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圈很少用來拍風景,那為什麼買大光圈廣角?

LANDROCK


大光圈的廣角鏡頭從實用性上來講,和常規光圈的廣角鏡頭其實差異不大。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大光圈也確實擁有它的優勢。

首先,大光圈鏡頭從結構上來講並不僅僅是僅僅提高了光圈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它的鏡片結構和質量也會得到改善。大光圈通常意味著更多的鏡片,更加優秀的鏡片排列,以及防抖和泛射控制等等。這會直接影響到成像的畫質,即使在同樣的小光圈下,大光圈的鏡頭也會將畫面控制的比常規光圈的鏡頭更好。

其次,更大的光圈意味著更好的靈活性,在一些暗光場合拍攝,如果沒有三腳架或者需要移動拍攝,即使廣角鏡頭的安全快門可以做到很慢,更大的光圈仍然意味著更多的進光量,更少的噪點。而且廣角鏡頭的景深很大,即使是大光圈也可以做到儘可能的前後清晰。

另外提到景深,廣角鏡頭製造淺景深的效果可比長焦鏡頭要難得多。大光圈廣角鏡頭在離被攝物很近的情況下,製作散景會比常規光圈的廣角鏡頭更容易一些。

最後是廣角鏡頭的一大長處,星空拍攝。無論是星軌還是銀河,大光圈廣角鏡頭全開光圈,會節省許多快門時間,從而避免星空的“拖尾”現象。如果資金允許,從各種方面綜合考慮,還是選擇大光圈廣角鏡頭比較合適。


縱橫視覺ZoneFoto


大光圈很少用來拍風景?不全對。一般來說 ,我們會有F8-F11這樣的小光圈來拍攝風光,追求一個好的畫質和大景深,實現從近到遠都是清晰的畫面。

其實,有時候我們也會在白天的時候,用大光圈來拍攝風光的,比如追求前景的虛化。

其實,廣角大光圈的真正廣泛應用,是在星空拍攝。比如星空,極光等題材。

大廣角,可以實現拍攝更廣範圍的星空和極光,大光圈,可以保證更多的進光量,從而實現相對短的曝光時間和低ISO,實現一個更好的畫質。

比如下面的這些圖片,都是實用大廣角和大光圈拍攝的。比如尼康的14-24 F2.8,適馬的14 F1.8,適馬20 F1.4等。


網際飛俠


說實話,16-35mmF4.0,現在賣的越來越好了,因為便宜,因為輕便,因為畫質也足夠優秀的了。


F4.0和F2.8,用途側重點確實是不太一樣的了


那麼,16-35mmF2.8,或者其他的一些F2.8的大光圈廣角鏡頭,甚至F2.0、F1.8,F1.4的超廣角鏡頭,都是幹嘛用的呢?

我具體解析一下:


1,對於紀實攝影,對於弱光抓拍來說

24mmF1.4,35mmF1.4,等等,還是很有用的了。

這個,誰用誰知道。

嗯,對於新聞攝影記者來說,16-35mmF2.8也是肯定要好過16-35mmF4.0的了。


2,對於星空攝影來說,F2.8確實是最好的一個基本要求

當然,對於全畫幅相機來說,其實F4.0也是可以拍攝星空的,效果也還不錯。

只是,F2.8可以比F4.0更容易把曝光時間控制在15-20秒,而F4.0就要勉強一點了。

如果你是主攻星空攝影,肯定是必須F2.8的了。

如果你主攻風景攝影,順帶偶爾拍攝一下星空,從風光攝影的角度來說,F4.0真的夠了。

畢竟你又不是NASA,你也不是什麼天文愛好者了。

說白了,大多數星空攝影發燒友拍攝的照片,其實沒啥藝術價值,主要還是一個科學價值。

再說白了一點,對於風景攝影,你ps一個星空上去,和你實拍一個,在藝術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了。


3,對於星空攝影的抓拍來說,F1.8或者F1.4的超廣角鏡頭,還是有必要的

雖然說,對於星空攝影發燒友來說,已經主要採用赤道儀搭配50mmF1.4了。

但是,如果是要抓拍一些星空照片,赤道儀的效率就太慢了。

所以,很多星空攝影發燒友,也是同時帶好幾個相機出門的了,其中一個安裝50mmF1.4上赤道儀。

其中一個,可能用來抓拍。

其中一個,可能用來拍攝星空延時。

可能確實需要3個機身,以及不同的鏡頭的了。

各有所長的了。


其實,星空攝影發燒友會同時使用2-3個機身,分別配不同的鏡頭的了。

這種大光圈超廣角鏡頭,並不是拍攝星空照片的最佳鏡頭。


光線攝影學院


不能說的這麼絕對,在一些特殊環境下大光圈廣角風光攝影還是必須的,為啥?

