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是真實的嗎?

狼的影子319


文|小河對岸

烽火戲諸侯這則典故,在我國流傳了兩千多年。但隨著教育的普及而帶來民眾思辨能力的提升,有很多人都認為“烽火戲諸侯”這則典故,不過是別有用心者編造的低級謊言而已。著名的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也曾斷言:此委巷小人之談。而質疑者的主要理論依據是:各諸侯距離周王室的路程遠近不一,不能同至,如最遠的齊、魯、燕等諸侯,至少得幾個月才能趕至宗周地區(關中)。周幽王不可能為演此一出“好戲”,而讓褒姒在烽火臺上等上好幾個月。

那麼,烽火戲諸侯真的只是低級的謊言嗎?筆者不由得想起另一則家喻戶曉的典故--司馬光砸缸,前幾年,著名收藏家馬未都與北大歷史系教授趙冬梅,在某節目中就曾關於“司馬光砸缸”真假而出現了爭辯。作為歷史系教授、宋史專家的趙冬梅,對“司馬光砸缸”這則歷史典故深信不疑。可是,作為收藏界行家的馬未都,卻以宋朝燒製不出那麼大的缸為依據,而論定“司馬光砸缸”這典故是編造的。

趙冬梅雖對宋史深有研究,可在文物知識上顯然遠不及馬未都,一時被嗆得語塞。那麼,司馬光砸缸的典故,是假的嗎?顯然不是。這不但有正史記載,而且被救者都被挖掘了出來,據說被救的那位小孩叫上官尚光。上官氏族人不但將“司馬光救人”這事記入了家譜,而且還建了“感恩亭”以銘謝司馬光的救命之恩。可見,司馬光“砸缸”這事,確鑿無疑。

據《宋史》記載:..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司馬)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所不同的是,正史上記載的是“司馬光破甕”,而在後世的流傳之中,人們將“甕”換成了更常用的“缸”。“甕”與“缸”雖有不同,但本質上是同一屬,且古人對“甕”與“缸”是不是也像我們一樣分得這麼清晰都不一定。宋朝或許燒製不出那麼大的“缸”,但能裝下人的“甕”肯定能說出。因為在唐朝武則天時期,就有“請君入甕”的典故。

所以,如果我們以宋朝燒製不出那麼大的缸,而得出“司馬光砸缸”這則典故是編造的結論,就很容易失之偏頗。

同樣,我們以各諸侯距離周王室的路程遠近不一,不能同至,而得出“烽火戲諸侯”就是低級謊言的結論,也很容易失之偏頗。周王室實行的是封建制,而在兵源上比較類似後世的府兵制。周王室調動兵力,也都是根據各宗族的實力,而攤派兵力。且周王室在宗周的畿內地區,就分封了大量諸侯,而這些畿內諸侯與周王室的關係更為親近。

比如周:周公旦的封國,封地在岐(周的發源地),由周公次子一脈繼承;召:召公奭的封國,封地在邵(歧山西南),由召公次子一脈繼承。鄭:鄭桓公的封國,封地在鄭(華陰),後東遷新鄭。虢:虢叔的封國,封地在虢(寶雞),後東遷陝。畢:畢公高的封國,封地畢原(咸陽北)。單國,封地在今陝西眉縣等等。

宗周的畿內地區,有大量的諸侯國,也可以看成大量的宗族勢力。“烽火戲諸侯”,不一定要戲路途遙遠的齊、魯、衛、晉等諸侯,戲一下“畿內諸侯”在理論上是成立的。而周王室失去天下,很大方面原因,就是失去了畿內諸侯的擁護。這不但是《史記》的記載,在《詩經·小雅·正月》中也有相似的記載:..燎之方揚,寧或烕(通“滅”)之?赫赫宗周,褒姒烕之!


歷史聞知社


這個歷史故事是真的,因為史書有載,而且流傳下來了說明經得起時間的檢驗。當然,歷史往往也有不實之虛,故事只要不違反常理和自然規律,而且能反映真實的歷史背景,我們就當真,我們不做懷疑論者。

  

烽火戲諸候,非常戲劇化的傳說,咱們不妨逐步審視,看情節是否超出事理。      

周幽王貪圖享樂,疏於朝政,大臣褒珦極力勸諫,讓周幽王懷恨在心。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不久,周幽王找個藉口就將褒珦撤職查辦了。   

