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韜武略的清太宗皇太極,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特純奶人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努爾哈赤去世時,他的兒子們的情況。努爾哈赤一共有十六個兒子。

皇長子褚英,元妃佟佳氏所生。1580年――1615年。1613年,褚英以嫡長子身份,憑藉多年戰功,成為了努爾哈赤很看好的汗位繼承人。但諸瑛生性殘暴,心胸狹隘,再加之因有戰功而處處高人一等,被告發後還不知悔改,辱罵努爾哈赤,自此徹底激怒努爾哈赤,便幽禁於高牆之中,兩年後被努爾哈赤處死,年僅36歲。

皇次子代善,1583年――1648年,大福晉佟佳氏生。在努爾哈赤征戰期間,代善驍勇善戰,跟父親馳騁沙場,立下軍功。四大貝勒之中的大貝勒。後因與努爾哈赤第四任大妃阿巴亥(多爾袞之母)糾纏不清,而永遠失去了繼承汗位之權。

皇三子阿拜,1583年――1648年,庶妃兆佳氏生,和碩禮烈親王。

皇四子湯古代,1585年――1640年,庶妃鈕鈷祿氏生,追封奉恩鎮國勤敏公。

皇五子莽古爾泰,1587年――1632年,繼妃富察袞代生,同樣英勇善戰。四大貝勒中的三貝勒,但卻是一位有勇無謀之人。1620年,因母親被努爾哈赤以“盜藏金帛”莫須有的罪名,而被休妻。莽古爾泰怕因母親的過失而使自己被努爾哈赤厭棄,竟然把母親富察袞代殺死。

皇六子塔拜,1589年――1639年,庶妃鈕鈷祿氏生,追封奉恩輔國愨厚公。

皇七子阿巴泰,1589年――1646年,側妃伊爾根覺羅氏,追封和碩饒餘敏郡王。

皇八子皇太極,1592年――1643年,第三任大妃葉赫那拉孟古哲哲生,從小受到努爾哈赤的喜愛,從小聰明好學,母親去世時只有12歲,從此跟著父親兄長征戰四方。是四大貝勒的四貝勒。

皇九子巴布泰,1592年――1655年,庶妃嘉穆瑚覺羅氏,奉恩鎮國恪僖公。

皇十子德格類,1592年――1635年,繼妃富察袞代生。三貝勒莽古爾泰的同胞弟弟。

皇十一子巴布海,1596年――1650年,庶妃嘉穆瑚覺羅氏,鎮國將軍。

皇十二子阿濟格,1605年――1651年,大妃阿巴亥生,多爾袞同胞哥哥,能征善戰,確缺少智慧,性格粗暴。努爾哈赤去世時21歲。四小貝勒中的大貝勒。

皇十三子賴慕布,1611年――1646年,庶妃西林覺羅氏,追封奉恩輔國介直公。努爾哈赤去世後,只有15歲。

皇十四子多爾袞,1612年――1650年,大妃阿巴亥生。努爾哈赤去世時14歲,尚未立過戰功,不過從小因母親的關係也極受努爾哈赤喜愛,並有意讓其繼承汗位。四小貝勒中的二貝勒。

皇十五子多鐸,1614年――1649年,大妃阿巴亥生。努爾哈赤去世時只有12歲,四小貝勒中的三貝勒。

皇十六子費揚果,1620年――1640年,母不詳,努爾哈赤最小的兒子,努爾哈赤去世時只有6歲。

從上述看出,皇長子去世,皇三子,皇四子,皇六子,皇七子,皇九子,皇十一子,皇十三子,皇十六子為側妃或庶妃所生,而努爾哈赤的嫡子們都個個英勇善戰,謀略才能具備,怎麼可能輪到這些兄弟即位。

剩下的嫡子們,老大被賜死,老二因為跟大妃阿巴亥私情失去了即位的可能。老五是個弒母爭寵的不孝子,誰會支持他。老十為老五同胞弟,母親獲罪被休,哥哥又弒母,也沒什麼資格。老十二,老十四,老十五均為阿巴亥所生,阿巴亥生殉,她的兒子中十四,十五均年幼無戰功,後因其母親與代善的關係,導致代善之子一萬個不支持他三個中的任意一個。所以他三個也沒資格。剩下皇太極,軍功顯赫,有勇有謀,深得其他三大貝勒中大貝勒及兩個兒子,二貝勒努爾哈赤義子阿敏的支持,順其自然繼承汗位。


清朝歷史小迷妹


努爾哈赤於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病逝,努爾哈赤臨終前並沒有決定汗位繼承人,但是在九月一日那天,皇太極卻繼承了汗位,那麼皇太極究竟是怎樣登上皇位的呢?

關於皇太極是如何登上皇位的,歷史並無詳細的記載,因此就有許多的猜測。


首先一種說法是,皇太極的汗位是從他的弟弟多爾袞手上篡奪過來的,清人蔣良騏在他的著作《東華錄》中記載,多爾袞聲稱太宗文皇帝皇太極之位原系奪立。暗示皇太極篡奪汗位。

而且皇太極還曾威逼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願意替她照顧好多爾袞兄弟,並要多爾袞的母親殉葬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死的時候,多爾袞才十五歲,既無軍功也無威望,而皇太極早就跟隨努爾哈赤征戰多年,軍中威望遠不是多爾袞能比的;如果由多爾袞繼位勢必引起內亂,皇太極繼位後,對多爾袞關係有加,盡力提拔,兩人之間感情深厚,因此奪位之說就無從談起。


其次一種說法是皇太極的汗位是通過激烈的爭鬥大敗許多競爭對手憑著實力才得到的,據說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及諸多貝勒爺爭奪汗位,最後皇太極擊敗對手自立為漢。


