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不是特別的?


人類不是特別的?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8.12.7

如今,科技急速發展,人工智能已經不是一項虛無縹緲的實驗室科技,它已經成為2018年最為火熱的關鍵詞彙之一。

就在前幾天,微博上一個名為#單身男女通過DNA配對#的話題引起網友們的熱議。英國專家做出研究:2025年單身男女可通過DNA配對。

近日,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對約會的未來狀況做出了預測:“到2025年,基因匹配和人工智能的結合,可以預測單身男女之間的性吸引力和相容性,從而進行匹配。”

人類不是特別的?


基因匹配結合人工智能展示視頻截圖

而就在昨天,“央視新聞”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則【AI“宇航員”與人類宇航員對話公佈:你能對我好些嗎】的短消息以及新聞視頻。視頻顯示,這位“AI宇航員”不僅能與人類宇航員順利交流,甚至還具有模擬人類愛好和情緒的能力。

人類不是特別的?


“央視新聞”微博截圖

其實,早在上世紀40年代,人工智能的概念就已誕生,到現在,人工智能的應用科技已經進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我們一篇關於2018年人工智能大會的文章中也提到“人工智能技術將如何應用於我們生活”,點擊下圖進入閱讀。


人類不是特別的?


《 重磅 |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BAT“三巨頭”都說了什麼?》

今天,我們將繼續一起探討關於“人工智能”的話題。

人工智能到底是什麼?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人類不是特別的?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類不是特別的?


什麼是AI?

人工智能是

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瞭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人工智能

8大歷史事件

人類不是特別的?


1 神經網絡

Neural Networks

1943年,Warren McCulloch和Walter Pitts兩位科學家提出了“神經網絡”的概念,正式開啟了AI的大門

雖然在當時僅是一個數學理論,但是這個理論讓人們瞭解到計算機可以如人類大腦一樣進行“深度學習”,描述了如何讓人造神經元網絡實現邏輯功能

2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955年8月31日,JohnMcCarthy、Marvin Minsky、Nathaniel Rochester和Claude Shannon四位科學家聯名提交了一份《人工智能研究》的提案,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AI)的概念,其中的JohnMcCarthy被後人尊稱為“人工智能之父”。

3 反向傳播算法

Backpropagation

1969人類首次提出了反向傳播算法,這是80年代的主流算法,同時也是機器學習歷史上最重要的算法之一,奠定了人工智能的基礎。

這種算法的獨特之處在於映射、非線性化,具有很強的函數復現能力,可以更好地訓練人工智能的學習能力

Computer psychotherapist

20世紀60年代,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名研究人員發明了一個名為ELIZA的計算機心理治療師,可以幫助用戶和機器對話,緩解壓力和抑鬱,這是語音助手最早的雛形。

語音助手可以識別用戶的語言,並進行簡單的系統操作,比如蘋果的Siri,某種程度上來說,語音助手賦予了人工智能“說話”和“交流”的能力

5 奇點理論

Singularity theory

1993年作家兼計算機科學家Vernor Vinge發表了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首次提到了人工智能的“奇點理論”。他認為未來某一天人工智能會超越人類,並且終結人類社會,主宰人類世界,被其稱為“即將到來的技術奇點”。

Vernor Vinge是最早的人工智能威脅論提出者,後來者還有霍金和特斯拉CEO馬斯克。

6 超級計算機“深藍”

Supercomputer Dark blue

1997年,IBM的超級計算機“深藍”戰勝了當時的國際象棋冠軍Garry Kasparov,引起了世界的轟動。雖然它還不能證明人工智能可以像人一樣思考,但它證明了人工智能在推算及信息處理上要比人類更快

這是AI發展史上,人工智能首次戰勝人類。

7 開始具有思考能力

Have the ability to think

2012年6月,谷歌研究人員Jeff Dean和吳恩達從YouTube視頻中提取了1000萬個未標記的圖像,訓練一個由16000個電腦處理器組成的龐大神經網絡。在沒有給出任何識別信息的情況下,人工智能通過深度學習算法準確的從中識別出了貓科動物的照片。

這是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首次案例,它意味著人工智能開始有了一定程度的“思考”能力。

8 谷歌AIphaGo

Google AIphaGo

2016年3月,谷歌AlphaGo 4:1 戰勝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開啟了人工智能的新紀元


人類不是特別的?


人類不是特別的?


人工智能的利與弊

人類不是特別的?


