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仇富心理嗎?為什麼?

品明鑑清


先說結論,朱元璋當然有仇富心理,還非常嚴重。

看到有答友不平,覺得說朱元璋有仇富心理是看輕了這位所謂「治隆唐宋」、「雄才大略」的開國明君,其實不然,朱元璋的仇富當然不是我們看對面小區開出瑪莎拉蒂對著三叉戟LOGO很是不忿或者對隔壁老王夜夜笙歌衣香鬢影的憤chui恨xian,但是他的頂層設計本身充滿了對富人以及富人產生機制的仇恨和打壓,這一點不容迴避也無可置疑。

開好車的當然不一定是好人,所謂富之中當然也有出於貪瀆、出於侵奪的,從朱元璋這方面的舉措看,本心或許有顧念百姓疾苦的一面,但無論是剝皮揎草還是六親不認,其實只是一時之快,從制度層面他設計的低薪和嚴刑並存,把百姓固著在土地上「安居樂業」,實際上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且不論。

需要說道說道的是朱元璋對工商業中產生的富人的態度。

從明代初期開始,最大的一個稅收種類「田賦」實際上並不徵收金銀,而是徵收糧食實物,事實上,整個明朝統治時期在任何時候都沒有以白銀作為官方貨幣單位,而始終是以糧食(石數)作為基本財政標準單位。單純從理論上或者儒家倫理的角度,中央政府對於稅賦徵收沒有過高的要求,又要求老百姓安分守己地呆在自己土地上,這表面上促進了穩定——也不否認這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對經過元末戰亂的社會有休養生息的作用。但正因為這個出於超穩定結構的考量,朱元璋和他的子孫在大明在意識形層面和具體實操技術層面毫不留情地抑制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也有大量的違背經濟規律本身的動作。

說到這裡,我們其實可以理解即使朱元璋到後來本身成為了所謂統治階級的代表,但他更多的是代表無節制的皇權本身,而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所謂富人或富人階層(按照傳統說法朱元璋有一個蛻變成地主階級代表的過程),對於可能造成其統治不穩定(不是指有具體的罪名)的富人,朱元璋打擊起來可謂不遺餘力。

這當然解氣,從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為歷史上朱重八所作所為宏圖大略歡欣鼓舞,但是,這一系列政策和頂層設計本身,在鋤滅遏制所謂富人的同時,實際上對經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只是經歷殺戮離亂之後保全性命能夠溫飽的百姓因為要求比較低覺得這樣當太平犬已經很好了而已。

需要指出的是,元代很多經濟的長足發展,實際上蒙古統治集團放任不管的結果,而並不是元朝統治者多麼高瞻遠矚,其中自然有富人侵奪百姓權益的事情,民時代的朱元璋家庭作為受侵害者,不是不值得同情的。

而明代恰恰相反,試圖用無遠弗屆的管理構建一個小農為主體社會,防止富人的侵奪,但結果百姓卻成為另外一個意義上被束縛被邊緣化的沉默的大多數。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春風吹又生的工商業,在明代,特別是中後期,仍然在明廷視野所不及的地方悄悄發展壯大,這不是因為朱元璋的功績,而反倒是他思慮不及、考慮不周的『紕漏』『缺陷』中頑強綻放、野蠻生長的野百合。


談古論金


朱元璋來自社會底層,對待富人的態度肯定有自己的看法,不過在其稱帝后,對待富家大戶肯定又是從國家穩定的角度考慮,另一方面商賈大戶過渡參與國家建設,這本身就是不祥之兆,比如沈萬三逢人,他的例子就能折射出那個時代商賈大戶的命運。

1. 在元明時期的“江南財神”

商人參與國家建設是最容易也是最危險的賺錢方式。至元八年(公元 1271 年)蒙元統治者征服了南宋,江南甫一穩定,忽必烈一改之前爆烈的政策,行中國之道。

元代鼓勵將土地集中耕殖,開墾荒地,發展生產,沈萬三就是在這種寬鬆的土地政策下通過土地購買、兼併、租賃的方式積累了自己第一桶金。之後參與國家系統的南糧北運工程,把江南大量物資運抵北方,疏浚河道,漕運糧食在元朝便有了巨貲萬萬,田產遍天下的名氣。

2. 共謀張士誠“大周政權”

