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明憲宗朱見深?

歷史愛好用戶


我個人的評價是:他在位時期治理國家的功績是值得肯定的,水平也不錯。但是用人上面有嚴重問題,風氣不行。

朱見深早年比較慘,自己老爹明英宗讓人給抓走了,太子又讓人給廢了,整天活的也是擔驚受怕。後來英宗回來復位了,他重新做回太子,也算是揚眉吐氣了。但是在此期間,他喜歡上了比他大17歲的玩萬貞兒,也就是後來的萬貴妃。

我一直討厭講歷史強調主人公的私生活,以及用個人品格德作為衡量其政治貢獻。道德是道德,貢獻是貢獻。

英宗執政說實話,還是可以的(日常複製,主要是自己概括還沒這個好):

朱見深英明寬仁,在位初年恢復了朱祁鈺的皇帝尊號,平反於謙的冤案,任用賢明的大臣商輅等治國理政,可以說有君王的風度。時代風氣清明,朝廷多名賢俊彥,寬免賦稅、減省刑罰,社會經濟漸漸復甦。 但是在位期間任用奸邪,不能說沒有缺陷。

今天的人說明憲宗昏庸,主要的事情就是講後宮,朝廷烏煙瘴氣。但是民間其實並沒有多嚴重。甚至過的還是不錯的。像正德期間,正直官員多了去了,一個劉瑾禍害天下,還真的不如明憲宗這種情況。

當然不得不否認,明朝初期的官場風氣是非常好的,雖然貪汙時常有,但絕對到不了正德以後官員的全方面墮落的水平。明憲宗朝堂非常混亂,不作為。但是僅僅在高層官員當中。地方官員和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在今天的正史裡,對明憲宗的從政評價還是比較高的,唯一的問題就是後宮亂政。

看多電視劇的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情況了,我就不細細講了。弄出了一連串裙帶關係,汪直,萬安。紙糊尚書,泥塑閣老。

喜歡就關注唄: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砍歷史


明憲宗朱見深童年、少年時期經受的苦難以及與萬貞兒那些事不再談,只說說朱見深當上皇帝以後的事,看看他是個昏君還是明君。

朱見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即明憲宗(1464至1487年在位),後更名朱見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長子,母孝肅皇后周氏。


正統十四年(1449年),未滿兩歲的朱見濬被立為皇太子。這一年,瓦剌南犯,直逼大同。明英宗不顧群臣反對,執意親征。皇帝出征,太子監國,於是按照皇太后的旨意,立幼小的朱見濬為皇太子。不料土木堡之變之後,朱見濬的父皇被瓦剌俘虜。為免瓦剌借皇帝的名義騙開關防,更為了避免國無長君,于謙等大臣紛紛與皇太后商議,決定擁立皇帝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為皇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於是朱祁鈺登基,改元景泰,是為明代宗景泰帝。

憲宗朝內閣充斥著奸佞小人,當時人稱“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無恥巴結萬貴妃,進獻房中秘術而得寵的萬安是首輔,耐彈的“劉棉花”劉吉也進入內閣,六部尚書只會跪拜呼萬歲幹不了實事,又有大太監汪直橫行霸道禍亂朝政。


憲宗一生喜好房中術,妖道李孜省、妖僧繼曉都以媚藥獲寵,進而把持國柄,憲宗在東廠以外又增設西廠,偵緝臣民以為耳目,總的來說憲宗朝奸佞當道、朝政混亂、烏煙瘴氣,明憲宗朱見深不能算是個賢明皇帝,應該算是個昏君。

但是憲宗朝出了兩個能臣,韓雍平定了侯大狗等人領導的廣西大藤峽瑤民起義。項忠平定了劉通、石龍、李原等人領導的荊襄流民大起義。朱見深又對不安分的遼東建州女真部搞了個“成化犁庭”,斬首六百餘人,俘虜二百餘人,還殺死了努爾哈赤的五世祖董山,也算小有成就吧!


