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款國產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誕生 盯6股

中國首款國產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誕生

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本源量子)6日宣佈,該公司研製的中國首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在合肥誕生。

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院士介紹,量子計算機是一個複雜系統,除了核心芯片外,操作控制系統是重要的核心器件之一。

目前,絕大多數量子計算機研發團隊仍在使用商用儀器設備自行搭建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由於傳統的科學儀器僅負責單一的信號輸出或者採集任務,產生成本昂貴、兼容性差、功能冗餘、難以集成等系列問題。

針對此項技術難題,本源量子對半導及超導量子比特進行創新利用與研發,研製了一套精簡、高效的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本源量子測控一體機OriginQ Quantum AIO,可將所有量子計算控制系統的功能,集成在一臺能夠完整實現對量子芯片控制的機器內。

本源量子董事長孔偉成介紹,如果說量子芯片是人的“大腦”,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就如人的“骨幹”,量子軟件、應用、語言就相當於“血肉之軀”。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是量子計算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能使量子芯片最大程度發揮其性能優勢。

據悉,此次正式推出的本源量子測控一體機能提供量子芯片運行所需的關鍵信號,還可處理量子芯片傳回的信息,執行對量子計算機程序的編譯。它將主要應用於量子芯片的測試研究與量子計算機的原理搭建,提供量子芯片的運行環境與接口,提供量子芯片所需的信號生成、採集、控制與處理,應用於精密測量、基礎科學研究、雷達探測等領域。

孔偉成透露,在此次控制系統研製的基礎上,計劃於未來三年左右推出具有30位量子比特位數的量子計算機原型機。

郭光燦認為,除了芯片、控制系統外,真正有用的量子計算機需要的量子元素還很多,此次的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研製,是邁向量子計算機重要的一小步。

中国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诞生 盯6股

科華恆盛:中報符合預期 看好雲基業務成長潛力

科華恆盛 002335

研究機構:光大證券 分析師:石崎良 撰寫日期:2018-08-24

事件:公司發佈2018年半年度業績報告,上半年實現營收13.81億元,同比增長58%;實現歸母淨利潤0.79億元,同比減少71.5%(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8%),處於前期業績預告區間,符合預期。並預告2018年1-9月歸母淨利潤0.95億元~1.41億元,同比減少73%~60%(預計扣非後同比變動約-26%~18%),略低於預期。

雲基業務發展迅猛,扣非淨利潤保持穩定增長公司上半年營收13.81億元,同比增長58%,主要由於雲基礎產品及服務業務收入增長迅猛,雲基業務上半年收入達6.3億元,同比增長214%,佔公司總營收比例由去年同期23%提升至46%。扣除去年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重估收益影響,公司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8%,業績整體增速穩健。後續隨著自建數據中心的機架上櫃率進一步提升,雲基業務有望進一步帶動業績放量。

業務結構變化致毛利率同比下滑,整體費用管控良好公司上半年綜合毛利率30.92%,同比下滑2.51個百分點,毛利率下滑主要由於毛利率較高的高端電源產品受數據中心產品收入快速提升而佔比下降。其中,雲基業務毛利率23.58%,同比下降6.68個百分點,主要由於EPC業務上半年收入確認所致;能基業務毛利率38.46%,同比提升3.78個百分點;新能源業務毛利率34.26%,同比提升0.57個百分點。費用方面,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分別同比下降1.86和1.69個百分點,財務費用率小幅提升個0.18百分點,整體費用管控成效良好。

擬為阿里提供數據中心服務,雲基業務邁向新臺階公司擁有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4個大型數據中心,廣泛服務於政府、金融、互聯網等行業優質客戶。公司收到與阿里在國內合作建設數據中心意向函,由公司投資、建設和運營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相關的專用系統,並提供雲數據中心託管服務,需求服務期10年。阿里意向函一方面彰顯了公司在數據中心領域的競爭實力,另一方面隨著後續合作的不斷推進,有望助力公司雲基業務邁向新臺階。