元朝末期草菅人命,橫徵暴斂,引發了大規模的紅巾軍起義,其中的一支張士誠在 1556 年攻佔蘇州後,宣佈建立大周政權。

沈萬山為了自保,免得被打土豪,帶領江南富商大量捐獻財物,解決軍需物資的困擾,支持張士誠鑄炮製械,張士誠則和沈萬三等商人們暗通款曲,相互利用,為他們提供軍政庇護。

3. 覆滅於朱元璋的“新國家政權”

朱元璋建國後,沈萬山諳中國封建仕官文化的精髓,表示擁護新的國家政權,捐獻糧食一萬石,建造防城牆,修建城垣建築和城堡工事,並且獻白金五千兩,為明朝初期的財政解決了燃眉之急。

然而,當新的政權得到穩定時,也深諳經商之道的朱元璋便大興文字獄,匹夫犒天子軍,亂民也,宜誅,最後在馬皇后的求情下才戍邊雲南,家資被收繳。

特邀嘉賓:一枚蜻蜓


秦右史


我的答案是“按照一個普通人的好惡觀去評價一位歷史上的偉大帝王,太狹隘了。朱元璋不是仇富,而是希望所有人都富裕起來,而且永遠富裕。”題主在小標題中的描述很多都是對的,但得到的結論是錯誤的。

第一,朱元璋的治國理念是要解決歷代王朝更替的問題,雖然他失敗了,但走得最遠。

朱元璋深刻理解古代歷史上各個王朝更替的主要原因,並歸結到百姓支持這個關鍵點。而影響百姓支持的關鍵因素在官、在於行政體系的廉潔高效。他把這種思想灌輸到每一項法律、每一項國策當中,並努力監督各級官吏的執行。

在遇到阻力的時候,朱元璋作為戰火中走出的帝王,自然就會舉起屠刀。既然精神上不服從,就從肉體上予以消滅。因此,朱元璋在世時期,大明王朝百姓生活最有尊嚴,官員真正是為百姓服務。

但是,這種行為是不能持久的,既缺乏思想體系對人心的影響,又缺乏有效的制度制約。尤其在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下,不能滿足所有人的物質需要,尤其是不能滿足官員富豪的物質需求,自然就會利用權力進行有利於自身的社會財富再分配。

朱元璋缺乏對精神文明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官員選拔只注重能力而非品德。這種方式能夠解決問題,但官員內心的私慾越來越強烈,朱元璋不得已再次舉起屠刀。後期朱元璋注意到了這點,在給建文帝選拔助手的時候優先注重品德,但這些人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造成了建文帝失去皇位。

之後的明朝皇帝,雖然按照朱元璋制定的祖訓去治理國家,但並不真正理解朱元璋的意圖,就很容易被文官集團改變思想,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但是,中國古代各個朝代,朱元璋在解決這個問題方面下的功夫最大,效果也最顯著,明朝國家權力制衡體系也最完備。最後是因為整個國家體系被文官集團蛀空了,才覆滅於農民起義和異族入侵之下。

第二,朱元璋對官員和地主富豪的感覺,就如對平民百姓一樣,是平等的。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朱元璋是有帝王心態的,他希望每個國民都要做好自己,完成自己的責任,才能獲得自己應得的利益,一切行動都要在他規定的框架內實現。

朱元璋並不想建立一個充斥著聖母的高福利社會。

並非朱元璋對官員有什麼特殊惡感,而是權力越大、知識越多、財富越多,破壞力也越大。對於這些帶有潛在巨大破壞力的人群進行重點監控,比防備數萬萬大明子民來的容易,效率高得多。

久而久之,這個階層自然就成為朱元璋的重點打擊目標。

(鳳陽鼓樓朱元璋手書)

總之,朱元璋壓制官員富商、保護百姓不被他們盤剝,表面上看是針對這個階級,實際上是這個階級跟不上朱元璋的治國理念。這是官員富商階級本身的劣根和落後性決定的。


至於朱元璋是否想把明朝建設成為一個以自耕農為主體的小農社會,我認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做到這點就已經是聖明君主了。古代盛世都是自耕農為主,末世才是失去土地的自耕農轉為佃農或農奴。

對於題主所說,這種治國理念是狹隘的,我表示非常的不理解,可能我的知識水平還沒達到題主的高度吧。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理工男讀歷史