褒珦家人為了營救褒珦,也用了美人計。褒家在民間買了一個漂亮姑娘,取名褒娰,又請了專業老師傳授褒娰唱歌跳舞的才能,調教了三年,褒娰才藝俱佳。褒娰參加周幽王的選秀節目,美冠群芳,周幽王喜獲至寶將其納入宮中。褒娰備受幽王寵愛,褒珦也得到了特赦,解除了牢獄之災。   

褒娰進宮之後變了一個人,常常愁眉緊鎖,鬱鬱寡歡,周幽王千方百計不能討愛妃歡心,還怕愛妃得了抑鬱症,於是在朝庭大會上徵集好點子,誰有辦法能博褒妃一笑,賞金千兩。   

有個擅長溜鬚拍馬的官員虢石父,此人出了個餿主意,說:“好多年不打仗了,烽火臺閒著也是閒著,也不知道還管用不管用,皇上何不測試一下,萬一諸候們麻痺大意了,這樣做也算提了個醒兒,咱請娘娘前往一觀,到時笑點應該有的。”      

與周朝相鄰的有個叫做犬戎的民族,勇猛剽悍,在周幽王上臺以前,犬戎經常與周朝發生衝突,為了抵禦犬戒來犯,周王朝在境內設置了若干烽火臺用於通迅報警。   

周幽王聽從了虢石父,率領一幫文臣登上了驪山,褒愛妃當然也在其列,大家居高臨下、興致勃勃,等著觀看難得一見的烽火晚會,發發朋友圈。   

烽火十里一臺。那時還沒有霧霾不受影響,一簇一簇火焰傳導下去,儲候們聞警色變,皆以為犬戎來犯,紛紛領兵趕往長安勤王,到了驪山方知虛驚一場,觀禮臺上的文臣們已經笑的前仰後合,哈哈哈…哈哈…,不想笑的也得裝腔做勢大笑,因為這是皇上的包袱料子。褒娰受了大家笑聲感染,也就婉兒一笑。


     

虢石父得賞一千兩金子,恐怕也沒有來得及把錢花完就倒了血黴。周幽王廢了原來的皇后,立褒娰為後,原來那位皇后的孃家爹生氣了,勾結犬戎進攻首都鎬京,御林軍落敗,犬戒殺了周幽王、虢石父,大肆掠奪一番而去,一併搶走褒娰這個萬人迷。  

 

諸候們本有機會救援的,可是看到烽火之後以為又是演練,於是反應行動一律疲疲沓沓的,有的還帶上了家屬去勤王,就當去往京城一日遊。   

故事可疑的地方:周朝也很大,儲候們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驪山齊聚,怎麼著也得用時一天兩天吧。大概周幽王只和驪山附近的儲候開了個玩笑,可是玩笑傳遍了天下。
  


瞌睡蟲和瞌睡龍


分封制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國諸侯與周天子之間的血緣聯繫越來越淡漠,周王對地方的控制力越來越弱。

從第四代天子周昭王開始,西周就由盛轉衰。各大諸侯國逐漸尾大不掉,朝拜的頻率越來越少,進奉的財物也越來越少。中央政權的權威一再衰落,周天子的話越來越沒有人聽,各諸侯國越來越習慣各行其是。

終於,到了周幽王時代,周王朝衰弱到如此程度:周王不能有效地召集他的諸侯們幫助他抵抗異族入侵,所以有了所謂的烽火戲諸侯。

這個故事指西周時周幽王,為褒姒(bāo sì)一笑,點燃了驪山烽火臺,說是犬戎入侵。一時間,狼煙四起,烽火沖天,各地諸侯一齊到了驪山腳下,連一個犬戎兵的影兒也沒有,只好又同時撤走。褒姒見千軍萬馬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如同兒戲一般,覺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後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

這個故事雖然被司馬遷載入正史,但顯然是編的。是《狼來了》故事的中國版。

錢穆先生在他的《國史大綱》中說:“此委巷小人之談。諸侯兵不能見烽同至,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史公對此番事變,大段不甚了了也。”   

錢先生的意思是說,陝西省的一把狼煙怎能讓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的諸侯同時看到?就算周幽王真有烽火戲諸侯之舉,就算各國同時看到了,但那時候諸侯國離烽火臺的遠近不同,近的幾十裡,遠的上千裡,各國的軍隊根本不可能同時到達,會差幾天甚至幾個月的時間,總不能讓幽王和褒姒在烽火臺邊野營幾個月吧?再說,到了之後如果發現沒有敵人,也不會馬上離開,肯定要紮營休息幾天再走。何況舉烽火召集軍隊抗敵,這是漢朝抗擊匈奴的預警方法,西周時根本沒這回事。所以錢先生稱太史公這一記載為“委巷小人之談”。  