還有一種說法是皇太極的汗位並不是搶奪過來的,而是由諸位貝勒爺推舉得來的,努爾哈赤生前沒有立嗣子,只確立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制度,為汗者須由貝勒推舉產生,眾多貝勒中,四貝勒皇太極的實力最為強大,而最有希望爭奪汗位的代善也在長子的勸說下轉而支持皇太極,次日代善便提議推舉皇太極為汗;


代善在諸貝勒中資格最老,他一推舉,其他的人跟著呼應,才能卓著的皇太極就被推舉了出來,這並不足為怪。


皇太極的政治見解、謀略及軍事才能都略勝於其他貝勒一籌,因此推舉皇太極為汗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或許皇太極並不是努爾哈赤心目中最理想的繼位之人,但是我們也不能確定皇太極的汗位是篡奪來的,事實的真相究竟是什麼,恐怕只有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才知道了。


遺產君


1626年,努爾哈赤因病去逝,由於努爾哈赤沒有確立繼承人,所以一時間後金出現了權力真空。

因努爾哈赤生前未立嗣子,而是確立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制度,為汗者須請貝勒推舉產生。



大貝勒代善同其子商議之下,決定擁戴皇太極為新汗,擁戴的理由是:德才絕世,理應當大汗。

由於兄長的鼎力相助,皇太極順利登上汗位。再加上皇太極本身德才出眾,,所以很多人順應時勢,表示贊同。

根據朝鮮史籍《魯庵文集》記載:“老汗(努爾哈赤)臨死曰:洪佗始(皇太極)能成吾志。終無所命而死。”也表明是確立皇太極為繼承人。


讀卦


1628年後金可汗努爾哈赤病故,沒有明立儲位,據說是想立多爾袞真是情況不得而知。皇太極憑藉自己實力,獲得濟爾哈朗 、代善等滿清貴族支持,由於滿足實行比較落後的部族民主決策(議政王大臣會議)所以由於他們推薦擁護皇太極,再加上多爾袞年幼野搶不過皇太極。所以皇太極堂而皇之的當了可汗。





小閆說歷史


先要明確一點,皇太極繼位後金大汗,並不是努爾哈赤所立,努爾哈赤在寧遠前線戰敗,鬱鬱而終,此時並沒有確定繼位人,皇太極的汗位是通過八旗議會推舉出來的。

當時的後金,除了努爾哈赤,權利主要集中在四大貝勒手中。

四大貝勒是大貝勒代善(兩紅旗),二貝勒阿敏(鑲藍旗),三貝勒莽古爾泰(正藍旗),四貝勒皇太極(兩白旗),這四大貝勒幾乎掌管了除兩黃旗外的八旗全部人馬(兩黃旗旗主努爾哈赤安排大妃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掌管)。大貝勒代善因為遭人設計與大妃阿巴亥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而被努爾哈赤所訓斥,隨之失去了繼位資格;二貝勒阿敏是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的次子,並不是努爾哈赤所生,所以也沒有繼位資格;三貝勒莽古爾泰因為親手殺了自己的母親,不僅不被努爾哈赤所喜歡,在繼位問題上更是收到了全體滿洲貴族的反對,所以也沒有繼位資格;四貝勒皇太極,年齡在四大貝勒裡面是最小,但是自身的文治武功也非常的突出,在滿洲貴族中具有頗高的聲望,並且,皇太極繼位的時候,還不是“南面獨坐”,而是由四大貝勒共同議政,所以,當時的皇太極繼位得到滿洲貴族高層的普遍支持,特別是其中實力最強的兩紅旗旗主代善,全力支持皇太極。

當時與皇太極存在競爭的,主要是大妃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特別是多爾袞和多鐸,因為努爾哈赤的喜愛,掌握著兩黃旗的勢力,並且有大妃阿巴亥的庇護,一度處於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是,四大貝勒一直堅持要阿巴亥殉葬,並且由莽古爾泰直接勒死了大妃,使得當時只有十幾歲的多爾袞和多鐸瞬間失去了依靠,同時也喪失了爭奪汗位的政治基礎,而皇太極也沒有就此趕盡殺絕,而是繼續由三兄弟執掌兩黃旗,後黃白對調,改為執掌兩白旗。

至此,皇太極經過滿洲貴族議會的推舉,登上了汗位,改元天聰,在相繼除掉莽古爾泰和阿敏,代善退出後,皇太極“南面獨坐”,開始獨掌大權,並於1636年在盛京(今遼寧瀋陽)稱帝,國號大清,改元崇德。


雍親王府


哈哈哈,感覺這個提問者其實不是想問皇太極如何登上皇位,而是要借問題告訴你們,皇太極文韜武略!並且讓下面的回答者們好好的誇他一下,最近捧皇太極的文章好多,不知是不是說康乾爺仨已經不能讓人滿足了,所以把皇太極也搬出來了,再下一步該挖努爾哈赤了吧


公子秋航


皇子中間,只有他一個人會認真讀書,或許有向努爾哈赤表現。

從小跟著努爾哈赤打戰,作戰勇敢,有計謀。

而且人很聰明,在軍中慢慢的累積很多的軍功。

而且作為一個王朝剛開始,只有打戰的軍功,能讓八旗的人佩服。

沒有打過戰,別人也不會服你。

後續的處理袁督軍,和收降將就可以看出。


用戶在線等


你都說他是文韜武略了,肯定他的幾個兄弟不文韜武略啊,不然輪不到他。就像康熙的兒子,九子奪嫡,雍正勝出一個道理。


帥爽李


殺伐,通過不斷的征戰。成就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