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終結者!坦克殺手變奏曲

來自空中的坦克殺手,主要是具有對地攻擊能力的攻擊機和武裝直升機。作為用於攻擊地面目標武器,攻擊機以快速直接支援地面部隊為主,武裝直升機則以超低空直接支援地面部隊為主。在現代戰爭中,這兩種被譽為“坦克殺手”的空中突擊力量的攻擊能力不可小視,已成為戰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它們的發展和應用對於“陸戰之王”來說意味著噩夢的降臨。

裝甲終結者!坦克殺手變奏曲

二戰中的“坦克開罐器”

攻擊機,又稱強擊機或近距空中支援機,主要用於從低空、超低空突擊,精確打擊敵戰術和淺近戰役縱深內的小型目標,它用於直接支援地面部隊作戰,摧毀敵方戰役戰術縱深內的防禦工事、坦克、雷達炮兵陣地、前線機場和交通樞紐等重要軍事目標。

作為最古老的機種之一,強擊機長得既不英俊,也遠沒有三代甚至四代機那些閃光的高科技,甚至因顯得過於原始醜陋受盡冷視。多年來,在多用途戰鬥轟炸機等“大俠”的擠兌下,這個老東西幾次險些與我們生離死別,甚至於連武裝直升機都差點壓死它。

但是,依靠良好的低空操縱性、安定性和良好的搜索地面小目標能力以及無與倫比的抗打能力等英雄本色,成為“陸戰之王”——坦克的剋星。在陸軍兄弟的力挺下,在最先進的四代機即將服役時,它不僅硬生生地生存下來,而且明顯越來越興旺。其作用不僅絲毫沒有受到影響,風頭反倒越來越盛。

在二戰時期,強擊機和坦克這對冤家就開始較量上了。當德國軍隊潮水般衝過蘇聯國境的時候,他們第一回嚐到了強擊機的厲害。蘇聯人把攻擊機稱為強擊機不是沒有道理的——伊爾-2強擊機在幾十米的超低空瘋狂掃射,集中配置的兩門航炮4挺機槍再加上少許炸彈作為配料,能夠把地面上的任何區域變成屠宰場。

裝甲終結者!坦克殺手變奏曲

想反抗它是如此困難,這種飛機簡直就是“飛行坦克”。除非是炮彈直接命中,機槍子彈或是炮彈破片對它來說就是撓癢癢,戰鬥機和高射炮對付它都沒什麼把握,對於一般的地面目標更是如入無人之境。

德國人被“黑色死神”伊爾-2強擊機打得哭爹叫孃的時候才想起回頭看看自己的空軍——德國空軍也有強擊機呢!裝有兩挺機槍的HS 123強擊機,可以帶200千克炸彈……亡羊補牢,1942年的時候,亨舍爾公司的新機出來了!這就是模樣呆笨的雙發攻擊機——HS 129強擊機。該機強化了裝甲系統,機頭前傾以提供良好的對地視野,在機頭和腹部集中配置了火力。德國人欣喜若狂,當即將它投入前線。德國人終於也有了敢於低空掃射,穿梭火網的空中怪物了。

裝甲終結者!坦克殺手變奏曲

幾個月用下來,又不對了——這種飛機的發動機太嬌氣了。當初研製的時候就是用在西歐溫暖的海洋氣候帶的,現在換成俄羅斯塵土飛揚的野戰機場,滴水成冰的氣候,它時常“罷工”,從來也沒有超過60架飛機能夠同時作戰。

最要命的是,當初研製的時候德國裝甲部隊天下無敵,設想用它來對付軟目標就夠了。誰料1942年底戰局急轉,到處都是突破戰線的蘇聯坦克,德地面部隊狼狽不堪,到處都在叫飛機支援。偏偏HS 129強擊機的主火力,備彈30發的萊茵金屬公司MK 101機炮,空有30毫米的大口徑,卻不容易打穿蘇聯坦克。