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24元基於公司終止股權激勵計劃產生的費用以及毛利率下滑對業績的影響,下調公司18~20年EPS分別為0.81/1.09/1.46元,下調目標價至24元(對應18年PE30X)。看好公司IDC業務的發展潛力,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機櫃上架率情況不達預期的風險,IDC業務降價的風險

中国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诞生 盯6股

三維通信:盤活存量資產 打開主營業務想象空間

三維通信 002115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 分析師:劉言 撰寫日期:2018-07-18

事件:公司公告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將全資子公司三維互聯持有的部分閒置商業房地產轉讓,本次交易完成後,預計實現處置收益約6500萬元,對公司三季度淨利潤產生正面影響。

盤活存量資產,打開主營業務想象空間。閒置資產的轉讓一方面增厚了公司業績,另一方面,此次轉讓並不是純粹為了獲取經濟利益,公司無線通信與物聯網基地於2017年12月完工轉固,本次的轉讓對象公司將優先選擇與自身主營業務相關的上下游企業,例如互聯網等行業,為後續雙方的合作打下基礎。

公司傳統網優業務不會成為業績的拖累。目前公司在國內採取控制產量、保持現有的市場份額、回籠資金的策略,營收維持在9億元左右的規模,高毛利率(毛利率40%以上)的海外市場的開拓已現成效。

廣告業務方面,巨網科技業績持續高增長。2017年底,三維通信完成對巨網科技99.59%股權的收購。2014 年巨網科技首次扭虧為盈,淨利潤513萬元,2015、2016年淨利潤維持200%以上的增速,到2017年,歸母扣非淨利潤已達1億元(+105%),2018-2019年,巨網科技的承諾淨利潤為1.3/1.7億元。

自媒 體業務方面,毛利率走高、業績迅速爆發,且高增速有望繼續維持。巨網科技從2016年底開始做自媒 體業務,截至2016年12月31日,粉絲數超2300萬,2017年巨網科技又加大了對微信公眾號業務的投入,主要採取購買和租賃兩種方式。截至2017年底,公司採用租賃形式經營的公眾號達469個,已經成為粉絲量市場第一梯隊的公司。2016年自媒 體業務實現營收1640萬元,毛利率為46%,2017年實現營收1.2億元(+617%),毛利率為72%。由於公司從2016年底一直在囤積粉絲數為幾十萬的長尾公眾號,這些公眾號培育半年便能輸出廣告帶來業績。因此,公司自媒 體業務的高增速有望隨著公眾號的不斷囤積而保持。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公司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52/3.17/4.96億元,EPS分別為0.45/0.57/0.89元。我們認為,公司有望最大程度受益於本輪微信流量紅利的行情,達到新的高度,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併購標的業績不及預期風險、微信對公司流量或有管控的風險、國家相關政策或監管加強的風險。

中国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诞生 盯6股

藍盾股份2018年半年報點評

藍盾股份 300297

研究機構:方正證券 分析師:安永平 撰寫日期:2018-09-03

事件: 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59億元,同比下降8.6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3億元,同比增長8.86%;其中安全產品收入2.49億元,同比增長41.63%。

核心觀點:

1、安全產品銷量大幅增長、毛利率持續提升 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59億元,同比下降8.6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3億元,同比增長8.86%;其中安全產品收入2.49億元,同比增長41.63%,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9.02%,主要為公司全線安全產品實現人工智能化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安全解決方案收入3.35億元,同比下降33.58%,主要受公司重大項目“廣東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項目”中的18,150.47萬元於去年上半年確認收入使公司上年同期安全解決方案收入較高等因素影響,公司的整體毛利率由上年的54.97%提升至63.74%。據IDC 數據,預計到2019 年中國信息安全產品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00 億人民幣;2017 年1 月工信部發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明確提出到2020 年信息安全產品收入達到2000 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2017 年7 月我國《網絡安全法》正式施行,明確了網絡運營者具有維護信息安全的義務,利好信息安全行業。藍盾股份是國內信息安全領域的領軍企業,擁有以安全產品為基礎,覆蓋安全方案、安全服務、安全運營的完整業務生態。公司有望將充分受益信息安全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廣闊空間,為公司業績長期增長奠定基礎。