我覺得朱元璋有沒有仇富心理是分階段的

朱元璋的父親朱世珍是老實本分人,辛苦了一輩子頭髮鬍子全熬白了,搬了一輩子家,從泗州盱眙縣遷到靈璧縣,又遷到虹縣,到五十歲時又遷到鍾離東鄉,住了十年,活不下去,再遷到西鄉,四年前才又搬到這孤莊村來。十個田主大戶竟然十個都是黑心的,但凡有一個不是黑心的,朱世珍一家幾十年來也不用每隔五七年就搬一次家。和田主好說歹說,才算是佃了幾畝地,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還在田裡幹活出氣力,流汗水,忙碌一年到頭,好不容易到了收成的時候吧,算算收成,十成竟然有六成都是孝順了田主,想想心裡就有股氣。左施肥、右戽水,好不容易把田侍候得肥一些了,正好多收一點時,田主立刻就加租,划算一下,還是佃戶吃虧。划不來吧,就另覓一家田主大戶;忍下去吧,三兩年後還是還是得被攆走。因之,雖然朱世珍拖兒帶女,在一個地方竟然住不過十年,而且還老是替新戶開荒地,侍候好了,明年就應該有好收成了,今年就給人攆走。父親就這樣賣力氣,受欺辱過了一生,而這些朱元璋從小就聽在耳裡看在眼裡。

到元至正四年,淮河流域這邊發生了旱災、蝗災、加上瘟疫,平民餓死的餓死,病死的病死,大戶人家能搬走避難的也搬走了。在這場瘟疫中,六十四歲的朱世珍在四月初就故去了,三天後,大兒子重四也死了,到了二十二那一天朱世珍的老伴陳二孃也死了,二兒子重六跟朱元璋眼看家裡的大人一個個倒下卻無可奈何,只急得相對而哭。尤其為難的是:家裡沒有一錢銀子,買不了棺木,更加談不上墳地。田主呢?幾年的主客了,想來總該施捨一塊埋屍之地吧,誰知道不但不理會,反而還把他們趕走,怕他們有病傳染給田主。兩兄弟也沒招了,想來也只好抬到野外安葬了,剛走到半路,突然就下起狂風暴雨,等兩兄弟避完雨回來才發現屍體已經被雨水沖積沒入土中了。他們知道這塊是同村劉繼祖的弟,就向劉繼祖磕破了頭討來了一塊安葬地。

經歷了以上的這些事情,我認為朱元璋心中肯定是有仇富心理的,但這種心理到建國後就不一樣了,建國後的朱元璋需要地主來配合他治理國家,這時就談不上仇富不仇富的了,因為地主都已經成為他治理國家的棋子了,而那些不配合的地主肯定是不會讓他們有好日子過的了。

朱元璋和大部分的臣僚都是農村出身的,過去都曾受到過地主的剝削和壓迫,但在革命的過程中,朱元璋本身的武裝力量不夠強大,為了成就事業,他不得不低頭賠小心,爭取地主們的人力、財力的合作。到建國初期,因為朝廷比較少可用之才,朱元璋就揀一批願意合作的地主作為稅戶人才,任為地方縣令長,知州、知府、布政使,部分還官至朝廷的九卿。另外,因為地主熟悉地方情形,收糧和運糧都比地方官經手方便且省事,而且可以省去一層中飽,乃規定每一收糧萬石的地方,派納糧最多的大地主四人做糧長,管理本區的租糧收運,就這樣,在朱元璋的手下,新朝廷和地主有了新的合作關係。

朱元璋建國後發生了一件事,可能會被人認為是朱元璋仇富心理的表現。吳興有一財主,叫沈萬三(秀),是全國第一名富,其富可敵國,但他為保著身家,主動捐獻家財修建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而後還請求捐獻財物替皇帝犒勞全國軍隊,朱元璋知道後非常氣憤,這讓朱元璋的臉往哪裡擱,隨後朱元璋便下令將其充軍雲南。雖然朱元璋將沈萬三充軍並抄其家了,但我不認為此時的朱元璋的行為是仇富心理,而是因為沈萬三因怕死而逾越了禮數,觸犯了朱元璋。

所以我認為朱元璋在前期還沒有建國的時候是有仇富心理的,至少是仇地主的富,建國後因為要治國,需要進行多方面的考慮和衡量,仇富心理上不可能存在的,否則將難以治國。



小獅Lion


稱帝后的朱元璋,並沒有以狹隘的農民意識,仇視富戶,在治國策略尤其是反貪汙方面,懲治非常嚴厲,曾剝貪官汙吏人皮,充以稻草,來警示其他官吏,廉潔奉公。對為富不仁的鄉紳,懲治嚴厲.,以保障下層人群生活安樂。

