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什麼後世詩人多在詩詞中懷念李廣而不怎麼推崇衛霍呢?

火車頭27717902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之所以被後人如此的推崇,不是因為他的戰績多麼的耀眼,也不是他個人能力多麼強大,主要還是他的遭遇令人同情,他的個人性格令人敬佩,為什麼這麼說呢。

李廣像


我們都知道,在漢武帝那個大時代下其實厲害的人物還是有不少的,首推衛青,霍去病,而對於李廣而言,他個人能力是有的,善兵善射,多次打退匈奴人攻城,但是他的能力多偏向守禦,進攻不足,在大規模進攻作戰中取得的成果不大,甚至沒有成果,當然這與他統兵少或者進攻路線有些關係,但我覺得不是很大,所以說他的能力不在於大規模主動進攻上,所以也就是為什麼在守為主的漢景帝時期他能過的很舒服,被重用褒獎,但是在漢武帝時期他就逐漸被嫌棄了,不是他沒有功績,而是他進攻上的不足不受漢武帝喜歡,這也就是為什麼說“李廣難封”的主要原因了,所以後人因為沒有主觀好惡,就會對李廣做一個比較公正的評價,覺得他雖進攻不足,但是功績足可以封侯,但最後他還是鬱鬱而終,連兒子因為說了衛青幾句也被霍去病射死,孫子所謂的投敵,導致滿門抄斬,皇家薄情,使得後世之人對於李廣的同情愈加的深重,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李廣的個人性格,不畏權貴,不溜鬚拍馬,敢做敢當,面對匈奴勇猛異常,愛兵如子,這些性格也是後世對於李廣多追捧的原因之一。


所以說為什麼後世的李廣比衛青,霍去病還要出名,就是因為深深的同情,感同身受,加上李廣的個人性格魅力導致的。


Y一花一世界YB


李廣的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後人卻懷念稱讚的是李廣,而不是衛霍二人?

我總結有以下原因:

一、先解析衛青的第一場勝仗。

當時漢朝派四位將軍,分四路進攻匈奴。其中包括衛青、李廣率領的數千騎。

由於李廣被匈奴贊為飛將軍。人怕出名豬怕壯。匈奴的主力全部來圍殲李廣的數千騎。

衛青趁匈奴後防空虛,突襲匈奴老巢。俘虜匈奴單于的妻妾奴僕,大獲而歸。

另外兩位將軍也不救援李廣。而是負責皇帝小舅子左右翼的安全。

最終李廣軍全軍覆沒。如果沒有李廣吸引匈奴主力,衛青哪有機會直搗匈奴老巢?

事後衛青加官進爵,而李廣被判處死刑,花錢贖罪,貶為庶人。

衛青凱旋後,並未向天子說明。正因為李廣吸引了匈奴的主力,自己才能立下奇功。

二、李廣與士卒同甘苦,共患難。在這一點上,衛青不如李廣。而霍去病更爛,對待士卒苛刻,不能與麾下同甘共苦。

三、如果說項羽神勇,千古無二。那李廣的箭法,則是古往今來第一人。梁山好漢之一的華榮因箭法好,被稱為‘小李廣。’

四、李廣的‘飛將軍’之名是匈奴給予的。正如遼國稱楊業是‘楊無敵’。

五、《史記》中文學造詣最高的有三篇,分別是李將軍列傳,項羽本紀,淮陰侯列傳。在這三篇中,李將軍列傳排第一。司馬遷給李廣做了一定的宣傳。

六、霍去病品行低劣。用卑鄙手段暗殺李廣之子李敢。最終霍去病莫名的早逝,其子也被漢武帝暗中毒殺。(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有兩人被殺,大快人心。一個是法家酷吏張湯,被另一個法家酷吏處死。一個是霍去病父子之死。)


楊朱學派


都因為那句唐詩吧,"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在我們的小學教科書裡,把這裡的"飛將"解釋成李廣,所以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知道漢朝有一個飛將軍李廣,但至於他有多少戰功,估計很少有人真正知道。