2、以AI作為驅動力,成功部署安全大數據態勢感知方案 報告期內,公司將“智慧安全”的理念融入到產品的研發設計中,持續將人工智能引擎應用到傳統安全產品中,實現了全線產品的人工智能化,提升了安全檢測能力和響應速度,並進一步探索實現了諸多人工智能與安全應用相融合的產品或場景。近幾年“天網工程”、“平安城市”到“雪亮工程”都是基於視頻監控的應用,視頻的聯網和信息共享勢必會使我們面對更多的互聯網未知持續攻擊威脅。藍盾為此推出智能視頻安全態勢感知,利用前沿AI機器學習和大數據技術,海量採集分析存儲多維度安全信息,通過數據實時關聯分析和最新可視化技術,感知當前網絡環境的整體安全狀況和風險,有效增強了客戶的事前預警能力及事後實時響應能力。該方案具有統一監控、流量分析、行為告警、態勢可視化等特色,得到了廣大客戶的一致認可,目前已在政府、運營商、廣電、教育、醫療、保密等多個行業得到成功應用。

3、深化全國化戰略佈局,加強與子公司間的業務協同,鞏固公司市場地位 在華南地區,近期藍盾股份分別與廣州互聯網協會和廣州電信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進一步推動促進廣東互聯網產業安全、健康發展。在華北地區,公司擬在陝西省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投資10.22 億元建設藍盾大安全研發與產業化基地項目,有助於提高公司在北方地區的市場競爭力,深化全國化戰略佈局。預計募投項目其中3個子項目運營後合計可實現淨利潤不低於億元/年。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及主要子公司共擁有專利項,軟件著作權748項。控股子公司滿泰科技深入佈局工控大安全,並在金融行業中標多項網絡安全服務項目;全資子公司藍盾技術共26款產品成功入圍政府採購項目;公司及全資子公司藍盾學院持續推進校企合作項目,報告期內與多家高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子公司中經電商的商業體系不斷完善,經營業績穩步提升。公司通過充分調動子公司的積極性,加快併購協同效應的發揮,完善了“大安全”產業生態體系,持續鞏固公司“智慧安全領導者”的市場地位。

盈利預測和估值 我們預計公司17-19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2.22、27.00、33.50 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02、5.19、6.62 億元,對應的基本每股收益分別為0.34、0.44、0.56 元,對應當前股價PE 分別為21.16、16.39、12.85倍,處於同行業中較低區間,給予“強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

1)新產品推廣不及預期, 2)地域業務拓展不及預期; 3)子公司內部管理等企業經營風險。

中国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诞生 盯6股

華工科技:三季度增速放緩 深耕激光加工業務

華工科技 000988

研究機構:長城證券 分析師:曲小溪,張如許,劉峰 撰寫日期:2018-11-07

三季度單季增速放緩,銷售費用上漲影響短期業績:公司發佈2018年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0.28億元,同比增長22.3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6億元,同比增長0.60%,實現毛利率24.0%比去年同期下降1.14%,淨利率6.18%比去年同期減少1.59%。三季度單季,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86億元,同比增長1.88%,實現淨利潤0.7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77%。三季度,公司銷售費用為3.43億元,同比增長56.95%,主要原因系公司為加強市場開拓、完善營銷網絡和優化銷售隊伍而增加了投入。研發費用為1.60萬元,同比增長30.24,主要原因系本期加大了研發投入。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1.34億元,較上年同期-1.02億元下降30.88%,主要原因系銷售規模增長,運營資金投入加大。

