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給自己買份保險,但不知道買壽險還是醫療險,有推薦的嗎?

Peckerrrr


一般來說,保險屬於復購率很低的產品,所以代理人希望在一個客戶身上儘量的多挖掘價值,也就是儘量讓客戶每年多繳保費。但貴的並一定是你需要的。

壽險的功能確實是有的,但只是對部分人群有效,並不是每個人的第一份保險都應該買壽險。

對於普通人來說,第一份保險還是應該首選健康險,雖然你是公務員,有社保,但社保的功能主要是廣覆蓋,低保障,對於小病常見病能做到很周全,但是對於大病來說,仍有較大的部分不能覆蓋,比如自費藥,一些檢查費,參考藥神、中年流感。

如果你還是家庭的收入頂樑柱,建議考慮定期壽險,而不是終身壽險。定期壽險主要側重不應該身故時身故的風險對家庭財務造成的損失,這種風險有一定的概率性,因此保費便宜。終身壽險則是必然風險,側重資產傳承,適合高收入高資產家庭。

除此之外,像是意外險,也有自己的適用場景,也可以考慮購買。


大貓財經


其實我很想說:都買吧,兩者功能不同,但都有用。

下面說具體的。

商業醫療險必須買

你提到:一般病醫保報得也不少。

我想說:商業醫療險管的就是不一般的病。

所以,我會向那些,擔心自己萬一得了比較重的病、或發生比較嚴重的意外時,會承擔不起鉅額醫藥費的人,去推薦商業醫療險。

舉個簡單的例子:癌症。都知道現在越來越多的癌症可以治癒,特別是發現得早的話。但是,如果要使用到靶向藥,或者其它一些進口藥品,或是想去嘗試近兩年新出現的質子重離子放療,這些都不進醫保。

此外,一些鈦合金鋼板、自費藥、還有特需病房,這些都不進醫保,且貴得要死。

之所以說你必須買,是因為你提到你現在30歲不到,和我年齡差不多。因此我武斷地猜測,你的存款,可能還無法承擔起一場意外或大病的重量。

如有冒犯,請見諒。

推薦產品的話,我比較推薦眾安保險的尊享e生百萬醫療險,目前中端醫療險裡是保障全面的前提下性價比很高的一款產品,智能核保入院墊付重疾綠色通道質重離子全賠什麼的都有了,最近一次升級是開放了特需醫療加油包。一年一交,即使出險了,只要產品沒停售,第二年還能繼續買,不加費不除外,這一點真的挺強的。

價格啊,30歲不到的話,應該是306元一年。

壽險建議買定期

不知道你是不是結婚了,但我覺得至少我還考慮不到給孩子留遺產的事兒。

所以,我不建議買終身壽,儘管它可以保證你付出去的保費會還回來。但我始終認為,把保險當做“消費一些錢,換風險保障”才是正經事兒。

定期壽險的作用是什麼呢?——責任。定期壽險就是,在規定的保障期限內,如果被保險人去世了,保險公司賠付相應的保額。

我自己就購買了定期壽險。

因為我父母退休工資不高,我的收入是家庭重要經濟來源之一,那麼我就會擔心,一旦我在還能賺錢的年齡生命終止,如何繼續照料我漸漸老去的父母?那麼,我一定要保證,如果這個“一旦”發生了,我可以留下一筆財富給我爸媽。

這就是我買定期壽險的原因。

這份定期壽險,我買到了60歲。因為延退政策,我感覺自己可能會在60歲退休。那麼,我能賺錢的時段就是到60歲為止,我只要保證在這之前,我對家庭的經濟貢獻不要中斷,足矣。

當然還有一個理由就是,買到60歲,保費會很便宜。

我推薦我自己買的這款定期壽險給你,作為參考。產品名稱叫作“中信保誠禎愛優選定期壽險”。假設你是29週歲,買100萬保額、交費期限30年、保障到60歲的話,如果你是“不抽菸的男性”,1970元一年;如果你是“不抽菸的女性”,1000元一年。(如果你抽菸,我們可以再聊……)

我相信,我推薦的保險產品,價格應該比你認識的業務員推薦的都會低一些。

重疾險也建議買

如果你還有預算,可以為自己再加一份重疾險。但是因為你沒有提到,我就不聊了,聊太多你也看不完。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看看我發佈過的一些文章,瞭解一下。


扒保辣醬


重疾險、壽險,怎麼買最省錢?


