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燕子不進“苦寒門”,它們是如何分辨“窮人”和“富人”的?

袁青旺


小時候經常聽村裡的大人說,燕子不進窮家門,你看誰誰家過的多好啊,家裡有幾窩燕子呢。

於是這種思想就根深蒂固的滲入我的腦海,燕子只進富貴人家,只要進了誰家的門,築了巢,誰家肯定是有錢人。這種思想一直環繞我很多年,直到爸爸蓋了座新房子,我對這件事才有了新的認識。

小時候在農村住的是那種磚瓦房,紅色的磚,青色的瓦。用籬笆圈成的小院,院子裡有養豬,雞鴨鵝兔等家禽。如果燕子要築窩的話也只能築在房簷下了,在正門的房簷下還伸出一段樓板遮雨,還拉了電線,裝了燈泡。

可惜,在十幾年的居住中,燕子壓根就沒來過,於是我還深信不疑,燕子果然不進窮家門啊。因為當時條件並不好,勉勉強強過得去。

後來,爸爸說我們幾個小孩子都長大了,要換新房子了,不然家裡太擁擠了。於是就在另一塊宅基地上建造了二層小樓,當時還蠻轟動的,全村的人都跑去看,說這房子造的太好了,怎樣怎樣。其實,說實話,大家是特別好奇,我們是怎麼蓋得起這麼好的房子的,因為在村裡人眼裡我們這輩子是蓋不起房的,家裡三個小孩,都在上學,兩個大學生,一個高中生。對於一個農村的家庭來說,這樣的家庭買不起這,買不那,是很正常的。於是,大家熱鬧完之後,也就各自離去,之前的各種看不起,也收斂了好多。

也就在裝修完半年之後,開始入住的時候,媽媽說有燕子來築巢了,就在大門過道頂上。果然,小燕子順著電線築了個巢,還有一窩小燕子。

當時,我還興奮了好久,這是個好兆頭啊,說明我們家有錢了,哈哈。然而,家裡並沒有什麼錢,所以我開始懷疑燕子不進窮人家這句話的真實性。

有一年,在冬季的時候,搬東西,不小心把燕子的窩給碰了一下。來年春天的時候,燕子就飛來看了看然後就走了,在也沒有燕子來過了。

後來,才明白,小燕子只是想找個家庭和睦的庭院築巢,如果這家整天雞犬不寧的,它怕會連累到自己的窩,而且這家的房屋也要適宜築巢才行,最好是在高處,小孩子不容到打的到,通風良好,光照適宜的家居,它最喜歡了。

看來,燕子選家自有自身的辦法,和這個家庭富不富裕沒有太大的關係。如果一個家庭花兒芬芳,蜂蝶環繞,家人和睦,一片祥和。不管有沒有錢,小燕子都喜歡來築巢吧。


芝麻金粒


有人說,燕子不進“苦寒門”,它們是如何分辨“窮人”和“富人”的?

雖然燕子現在越來越少見了,但是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對於燕子都不陌生,除了因為還在偶爾之間能見到燕子之外,農村還流傳著很多和燕子相關的說法,比如農村人們說的“燕子不進苦寒門”,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這句話蓋如何理解,燕子真的能分辨“窮人”和“富人”嗎?

“燕子不進苦寒門”

燕子在咱們農村人的眼中可以說是沒有一點負面印象的,對農民有益,還是從古至今都有著美好象徵的“吉祥鳥”。可是農村卻有卻有“燕子不進苦寒門”這種說法,這是為何呢?

其實要說燕子能分辨一個家庭的貧窮、富有情況這種說法完全就是不靠譜的,因為只有人類才有價值的觀念。而燕子之所以“不進苦寒門”更多的原因是處於動物尋找食物的本能,燕子之所以大多居住在有錢人家,不過是因為食物的來源比較多而已。

其實比起“燕子不進苦寒門”這種說法,農村更多的說法是“燕子不進愁家門”,因為燕子雖然是一種喜歡親近人類的鳥類,但是卻也是一種喜歡安靜氛圍的鳥類,而愁家的人自然會經常吵吵鬧鬧,鬧得雞飛狗跳的,所以燕子才不在在這種家庭做窩。