深耕激光精密加工領域,拓展智能製造轉型:公司自2000年上市以來,一直以激光技術及其應用為主業,秉承集中優勢資源發展智能製造和物聯科技兩大業務方向,專注於能量激光和信息激光兩大領域。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42億元,其中光電器件系列產品、激光加工設備及系列成套設備、敏感元器件和激光全息防偽系列產品分別佔比40.85%、35.45%、16.23%和5.01%。前三季度,公司光模塊、高功率激光設備營收增幅均超過同行業企業;激光全息防偽業務收入大幅增長,在非煙類領域中實現突破。傳感器業務中汽車電子產品收入增長27%。在3C 市場方面,公司以客戶為中心開發定製專業自動化設備、工作站及自動化生產線。緊抓大客戶戰略,國內3C 大客戶需求量持續增長,國際大客戶訂單與去年基本持平,大客戶份額仍在提升。

(1)上半年激光先進裝備製造業務銷售收入增長31.14%,銷售費用增長70%,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增長 0.09%。

公司智能裝備事業群進一步聚焦汽車製造領域,白車身激光焊接裝備及產線在國內市場份額繼續穩居行業領先水平,上半年銷售同比增長 50%;

自動化及焊接產線中標國際知名汽車公司,為全球第一條高端鋁合金電池托盤項目;雙聯齒輪自動化焊接產線已成功在格特拉克、神龍等客戶交付使用,齒輪焊接生產線訂單同比增長 57%。上半年公司新品光纖激光切割機銷售同比增長 69%;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成功在凌雲等客戶得到推廣應用;多臺光纖激光切割機、全自動集成料庫的激光切割生產線已在格力等公司成功交付。上半年高功率激光設備銷售增長50%,淨利潤增長超過100%。公司精密激光系統事業群聚焦激光精細加工領域繼續深耕,同時大力拓展智能製造轉型。精密激光系統事業群實現在 3C 消費電子行業、電氣家電行業、日用消費品行業、顯示半導體、新能源為代表的全領域,銷售規模同比增長40%。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機床工具展覽會上,全資子公司華工激光展示了MARVEL 系列萬瓦級切割平臺12000W 多模組連續光纖激光器。並於10月28日正式在武漢舉行發售會,第X 代激光切割機MARVEL“W”系列的正式發售,在使用國產核心光源的同時,切割頭亦為自主研發,其上市標誌著我國高端激光裝備的核心光源全面進入萬瓦時代。

(2)在光通信業務方面,公司抓住5G、數據中心、物聯網建設風口,啟動全球化網絡營銷佈局,上半年總體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幅達50%,其中數據中心業務增幅達130%以上,傳送網業務增幅約20%。

(3)在光模塊業務方面,公司在9月推出400G SR8光模塊,這款面向2020年商用的高速光模塊,解決了在信號完整性、COB 關鍵工藝、散熱及可靠性等諸多設計難點,目前已確認將於2019年一季度向國內外知名客戶提供正式樣品測試,成為國內率先進入主流運營商體系的企業。隨著5G 時代的到來,基站密度較4G 時代增加了1.5-2倍,相應光模塊的數量也將增長2倍以上。今年9月,公司已成為第一批獲得5G 光模塊訂單的企業。公司數據中心業務增幅達130%以上,傳送網業務增幅約20%,光模塊產品速率全面向25G/40G/100G 轉型。

(4)在激光全息防偽與材料業務方面,伴隨菸草行業開放和產品結構升級,公司新技術新產品領先優勢進一步釋放,中煙業務銷售收入同比增幅 44%;新產品貢獻率 39.4%。

在非煙領域,全息水轉印定位產品在洋河天之藍、口子窖等品牌酒類客戶上實現應用突破,有望在其它名酒上得到推廣使用。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兩大戰略產品全息定位轉移紙、全息水轉印花紙推向市場,率先開發出大幅面微縮加密技術,貓眼透鏡、水晶浮雕、鉑金浮雕等全新的防偽效果帶來可觀的市場空間。

