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兵團老兵

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兵團老兵

屯墾興則西域興,屯墾亂則西域廢,自古以來西域的屯墾戍邊事業源遠流長,從西漢開始相襲至今。

1949年,解放全中國的人民解放軍部分部隊在王震將軍率領下揮戈西進,挺進新疆,平叛剿匪幫助地方建立政權,完成任務後,解放軍官兵就地轉業屯墾戍邊,1954年10月7日,兵團成立。

流金歲月60餘載,昔日的熱血青年,現在已成為耄耋老人,但他們依然不忘初心,象胡楊紮根西域,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守衛邊疆安寧,他們,就是兵團老軍墾,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兵團老兵

憶崢嶸歲月------紅星二場軍墾老兵合影

在東天山哈密的兵團第十三師紅星二場,就有這樣一群老兵。兵團屯墾戍邊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不與民爭利”,哪裡艱苦就到哪裡去。當年的火石泉地區是一片茫茫戈壁灘,荒無人煙。開荒建場,水利先行,四十七團戰士們為了將天山雪水引下來,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修建了紅星一渠和紅星二渠。

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兵團老兵

開荒治鹼,軍墾戰士王殿臣和戰士們跳進鹼水裡堵水口

火石泉地區鹽鹼含量非常高,人稱無風一片白,風起白滿天。為了使鹼灘種出莊稼,當時部隊請了前蘇聯的土壤專家來想辦法,但是專家斷定說這樣的土地根本無法耕作。戰士發揚戰天鬥地的精神,與鹽鹼地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

種植的小麥、水稻、等農作物,獲得高產,不僅滿足了團場的糧食需求,還將大量的糧食獻給國家,有力地支援了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被自治區黨委命名為“糧食穩產高產的紅旗”,並榮獲全國農墾戰線“十二面紅旗”的光榮稱號。

1953年四十七團全團官兵就地轉業的時候是1700餘人,後來人員調動較大,留在二場的官兵剩下百餘人,2013年的時候僅有二十幾位老軍墾健在。

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兵團老兵

老軍墾李寶山病床上交納特殊黨費

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兵團老兵

90歲高齡老黨員、軍墾老兵薛元生拿著放大鏡閱讀學習

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兵團老兵

老軍墾李發祥敬軍禮

哈密梅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