因為這種原因,農村人們才會把燕子在家中做窩當做是一種非常吉利的象徵,因為這種家庭都是生活比較幸福、和平的。

駿景——殷


駿景農業


實際上,所謂燕子不進苦寒門的說法,是相當錯誤的,完全不符合實際的。

過去,農村很窮,但是,燕子照樣進門築窩,且時間一長,與主人的關係很好,不停地通過飛來飛去,與主人互動。

而燕子所以願意到家裡築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那時的農村房屋,很多都是不鎖或者大門都是有很大的縫隙的,燕子能夠通過門縫自由地飛來飛去。

然而,隨著農村紛紛建起了樓房,且一個個把大門緊鎖,燕子進出的苦被堵住了,縱然築了窩,也無法自由地飛來飛去,所以,很少走人家能夠吸引燕子的入駐。

更可恨的,現在農藥很多,燕子被傷害的現象也很嚴重,甚至有作惡者,還在人為傷害燕子,或對燕子的窩進行破壞,導致燕子對人類的恐懼感增強。同時很多家裡都裝上了吸頂燈,也干擾了燕子的安靜生活,使燕子不願到家裡築窩

燕子是善良的,燕子築窩多的,也大多是善良的人家,是能夠給他們安靜的空間,而主人,也會因為燕子的入駐,感到興奮和愉悅。

所以,保護燕子,應當成為人類一個善舉,而不要讓燕子無家可歸。


譚浩俊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我們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這裡的春天最美麗。”燕子是民間的“吉祥物”人人都喜歡它。燕子自古以來就被賦予了豐富的意向,出現在文學之中。

而燕子不進“苦寒門”,則是一種“燕子文化”的演繹,並非是燕子有分辨“窮人”和“富人”的本領。燕子在先秦時代又稱為“玄鳥”,據說是商朝人的圖騰,《詩經》中有云:“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燕子的這種文化形象給後世打下了基礎。

後來燕子漸漸成為了一種吉祥的象徵物,表達著各種美好,例如《詩經》中的《燕燕》:“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於南。”是表達人們相思的“愛情鳥”。布依族中《阿三與燕姑娘》,則講的是燕子“知恩圖報”的故事。

總之,燕子的文化形象是完美的,進而認為燕子所到之處也會帶來吉祥與美好,這是人們在燕子文化演繹中的“心理依賴”。並不是燕子以一種上帝視角去洞察每個家庭的家境,再決定在哪裡築巢。不是也有這樣一句詩嗎:“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大鄉】,專注科普三農領域的“冷知識”、“趣知識”,快來關注、點贊吧!

大鄉


這肯定是不正確的,要是燕子真有這樣的本事,那它就成精了。但是,劉禹錫又寫過“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詩句,這說明這種現象肯定有一定的現實依據的,只不過古人遐想了一下而已。我覺得,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還是燕子的生活習性:燕子喜歡在樓閣上築巢,當然,這裡就把燕子當作一般的家燕來看了。

在古代,瓦房、樓房等一般都是達官貴人或者不是特別窮的人才住得起的房子,窮人只住得起茅草房、土房等。樓房、瓦房都有一般房屋的結構,這些結構是燕子絕佳的築巢場所。而茅草房的構造就差得多了(可能就是幾根柱子上掛了幾匹茅草),很多房屋的結構都沒有,這對於燕子來說不是理想的築巢場所。所以,我認為是燕子的這種擇巢習性讓古人概括出了這些錯誤的認識。

其實,如果一家人住著樓房或者磚瓦房,無論他家裡是否經濟拮据,燕子想來築巢還是會來的。


翦翳翎


我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父母都教唱過一首關於燕子的兒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

我小時候在農村,特別羨慕別人家房簷下有一窩兩窩的燕子,而我家卻一直都沒有燕子來築巢。為了能讓燕子到我家房簷下築巢,我甚至搬來梯子,在房樑上釘了幾根長釘,用一塊瓦片做成了燕子巢穴的樣式,希望有一隻燕子路過,能夠看見這個巢穴,並最終選擇這個巢穴進駐我家。


後來稍微長大一點,聽到別人說燕子嫌貧愛富,不願意進不進苦寒門,為此大哭一場,傷心不已。爺爺知道原委以後告訴我,事情的真相併不是我想的那樣。

原來燕子是一種非常有靈性的鳥類,但是它卻不會嫌貧愛富,也不會分辨窮人和富人。燕子選擇在哪裡築巢,只是根據自己築巢養育幼燕的需要。也許有人會問,那燕子為什麼總是選擇富裕的家庭住宅,而窮人家一般都沒有燕子來呢?