關於重疾險、意外險、壽險三者之間應該如何權衡的問題。


其實這也是絕大多數人在投保過程中都存在的疑惑:


1、意外險跟壽險都提到身故後賠償,兩者可以疊加賠付嗎?

2、重疾險、壽險到底應該先買哪個?


今天我們就帶著以上疑問,深入地瞭解下這三個比較常見的險種,並且教大家

如何進相應的保險配置

基本概念

重疾險,合同約定的重大疾病\\輕症,即可進行賠付。(像大特保官網熱賣的「和諧健康成人長期重疾險」也包含身故\\全殘責任。)

意外險,因意外造成的身故\\全殘\\受傷。

壽險,任何情況下導致的身故,都可以獲得賠償。


案例1:35歲的王先生,已婚,有一子。他為自己買了一份50萬保額的重疾險,外加一份60萬的終身壽險。第二年患了肺癌,確診後保險公司賠付了50萬重疾。結果治療1年後,不幸身故,那麼他的家人可以獲得60萬壽險賠償。


案例2:30歲李女士,已婚,有一女。李女士婚後為自己買了一份100萬保額的百萬高額意外險、50萬保額和諧健康成人長期重疾險(含身故)、外加30萬的定期壽險。結果不幸發生了車禍去世。李女士可以獲得100萬的意外賠償金以及30萬壽險賠償金,若她購買的重疾險之前沒有發生過理賠的話,還可以獲得身故保險金。

總 結


1、意外險不能完全代替壽險。

人的死亡除了意外、疾病,還會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導致,壽險的涵蓋範圍最廣。


2、只要滿足賠償條件,意外險、壽險、重疾險可以疊加賠付。


3、上述的三個險種適用場景不同。

重疾險:患重大疾病後治療費、療養費、收入損失

意外險:意外導致的治療費用、療養費、收入損失

壽險:留給家人的一筆遺產、資產傳承

購買方案建議


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建議還是優先配置最基礎的意外險、重疾險,再考慮其他的險種。


生命誠可貴,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髮展,很多重疾的治癒率非常高,

如果想要獲得比較及時有效的治療,就需要足夠的經濟基礎做支撐,因此重疾險尤為重要。而意外險,相對於壽險有比較嚴格的賠付限制,但是保費低,保額高


例如大特保熱銷的「個人全年意外險」,50萬保額,保費僅為150元/年。(可關注大特保官方微信,瞭解「個人全年意外險」產品詳情)


其實保險配置不用追求“一步到位”,大家可以針對自身的經濟狀況、潛在風險等各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配置方案。


不過但是在這裡要負責任地提醒大家,保險配置要趁早,重疾險、壽險對於投保年齡都有相應的限制。

常見問題

Q:如果已經購買的重疾險中含身故責任的話,是否需要另外購買壽險?