“人工智能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糟糕的事情,也可能成為最美好的事情。”

——霍金

今年6月,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上,中國科學院譚鐵牛院士發表了《人工智能:天使還是魔鬼》的主題報告,認為“人工智能的春天剛剛開始”。

他認為專用人工智能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例如,在人工智能的應用上,已經涉及機器人、人機對話、機器翻譯、人臉識別、圖像篡改監測等領域。

目前,各大科技也逐漸深入研發“人工智能+”的相關科技。我們所熟知的有微軟小娜和小冰、Siri 、 Google Now、還有現在的各類智能化機器人,都在爭相貼近人類的情感、工作和生活。


人類不是特別的?


人類不是特別的?


人類不是特別的?


9月20日- 10月7日,谷歌在上海龍美術館舉辦的 AI 體驗展場景

如今,智力逆天的 AI,既能寫詩、作曲、出專輯,還可寫新聞,做家政,搞設計,並且靠天馬行空的“人工想象力”作畫賺錢。


人類不是特別的?


AIVA Technologies 發佈了一張名為《艾媧》的中文音樂專輯,專輯的主題源自中國神話故事“女媧補天”


人類不是特別的?


這幅由 AI 藝術模型 GAN 創作的 Edmond Belamy 人物像,佳士得拍賣行為其估價 7000-10000 美元

雖然不可否認的是,人工智能已經打開了大量充滿希望的機遇,但它也導致了一種思維模式的出現,造就了一批“

科技沙文主義者”(英文單詞:technochauvinism),即相信科技提供的解決方案總是最優方案。

這種態度本質上不支持人工智能的進步,並會破壞機器智能的價值,因為它忽略了重要的人工智能安全原則,並對人工智能真正能為人類做什麼設定了不切實際的期望。


人類不是特別的?


據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甚至顯示,未來二十年將會有 47% 的工作被機器人取代。

2000-2010 年,美國和加拿大製造業崗位減少了560萬個,其中85%都是由機器替代,只有13%的工作機會流入了勞動力價格相對低廉的發展中國家。

類似的,到 2030 年,70%的中國企業將在不同程度上採用人工智能新技術。

這也正是霍金最擔心的部分了,某一天,人類被機器人所取代。


人類不是特別的?


電影《機械姬》片段

以目前來看,無論是科技巨頭們在人工智能領域上的發力,還是受限於現有技術,當前人工智能的角色更多定位在“協助”人工及提升生活品質方面,架空人、讓人變得完全冗餘的情況並未發生。

就連霍金本人也表示:“這場新的革命可以用來幫助社會併為世界謀福利,比如減輕貧困和疾病。我們需要使研究超越人工智能應該是什麼樣子的理論討論,並採取行動確保我們為它可能成為什麼樣子做好準備。”

用第74屆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的話來說就是:

人工智能對我們最大的威脅就在於,當我們過於依賴很多的數據系統以後,我們自己如果變得懶於思考、懶於自我反思,而讓我們自己的智慧退化的話,這是對人類最大的威脅。


人類不是特別的?


延伸閱讀

《深度學習的商業化應用:谷歌工程師前沿解讀人工智能》

人類不是特別的?


簡介:本書開篇以豐田日美轎車的通信應對為引子,引出人工智能孕育新的創新時代這一龐大而富有遠見的課題,而深度學習的研究課題恰恰是要解決現實世界存在的問題。在比較了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之後,講述深度學習的機制,給出深度學習面向未來的擴展應用。

《機器人學:建模、控制與視覺》

人類不是特別的?


作者:熊有倫 李文龍 陳文斌 楊華 丁燁 趙歡

簡介:為適應工業機器人、海陸空機器人和共融機器人快速發展的需要,突出機器人學的綜合性、新穎性和前瞻性等特點,《機器人學:建模、控制與視覺》一書分建模、控制與視覺三個部分系統地闡述了機器人學的基礎內容。


《X創造力:創意新手拈來之謎》

人類不是特別的?


作者:[美]David Burkus

簡介:David Burkus一直致力於研究創造力的來源以及如何獲得創造力,在《X創造力》中,他指出了人們對創造力的各種根深蒂固的誤解,通過嚴謹的研究和有趣的故事,揭穿了關於創造力的神話,讓每一個人都能挖掘自己的創造潛能。

《創新思維》

人類不是特別的?


簡介:本書全書旨在從傳授知識、引導興趣、激發創意、訓練能力、提升素質等遞進環節著手安排相應章節,並突出創新意識的激發、創新精神的塑造和創新能力的訓練。通過學習,達到拓寬學生視野,優化其知識結構,提升其綜合素養的目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