裝甲終結者!坦克殺手變奏曲

1943年初,回爐的HS 129攻擊機再上戰場,這次簡直是脫胎換骨。新換的30毫米炮發射的鎢芯彈對坦克的殺傷力極大。這時候的HS 129才算真正進入角色,立刻成為戰場上的救火隊,四面出擊,為穩定戰場局勢立下了汗馬功勞。

不過好景不長,隨著春季的結束,德軍終於擊退了突入的蘇聯坦克部隊,沒有那麼多坦克可打了,現在各地又需要掃射步兵的普通攻擊機了,於是又把反坦克機炮拆下來,作為普通攻擊機使用。

裝甲終結者!坦克殺手變奏曲

HS 129強擊機的經典之作是1943年7月8日在庫爾斯克戰役中。當天一架HS 129在偵察中發現,一個蘇聯裝甲旅穿過了防線,直撲德軍側翼,而正在進攻中的德軍裝甲部隊甚至沒有任何掩護兵力。

該飛行員立即通報基地,德國空軍馬上派出16架HS 129參戰,採用4機一組對蘇軍坦克輪番進攻,前一架HS 129強擊機發射完炮彈離開目標區時,第二架立刻跟進攻擊,蘇軍坦克紛紛起火。協同作戰的FW 190大隊則將蘇軍步兵炸得人仰馬翻。德機彈藥消耗完畢後就返回機場補充,然後再度起飛。

裝甲終結者!坦克殺手變奏曲

當天,先後參戰的各攻擊大隊從早到晚都在追擊向北逃走的蘇聯坦克。這支擁有80輛坦克的部隊幾乎全軍覆沒,殘餘的逃進了樹林裡,半個月後才走出來。作為空軍一手包辦的勝利,這個戰例作為空中反坦克戰例的成功典範得到了軍界的一致認可。

隨著後來蘇聯重型坦克的出現,HS 129強擊機的火力不足以穿透新型坦克的正面裝甲,於是又先後換裝了50毫米和75毫米火炮。換裝了這麼大的炮以後飛機變得非常笨重,加上本來速度就慢,生存力急劇降低,結果得不償失。

裝甲終結者!坦克殺手變奏曲

HS 129強擊機產量一直不大,在戰爭中使用還不如容克斯JU 87g廣泛。對它的評論,西方和蘇聯完全是兩個極端,但從它的外號“坦克開罐器”來看,德國人對它應該還是比較滿意的。

現代坦克的夢魘

在現代戰爭中,由於攻擊機具有較強的防護能力和其直接用於支援地面部隊作戰,摧毀敵方戰役戰術縱深內的防禦工事、坦克、軍用車輛、前線機場、交通樞紐、碼頭或艦艇等軍事目標的特性,使得這種戰機在現代戰爭中仍然是“陸地之王”揮之不去的可怕夢魘。

被譽為“坦克殺手”的A-10“雷電”攻擊機,可以在100米以下低空飛行,且能夠攻擊坦克和裝甲車等地面目標。作為強擊機的代表,A-10“雷電Ⅱ”是美國仙童公司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為美國空軍研製的亞聲速近距雙發單座空中支援攻擊機,也是當前美國或西方最好的亞聲速攻擊機,主要作戰目標是坦克群、戰場其他活動目標和重火力點。

A-10攻擊機的機頭下方安裝有一門配有貧鈾彈頭的30毫米7管加特林機炮,可攻擊坦克裝甲車輛。全機共有11個掛架,可掛Mk80型常規炸彈28枚或“寶石眼”Ⅱ型集束炸彈、20顆或若干CBU-52/71/38/70子母彈箱或6枚“幼畜”型空對地導彈、兩枚“響尾蛇”空對空導彈或4個火箭發射巢。

裝甲終結者!坦克殺手變奏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A-10攻擊機採用了大量的裝甲,具有較高的生存力。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120架A-10參加了戰鬥,因其在近距離支援作戰中表現出色而重新受到美軍的重視,被稱為“坦克殺手”。