(5)在傳感器業務方面,公司在進一步鞏固白色家電優勢地位的同時,深耕細作小家電市場,在廚用電器高溫傳感器和燃氣灶防乾燒溫度傳感器領域搶佔市場先機。公司在國內率先進入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領域,覆蓋60%以上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業務同比增幅達到175%。公司重點開發全球開利、三電及伊萊克斯等新項目,國際市場銷售同比增長超過100%。

(6)在智能終端業務方面,公司基於ONT 產品全球領先的批量交付能力,公司已經成為智能終端產品全球出貨量前三的企業,2018年半年度收入較同期增幅100%以上。但受上游電阻電容、存儲芯片等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產品毛利空間被嚴重擠壓。截至今年三季度,上游原材料漲價已經穩定,未造成新的壓力,公司主要客戶也提供了部分關鍵材料的供給,同時通過公司內部不斷推進精益生產的管理方式,三季度智能終端業務效益已有較大改善。

變更募投項目,優化業務結構:原募投項目“智能終端產業基地項目”使用募集資金1.2億元擴充產能,從2016年815萬臺提升到2018年上半年902萬臺,銷售收入從2016年3.7億元增長到2018年上半年5.63億元。

目前項目產能已達到規劃要求,因沒有達成利潤目標,公司決定終止項目投入,並將剩餘募集資金4.6億元變更用於“應用於5G 和數據中心光模塊的研發及擴產項目”,重點開發5G 光模塊、數據中心的新產品。本項目建設將助力於公司快速配套5G 和數據中心光模塊研發生產等設備,提升公司的競爭優勢和高端產品的供貨能力,提升盈利水平。

掛牌出售華工創業股權,改善現金流:根據公司8月24日公告,公司審議通過了《關於出售華工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股權的議案》。華工創業屬於公司的聯營公司,主營創業投資、投資諮詢和管理服務業務。華中科技(母公司大股東)和華工科技(母公司全資子公司)分別持股34.22%和32.50%。本次出售的是華工科技持股的32.50%股權。公司同意將全資子公司武漢華工科技所持有華工創業的32.5%的股權以公開掛牌方式出售,掛牌底價為3.548億元,最終交易價格和交易對手將根據競價結果確定。報告期內,該事項目前正在積極推進中。本次出售股權事宜,將有利於公司改善現金流。

投資建議:我們預測2018-2020年公司的EPS 分別為0.35元、0.46元和0.61元,對應PE 分別為33倍、25倍和19倍。首次覆蓋,給與“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貿易爭端風險;行業競爭加劇;匯率波動。

中国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诞生 盯6股

神州信息:聚焦金融科技 收入穩健增長

神州信息 000555

研究機構:光大證券 分析師:衛書根,姜國平 撰寫日期:2018-09-07

事件:公司發佈2018年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實現收入41.61億元,同比增長12.9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5億元,同比增加172.54%;實現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為8609萬元,同比增長6.99%;同時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2.6億元至3億元,同比增長100.93%-131.79%,基本符合預期。

收入穩健增長,費用控制合理:上半年收入同增13%,增長主要是受金融和政企行業收入快速增長帶動,分業務看,金融行業同增54%,政企同比增長46%,運營商行業同降43%,其他行業同增10%。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19%,基本維持穩定。同時,公司各項費用率基本維持穩定,上半年公司期間費用率、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分別為12.96%(同降0.45個百分點)、5.51%(同降0.66個百分點)、6.93%(同升0.29個百分點)、0.52%(同降0.15個百分點)。上半年公司轉讓融信雲35%給京東金融全資子公司君信宜知,導致不具有完全控制權而確認1.6億元投資收益,受其影響,上半年淨利潤增速遠高於營收增速。