1、在拍攝夜景時候正常的拍攝我們會使用F8-16光圈,但是這是在光線還有的情況下,也就是最佳拍攝時機,這時候我們會使用8-16左右的光圈

2、在光線逐漸下降,而在使用F8光圈快門速度就會超過30秒,這時候要不提高iso要不增加光圈來降低曝光時間,這在城市風光中非常常見,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很黑的環境下依然可以拍攝的原因之一

3、對於星空攝影,大光圈鏡頭就更是必須品,如果沒有大光圈只是使用F8,那啥,你什麼也拍不到,如果強行拍攝除非把ios提高到25600,在長曝25秒,這樣的畫質還有法要嗎?所以這時候我們需要F1.4或者F2.8這類的超廣角大光圈鏡頭來協助


原創不易,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幫助,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贊評論,哪裡說的不對多多指教,謝謝^-^


色影君


大光圈很少用來拍風景,那為什麼買大光圈廣角?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問題,先來回答什麼是光圈。

光圈是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感光材料進行成像的裝置,一般在鏡頭內,用字母f表示光圈大小值。

光圈的作用主要是是:1.控制相機鏡頭的通光量。2.控制並縮小景深。

拍風景,也是需要正確“曝光”的,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如拍攝瀑布流水的水珠斷線透徹明亮的狀態,必須通過增加光圈的進光量來提高快門速度,達到拍攝要求,大光圈就會發揮應有的作用。要是拍攝瀑布的流水似拂塵樣的,就需要快門速度降低並用小光圈拍攝。

夜景或舞臺拍攝,想拍出清晰的片子,快門速度與光圈的配合,需要通過大光圈來增加通光量,達到拍攝目的。

一般說來,大光圈一般是專業級鏡頭跟準專業級鏡頭的分水嶺,大光圈鏡頭的無論做工還是價格、質量,成像質量都是普通“狗頭”,無法比擬的。一個好的專業鏡頭,一般都有一個大光圈。

攝影沒有一定之規,關於小光圈拍風景,只是常規操作,大光圈一樣可以拍風景,只是角度,拍攝範圍等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風景而已。

經常練習拍攝就會知道,大光圈的好處,慢慢體會其中的奧妙。


四季風語


大光圈,讓你一目瞭然。



銀杏葉JYZ


鏡頭是買來用的,各個焦段不論定焦還是變焦,都可以做各種用途的拍攝。百微也可以街拍、人像、微距。至於用多大的光圈看個人的拍攝觀點,沒有定式。大光圈拍攝除了星空,典型的有移軸。佳能的17移和90移大光圈拍攝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基本用大光圈的還有折返鏡頭,畢竟上了腳架也不夠光圈。




潮琚生物總經理


光圈的第一作用是控制通光量,然後在屈光作用是伴影彌散大小。

如果光圈恆定不變,那麼就要將控制光線強弱的職責留給快門了,膠片機不能隨意換更換ISO的底片,這樣可以控制的曝光量範圍就大大縮小。所以光圈有用。越大越小,兩頭都能兼顧最好。

那麼風光攝影,怎麼用,,,這個可以用汽車的最高設計時速來解釋。

最高能開220碼,但一般都在130碼以下,因為超速會罰款,而且不安全。那為什麼還要設計200 300碼,這就叫性能,但你不一定用的上,這就是賣點,你要秀出來,告訴別人。當然,這車在60碼,比小麵包跑的更穩妥,這才是你拿來和別人比的。


搬磚業攝影師


怎麼會有14 2.8?或者向16 35 2.8這樣的鏡頭。以我的見識來說,這對超廣角的鏡頭,不單純是為了拍風景的。有些攝影師他是拍人像的,但他依然需要這種超廣角的鏡頭,因為他需要用超廣角的這種變形誇張,來表現他理想當中的某些人像畫面。

這樣的超廣角鏡頭需要的大光圈,我想還是有這種進光量的考慮。大光圈的鏡頭,可以保證在一些極端逆光的情況下,大光圈依然有保證更多光線,增加表現力的這種需要。所以來說,超廣角的大光圈,依然有它的實用價值。


黑與白的致命者


當然用大光圈拍風景啦,情況不同,選擇不同。

1.光線不足的情況,機械地用小光圈拍攝,肯定不行,除非用延時,但是延時不等時機。

2.日出日落,光線時刻在變化,必須用大光圈捕捉。

3.沒有近景的遠景,大光圈捕捉的都是遠景,產生不了虛化,這時用大光圈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