成化二十三年( 1487年)九月九日病逝,終年41歲。廟號憲宗,諡號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茂陵。


風雲閣之軒轅居士


從為人的角度看,朱見深的性格總體來說比較“仁柔”,待人寬懷,缺乏安全感,這跟他幼年經歷有關。

他兩歲被立為太子,後來因“土木堡事件”,父皇被瓦剌俘虜,叔叔朱祁鈺被擁立為皇,他被廢為沂王,那年他才五歲。父親先在漠北做俘虜,後來被叔叔囚禁於北宮,自己成為叔叔眼中釘,進而被廢,這種精神壓力下,朱見深得了口吃的毛病。後來他依戀大他17歲的萬貴妃,跟他幼年的不安全感有關。

從為政角度看,朱見深是功過參半,總體來說過大於功。即位之初,他不計前嫌,為給他帶來傷害的叔叔上尊號,為于謙等大臣平反昭雪,重用賢良,顯示出一個明君氣度。

朱見深在位期間國家並不安定,可以說四處狼煙,南面諸夷叛亂,西北面蒙元參與犯境,東面女真入侵朝鮮。朱見深連年忙於派兵攘安,對大明王朝的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

遺憾的是,這樣一位寬仁有為的皇帝,犯了幾個不可饒恕的錯誤,一是復立西廠,導致大明王朝進入政治最黑暗的時期;二是設立皇莊,大肆搜刮民財;三是跳過朝堂,私自設立“傳奉官”,導致賣官鬻爵的泛濫。

在個人家庭生活方面,他因為寵信萬貴妃,差點導致子嗣被絕,很不明。

當年明月評價朱見深“是好人,不是好皇帝”。我覺得朱見深的功過三七開吧。


麥塵讀史


明憲宗朱見濡(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或稱成化帝,為明英宗皇長子,明朝第9代皇帝。諡號“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其年號成化有“成就德化”的意思。

原名朱見深(《明史》誤載憲宗即位前名為朱見浚,即位後為見深),因英宗復辟後重立太子,將憲宗之名誤寫為見濡,憲宗於天順八年(1464年)登基後遂改稱見濡。憲宗寬仁英明,即位之初就為于謙平冤昭雪,當時曾有大臣追論景泰廢立事往,憲宗切責說:“景泰事已往,朕不介意,且非臣下所當言。”並恢復明景帝帝號。文治上曾仿效宣宗親耕耤田,體諒民情,蠲賦省刑,任用賢臣,考察官吏,勵精圖治,善政史不絕書,儼然為一代明君,當其時朝廷多名賢俊彥,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史稱成化新風,堪稱與仁宣之治媲美,朝鮮、琉球、哈密、烏斯藏、暹羅、吐魯番、撒馬兒罕、日本、蘇門答剌等國紛紛入貢。憲宗又親自編寫了《文華大訓》一書,以教導太子,垂訓子孫。人口方面在成化十五年(1479年)中成為終明一代的人口峰值,達9,496,265戶,71,850,132人,反映當時明朝仍然處於盛世。

武功上憲宗恢復十二團營制度,幾次閱騎射於西苑,巡查禁軍,整飭軍備,考試士兵訓練,還任用王越,汪直,餘子俊等,從不斷南下入侵盤踞河套的韃靼部手裡,一舉收復河套地區,使得套寇問題基本解決。在紅鹽池大捷,明軍大破韃靼大營,擒斬三百五十人,獲駝馬器械不可勝計,史書記載“虜自是不敢復居套內者二十年,則此捷為所震懾故也。”,甚至在後來威寧海大捷中夜行晝伏直搗蒙古可汗王庭,生擒幼男婦女一百七十,斬首四百三十七級,獲旗纛十二面,馬駝牛羊近萬,盔甲弓箭皮襖之類又萬餘,達延汗巴圖蒙克僅以身逃。另外先後於成化三年與成化十五年,與朝鮮聯手進攻屢次犯邊的建州女真,生擒數百人,斬首千級,破四百五十餘寨,奪回被擄人口數千人,擒斬罪魁禍首的董山,史稱成化犁庭或丁亥之役。

明朝皇帝多擅畫像,作字運筆,憲宗亦擅畫神像,曾為張三豐畫像,神采生動,超然塵表,又曾親筆御製一團和氣和歲朝佳兆等畫流世,畫法老練嫻熟,頓挫自如。《貞觀政要》自唐流傳至明,版本註釋繁亂,明憲宗即位後,立即組織儒臣對其進行校定,把宋元史纂輯的綱目皆寫入書中,頒示天下,即流傳至今的成化本,又為重修的孔子廟碑和《貞觀政要》作親自序。當中《貞觀政要序》中寫道“朕萬幾之暇,悅情經史,偶及是編...太宗在唐為一代英明之君,其濟世康民,偉有成烈,卓乎不可及己,所可惜者,正心修身二帝三王之道,而治未純也。朕將遠師往聖,允迪大酋,以宏其治。”,足見憲宗的治國抱負和文化素質。