但實際上,王昌齡的這句詩裡的龍城飛將真的指李廣嗎?王昌齡自己沒有明說是誰,但有很多人不這麼覺得,我也不這麼覺得。漢武帝時期,真正率軍直搗龍城的是衛青,李廣一輩子都沒到過龍城,怎麼會是說他呢?因此,這位傳說中的飛將軍應該是指衛青才對。如果我們的教科書裡把"飛將"解釋成衛青,我覺得衛青的名字也會逐漸家喻戶曉。



如樓主所說,衛青霍去病的戰功都遠遠大於李廣。李廣難封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他自己實在沒有什麼像樣的戰功,而且帶兵途中還經常迷路,貽誤軍機,和對匈奴七戰七捷的衛青,擅長長途奔襲以少勝多的霍去病差的確實有點多。



而且我們知道,衛青出身騎奴,最後做到大將軍,青史留名,他的故事可比李廣勵志多了,也傳奇多了;霍去病就更不用說了,中國歷史上最神奇的少年軍事天才,同樣值得大書特書。在此,希望我們的傳媒界朋友多出一些關於衛青霍去病的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多多發揚他們的故事和精神。


北宋一書生


人稱霍嫖姚,衛青也不少

誰說寫霍去病的詩句不多,無論李白、杜甫、王維等等大詩人都寫過霍去病的詩句,而且很多都是以霍嫖姚的形式出現。

不過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匈奴人寫的那首: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失我今神人,使我不得祭於天。


而且關於讚美衛青的詩句也不少,所以並不是說沒有什麼人去讚美衛青霍去病。

名篇的效應

首先不否認李廣這個人,只是可惜他沒有像張騫和霍去病那樣自帶GPS的大腦,在進軍匈奴的過程中迷路最後自殺,實在是可惜了這三朝名將了。
不過李廣能在詩句中出名,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名篇的效應,像是王昌齡的《出塞》這等千古名篇就給後世記住李廣這個名將加了一定的分數。(注:龍城到底指匈奴的祭天之處,還是指盧龍城即漢代右北平所在地,這裡存疑不過後一種解釋合理一些



都是傑出的將領

其實無論李廣亦或是衛青、霍去病都是西漢將領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而流傳下來的詩詞雖然多,但是名篇相比這些詩詞總量還是少的,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如今學的卻又基本上都是名篇,恰好讚美李廣的詩詞又是名篇中的一篇。

這樣就造成了一定的錯覺,認為只大力讚美了李廣一人而已。所以說並不是沒有去推崇衛青霍去病二人的功績,而只是自己沒有怎麼去了解造成的誤解。不過這也算後世為李廣討回了一個公道,畢竟我們的飛將軍“李廣難封”啊!


淡看天上月


李廣一生的戰績其實非常一般,官位也非常一般,最終連一個最起碼的侯爵都沒有得到,和衛青、霍去病遠遠不能比。但是他對後世的影響,則明顯地超過了衛青、霍去病。唐宋兩朝,都把他放在古代最重要的行列,詩人讚歎他的詩詞,那更是數不勝數。

(飛將軍李廣畫像)

那麼,李廣為什麼會在後世,尤其是在詩人中獲得那麼大的推崇懷念呢?

第一,詩人推崇李廣,是因為感同身受。

古代詩人,尤其是詩詞寫得好的詩人,大都是不得志的。有一句話叫做“愁苦之詞易巧,歡愉之詞難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古代詩人才華橫溢卻不得志,李廣武藝高強也是一生不得志,“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最終連一個侯爵都沒得到。這樣的境遇,讓古代優秀的詩人們感同身受,所以,經常會以寫李廣來“澆心中的塊壘”,抒發自己的鬱悶之情。選擇李廣,而不是選擇一生榮光無數的衛青霍去病來寫,就很容易讓人理解了。

