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隋煬帝楊廣沒有篡位,隋朝是否能強大下去?還會二世而亡嗎?

heruilive


第一、楊廣到底有沒有篡位,這是有爭論的。

為什麼有爭論,因為《隋書》是唐朝編纂的,唐朝的統治者為了證明自己奪取隋朝天下的正義性,對隋朝及隋朝的兩位皇帝進行貶低,這是可以想象的。

隋文帝末年,隋朝的國力、人口等實際上是在唐朝貞觀之治之上的,這是有統計數據可以證明的。當然,隋文帝“聖人可汗”的稱號比唐太宗的“天可汗”還是要差點,畢竟唐太宗消滅了東突厥,成為東方世界共同的王,而隋文帝還沒做到這點。

但即便是對隋文帝這位現在公認的明君,《隋書》也是有意貶低的,說他苛察、刻薄寡恩。唐太宗自己就說:隋文帝至察,至察則心暗,心暗就不能用人,於是總自以為是,剛愎自用。順道,唐太宗正好抬高自己,說:看朕就不這樣,與能臣共同治理天下,什麼辦不好呢?

要知道,隋文帝好歹是他姨爺爺,也是明君,唐太宗都這樣說,可見隋書是肯定會對隋煬帝進行貶低的。

那麼隋煬帝到底篡位沒有呢?這已經難以考證了,隋書反正暗示煬帝是弒父篡位的,具體情況真不好胡亂評論。但是有一點,至少在隋文帝生命的大部分時候,他是認同這個兒子的,認為這個兒子能繼承他的事業。(直到隋書中所說的,楊廣在他病重時調戲他的女人,他才發怒說:畜生難以擔當天下。這是否真實是可以懷疑的,楊廣既然都裝乖了那麼久,幹嘛非要急在那一兩天?他曾經是晉王,後來是太子,他缺女人嗎?)

第二、楊廣沒有繼位,隋朝還會二世而亡嗎?

這種假設,其實難以解答。星火辰只能為你比較一下原來的太子楊勇和之後太子楊廣。

大家應該知道,楊勇和楊廣是一個媽生的,就是獨孤皇后。其實不光他倆,隋煬帝五個兒子全都是獨孤生的,因為隋文帝娶獨孤時對她發過誓:“這輩子不養其他女人生的兒子。”從楊堅之後幾十年的歲月看,他還是很痴情,直到獨孤死了,他基本上也垮了。這在帝王裡面是很難得的。

按照隋書的記載,楊勇偏偏就不喜歡自己的正妻,而喜歡自己的小妾,與姓雲的小妾生了好多兒子,搞得奉行一夫一妻制的獨孤皇后很不高興,成為了她勸隋文帝廢黜他的重要原因。

楊廣就不一樣了,他裝得很好,與自己蕭妃恩恩愛愛,不亂找女人,因此獨孤很喜歡他。獨孤說:不能在她死後,讓姓雲的那個女人的兒子們騎到楊廣頭上去。於是,下定決心扶楊廣上位。

事實情況是這樣嗎?星火辰不好否定隋書中的正解。

但請看看這個姓雲的女人的老爹,雲將軍是個什麼人,這是隋書中明確記載了的。這傢伙看到自己女婿楊勇一倒臺,趕忙與他撇清關係,投入了楊勇政敵的圈子,連女兒都不認了。這樣家裡出來的女人,獨孤能喜歡嗎?

星火辰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大家,獨孤是個很厲害的女人,他看人、他的智慧恐怕都不比隋文帝差。很難說,獨孤就看錯了楊勇和楊廣。

看看楊勇應對自己競爭者楊廣的表現吧。看到自己父母喜歡二弟楊廣,他不但不收斂,還變本加厲,後來當真被廢了,說是被楊廣軟禁了,他就爬上樹天天高喊:我要見父皇。(這管用嗎?就這種智慧,只知道猴子上樹,能把消息傳遞出去,能管好一個國家,當好偌大帝國的帝王?)

所以,星火辰認為,隋煬帝夫婦選擇楊廣並沒有錯,楊廣談不上完美,染上了江南文人好高騖遠的習氣(畢竟他在江都鎮守了太久,所以後來那麼喜歡江都),但兄弟們裡,確實沒人能比他強。

第三、隋朝為什麼會二世而亡?