A:建議檢查下所購重疾險的相關條款,一般其重疾和身故理賠只能獲得其中一種,不可兼得。在確認重疾身故是否可以進行理賠後,評估下自己的家庭負債情況,例如房貸、車貸等。


舉個例子:A先生是家庭頂樑柱,如果他的家庭有200萬的房貸,A先生購買的重疾身故可以賠50萬的話,那麼建議A先生為自己配置一份150萬保額的壽險。一旦不幸發生意外身故,可以通過這筆錢減輕家人還款壓力。


重磅預告:大特保首款定期壽險上線,非吸菸者保費節省50%。


大特保


我們差不多年齡,給家人買過保險,至於買壽險還是醫療險還要看自己的真正需求,不然買了也白搭。

像我們三十左右的年齡,上有老下有小,還是家裡的頂樑柱,家裡這麼多人都靠著我們,不能有什麼差池,所以最應該享有的保障順序就是醫療保障,大病和意外。

我們每個人要麼有社保要麼有醫保,所以在一般住院時都能得到一部分報銷,但是都有地域限制和比例分配,只能解決一部分負擔,當遇到金額過多時,一般家庭也是很難承擔的,這時如果有商業保險,那麼保險公司就能夠在賠付範圍內給予其餘部分花費的報銷,那麼就會更加減輕家庭經濟的負擔,而且還能夠選擇好的醫療條件為自己服務。

相對於醫療險,壽險只有在人沒了的情況下得到賠付,受益的是活著的人,而醫療險是對本人遇到疾病或者意外時的補助,受益的是本人,所以最好先選擇醫療險,再考慮壽險!


靜媽咪成長記


看樓主的表述,應該是在糾結,有了深圳醫保,再購買重大疾病保險了,是否還有必要購買壽險?

首先,恭喜下樓主,很有保險意識。樓主現在單身?還是有家庭?

其實,壽險方面可以簡單理解,您如果是家庭支柱,萬一倒下了,家庭怎麼辦?假設還有房貸沒有還完?車貸沒有還完,家庭面臨崩盤?

購買壽險就是用確定的錢,為不確定的未來買個防護罩。

一輩子平安,如我們所願,萬一有什麼不確定的因素,那麼我們未盡的責任,由保險公司幫我們去完成。

壽險的理賠金,我想購買壽險、重疾險的朋友都不願意領取這筆吧,但是它的設立,更大限度上是為了解決,我們沒辦法解決,甚至沒有時間去解決的事情。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至於產品的話。市面上很多,選擇多樣性,有需要可以關注頭條號:阿柯說保;一起探討。


阿柯說保


保險實際上是一種對沖風險的金融工具,把你無法承受的損失轉嫁給保險公司,保險費就是購買這種服務的對價。在回答你需要什麼樣的保障之前,先要評估一下什麼風險是你無法承受的?

先說壽險

你覺得沒必要買的壽險。它分兩種: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

定期壽險的作用是轉移家庭責任,終身壽險的功用是財富傳承,目前保險公司的代理人主要銷售的都是一些終身壽險作為主險的產品,其實大家更需要的是定期壽險,體現的是家庭責任,題主還不到30歲,可能還沒有成家立業,但是如果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人群,定期壽險是必須選擇的項目,因為一旦在創造財富的階段,家庭經濟支柱發生大的風險事故,這個損失是家庭無法承受的,收入中斷的損失,房貸無法償還、生活開始還要繼續,這一切都需要定期壽險來補償。


再說重大疾病

題主說生活在深圳,醫保能報很多,確實深圳的醫保是很不錯的,但是社保再好,一旦進入ICU病房,替代率將直線下降,昂貴的進口藥自費藥負擔是一般家庭無法承受的。年前的熱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在我的公眾號:i保不保,專門寫過文章,你可以去看看。其實重大疾病保險的主要功用是罹患重大疾病時的收入損失補償,醫療花費的報銷,還要靠醫療險來補償。

因此社保+重疾險+醫療險,才是健康方面的完美保障,

每個人所面臨的風險狀況都是不同的,所以也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保險產品,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只有適合不適合,需要針對每個人的不同情況設計不同的保險方案,才能做到最大的化風險保障。


i保不保


你好,我是閒魚問答君。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題主說的壽險應該是保險員推銷的終身壽險。這個產品確實是價格貴。不適合年輕人。我覺得你可以購買定期壽險,保費便宜。34歲10萬166塊,100萬保額也不過1000多。這個有沒有必要可以結合自身情況來定。