同時,選擇李廣作為寫作對象,還有一個原因。中國古代從漢高祖那裡傳下來一個規矩,非同姓不封王,無戰功不封侯。封王完全是一種奢望,封侯倒是可以追求的一個人生理想。但是封侯必須要有戰功,所以班超“投筆從戎”開了一個先河,詩人們都想學班超,“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而李廣作為一名能力卓著的戰將,就算“從戎”了,就算立下了不少戰功,依然不能封侯。因此,這不能不讓人慨嘆。

(大將霍去病)

第二,李廣的“相對戰功”,絕不輸於衛霍

我這裡所說的“相對戰功”,是基於這個武將的身份,他所能帶動的兵力情況,以及他所參加的戰役情況進行的綜合考量。

衛青、霍去病因為是漢武帝的親戚,因為性格很好,又極力討好漢武帝,因而深得漢武帝寵愛。他們由此成為三軍統帥,所帶的兵力非常多。基於漢武帝時期軍隊整體的戰鬥力強大,他們所打的都是大戰役,獲得的都是大勝仗。雖說這個大勝仗並不一定就是他們打下來的,但他們作為軍隊的最高統治者,肯定獲得最多的獎勵。

李廣一生都只是個偏將軍,他指揮的軍隊數量非常有限。當他單獨出戰的時候,所帶的軍隊更少。雖然經常都能打勝仗,但是取勝的規模不是很大。當他作為大軍團中間的一個方面軍的時候,其戰功又會被埋沒。或者被安排去打戰略不是很好的那種戰爭。比如他幾次跟隨衛青作戰,衛青給他安排的路線都很糟糕。

不過就算這樣,相對於他殺死敵人的數量,他的“相對功勞”並不在衛青、霍去病之下,所以後世的詩人們非常地同情他推崇他。

(衛青)

第三,李廣具有強大的人格力量,這種人格力量折服後人。

李廣的人格力量體現在兩點:

一是英勇無畏。李廣被稱為“飛將軍”,就在於他不但武功高強,騎射一流,而且英勇無畏。他數次深入險境,但最後都能依靠他絕世的謀略和不屈的精神,從險境中走過來。這種英勇無畏,是一個軍人最重要的品格。李廣就具有這樣的品格。

二是不附權貴。李廣之所以一生沒有封侯,就是他不攀附權貴,因此也不像衛青霍去病那樣,受漢武帝的重用。而這種不附權貴的秉性,也就是他人格最閃光的地方。

李廣一個不得志的將軍,能夠在後世有那麼高的令名,絕不是偶然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李廣一生最大的悲劇無非是:打一輩子仗,名就而功不成,不得封侯。關於他的不封侯,如果仔細辨析,其實並不冤枉。漢朝以軍功封侯,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嚴格地說,沒有打過勝仗。這和他的作戰風格有關,也和他孤傲耿介的性格有關。

衛青是一個很有創新精神的人,但和李廣的貴族身份不同,身份低微的衛青總是選擇低調。衛青有於出身底層,很容易和士卒同甘苦,共患難,在戰功上,衛青又不和下屬貪功,因此,衛青是一個低調但講求實效的人。這樣的人,我們只有對他的事蹟瞭解,但對面走過卻不認識的類型。因此,後人在衛青個人人格上難以產生共鳴,實在找不到興奮點。

李廣和衛青、霍去病之間有一段恩怨,因為李廣晚年抗擊匈奴時,漢武帝擔心李廣年老不能取勝,讓衛青不要安排李廣做前鋒,於是衛青在與匈奴的戰爭中,故意安排李廣進攻時繞遠路,而又沒有很好的與老將軍協調好私人關係,導致李廣為了抗擊匈奴,率軍進入沙漠後,因繞遠路沒有嚮導,而迷路,沒能趕上大戰。衛青自己與匈奴大戰,又沒捉住匈奴軍的首領單于,因為李廣沒能加入戰鬥,衛青回來後又找李廣對質,最後李廣憤愧自盡。