聚力金融科技,市場拓展喜人:得益於國內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不斷增長和金融軟硬件系統更新需求提升,公司把握金融科技行業發展趨勢穩步推進業務拓展,市場拓展喜人。上半年公司核心系統及分佈式平臺中標進出口銀行、平安金融壹賬通等4家金融機構,市場佔有率達到50%,其中三家採用了新一代分佈式系統;公司企業服務總線ESB中標中債登、興業銀行等9家客戶,繼續保持市場領導地位,獨佔國有及股份制銀行市場,累計服務客戶數突破70家;公司智能銀行解決方案上半年實現爆發式增長,中標廣州銀行、海口聯合農商等櫃面系統;上半年融信雲與京東金融戰略合作,以“IaaS+PaaS+SaaS”模式助中小銀行極速開啟網絡金融業務。上半年公司金融行業實現收入17.44億元,同比增長54.14%。

投資建議:因金融系統更新需求提升帶動上半年收入增速加快,上調18-20年收入預測分別為91、100和109億元;因2018年轉讓股份後帶來1.6億元的投資收益,上調18年預測EPS為0.53元,考慮到毛利率有所下滑,維持19-20年預測EPS為0.49和0.61元,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金融科技業務拓展不及預期;產品創新不能及時跟進市場需求;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下降。

中国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诞生 盯6股

皖能電力:通過增資控股阜潤公司 提升區域發電龍頭地位

皖能電力 000543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分析師:劉曉寧,葉旭晨,王璐 撰寫日期:2018-11-28

事件:

公司公告為增強阜潤公司運營能力及後續發展,擬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將持有阜潤公司40%的股份比例增至56.3636%。

投資要點:

擬增資擴股阜潤電力,推進二期項目建設,鞏固區域火電龍頭地位。公司公告擬以5.76億元的總出資額,實現對阜潤公司的控股。完成增資擴股後,皖能電力持有阜潤公司的股份比例由40%增至56.3636%,華潤電力持有阜潤的股份比例由55%降至40%,阜陽能源交通公司的股權比例由5%降至3.6364%。2017年阜潤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18億元,淨利潤1066.72萬元。阜潤公司擁有一期2*640MW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二期擬擴建2*660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二期項目於2015年取得政府核准文件,目前已完成前期工作,即將開工。此次增資擴股後,公司控股裝機容量有望增加260萬kW,有利於擴大市場份額,增厚業績。

擬收購集團神皖能源49%股權,提升整體盈利能力。公司9月發佈公告,擬以發行股份+現金的方式收購大股東皖能集團持有的神皖能源49%的股份。其中以4.87元/股的價格向大股東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24%股權,現金方式收購25%股權,合計對價46.98億元。神皖能源目前擁有在運裝機460萬千瓦,在建132萬千瓦廬江有望年底投產。注入完成後將增加公司權益裝機容量290.08萬千瓦,較現有權益裝機容量662.41萬千瓦增加43.79%。神皖能源控股股東為神華集團,在煤炭價格處於高位的背景下具有燃料成本優勢。神皖能源2016、2017、2018H1平均ROE分別為11.30%、4.98%和3.93%,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注入後將大幅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安徽電力供需環境持續改善,公司迎來發展機遇。1-10月安徽省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2%,高於全國平均的8.7%,增速位列東部省份第一。能源局發佈的煤電規劃建設風險預警中,安徽省為三個全部指標均為綠色的省份之一。目前安徽省除神皖能源投建的廬江電廠外沒有在建煤電機組,當地電力供需格局有望持續改善,公司機組發電效率有望持續提升。已獲核准且有望開工的阜潤二期有望成為公司控股資產,公司通過參、控股不同模式把握安徽省新建發電資源,迎來發展機遇。

盈利預測預估值:暫不考慮增持阜潤股權對業績的影響,假設2019年完成收購神皖能源並貢獻投資收益,我們維持預測公司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98、7.52和8.68億元。考慮2019年新增發行股份的攤薄影響,EPS分別為0.22、0.33和0.38元/股,對應18-20年PE分別為21、14、12倍。公司PB0.84倍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神皖資產注將顯著提升裝機規模及盈利能力,維持“買入”評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