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智能小程序的野心:成為AI+的操作系統

誰也無法否認,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正在從移動互聯網時代向AI+過渡。與之相應,互聯網的產品載體已經從單向選題變成了App與小程序的雙向選擇。

開發者已經從“要不要做一個小程序”的觀望推進到“如何做出比App更好使的小程序”的選擇。在此背景下,微信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等紛至沓來,以流量、技術、交易量等反哺各行各業的創業者。

百度智能小程序的野心:成為AI+的操作系統


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BAT做小程序的邏輯出發點並不完全相同。騰訊做微信小程序是為了衝擊微信互聯網,以公眾號、小程序分別搭建起內容與產品生態,從而把人更深度粘住以便將流量分配給投資項目;支付寶的小程序是為了防止騰訊通過小程序突襲阿里電商,通過小程序來轉化阿里商戶資源的流量,百度智能小程序則是為了讓AI和小程序這兩大風口完成交匯,構建一個AI+時代下,以智能小程序作為產品形態的操作系統。

當前,如何把線下數據線上化、如何加速運算速度一直是傳統行業的痛點所在。但任何公司,要想完全單獨從0開始,都需要投入巨大的研發成本。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下,如果不借助AI平臺的孵化能力,就很難趕上時間窗口。百度智能小程序的出現,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難點。這個看似是產品交互和承載的平臺,背後實際是超級運算系統在做支持,可以幫助傳統行業收集數據,並依託平臺化力量進行雲計算。

百度智能小程序的野心:成為AI+的操作系統


當前,小程序博弈重點,一是存量流量的爭搶,二是AI落地的爭奪。只有把AI能力輸出給更多開發者的開放平臺才會成為“最強大腦”;反過來,沒有這樣的AI大腦,各行各業的智能化就缺乏強有力的大數據和運算能力支撐,最終難以落地,而百度智能小程序正是解決AI項目落地和把項目AI化產品載體。

可以預見,當百度App運行的智能小程序生態構建起來之後,平臺背後的AI大腦也會更加智能化。由此,百度將搭建起一個AI+時代,以小程序作為產品形態的操作系統。對於開發者而言,開發帶AI能力的智能小程序也就成為AI+創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