唐朝詩人厭惡衛青霍去病,主要原因是:這兩人都是皇親貴戚,仗勢搶功,衛青逼死李廣,霍去病射死李廣的兒子李敢。這樣的怪罪其實是沒有什麼道理的。

其實無論李廣亦或是衛青、霍去病都是西漢將領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而流傳下來的詩詞雖然多,但是名篇相比這些詩詞總量還是少的,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如今學的卻又基本上都是名篇,恰好讚美李廣的詩詞又是名篇中的一篇。

司馬遷告訴我們:這些軍事決策背後,是殘酷的政治現實。誰能獲得皇帝的寵信,誰就能在戰場上獲得主動;相反,缺少堅實的政治背景,縱然有一身的武藝,也不過是大漠中的孤軍,刀筆吏面前的敗將。


井岡山旅遊諮詢


看了好幾個答案,都在說衛霍李在史書和詩詞中的形象,但沒一個從一個我這個角度來答:那些詩詞作者幾乎都是文名極高,但基本沒一個能踏踏實實做實事的!

北宋時砸缸出名的司馬光(修史也挺出名的哈),有次出差視察河工,回朝後大發議論;皇帝一聽,說的不錯,想派他修河,被文彥博還是誰一頓狂噴:此非優遇文臣也!意思是儒臣說話可以,但別派我去幹實事,那都是小人物乾的!

中國古代因為識字率不高,知識只掌握在極少數人手裡,所以造成文人們極度膨脹,自以為經天緯地無所不能,唐代大詩人層出不窮,在中國文學史上稱得上一流超一流的大詩人極多,但這些大詩人大多仕途不順,真要太順了也成不了大詩人了,文章憎命達嘛!

但任何一個王朝可以沒有詩人,但絕不能沒有踏踏實實做實事的官員,而真能撲下身做實事的,又不可能有詩人那種天馬行空、空靈浪漫、神思飄逸的思想,而這類人又被那些文才絕豔的詩人們所瞧不起!

從初唐四傑到三大詩人,再到詩佛詩鬼……等唐代大詩人,看看這些留下不朽詩篇的中國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可曾有一個為改良農業工業交通運輸,留下發明創造讓百姓受益的麼?可曾有一個抗擊外侮平滅叛亂流血犧牲的麼(顏真卿不是詩人)?李白救郭子儀,我不知真假,還被歷代文人一捧再捧,甚至吹捧為郭子儀的老師,詩人教將軍,不被人笑掉大牙?!

文人通病,自以為讀幾本書,寫幾首詩詞,便能經天緯地無所不能,皇帝老兒不用就是昏君!我們想一想,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這樣的偉大詩人,真要做十年二十年宰相,大唐在他們這樣的人治下會怎樣?

其實今天不也一樣嗎?我們的科學家、工程師發明創造了多少好東西,但名氣得利能比的上四天六千萬、那些小鮮肉流量小花嗎?能比得上那些什麼國學大師、大V大咖嗎?就這那些大師大V大咖大明星還盡一肚子牢騷!什麼時候那些流血流汗犧牲的真正奉獻者發過牢騷?人家幹實事幹正事還忙不過來呢!

我們再回頭看看衛霍李的功績,以及漢代封侯的必須條件,衛霍都達到了,但李廣沒達到!李廣確實是猛將,但卻不是能獨擋一面的合格將領,如果在今天的部隊,武藝極好,無人能敵,槍法如神,百步……千步穿楊,但卻會迷路,遇敵時不管戰友配合自己衝上去……這絕對是個好兵,但卻是連個班長都不能當的好兵啊!

但歷史是文人寫的!文人墨客往往都會感懷傷秋,懷才不遇,又好用典,司馬遷春秋筆法寫衛霍李,正好被他們拈來一用!!!