明初的沈萬三,富可敵國,沈萬三欲以銀兩犒賞三軍,朱元璋以蠱惑軍心殺害,實屬沈萬三作死,擊中朱元璋的軟肋禁忌。

朱元璋加入農民起義,逐漸演變成地主階級利益的代表人物,鄉紳李長善曾經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方針為朱元璋器重。富豪鄉紳是朱元璋的立國之本,建國初期以懲治腐敗.鞏固政權,抑制富豪兼併田地,保障貧民生存空間,但沒有偏激的仇視心理。


手機用戶52347605903



如果評一個歷代被抹黑最慘的開國皇帝排行榜的話,明太祖朱元璋肯定榜上有名,而且還肯定是第一名!

明太祖朱元璋這一生,死後多年,畫像被畫的醜的不能看就罷了。各種花邊新聞也是層出不窮,比如說子虛烏有的火燒慶功樓、蒸殺徐達、毒死劉伯溫、深夜殺宮女等亂七八糟的抹黑。

首先就仇富來說,我們其他不說,就說說沈萬三這個事情。

事實上這個事件也是一個大大的抹黑,沈萬三一個生是元朝人死是元朝鬼的人。竟然被人為記載的活到明朝,並且因為太富有了所以被明太祖朱元璋所迫害,給人營造出一種朱元璋仇富的心理,簡直是抹黑的不著痕跡。

更可笑的是今天還有很多人,自作聰明的對於沈萬三的存在深信不疑,就著這個幼稚問題,寫寫所謂沈萬三的故事,罵罵朱元璋還真是搞笑。

話說如果朱元璋真的這麼仇富這麼小肚雞腸,能建立一個大一統王朝?

最後再說說沈萬三這個存在,如果有不相信的,可以去看看顧誠先生的作品“明朝沒有沈萬三”。


宋安之


說朱元璋仇富個人覺得這是不可能的,

坐擁天下就是最大的富人何來仇富一說,

朱元璋出生貧窮,為地主放過牛,16歲入

皇覺寺出家,25歲參軍40歲就稱帝。

可見朱元璋雖然出生貧窮,但是從參軍到

稱帝只用了短短15載可見他定有別人沒有

的過人之處。後來朱元璋可不單單是隻殺富人,

很多武將平民也一樣死在屠刀下。雖然朱元璋

沒有太多學問,但也知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

難,為了治國可是在各個方面進行了改革,

(洪武之治)便是最大的解釋,如果朱元璋仇富

怎麼改革怎麼治國。至於為什麼爛殺,錯殺這就

這就要說到守江山了,為了守住江山朱元璋可以

說是無所不用其極,以至於到了病態的地步,

一個窮人一夜暴富又有多少人能守住財富譯者後代?更何況是一個沒有太多文化的窮人,以至於朱

元璋後來的各種暴行。


哆觀


我覺的朱元璋沒有仇富心理,朱元璋從小貧苦,聰明的他看到了官僚的腐敗,部分富人和腐敗官僚對廣大百姓殘酷剝削過度欺壓,他是一個有平等人權有使命感的人,當皇帝搞好國家建設也是為了富民強國,高壓震懾腐敗是為了天下百姓,對地主等富人嚴格是不讓他們為虎為猖,是要平等民權,合理致富,不讓他們走歪門邪道致富,朱元璋是千古一帝的好皇帝!


看到真相億億萬


朱元璋是一個有大功又有大過的人,這和他的人生經歷和歷史背景有關,暴元是一個充滿野蠻和血腥的時代,朱元璋雄才大略推翻暴元建立大明是有蓋世之功,但朱又生性殘暴多疑,殘殺了一批有功之臣有失明君之德,且對官員太過苛政殘暴對社會繁榮造成嚴重危害,朱既英明威武又殘暴不仁,打天下靠文臣武將,坐天下卻又不能共享太平,這和宋太祖的做法形成了鮮明對比。


二大王


朱元璋因為種種歷史機會讓他登上皇位,不過始終難脫其骨子裡的低劣本性。對待富人,朱元璋有一份本能的害怕和不信任;對待窮人,朱元璋又有一種得勢“中山狼”般的猖狂。至於問到朱元璋是否仇富不難說清,因為朱明王朝建立後天下最富有的就是朱元璋家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