這個故事實際體現的是周王對諸侯的控制力大減,號召不了諸侯。以致在公元前771年,周王領地被犬戎攻滅,周平王不得不將都城從鎬京遷往東都洛陽,宣告了西周滅亡,中國進入春秋戰國時代。


張宏傑


烽火戲諸侯是個流傳久遠的故事了,最為熟悉的是《史記·周本紀》版本,該版本主要講述了西周時周幽王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點燃烽火臺,戲弄各路諸侯,落得個人死國亡的下場。那麼歷史上“烽火死諸侯”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史記·周本紀》記載:“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

《呂氏春秋·慎行論·疑似》記載:“戎寇當至,幽王擊鼓,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悅而笑,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數擊鼓,諸侯之兵數至而無寇。至於後戎冠真至,幽王擊鼓,諸侯兵不至。”

《呂氏春秋》與《史記》關於烽火戲諸侯的記載大同小異,最明顯的不同是一為擊鼓、一為烽燧。實際上,烽燧大規模用於軍事傳警,是漢代防備匈奴了。儘管《墨子》提出過“晝則舉烽,夜則舉火”的理念,但在春秋時期的《左傳》完全沒有提及,那麼西周末年就更加存在疑問了。


錢穆大師在《國史大綱》中就對“烽火戲諸侯”提出過疑義:“此委巷小人之談。諸侯兵不能見烽同至,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驪山一役,由幽王舉兵討申,更無需舉烽。”既然周幽王是主動討伐申,那又何須畫蛇添足的舉烽火呢?


2012年清華大學整理校友捐贈的戰國竹簡(“清華簡”)時,發現竹簡上的記述與“烽火戲諸侯”相左。“清華簡”記載,周幽王是主動進攻申的,申侯聯絡戎族打敗周王,西周因而滅亡。竹簡上並沒有“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劉國忠教授稱,史學界就此可以斷定烽火戲諸侯並非西周滅亡的原因,甚至可以斷定這個故事根本就是編造。


《史記》中關於烽火戲諸侯的女主角褒姒的來歷也頗為荒誕,記載是這樣的:夏朝末年,兩條神龍降落在夏帝的宮廷,說:“我們是褒國的兩個先君。”夏帝算卦,殺、趕、留均不吉利。又算卦,結果是要得到龍的口水並藏起來才吉利。於是擺香案,向龍禱告,龍留下口水而去,夏帝用匣子裝而藏之。夏滅亡後,經過千年流轉,周厲王打開了匣子,那口水變成一隻黑色壁虎,後宮一個六、七的宮女,碰上了那隻大壁虎,這個宮女成年後便懷孕,沒有丈夫卻生下孩子,她很害怕,就將那個孩子丟棄。後來周幽王打褒國,褒國人就把這個已經長大的嬰兒獻給了周幽王,這個女孩就是褒姒。


根據目前方面的種種線索來看,烽火戲諸侯或許又是史學家將亡國敗家的原因歸咎於女子的悲情故事而已。



趣維雜談


這應該是真的。

一些史書多多少少記錄了這個故事:周幽王為取悅褒姒,擊鼓舉烽以召諸侯,等諸侯到了發現並沒有戎寇,褒姒大悅。

《史記》和《列女傳》對此有比較詳細的記載:褒姒生伯服後,幽王廢申候之女,立褒姒為後,廢太子又立伯服為太子。幽王不理會國事,只知遊馬打獵,只為討好褒姒。為討褒姒一笑,烽燧打鼓,戲弄諸侯。誅殺忠諫之士,只對褒姒言聽計從。申候懷恨在心,聯合西夷犬戎進攻幽王,幽王舉烽徵兵,無一諸侯到。於是殺幽王於驪山下,虜褒姒,立舊太子為平王。於是流傳下那句有名的詩:赫赫宗周,褒姒滅之!

周幽誰誅?焉得夫褒姒?——屈原《天問》明明天子鹹戒之,赫赫宗周褒姒滅。——王翰《飛燕篇》
恃寵嬌多得自由,驪山舉火戲諸侯。只知一笑傾人國,不覺胡塵滿玉樓。——胡曾《詠史詩》周幽王用褒姒廢太子,立褒姒子為適,數欺諸侯,諸侯叛之。西戎犬戎與申候伐周,殺幽王驪山下。——《史記》王欲褒姒之笑,數數擊鼓。諸侯至,無寇。及真寇至擊鼓,而諸侯不來,遂為戎所滅。——《呂氏春秋》

……

古人多把褒姒當成禍國殃民擾亂朝綱的角色,對她也有一定程度的黑化,就比如《論衡》中就記載這麼一個故事,說是褒姒是蜥蜴與人交配所生,註定是個禍害,周國因此滅亡。褒姒也如同妲己一樣成了禍國殃民的代表,就如同蘇拯寫西施時便說是在周名褒姒,在紂名妲己。變化本多塗,生殺亦如此。


神話故事說


近年來,研究《戰國策》與《史記》關於西周末年記載相左的言論,稱“烽火戲諸侯”純屬子虛烏有、胡亂編造!