這一點,楊廣當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楊堅登上皇位時剛剛四十歲,楊廣才十多點歲,算上他當隨國公的公子,可以說楊廣一輩子都沒有真正見識過人間的疾苦。他的公子哥習氣很濃,又妄想馬上建立秦皇漢武一樣的神功,於是他不恤民力,數次征討高句麗、修大運河,遊江都,不光是江都,他在很多地方都修建行宮,為了他巡視玩樂方便。

相比於這些動輒動用幾十萬、上百萬民力的戰爭、工程,他那些被傳說的荒淫故事又算什麼?(中國古代歷史比較可笑的一點就是把亡國和荒淫聯繫在一起,但是,皇帝們哪個又缺女人呢?楊廣的荒淫,大多是小說中寫的,很難說完全真實。但是即便他不荒淫,也肯定算不上一個好皇帝。但不得不說,楊廣的許多作為是有開創性的,雖然直接造成隋朝垮臺。)

隋朝的滅亡,楊廣的荒淫、暴虐,主要是暴虐,是極強的催化劑。但是隋朝滅亡的根源,是早就種下了的,倘若楊廣肯緩一緩,認真去解決些問題,或許,隋朝不一定會那麼快滅亡,但歷史不會給他第二次機會。

隋朝滅亡的根源在哪裡,一句話:不得人心。

這其實不能怪隋朝,不能怪楊廣,也怪不到楊堅,這是實勢造成的。

隋朝之前,中國從西晉後已經分裂了幾百年,隋朝把分裂局面給統一了,於是以前那些小王朝所遺留的問題都交給隋朝去解決,隋文帝努力的去解決了一些,但更多的問題需要後來人去解決,但隋煬帝沒有辦到。

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南北分裂那麼久,北方胡化嚴重,南方卻自認為是華夏正宗,南北融合是需要時間的。南朝的奢靡之風一直盛行,沒有得到好的解決,而北方作為戰勝者顯然想染指南方的利益,將南方人踩在腳下。

於是,隋文帝開始大力推行復漢活動,讓漢文化重新成為帝國正宗,但這與已經胡化的關隴貴族們是有衝突的,於是隋文帝才會苛察,才會以法治人。

到煬帝繼位,這些問題依然存在,可煬帝呢,因為當晉王時長期鎮守揚州,老婆又是南梁朝的後裔,他對南方的文化很仰慕,開始重用南人,這就讓關隴貴族更不爽了。

於是,

第一層,實權派的關隴貴族不爽。

第二層,因為煬帝的暴政,老百姓不爽。

還有第三層,就是中間骨幹力量,這批人也很不爽。這批人是誰?是地方上的實力派。因為隋文帝當初推行的改革剝奪了他們在當地享有特權的地位,煬帝也沒有想要改變,他們也很不爽。

上中下三層都不爽,隋煬帝卻看不清,一意對征討高句麗感興趣,受到挫折後,隨著楊玄感的造反,上層的不爽被徹底明朗化,下層的動亂早就在各地起來了,然後中間那層人再加入其中,隋朝能不滅亡嗎?

隋之亡,並非全是煬帝之錯,但他肯定有錯。

從隋文帝改革的初衷來看,好多是長治久安之策,唐朝繼承了下來,有序推行下去,這才造就了唐的盛世。煬帝若不繼位,除非有一位強有力、又很策略的君主出現,很難說隋朝就不會滅亡。

況且,隋文帝殺北周宗室、攻滅南方陳國,面上就已經與人結深仇,這和秦朝滅了六國、結仇了六國貴族是一個道理。經過了秦和隋末年的群雄戰爭,大部分怨恨的勢力被消滅,漢和唐因此才得以開創一個全新的局面。


星火辰


隋朝(581-618)和秦朝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隋朝社會矛盾的激化,有一個積累過程。如《隋書》記:“跡其衰怠之源,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成於煬帝,所由來遠矣,非一朝一夕”。隋朝滅亡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隋煬帝的暴政激化了社會矛盾,加速了隋朝滅亡。即使即位的不是隋煬帝,隋亡也是不可避免。

