機的出現。

巴菲特認為這句話準確道出了他投資的哲學,等待最佳時機,等待最划算的生意,它一定會出現,這對投資來說很關鍵。

泰德•威廉姆斯是過去70年來唯一一個單個賽季打出400次安打的棒球運動員。他的技巧如下:

第一步:把擊打區劃分為77個棒球那麼大的格子。

第二步:給格子打分。

第三步:只有當球落在他的最佳“格子”時,他才會揮棒,即使他有可能因此而三振出局,因為揮棒去打那些“最差”格子會大大降低他的成功率。

好运气的数学原理

如上圖,泰德•威廉姆斯的秘密在於,將自己的“概率世界”變成了兩層。

一層是執行層:也就是他擊球這個層面。

在這個層面,無論他多麼有天賦,多麼苦練,他的擊球成功概率達到一定數值之後,就基本穩定下來了,再想提升一點點,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還要面臨新人的不斷挑戰。

一層是配置層:也就是他做選擇的這個層面。

他在配置什麼呢?

揮棒擊球的決心。

好运气的数学原理

讓我們繼續用概率模型來分析。

如上圖:

a、“試驗”可以視為對手,他是所有飛來的球的“發生器”;

b、“樣本空間”裡,包含了所有飛來的球,事件A就是球A,事件B就是球B;

c、“概率律”,在這個特定的隱喻裡,我們是指A類球飛來的時候,假如泰德•威廉姆斯揮棒的話,他的成功率。

(請注意,這裡面有兩個需要用概率來描述的指標,一個是飛來的球,一個是擊球成功率,在此我簡化了。)

如上圖,假如所有的球只有A和B兩種,A的成功概率較低,B的成功概率較高。

所以,在“樣本空間”這個環節,我們可以對事件進行篩選:

  • 當事件A發生時,我們什麼都不做;

  • 當事件B發生時,我們全神貫注地揮棒擊球。

我們悄悄地將此前的雙罐模型,變成了雙層模型:

我們把原來的“運氣罐子”,變成了配置層。“實力罐子”,稱之為“執行層”。

好运气的数学原理

如此一來,我們發現,偉大的球員是由傑出的決策能力(設計自己的運氣)和強大的運動實力(實現自己的運氣)共同造就的。

的確,我們並非完全被運氣所操縱。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改變運氣,但可以改變運氣的運氣

紅色球藍色球

對隨機性的配置

配置層只是“對壞球說不”嗎?

遠遠不是。

為了論證這一點,我們來看一道有趣的微軟面試題:

有100個紅色球和100個藍色球,請你任選組合將全部球放入2個罐中。放好後隨機取一個罐子,再從此罐中隨機取出一個球,如果取到紅球贏100元錢,問如何組合放球能最大化贏錢機會?

看起來拿到紅球的概率只有50%,在配置層你又不能對藍球說不,該怎麼辦呢?

答案是:

在一個罐子裡面只放一個紅球,而把其它所有球全部放進另外一個。

解題思路:

  • 這裡面的秘密是罐子的隨機性和球的隨機性。每個罐子都有50%的被選可能性。

  • 所以乾脆令其中的一個罐子最大化,全部放紅球,放一個就夠了。

  • 其它99個紅球放去另外一個罐子,和100個藍球“戰鬥”。

  • 這樣的話,你賺錢的概率是74.87%,遠高於表面上應得的50%。

三層模型

好運氣的三個旋鈕

讓我們回頭,將開篇所提的運氣的其它因素也放進來,包括機會,開放度,人脈等等,如此一來,我們得到一個“三層模型”:

好运气的数学原理

如此以來,各路學家亂七八糟的理論和建議,就有了一個(看起來)清晰的架構了,而且,為概率分析搭建了可計算的框架。

第三層關鍵詞:做一個職業化的執行者,發揮個人獨特優勢。只要穩定在某個水準即可。例如你有52%的勝率,你穩穩地去實現即可。不管好壞,打出去,只管自己的正常發揮,以及不斷提升。贏了開心,死了認命。

以我們開篇到此半句都沒說的桃花運為例吧:

1、資源層

你要多交朋友,擴大交際圈,增加樣本量,保持潛在對象的多樣性與豐富度。

2、配置層

別見一個就All in,這哪裡是相信緣分相信愛情,壓根兒就是和概率對著幹。在足夠的樣本量(不是鼓勵花心哈,從普通朋友開始)基礎上,作出相對理性的、儘量正確的決策。

3、執行層

這時候就是你大顯身手、發光放電、死纏爛打的時候了。

有了這個框架,你會發現,桃花運的難題,90%出現在“三層模型”的戰略層面,而非“擊球”的技術環節。

例如:

  • 圈子太小,樣本量匱乏;

  • 混淆資源層和配置層,愛一次傷一次;