又搬出了“錢穆”老先生的評說——“此委巷小人之談,諸侯並不能見烽同至,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驪山一役,由幽王舉兵討申,更無需舉烽。”

為“周幽王”,也為“褒姒”,翻案!!!

毫不掩飾地說,此舉 書生之氣 、貽笑大方!

  1. 為什麼 “諸侯就不能見烽同至” 呢?

首先,驪山的海拔1302米,烽火臺都是儘量挑高處建造,可想而知“驪山烽火臺”的高度不言而喻!據有關數據言916米。白天狼煙四起,晚上燭光通天,千里之外不難知訊。 驪山距黃河的風陵渡僅才134公里,且西周分封的諸侯國大都靠近黃河邊上,還有鎬近附近也有藩屬國。 諸侯之兵怎麼不可能“朝發夕至”!


其次,諸侯也是人,有哪個“傻大個、楞頭青”,甘願衝在最前面,當炮灰呢!近者斷定拖延不前、似動非動,以待遠者而來,合兵一處,齊頭並進!正所謂“有功一起得,有過共同挨”。

這不就是“見烽同至”了嘛!只會照本宜科嘛!要靈活、切合實際的看待問題嘛!豈能坐而論道、頭頭是道,實而大言不慚、誤人子弟!

2. 接著說“休兵倍宿而去”的可能性。難道真是這樣墨守成規祖宗之法,無所變動嗎?西周末年,周王室已日薄西山、病入膏肓。“威儀和權威”完全不如“武王、成王”的時候,威震中原、如日中天。實乃苟延殘喘、衰敗危亡乎了! 周幽王又惡跡斑斑、惡名遠揚、臭名昭著,誰人不厭!誰人不恨!諸侯能來都算燒高香了,怎能心悅誠服地依循祖制、秉公行事呢!

因而說,實事求是、就事而論、憑心而論,“休兵倍宿”大大的有待否定!

3. “此有何可笑”,只是你個人的主觀意象。

那表明老先生“缺乏想象力”,無趣味,對笑點感受力極差!

4. “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言之無理!言之有誤!

豈不知戰國時期“秦、趙、燕”就有各自的長城。而長城的前身就是“彼此不連的烽火臺”,後加之城牆連接起來,謂之長城。能確切的得知,這三國的烽火臺是用來預警“犬戎(義渠的祖先)、匈奴、東胡”的進攻。古人都習於“師之古人”,繼而發揚光大!那春秋戰國的烽火臺則學之“西周”。

難道要我說他老人家孤陋寡聞不成!

西周滅亡、東周伊始,諸候廝殺、戰亂頻發、動盪不堪。足足有300年之久,期間史書典籍,焉能倖存!況乎《戰國策》並非一人之力著之,大多作者都無從得知,成書也非一時,難免良莠不齊、真假存疑。 《呂氏春秋》於戰國末年,呂不韋門客們編纂,可信度豈敢斷言多少!



是不是還有這種解釋:本來就是“申候”蓄意主動攻打“周天子”,正好周幽王昏庸無道、可恨可氣、世人唾罵,而寫史者故意往“周幽王”身上“潑糞”,說幽王主動攻打“申候”。就像“秦後儒生因仇恨而醜化始皇外貌形體”樣。

“因興而起”、“神來之筆”,不是沒有詆譭的嫌疑!

所以說, “由幽王舉兵討申,更無需舉烽”,叫人怎麼相信。

野史跟正史、個人言論與大家言論,更去相信哪個?恐怕對待史書的信任度該有所“打折保留”!

司馬遷是歷史天空裡閃耀的明星!他著寫《史記》時掌握的資料、素材和下的功夫(包括實地考訪),恐言之子虛烏有的專家、大家與之相比,相形見絀、捉襟見肘了吧。不免班門弄斧,譁眾取寵、沽名釣譽耳!

歷史就是歷史,發生了就是發生了。 記載本來就不能言盡其真情,況且凡事還有它不為人知的一面!