一、隋文帝時期社會矛盾的積累

(一)舊貴族勢力根深蒂固

1.舊貴族勢力強大

隋王朝的建立是通過宮廷政變實現的,舊貴族勢力依然頑固,特別是關隴集團根深蒂固。因此,隋文帝的各項措施不可能阻止社會矛盾的發展。

2.根基不穩

隋朝成立之前,國家經歷了三百多年的分裂時期,在短時期內,無法建立起穩固的統治基礎。

(二)隋文帝苛政

隋文帝的個人性格及晚年的變化也加劇了矛盾的發展,史書說他“逮於暮年,持法尤峻,喜怒不常,過於殺戮”。開皇中葉以後,法制逐漸受到破壞,文帝對誅殺功臣,濫用苛法。對平民百姓濫施苛法,並且剛愎自用。結果是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加劇,各種社會矛盾進一步發展。

二、隋煬帝的腐敗統治加速了隋亡

(一)根本原因:唐代撰修的《隋書》中指出“隋之得失存亡,大較與秦相類。”可見,唐人對隋亡的原因有清醒的認識——隋亡於暴政,隋煬帝的腐敗統治導致社會矛盾激化。

(二)直接原因:隋末農民起義是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三)其他原因:

1.隋煬帝暴政:隋煬帝統治時期所推行的嚴刑峻法、窮兵黷武、營造無日、巡幸不止等驕橫殘暴的腐敗政治是導致其衰亡的重要原因。“隋朝的暴政導致被農民起義推翻。


2. 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尖銳:隋煬帝限制、削弱官員大權,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損害了以關隴集團為代表的舊貴族利益,遭到他們的反對。


所以,隋朝滅亡,是長期以來社會矛盾激化的結果,隋煬帝暴政只是一個導火線,即使即位的不是隋煬帝,隋朝的滅亡也不可避免。正如毛主席說,隋煬帝做法“蘊藏大亂”。而且這個大亂蘊藏已久。


冀城晨光


成王敗寇罷了。

一、楊廣是否篡位是有爭議的,篡位之說多源於唐人之口,後人又進行演義廣泛傳播開來;

二、楊廣是有雄才大略的君主,登基前統一中國,登基後開疆拓土,戰功無數;

三、發展經濟,疏漕浚渠,大搞基礎建設,功在千秋;

四、改革政體,三省六部制沿用千年;

五、改革吏制,開科取士,開通平民進仕渠道,促進文化發展,影響深遠。

六、敗於不察民情,不懂民心,急功冒進。戰爭和疏漕耗資巨大,百姓不堪重賦,又遇天災,民不聊生,至使民反。

七、唐朝的強大應該說隋煬帝功不可沒,大有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成分,至於幾世我覺得無所謂,只要百姓過得好就行了。


書華池


隋煬帝的功績,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劣跡,只能說是過於急功近利

從本心來說,楊廣是個好皇帝,開通京杭大運河,如此巨大的工程,只為了自己享樂,這種只有傻子才會相信

大運河的開通,是為了解決南北融合問題,順便自己爽一把。

徵高麗就是赤裸裸的急功近利了,因為楊廣得位不正,所以他才會急於證明自己的文治武功更適合做皇帝!

只是楊廣高估了百姓們的承受能力,和自己的能力!

昏君,絕對算不上!


資深優秀磚家


這個不好猜測,歷史沒有如果,沒有假設,就像上天安排的一樣,比如某個人沒車禍死的話現在有可能什麼什麼官似滴,其實沒有假設,如果讓我假設,我肯定的說,半斤八兩,楊勇能力根本不如楊廣,無論政治,軍事,經濟,哪方面都不如楊廣,好比李建成,李世民,不過楊勇很好色,當太子時候他的好色超過楊廣,這樣看來,比楊廣好不到哪裡


二郎lns古今通


中國有句話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中國還有一句話

不要奢望太多,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毛火榮


楊廣不奪位,皇朝可能不會二世而亡。但是也是一個碌碌無為的皇朝。


小阿哥22


楊廣確實沒有篡位,人家是合法繼承,真正篡位的是李世民


如是我聞7458


隋煬帝沒有篡位,他不是李世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