戰爭中,A-10攻擊機完成任務率達95.7%,共擊毀伊拉克坦克987輛,火炮926門和各種軍用車輛1355輛,立下了赫赫戰功。曾有一個雙機A-10編隊在一天中就摧毀了23輛伊拉克坦克。但是,A-10飛行速度慢,自衛能力弱,只有在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才能較好地執行任務。海灣戰爭後,美國決定減少其戰術空軍聯隊的數量,A-10的裝備數量因此也受到了削減。

在北約對利比亞發動的“奧德賽黎明”軍事行動中,美國A-10“雷電”再次衝在前列。隨著盟軍對卡扎菲部隊空襲的持續展開,利比亞防空系統被摧毀,包括A-10“雷電”攻擊機等其他類型飛機開始加入行動,以增強對卡扎菲部隊坦克裝甲車輛和運輸設備的打擊力度,包括運送部隊的皮卡和貨車。

A-10攻擊機原本是為了對付蘇聯坦克而研製的,近年來成為美軍和北約地面部隊最為歡迎的戰機。它能在低空飛行,使用30毫米航炮對敵實施精確火力打擊,成為對地面提供直接火力支持的最為適用的戰機。在3月30日美國宣佈退出空襲後,由法英戰機主導的北約空襲明顯力不從心,法英曾暗示為精準打擊卡扎菲武裝,需要只有美軍才裝備的A-10“坦克殺手”和AC-130“飛行炮艇”。

AC-130重型攻擊機,由洛克西德公司以美國空軍C-130運輸機為基礎改進而來,人稱“飛行炮艇”。AC-130最早出現在越南戰場上,當時美軍面對著大量缺乏防護但數量眾多而零散的越南遊擊隊、村莊、車隊等目標,對付這些目標以各種口徑的槍炮最為有效,且使用費用較為合理。因此美軍需要一種火力強大、留空時間長的攻擊機。美軍很快便將C-47、C-119、C-130等運輸機進行改裝,在機門、機艙側面等加裝搜索瞄準裝置和槍炮,增加武器掛架,形成了“飛行炮艇”。由於越南除重要城市外防空火力不強,這些原本生存能力較差的運輸機也足以對付地面目標,給越南軍隊人員、車輛、物質造成了很大損傷。

裝甲終結者!坦克殺手變奏曲

目前服役的AC-130有H型和U型,同為該家族的第三代。H型1972年投入現役,U型1995年服役。U型是最新型號,使用合成孔徑雷達和新的導航系統,並能同時攻擊相距1000米的兩個不同目標,這一能力在對地攻擊機中是獨一無二的。以往的型號只有駕駛艙有增壓設備,U型的整個機艙都具有增壓能力。這使得AC-130U比以往的型號能飛得更高,從而減小了耗油量,增大了航程,並擴大了機上傳感器的搜索範圍。U型上配備更先進的箔條/紅外誘餌發射器,用於干擾防空火力。

AC-130儘管略顯笨重,且在防空嚴密的情況下的生存力低,但還是立下了赫赫戰功。越戰期間據美軍統計,AC-130累計摧毀了包括坦克在內的10000余車輛,支援了大量的救援行動;在1983年入侵格林納達的行動中成功壓制了敵地面火力;在1989年入侵巴拿馬時更是輕鬆掃平了巴軍指揮部和通信中心;近年來美軍多次維和行動也動用了該機。

近年對AC-130的改進在不斷進行:AC-130部隊換裝了APQ-180攻擊雷達,更新戰術態勢地圖,改善機上航空電子、電子對抗、彈藥和火控系統的軟硬件。另外,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已收到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授予的一項合同,為該作戰司令部的AC-130飛機提供“蝰蛇打擊”反坦克導彈。“蝰蛇打擊”是一種能夠在防區外精確攻擊的滑翔炸彈,它利用GPS半自動導航和半主動式激光搜索器,能夠以最小的附帶損傷精確攻擊包括坦克在內的各種固定和移動目標。