但是如果沒有重疾險的話,建議還是先買份重疾險。

至於買什麼樣的還是根據自己情況購買。

我自己最近在看上圖這款,保費和百年人壽康惠保差不多,但是輕症賠付3次,主要的是不限制職業,對我這種高危職業非常有用。


閒魚問答君


買保險之前,需要對自己的情況做一個基本瞭解,包括:年齡、性別、經濟能力,保險目的,預期保額,既往病史等。

目前商業保險險種主要包括:意外保險,重疾保險,壽險,醫療險,養老理財險,投資型保險等。

如果之前什麼保險都沒有,推薦首先做重疾險+壽險+意外保險+醫療險的組合保險,也就是保障型保險,目的是:發生疾病時,轉移發生風險的費用,避免家庭陷入危機;人不在時,留下足夠的金錢,完成未完成的責任。

如果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建議選擇定期返本型的重疾保險,這樣雖然保費貴一些,但能夠在保障疾病的同時,還能獲得養老補償,險種推薦長城人壽的吉祥人生等;年紀35-50歲,可以考慮多重賠付型,險種推薦天安人壽的健康源優享,工銀安盛的御享人生等;50歲以上的建議投保多重賠付型或防癌保險。醫療類保險推薦百萬醫療保險,這個公司很多,性價比好的是華夏人壽和天安人壽,可以單獨投保的有眾安,中德安聯,泰康,平安,安心等。

具體如何做,可以找一個專業的代理公司的保險代理人,為你做具體的保險方案。


少暄


首先,人身保險產品按照保障責任來看,主要分為意外傷害保險,健康保險,人壽保險和年金保險。其中人壽保險按保險責任,可分為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和兩全保險;按保險利益是否確定,可以分為傳統壽險,分紅保險,萬能保險和投資連結保險。

保險產品的主要功用有風險保障、長期儲蓄、財務規劃和投資理財等。

請客觀分析自身的保險需求。

保險需求一般分為家庭經濟責任、緊急預備金、子女教育規劃以及養老規劃。其中家庭經濟責任指的是在投保人發生不幸的時候,為了使其家庭生活成員生活不受太大影響所需要的金額,比如家庭日常生活開支,貸款餘額,父母贍養費用等。

人生的不同階段,需要應對的風險不同,保險需求也有所不同。通常來說,年輕時候偏重家庭經濟責任,如身故和傷殘的保障,一旦發生風險,保險可以為父母,配偶,子女提供部分經濟支持;中年時候,偏重子女教育儲備和養老儲備,同時對於健康保障的需求也在增加;老年時候偏重養老,健康護理和財產傳承。

購買保險請選擇與自己的經濟實力相當的保費開支購買次序如下:


瞭解了這些,接下來重要的是尋找一個真正專業的經紀人,客觀中立的對您的家庭信息採集之後,做全方位的規劃。(重疾風險,醫療風險,斷流風險,意外風險,養老風險,子女教育風險)

擦亮眼睛,找專業的經紀人

以上拙見,希望對您有用。分享是一種美德!


梁建輝理財規劃師


言簡意賅一點。題主有醫保,一般疾病報銷後自己負擔的不多,除非是特別重大疾病,要花幾十萬上百萬的那種,所以建議你買額度20萬或者30萬的重大疾病險作為補充,醫保報銷後自己再付個十幾萬二十萬差不多了。你買100萬的重疾險當然也可以,但是保費就高了,而且患的病花100萬治不好基本上可以說不用治了,所以沒必要買太高保額的重疾險。

如果你的家庭負擔重,有老人小孩撫養,自己是家裡主要的收入來源,收入也不低可以負擔的起保費。建議你還是再買200萬的壽險,萬一自己出了什麼事還可以給老人小孩留下一些保障。相反,孤身一人,而且沒多少錢就不必要考慮買壽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