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深加工井噴式發展!賦予農產品的第二次生命

導語:農產品深加工,大幅度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是農產品差異化、增值化的魔術師,也被稱為“農產品的第二次生命”。

農業提質升級的空間巨大


農產品深加工井噴式發展!賦予農產品的第二次生命


在前不久結束的“雙11”網絡購物節中,阿里巴巴全平臺一天的農產品交易額就超過了45億元;拼多多在10月28日至11月12日期間,銷售農產品訂單量超4000萬單……

這一組組驚人的銷售數字背後,是我國旺盛的農產品消費市場以及日益增強的農產品加工行業。

農產品加工業為耕者謀利、為食者謀福,處於農頭工尾、糧頭食尾,一頭連著農業、農村和農民,一頭連著工業、城市和市民,溝通城鄉、銜接工農、亦工亦農,被稱為離‘三農’最近的產業、與老百姓最親的產業,也被稱為農產品的第二次生命。”在日前舉辦的“全國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推廣活動”上,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司長曾衍德說。


農產品深加工井噴式發展!賦予農產品的第二次生命


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的比值,是反映農業加工水平的國際通用指標。

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7.8萬家,完成主營業務收入近20萬億元,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約2.2∶1,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5%。明顯低於發達國家的3~4∶1。技術裝備水平不高,比發達國家落後15—20年。

一方面是我國農業具有巨大的提質升級空間,一方面是消費結構的加速升級,大眾化、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特徵會更加明顯。

國際發展的經驗表明,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之後,健康性、營養性、便利性消費支出將大幅增加。2017年,我國人均GDP超過8800美元,到2020年,人均GDP有望突破1萬美元。

曾衍德表示,消費與經濟發展水平緊密相連。過去經濟發展落後,收入水平低下,消費者有消費意願卻沒有消費能力。現在經濟快速發展,群眾的錢包鼓起來了,消費動力也隨之增強、層次亦有所提升,由過去的吃飽穿暖轉入吃好穿美、健康養生。

農產品加工業要立足推動產業健康快速發展,聚焦綠色引領、技術創新、培育主體、產業融合、園區聚集5大任務,集中攻克一批引領性、突破性、複合型關鍵技術,提升農產品加工轉化率,打造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升級版。

深加工是農產品差異化、增值化的魔術師

農產品市場是個天生高度同質化市場,常見的產品其產品價值和附加值都低,越是生鮮食品,同質化越是嚴重。常規的想法是,這樣的產品放到市場裡唯一可以拼的只有價格了,結果,誰也賣不出好價錢。

對產品進行深加工,改變產品原始形態,將大幅度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使原來相同的產品變得徹底與眾不同。

賣辣椒不賺錢怎麼辦,對其深加工,從紅辣椒中提取辣椒紅色素、辣椒精、辣椒籽油、辣椒鹼,使其大大增值。


農產品深加工井噴式發展!賦予農產品的第二次生命


河北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公斤鮮辣椒價格約為1.2元;曬製成幹辣椒後,收購價格約為每公斤5元;把1公斤幹辣椒製成辣椒醬,市場價格最高也不過10元左右。

當同樣的辣椒,換成深加工方法,得到的是令人振奮的新答案:1公斤幹辣椒中可以提取辣椒紅色素40克、辣椒精10克、辣椒籽油60克,還可以提取辣椒鹼,剩餘的椒粕和籽粕等下腳料作飼料賣。這樣一來,1公斤幹辣椒能增值到35元,是幹辣椒價值的整整7倍!

晨光公司掌控著全球辣椒紅色素55%的市場,為世界染上“中國紅”,也引領著曲周從“世界天然色素之都”到“世界天然提取物基地”的新跨越。

聞名全國的好想你棗業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典型的通過深加工農產品而崛起的農業產業化企業。

紅棗粉沖劑

,既完整保留了紅棗的原有風味和營養成分,又便於消化吸收,被人們譽為“東方咖啡”;口香糖式包裝的棗片,口味酸甜耐嚼,營養豐富,受到女士、兒童、老年人的喜愛;紅色包裝的“紅棗露”,其實是用棗核煮成的,變廢為寶,味道酸甜清淡。


農產品深加工井噴式發展!賦予農產品的第二次生命


好想你棗業股份有限公司年均增長率保持在50%-80%,瘋狂吃下國內40%的市場份額。紅棗只要到了這裡,就會魔術般地增值十幾倍。

在我國,柿子主要加工成柿餅。而在鄰國日本,柿子的深加工產品及衍生產品達100多種!

食品類包括風味柿果糕點、醃漬品、保健飲品、柿子宴席等產品系列,日用品類包括柿澀染織的紡織品、染髮美髮產品、美容護膚產品、柿澀面膜、洗面香皂、殺菌、消毒、防蟲、除臭產品等。


農產品深加工井噴式發展!賦予農產品的第二次生命


差異化是品牌營銷的本質,深加工正是農產品差異化、增值化的魔術師。

以營養健康為導向的農產品加工業將高速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認為,我國將全面進入營養健康新時代,營養健康是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新的歷史使命、戰略目標和優先領域。未來30年,以營養健康為導向的農產品加工業將迎來井噴式高速發展的黃金期、戰略機遇期和關鍵期。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指導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立以營養健康引導消費、消費引導專用原料生產、品種選育和種植養殖的全新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管理體系、服務體系和創新體系,任務艱鉅、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農產品深加工井噴式發展!賦予農產品的第二次生命


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表示,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要以營養健康為目標,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滿足城鄉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

目前我國農產品加工處於初加工和粗加工階段,加工比重小,精深加工更少,原料綜合利用率低。開拓思路,學習借鑑,深加工實際大有可為。

如果喜歡請關注,感謝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