此外,還有其他一些型號的攻擊機。蘇-25是目前俄羅斯空軍最好的低空近距攻擊機。該機是蘇霍伊設計集團在設計了蘇-7、蘇-17系列和蘇-24三代攻擊機之後,又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推出的該世紀末使用的最新雙發單座高亞聲速重型對地攻擊機,氣動佈局與作戰模式接近美國的A-10攻擊機,西方綽號為“蛙足”。原型機於1975年2月試飛,1978年投產,80年代初服役,1982年即被派往阿富汗作戰,用於和米-24型武裝攻擊直升機協同執行低空近距離支援作戰任務,效果甚佳。

裝甲終結者!坦克殺手變奏曲

蘇-25和米-24採取的是突前和殿後的配合模式,突前就是先由蘇-25進行覆蓋轟炸,然後就是米-24武裝直升機的逐點掃蕩;殿後就是在武裝直升機攻擊完畢後,蘇-25在遠距離繼續攻擊,以掩護米-24撤離。1984年,蘇-25已全面形成作戰能力,有數百架在俄羅斯、伊拉克、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朝鮮等國使用。

在海灣戰爭中,英國有一批“海盜”S.Mk.ⅡB攻擊機前往助戰(也是該機首次實際作戰),它們掛著激光照射器、激光炸彈和“響尾蛇”空對空導彈,在低空飛行,為中空投彈的“狂風”式攻擊機對目標連續照射激光束,進行炸彈精密制導,然後又將自己攜帶的激光引導炸彈投往目標。前後共出擊218架次,投入48顆激光炸彈,併為自機和“狂風”飛機作169次激光制導,共炸燬24座橋樑,15個機場。有力證實了“海盜”飛機在低空高速作戰領域的有效性。另外,英軍的“鷂”式攻擊機也參加了對伊拉克的空襲。科索沃戰爭中,英國共派出16架“鷂”式飛機參戰,協同美軍執行對南聯盟地面重要目標的空襲任務。

武裝直升機——新一代坦克殺手

作為戰場上的“新貴”,武裝直升機具有機動靈活、隱蔽性好、動作突然、火力強大、生存性好等特點,是執行對地火力支援、反坦克、壓制防空炮火的理想武器,在現代戰場上可以說是霸氣十足,有恃無恐。國外進行的模擬對抗試驗表明,坦克與直升機對抗的擊毀概率達到12:1~19:1。

裝甲終結者!坦克殺手變奏曲

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武裝直升機,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為對抗蘇聯坦克數量上的優勢而採取的一種戰略性措施,即以地面攻擊和空中攻擊相結合的立體反坦克火力抵消蘇聯坦克數量上的優勢。

1965年,世界上第一架專用武裝直升機由美國的貝爾飛機公司研製並試飛成功,並給它起名為“休伊-眼鏡蛇”,美陸軍編號為AH-1G,可以說它是現代武裝直升機的“鼻祖”。蘇聯於20世紀60年代後期也開始發展並裝備武裝直升機,最先面世的是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到80年代中後期,武裝直升機已成為美國和蘇聯等國陸軍反坦克火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裝甲終結者!坦克殺手變奏曲

在近年來的一些局部戰爭中,武裝直升機在反坦克作戰中可說是碩果累累。作為現代武裝直升機的典型代表,AH-64“阿帕奇”素以“坦克殺手”而著稱。它是美國第二代武裝直升機,是一種專門用於打擊敵方坦克和裝甲部隊的具有全天候、晝夜作戰能力的武裝直升機,也是當今世界上被尊為技術最先進、火力最強大、價格最昂貴的武裝直升機之一。