餘笑寧


因為《史記》本身就是有偏向的啊,寫史書的人,也許不應該夾雜自己的好惡,但是太史公沒有,當然事後有人認為其偏頗。宋代黃震就說過“衛霍深入二千里,聲震華夷,今看其傳,不值一錢。李廣每戰輒北,今看其傳,英風猶在”。

在太史公筆下,衛青還因為裙帶關係直接上了史記中的佞幸列傳,衛青霍去病儘管軍功赫赫,但是也有前提,那是因為能征善戰的兵都分給了霍將軍。那麼這樣一來,他們個人的指揮能力,當然打了折扣。在讀者看來,你是喜歡苦苦奮鬥的人還是喜歡直接開掛的人民幣玩家?結果當然顯而易見,多數人都會喜歡飛將軍李廣。

觀感是一方面,李廣的個人經歷又是一方面,空有一身本領只能苦熬,於是還有一個這樣的成語“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懷才不遇是文人騷客鬱結難舒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們借古諷今,大多會以李廣自比。霍去病和衛青也有典故,比如霍去病的“封狼居胥”,衛青的“龍城”,但是一般情況下能用的時候不多。即使用了恐怕也沒有懷才不遇的那些詩歌流傳的廣泛,更能讓人共情。所以李廣的英名事蹟當然一代代流傳下來。

當然,文壇會褒揚李廣,但是在官方那裡又是另一種情況了。比如武將在受到表彰的時候,大多會說有“驃騎將軍的風采”,與衛霍比肩,這是極高的評價。沒人上來說“將軍作戰英勇,像李廣一般”,這太煞風景了吧。


光明大先生


我們看國共戰爭片,一定會發現國民黨軍隊有個大問題。凡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全部美式裝備,各種補給都很充足。至於那些雜牌軍,不光待遇差、裝備差,往往還要充當炮灰。

其實,漢武帝治下,情況有些類似。

衛青、霍去病是漢武帝的近臣嫡系,漢帝國最精銳的士兵、戰馬任憑他們調度。李廣是邊境行伍出身的猛將,沒有外戚的身份,相當於漢帝國的雜牌軍。所以,李廣所部,待遇、裝備都比較差,出征匈奴時,還要承擔最苦、最難出成績的任務,自然付出傷亡多,看上去收效少。

要深入討論這個問題,就需要梳理一下漢代的騎兵戰法。我們會發現,衛青、霍去病突擊戰法的成功,需要大量支線部隊的輔助。這些支線部隊,由點及線,切割草原的活動空間,這樣漢庭才能把我匈奴主力方向,由衛霍率領精銳,給予致命打擊。至於那些支線部隊,兵力、裝備有限,他們的生死成敗,對於漢帝國來說無關痛癢——對漢武帝來說,作為炮灰的李陵就應該死在那裡。


稍稍展開的話,最近李碩有一本新書叫《南北戰爭三百年》,對兩漢至於南北朝的軍事技術有比較深入的討論。

作者指出衛青、霍去病的主力,其實是手持長槍的槍騎兵,這和長於騎射的匈奴騎兵有很大不同。概言之,匈奴人自幼騎馬,騎馬射箭是其長處;如果要和匈奴人拼騎射,那正好就撞到對方槍口上了。所以衛青霍去病發明出了一種新戰術,就是拿著長槍往前衝,然後在白刃戰中硬碰硬。在雙方都沒有馬蹬的情況下,漢軍在鐵製兵器方面有天然的優勢,長槍長戟是匈奴所不具備的,這樣一來,衛青、霍去病軍就可以揚長避短,取得佳績。這一看法非常精彩,作者進一步列舉漢代畫像石等出土文物,為讀者呈現出漢代槍騎兵的面貌,這裡就不劇透了。

但作者對李廣的分析就比較薄弱了。

他認為,李廣在戰法上保守落後,基本上還在走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老路。所以,作者講:“當衛青、霍去病已經做出表率、幾乎所有漢軍騎兵都接受了……衝鋒肉搏戰時,李廣仍迷戀著他已經藝術化的騎射本領。”(Kindle版:loc 728)在他看來,既然衛青、霍去病開發出了槍騎兵衝鋒肉搏的戰法,全軍就應該紛紛效仿;李廣覺得自己了不起,硬是要和匈奴比騎射,他行他上了,可是他手下人不行啊,這樣打能不輸掉麼?這樣一來,他認為李廣拒絕先進的、適合漢軍的作戰方式,走上了個人英雄主義的歧途。