其實是因為燕子築巢需要一定的條件。它基本會選擇在屋簷或房梁底下築巢。這樣一來,全家都不會受到風雨侵襲,更安全,更溫暖,更可靠。這是燕子基於自己求生的本能所做出的選擇,也可以說是燕子的天性。


所以正常情況下,它肯定會選擇房梁比較整潔乾淨和屋簷伸出一大截的人家築巢。而屋簷伸出一截和房梁乾淨整潔的人家,基本上都是富裕人家。因為窮人家蓋不起樓房,也蓋不起瓦房,他們的房梁直接連著屋頂,而屋頂沒有蓋瓦,基本上都是用茅草或稻草蓋的。

因為沒錢和材料的缺乏,他們的屋簷也不會伸出一大截,只會緊緊的貼著牆壁。因為這樣節省材料,節省金錢。燕子在這樣的地方根本沒有辦法築巢,所以這就是他們不選擇窮人家房子的原因。而富人家蓋的房子通常是磚瓦房,屋簷稍伸出來一截兒,房粱上也整齊乾淨,非常便於燕子築巢。


對於燕子來說肯定是哪裡方便,哪裡好築巢,哪裡更乾淨安全溫暖,燕子肯定就選擇哪裡。而對於燕子選擇不進苦寒門,它會分辨窮人和富人的說法,只不過是好事者通過自己的觀察總結出來的一種經驗。這不是燕子原本的想法和能力,而是由人類觀察燕子的行為所總結出來的經驗。

所以說不是燕子很神奇,而是人類充滿了智慧。


農家許小河







燕子如何分辨“窮人”和“富人”的,燕子選擇築巢的標準是哪些?:

一:燕子是靈性鳥類、精靈得很、善於觀察與比較,它們選擇居住的人家、與家庭的貧富關係不大,它選擇比較慈善、祥和的家庭,家庭的地理位置與運氣都不錯的家庭;燕子對人友好、又對人類有一定的依賴性;它築巢選擇與人共居、主要是有利於定向與定位;70%的燕子選擇某一家築巢安居,沒有大的意外與變故,他會年年來投宿:熟路熟人熟悉的環境,它們感到安全放心;

二:窮苦人家、來往人少,比較安靜、有利於生育及育兒、有利於隨時進出撲食與清理衛生;

三:燕子選擇築巢的另一個條是:門是雙開的、而不選擇單開門,過去的雙門是帶門了了的(門鏈)、上鎖後兩門間有一個間隙,可供雞鴨進出生蛋與晚歸上籠方便,這就給燕子提供了選擇的餘地,也方便了燕子的進出;

四:現在建房單門居多,有雙門的也帶有插銷才上鎖、門無間隙,燕子無法進出;所以、現在的燕子巢築是在房簷下,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城市裡、燕子很少與人同居,人多太吵,築巢不好打巢基、撲食也不方便;不過、麻雀還是老規距,始終與人為伴,我家窗外的雨搭子下面、就有麻雀窩,我養有不少的花草與盆景,供它們方便!


海海147035523


胡說八道!不是燕子不進苦寒人家,是燕子不進無德無善人家才對,燕子是很有靈性的鳥類,它能夠分辨誰家是德善傳家的友善之家,誰家是為福不仁橫行一方的偽善人家。

我小時候家是四合院,每年開春,燕子總會準時準點的,來到我家座北朝南的主房簷下搭窩產蛋育小燕兒,你仔細觀察會發現,每年來的燕子一定會是去年燕子的後代,是同一窩燕子,為什麼燕子會到我家不去鄰居家?這問題我問過我祖父,祖父告訴我:燕子是有良心知道感恩的鳥,你對它好,不傷害它,時時保護它,它才會不離不棄的在你家安家培育後代,你如果傷害它它才不會到你家呢,後來我終於知道了燕子到我家的秘密,燕子喜歡把窩搭在座北朝南,帶房簷老房子房簷下面,而且是這家人的主房門頂上,這就問題來了,鳥類都會隨時拉便便,燕子也一樣,落在窩邊屁股一翹就一泡,它才不管你下面有沒有人,所以好多人家"愛乾淨″討厭這些帶毛的傢伙,燕子想在他家房簷下搭窩,門都沒有要麼拆窩要麼趕走,