現實世界往往又不是按常理出牌,經不起推敲。猜測推理僅限於茶餘飯後之消遣!焉能當真!


(——來去隨意,歡迎交流,求同存異,但求心悅。)


內求安己


在如今的陝西省西安市臨潼縣城南,有一座驪山國家森林公園,裡面就有著名的周烽火臺。據典故稱西周時周幽王在此處上演過一幕“烽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鬧劇。但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這一典故是真是假,也成為一個謎案。而今有諸多後人從《史記》、《左傳》等歷史書籍中尋訪過蛛絲馬跡。我們不妨先思考一個比較根本性的問題:烽火戲諸侯的烽火臺是那個時期存在的嗎?烽火臺是長城的附屬設施,而長城始建於春秋時期,完成於戰國時代,而周幽王並沒有修建過長城,因為他是當時的以藩國拱衛王都。所以是真是假答案不言而喻。把這個故事純當作文學作品來欣賞就好了。


小樣時尚圈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發生在周朝,周朝有個周幽王,是個非常殘暴的傢伙,他有個叫褒姒的愛妃,是個“目秀眉清,唇紅齒白,發挽烏雲”的冰美人,很少開顏一笑,這就令周幽王很傷腦筋,於是他就懸賞千金,看誰能叫褒姒笑一笑。有個人就相出個法子,把烽火臺點著,讓諸侯們白跑一趟,果然,諸侯們汗流浹背的跑來,一看沒有敵軍來犯,一打聽原來是周幽王為了討美人開心而做的荒唐事,敢怒不敢言,只好收兵,褒姒看到諸侯們的狼狽樣,才露出難得一見的笑容。後來,真的有敵軍來犯,周幽王雖然點起的烽火,卻沒有諸侯們援助,因為他們以為又是鬧眼子,結果周幽王就被滅了。荒唐周幽王,為博美人笑,烽火戲諸侯,結果被砍頭。


用戶9421760567241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歷史的真相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在我看來,如果從正史的角度,尤其是司馬遷《史記》的角度來看,這件事言之鑿鑿,板上釘釘。

但是我細細讀來,卻發現很多地方蹊蹺,那個時候就沒有烽火一說,烽火臺是到了漢代之後才有的。這個趙括的“紙上談兵”如出一轍,因此這種說法都源於後世的說法。西周的滅亡,不是一個昏君周幽王就能做到的,國家的興衰,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原因,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周幽王寵愛褒姒,危及了申後和太子的地位才是禍根,西戎攻破鎬京,負責開門的就是周幽王的岳父申侯,按道理西戎和周幽王又沒有什麼深仇大恨,還一定要追到驪山腳下殺死周幽王以及周幽王和褒姒的兒子,並掠走了褒姒。我看背後的主謀就是太子和申後,具體的執行人是申侯和西戎。


亡國的就是昏君、暴君,立國的就是明君、賢君,我看未必如此,這背後無非是成王敗寇的想法在作怪罷了。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烽火戲諸侯”確實不可靠。《史記·周本紀》記載: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褒姒,盡取周賂而去。

我們注意到,“烽火戲諸侯”本身是西周末年的史實,但《周本紀》卻是西漢中期的文獻,相距已經六百多年了。那麼太史公的資料是從何而來呢?其實更早《呂氏春秋》有段類似的資料,但《呂氏春秋》說的沒有“烽燧”只有“大鼓”,可以視為“烽火戲諸侯”的原版。但實際上,《呂氏春秋》也並不可靠。

錢穆先生早在《國史大綱》就提出了質疑。“此委巷小人之談。諸侯並不能見烽同至,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驪山一役,由幽王舉兵討申,更無需舉烽。”錢穆先生提出的四點都非常中肯,我們可以對此進行解釋說明。

第一,西周國君由內服與外服組成,如果外族來侵犯,那麼分佈在鎬京一帶的內服國君自然會組織抵抗,何須臨時召集千里之外的諸侯呢?第二,進軍退軍都是嚴肅的軍事行動,即使諸侯們真的被忽悠,也很難想象其中笑點所在。第三,儘管《墨子》中提到了烽燧的使用,但是大規模使用還是在西漢,春秋時期都沒記載烽火,更不要說更早的西周。

最後,周幽王之死起因是幽王伐申,記載於今本《竹書紀年》,而清華簡《系年》佐證了這一觀點:“幽王起師,回平王於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清華簡《系年》成書於戰國,明顯要比《史記·周本紀》更可信,也是更接近歷史真相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