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造“台州速度”!50天裡要完成4億產值的任務,全力以赴保通車

當千家萬戶還沉浸在假期的歡樂之時,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盯在施工一線,按秒計算施工進度;當人們感慨秋高氣爽好時節之時,有這樣一群人,手機上下載了天氣預報,密切關注每小時推送的天氣變化;當人們興致勃勃推杯換盞聚會時,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幕天席地吃住在“路”上,向著既定目標衝刺。這群人,他們叫做中建路橋臺州項目職工!

前不久,筆者有幸來到位於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的台州項目工地。由於對中建路橋臺州項目職工搶工期、趕進度的事蹟早有耳聞,如今得以親見“台州速度”帶來的震撼,感觸頗深。

驚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清晨,在南方特有的薄霧中,我們來到了施工現場。工地的清晨比我想象中的還要熱鬧,數十臺壓路機正在緊張工作,一方平整的路基正在延伸。項目總工張志濤站在路邊,兩眼緊緊盯著路面,安全帽下,是一張剛毅的臉。通過談話,我們瞭解到,台州沿海高速ppp1路面標主線長32.1公里,包括兩個跨海特大橋,三處互通立交,僅水泥穩定層混合料就達90多萬噸、瀝青混合料40多萬噸,這4億產值的任務,要在50天裡完成!這,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怎麼辦?”筆者驚訝地問道。“大兵團作戰!”為了力保工期,中建路橋第一公司調動了大量精兵強將,從四面八方向台州項目湧來,總經理丁小平來了,常務副總經理郭昆朋來了,還在衡水項目現場指揮施工工作的項目經理王飛、生產副經理杜保印也來了。他們還帶來了各類技術和管理人員以及大量先進設備。126名管理人員,600多名施工人員,如此龐大的施工隊伍令人驚歎。“為了保證施工人員的餐飲,我們項目部三個食堂同時開啟,10名廚師一齊上灶,確保大家吃上工作餐。”張志輝如是說。

感動,以企為家的無私精神

太陽昇起來了,薄霧漸漸散去,兩個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他們正是工程“領頭雁”丁小平和郭昆朋。數日的連續作戰、忙於工程而疏於打理自己的他們顯然不夠光鮮整潔,但對工作的執著和堅守以及他們展現出的鐵一般的意志,令人欽佩。

常務副總經理郭昆朋是一位80後,名校畢業的他既充滿著濃濃的書卷氣又有著“拼命三郎”不服輸的闖勁兒。他千里赴任的故事早已在各個標段傳為佳話,並登上了沿海高速英雄榜。原本利用國慶假期陪兒子旅遊的他,接到台州項目工期緊,任務重的通知後,毅然在旅遊途中返程,把兒子託付給親戚後,直接飛來臺州,開啟“連軸轉”模式。據郭昆朋說,為了能更加精神百倍地工作,他又抽起了戒了5年的煙;一直叮囑家人少吃方便食品的他,為了節省時間,經常泡麵下飯……

創新,全力以赴力保工期

時間就是效益。在趕工期的同時,台州項目的職工們開動腦筋,為加快施工進度,確保工程迅速推進做出了卓越貢獻。林志芳是項目黨支部書記,因為他有著多年拌合樓管理經驗,此次大會戰期間,他又兼起了拌合站站長的重任。據張志濤講,林書記不僅是職工的貼心大哥,還是施工創新的能手。

“今年七夕,我們項目的工地鵲橋會讓林書記火了,最近他改造拌合樓鏈條的‘壯舉’又讓他大火了一把!”張志濤笑道。

就在前不久,一臺運行中的拌合樓忽然出現故障,緊急排查後,林志芳發現問題出現在鏈條上。如果更換新鏈條的話,需要一天的時間,這無疑是對緊張的工期雪上加霜。林志芳陷入了沉思。他發現,這個部件與之前廢棄的一些部件有著相似之處,一個大大膽的念頭在頭腦中閃過:自己動手改造廢棄零部件,把鏈條修好!說幹就幹,林志芳和同事們從凌晨兩點一直忙到凌晨四點,終於,改裝成功了!拌合樓又開始了工作,林志芳用智慧和汗水確保了施工,被職工們傳為美談。

台州故事講不完,台州速度人人贊。經過全體施工人員的共同努力,日均水穩攤鋪拌和產能從原來的1.2—1.5萬噸迅速提升到2.3—2.5萬噸,最高時產能達到2.87萬噸;日均瀝青攤鋪拌和產能從0.5萬噸提高到1.1萬噸,產量節節攀升!

11月30日,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台州沿海高速路面全線完工了!蒼翠的群山,如洗的碧空映著招展的彩旗,那景象美不勝收。回想那奮鬥的過往,艱辛的拼搏,還有壓路機座位上的棉被,拌合樓地面上的軍大衣,路面上的“餐廳”……這一切更令人無比難忘。來到台州項目,我愛上了這裡!我愛上了這裡濃郁的拼搏實幹氛圍,我愛上了這裡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更愛上了中建路橋唯旗是奪、捨我其誰的奮鬥者姿態!(宋沅沅 胡文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