可憐的燕子就這樣練出了識別善良與自私,真與偽的本領,才有了真善之家春燕多,偽善人家狸貓多的景像,

說到這裡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城市裡為何很少見到燕子呢?是高樓大廈太多,見不到平房燕子沒法生活還是什麼原因?希望大家說說。









德宏的天空


小時候我家裡有好幾個燕子窩,由於它們會經常排便,於是我爸媽就用繩子繫上紙板,掛在燕子窩下面,這也是我們那裡很通常的做法。小時候我們去別人家裡玩,只要一看到這樣類似的“建築”,就知道那家人心地一定很善良,因為壞人會把燕子窩搗毀,才不會好心給燕子掛紙板呢。


不知道什麼原因,近年來很少再看見燕子了,但印象很深刻的是,小時候我們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燕子窩,有的人家裡甚至有好幾個燕子窩。更神奇的是,天冷的時候它們飛到南方去,天熱的時候居然還會飛回來重新住那個窩,雖然不知道還是不是同一批燕子。

其實像“燕子不進苦寒門”這樣的說法,我覺得有很大的問題,因為我們這旮沓就很窮,但還是有很多燕子在這築巢。我覺得燕子“飛入尋常百姓家”更實際一些,畢竟很多人家裡有燕子窩,但並不富裕。


那麼這個說法究竟是對是錯呢?我覺得它有一定的道理,但應該是比較適合古代,放到現在來說那就有些不靠譜了,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魯迅的《少年閏土》一文中,閏土是這樣教魯迅捕鳥的:“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穀,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從魯迅的文章中我們就可以發現,糧食多的人家更容易招鳥,燕子也同樣是如此,相對於連鍋都揭不開的窮人家,燕子顯然更喜歡有條件在院子裡曬糧食的大戶人家。在這樣的大戶人家裡築巢,更方便它們吃啊。

而到了現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好了,全國人民基本上都解決了溫飽問題。有一點與古代恰恰相反的是,古代大戶人家裡有很多糧食,窮人家一窮二白啥都沒有;而到了現代,有錢人家反而沒有糧食,窮人家卻守著很多糧食。


魏青衣


有人說,燕子不進“苦寒門”,它們是如何分辨“窮人”和“富人”的?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話描述的就是燕子因為貴族的衰落,無處容身,才飛向了普通的老百姓家裡,這也就說明了燕子在古代的確是比較有身份地位的鳥類。“燕子不進苦寒之門”這句俗語也有一定的歷史了,很久以前就聽村裡的人講過,但是當時老人特意強調說,燕子並非是不進窮人之家,而是不進為非作歹、不努力向善的人家裡,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從事過農業工作的人應該都知道燕子是益鳥,它能夠捕捉農田裡的害蟲,而且能夠預測天氣的變化,“燕子低飛蛇過道”就是其中的一個俗語。燕子對築巢的條件比較高,它們大多喜歡在安靜、溫暖的地方築巢,所以這就對築巢的家人的家風有一定的要求,這家人肯定是比較喜歡安靜,有一定的知識涵養的,而且家庭的經濟條件不會太差,以前能住的了高門樓的家庭,大多都是村裡的有錢人,所以人們便說“燕子不進苦寒之門”。

燕子是不會區分誰家是貧窮,誰家是富貴的,它能區分的只是誰能夠為自己提供比較舒適的生活環境,而能夠滿足這些生活環境要求的,大都是經濟條件比較好的。這裡還需要說的是,動物大多都有自我規避風險的能力,也就是說它們本身在築巢的時候就會挑選相對比較善良的人家,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都需要去行善事,去讓更多的的人過上相對幸福的生活,燕子這種鳥類也需要我們保護,不要隨意傷害它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