我個人不太認同。我覺得這個說法有點像對國軍雜牌軍說,你看,人家張靈甫的74師,可以快速突擊,集中火力猛攻,你們怎麼還在和共軍瞎周旋,運動戰你能打過共軍?(當然,這裡有一些不貼切的地方,張靈甫的74師也完蛋了……)

面對以騎射見長的匈奴,槍騎兵有優勢,但劣勢也很明顯:畢竟戈矛槍戟這樣的兵器,最多不過2米多,箭怎麼也可以射幾十米。大家速度差不多快,於是問題就來了:我們一隊槍騎兵衝鋒尋求肉搏,對方騎射手機動後撤,一邊撤一邊射箭——速度一樣的情況下,永遠追不上的……同時,長途奔襲,衝鋒突擊,對馬匹的消耗很大。東亞戰馬本來身材較小,耐力有限,一旦馬匹大批死亡,刀筆吏就要來興師問罪了……

所以實戰中,要實現騎兵衝鋒的戰法,有一些前提條件。戰役準備上,需要有大量馬匹,供主將任意使用。戰術上要選擇狹長地形(作者已經注意到)。更重要的是,在戰略上,就需要攻其必救,打擊其王庭、後方族帳。所以元朔五年(前124年),衛青需要,直接打擊右賢王所部後方,最後俘虜“男女五千餘人,畜數千百萬。”這裡,俘獲人口牲畜的數字值得注意,這意味著漢軍掌握了匈奴右賢王本部的動向,避開其外圍遊騎,直接向其男女老弱、牛馬資產發起攻擊。這樣一來,匈奴弓騎不得不回師救援,由此才能迫使匈奴放棄“追逐騎射”,陷入“短兵肉搏”。(Kindle版:loc 666)

攻其必救的戰略目標,不是一支軍隊可以實現的。這多個戰鬥單位共同推進。這個時候,誰能獲得更多的戰馬、補給?誰能第一時間獲得匈奴動向?在掌握有關情報以後,誰可以攻擊匈奴薄弱的輜重,獲得豐厚戰利品?誰必須牽制匈奴精銳騎兵,甚至與其展開苦戰?

司馬遷告訴我們:這些軍事決策背後,是殘酷的政治現實。誰能獲得皇帝的寵信,誰就能在戰場上獲得主動;相反,缺少堅實的政治背景,縱然有一身的武藝,也不過是大漠中的孤軍,刀筆吏面前的敗將。



在野武將


唐代詩人王昌齡有一首冠壓全唐的絕句,名為《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這裡所謂的龍城飛將,指的就是被譽為飛將軍的李廣。李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悲情英雄。李廣一生征戰無數,卻又戰績平平,連個封侯的資格都沒拿到,最終鬱憤自盡,悽慘落幕。

然而,單是李廣本人悽慘也就罷了。李廣的兒子李敢,雖然封關內侯,卻因頂撞衛青,在狩獵過程中被霍去病一箭射死。李廣的孫子李陵更是在征討匈奴時,因孤立無援,最終不得不投降匈奴。李陵的投降不僅導致李廣全族被殺,同時也牽連了《史記》的作者司馬遷。



因此,司馬遷在《史記·飛將軍列傳》裡對於李廣這位悲情英雄充滿了同情。並且,作為中國第一部傳記體史書,《史記》不僅為中國歷史奠定了不以成敗論英雄的基調,也在文學上留下了悲憫情懷。



於是,儘管李廣比之衛青霍去病的戰功相差甚遠,但在文人情懷裡,李廣比衛青霍去病更能引發人們的共情,更能讓那些不成功者找到寄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