在海灣戰爭中,美國當時參戰的武裝直升機和具有反裝甲能力的固定翼飛機就有885架,其中攜帶“海爾法”反坦克導彈的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274架、攜帶“陶”式或“海爾法”反坦克導彈的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224架。此外,還有法國攜帶“霍特”反坦克導彈的“小羚羊”和“雲雀”武裝直升機。

伊拉克損失的約6600多輛各型坦克和裝甲車中,有一半以上是被多國部隊的武裝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擊毀的。戰爭中,武裝直升機在反裝甲目標作戰時,與A-10攻擊機密切配合,武裝直升機在距前沿100千米以內,高度100米以下,A-10攻擊機在100千米以外,用反坦克導彈組成一張遠、近、高、低結合的空對地火力網,使伊軍共損失了3700輛坦克。其中有一架美軍的AH-64A“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創造了一次出動單機摧毀23輛伊軍坦克的驕人紀錄。整個戰爭期間,美軍的AH-64武裝直升機共飛行了18700多小時,任務完成率超過90%,只有一架被伊軍擊落。

裝甲終結者!坦克殺手變奏曲

實踐證明,1個AH-64武裝直升機中隊出動1次,可擊毀坦克、裝甲車260餘輛。在整個戰爭中,“阿帕奇”直升機一共摧毀了伊軍500輛坦克和數百輛裝甲車輛,而且還擊落了大量伊軍直升機,並極為有效摧毀了伊軍的關鍵防空設施,為多國部隊空襲開闢了空中走廊。可以說,“阿帕奇”為美軍贏得海灣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伊拉克軍隊強悍的坦克,使伊拉克的地面部隊在當時世界陸軍中排名第四,但在遇到“阿帕奇”後基本沒起什麼作用,而且損失慘重。

在海灣戰爭中,美國還有“眼鏡蛇”和“超眼鏡蛇”直升機參戰。在戰爭中,這些“超眼鏡蛇”頻頻出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戰果。例如,在100小時的地面戰爭期間,“超眼鏡蛇”經常出動執行火力支援任務,在破壞和掃除伊拉克在重要地區設置的雷場作戰中,它總是充當急先鋒,打頭陣,執行首次攻擊任務,為地面部隊順利推進開路。

在戰爭的第二天,對伊拉克方面組織的對美海軍陸戰隊一指揮中心的

裝甲終結者!坦克殺手變奏曲

反擊,兩架“超眼鏡蛇”對陸戰隊進行了強有力的火力支援,擊退伊軍的進攻。在同一天大規模的反伊裝甲部隊作戰中,包括AH-64“阿帕奇”在內的美國武裝直升機大顯身手,其中一架“休伊-眼鏡蛇”帶領4架“超眼鏡蛇”參加了戰鬥,並迫使伊方一個坦克營投降。

在第三天的快速進攻作戰中,參戰的兩個中隊的“超眼鏡蛇”直升機,共摧毀伊方近200個地面目標,其中包括約100輛坦克、40~50輛裝甲運兵車、20輛汽車和一批火炮、觀察哨和掩體。

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在3月24日美軍進攻巴格達的作戰行動中,32架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對駐守在卡爾巴拉的伊拉克共和衛隊“麥地那”師發動猛烈攻擊,打響了巴格達之戰的第一槍,並且在很短時間內擊毀了伊軍的10輛坦克,其兇猛的火力給伊拉克陸軍留下深刻的印象。

裝甲終結者!坦克殺手變奏曲

隨著科技與時代的發展,坦克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慢慢被吞噬,曾經在陸地上稱王的霸主已經找不到當年的威風,機動性差、速度慢已成為它的最致命弱點,昔日的陸地霸主已經淪為反坦克與精確制導的活靶子。

而強擊機的火力、武裝直升機的靈活性已經成為兩者的特徵,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對地攻擊強悍而高效,都是坦克的剋星。隨著攻擊機和武裝直升機戰術、技術性能的提高,其對坦克、裝甲目標的威脅將日益增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