  • 該出手時含蓄扭捏。

簡而言之,運氣由三層構建,好運氣取決於三個旋鈕。最終結果決定於三層的整體完成度,而不是某一層的強大。

但是三層模型又不是一個簡單的疊加的、遞進的關係,它還有系統動力學的反饋、自我強化等特點。

例如執行層較強,可以帶來更多資源。

以上三層,又都在一個巨大的運氣之船上。因為我們在每一層的計算,都難免有些主觀,有所偏差。

設計運氣

設計人生

回到開始的那封信。

洛克菲勒給兒子寫道: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到像麥考密克先生那樣善於策劃運氣的人,也很難找到不相信運氣的人,和不誤解運氣的人。

在凡夫俗子眼裡,運氣永遠是與生俱來的,只要發現有人在職務上得升遷、在商海中勢如破竹,或在某一領域取得成功,他們就會很隨便、甚至用輕蔑的口氣說:“這個人的運氣真好,是好運幫了他!”這種人永遠不能窺見一個讓自己賴以成功的偉大真理:

每個人都是他自己命運的設計師和建築師。

洛克菲勒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闡釋他的“偉大真理”:對石油產業的整合,以及最終實現壟斷。

背景:煉油商們各自為戰,絕大多數都虧本。

機會:馴服這個行業,讓大家理性行事。

計劃:將大本營科利佛蘭作為發動統治石油工業戰爭的第一戰場,待征服在那裡的二十幾家競爭對手之後,再迅速行動,開闢第二戰場,直至將那些對手全部征服,建立石油業和新秩序。

難題:沒錢。

解決:組建股份公司,把行業外的投資者拉進來。

開局:企業就如戰場,戰略目標的意義就是要造成對己方最有利的狀態。出於戰略上考慮,選擇的第一個征服目標不是不堪一擊的小公司,而是最強勁的對手克拉克-佩恩公司。

進攻:接下來,二十二家競爭對手歸於標準石油公司的麾下。

結局:在此後三年時間裡,連續征服了費城、匹茲堡、巴爾的摩的煉油商,成為了全美煉油業的惟一主人。

如何策劃運氣呢?

洛克菲勒就認為,在構思好的設計時,要首先考慮兩個基本的先決條件:

第一個條件:知道自己的目標,譬如你要做什麼,甚至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第二個條件:知道自己擁有什麼資源,譬如地位、金錢、人際關係,乃至能力。

這個案例好玩兒的地方在於,一場資源領域的商戰,最後起到決定性作用的,竟然不是資源本身的優勢。

回到我們的“三層理論”框架,洛克菲勒在“資源層”沒有領先對手的地方,在“專業層”也談不上有什麼“別人賺不到錢但我能”的獨到之處。

他唯一有優勢的是第二層。

洛克菲勒如此揭示他的秘密:

你可能先有一個構想、一個目標,才開始尋找適於這些資源的目標。

還可以把它們混合一處,形成第三和第四種方法,例如擁有某種目標和某種資源,為實現目標,你必須選擇性地創造一些資源,也可能擁有一些資源和某個目標,你必須根據這些資源,提高或降低目標。

你根據資源調整目標或根據目標調整資源之後,就有了一個基礎——可以據以構思設計的結構,剩下的東西就是用手段與時間去填充,和等待運氣的來臨了。

在洛克菲勒看來:

設計運氣,就是設計人生。

最後

洛克菲勒給我們四點啟示:

1、大多數石油商只是把自己當作一個球手,而他著眼全局。

他能從更高維度去洞察整個行業,發現機會,並從“資源層”和“配置層”發力,最終令“執行層”(煉油業務)本身能夠賺錢。

2、即使是資源行業,核心優勢也不是靠資源本身。

地產行業看起來也主要靠土地,但是中國領先的幾家開發商,起初都沒什麼土地資源優勢。

絲綢之路,遠比絲綢更有價值。

互聯網行業更不消說了。

所以,別用“沒資源”當作運氣不好的藉口。

3、只有數字作數。

洛克菲勒遵循母親的教導,勤快、節儉、樸實,幼年的他已開始以幫父母做家事,賣馬鈴薯,火雞,甚至貸款給鄰居收息等方法賺錢。

學生時代,他喜歡並擅長於算術,但別科成績平平。他並不屬於才華洋溢耀眼型的人物,但永遠嚴格系統化,理性不帶感情地處理問題。

設計運氣,就是對不確定性的計算,越難以計算,該其計算也越有價值。

4、為運氣感恩。

談及慈善,巴菲特和蓋茨都是洛克菲勒的追隨者。洛克菲勒回報地球的善舉不勝枚舉,其中最大的海外項目是中國的協和醫院,累計捐助數額達4465萬美元,相當於今天的近10億美元。

鮮為人知的是,周口店“北京人”的挖掘和考古工作,洛克菲勒基金會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中。

洛克菲勒在86歲時,寫下一首短詩總結自己的一生:

我從小就被教導既要娛樂也要工作,

我的人生就是一個悠長,愉快的假期;

全力工作,盡情玩樂,

我在旅途上放下了一切憂愁,

而上帝每天都善待著我。

*本文轉載自公號孤獨大腦(ID:lonelybrain),題圖源自攝圖網,部分內容有刪減編輯,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想要把握趨勢裡的大機會,

歡迎掃碼加入混沌研習社,

成為最強高手。

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企業團報諮詢:[email protected]

即可免費領取課程試聽資格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