憲宗在位中後期,好方術,沉溺後宮,極度寵信大他19歲的萬貴妃,同時又任用太監汪直、梁芳等奸佞當權,以致西廠橫恣,朝紳諂附,且明憲宗直接頒詔封官,是為傳奉官,這使得傳奉官氾濫,舞弊成風,朝政荒蕪。但整體而言,成化晚年,朝廷依然能有條不紊地對天災人禍有迅速的應對,因此仍幸稱歌舞昇平,太平無事。

成化初年,土地兼併嚴重,造成大量流民依山據險,光是荊州、襄州、安州、沔州之間,“流民不下百萬”。湖廣荊襄地區成為流民的聚居區,賊盜嘯聚。成化元年(1465)三月劉通、石龍、馮子龍等於房縣大石廠立黃旗起義,擁眾數十萬。成化六年十一月,又有劉通舊部李原、小王洪起義,流民附和者達百萬人。史稱鄖陽民變。

正面評價:

明憲宗本人曾經向兒子朱祐樘概括自己的一生作為:“修文史而究武略,飭內治以攘外侮,戡靖僭竊,應寧邦家,猶宵旰靡遑,懼功業未茂,德惠未周,而治平之效未臻也。”

《明史》贊曰:“憲宗早正儲位,中更多故,而踐阼之後,上景帝尊號,恤于謙之冤,抑黎淳而召商輅,恢恢有人君之度矣。時際休明,朝多耆彥,帝能篤於任人,謹於天戒,蠲賦省刑,閭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於斯復見。顧以任用汪直,西廠橫恣,盜竊威柄,稔惡弄兵。夫明斷如帝而為所蔽惑,久而後覺,婦寺之禍固可畏哉。 ”

《明實錄》:“葢上以守成之君,值重熙之運,兵革不試,萬民樂業,垂拱而天下大治矣。”

《劍橋中國明代史》中寫道:“朱見深與他的有軍事頭腦的祖父和父親相同,嚮往他們的生氣勃勃的、甚至具有侵略性的軍事姿態,並且厚賞有成就的軍事將領。”

《國榷》談遷:恤飢察冤,求言課吏,先後史不絕書,而於胡僧幸閹斜封墨敕之濫,亦不能為帝掩也。當其時,朝多耆德,士敦踐履,上恬下熙,風淳政簡,稱明治者,首推成弘焉。而或有遺議,則在汪直、李孜省、繼曉輩蝕其一二,於全照無大損也。尺璧之瑕,烏足玷帝德哉!末諭太子以敬天法祖、勤政愛民之道,儼然成周之遺訓也。說者謂帝初欲易儲,以泰山屢震而止。噫!帝能尊錢後,復景帝,俱事出常情之外,而乃輕視東宮?必不然也。

《國榷》鄭曉:帝仁恕英明,少更多難,練達情理。臨政蒞人,不剛不柔,有張有弛。進賢不驟而任之必專,遠邪不亟而御之有法。值虜寇數侵邊,惟遣將薄伐,不勤兵以竭我財力,虜亦離散,內外寧輯。荊襄嶺海,時有寇竊,推轂之際,戒勿妄殺,或不用命,賞罰兼行。崇上理學,褒封儒賢。江淮大祲,截漕賑饑。星文示變,側身省過。臣僚進諫,即涉浮偽,時有幹忤,薄示譴謫,旋蒙牽復。若乃尊禮孝莊,尊景帝,保護汪後,褒恤于謙,其於愛憎恩怨,絕無芥蒂,帝諄然於天理彝倫者也。以故雖屢有彗孛之災,而國家康靖,有繇然矣。

《國榷》李維楨:詩有之,“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人情哉!純帝初載,亦何其斤斤也,中官幸,禱祠繁,而治隳矣。錢後之祔廟食,景帝之復位號,此兩者,雖甚盛德蔑以加已。

《名山藏》何喬遠:上聰明仁恕,淵默勤恭,孝事母后如古帝王。郊廟齋祭,必極誠敬。景皇帝嘗有封沂之命,未嘗一語及之。委任大臣,略無猜忌,或即幹紀,屏斥無疑。一聞四方水旱,慼慼然下所司賑濟,或輦內帑給之。重惜人命,斷死刑累日乃下。夙興視朝,但遇雨雪輒放常參官而不廢奏引。隆寒盛暑,或減奏事,以恤衛士侍立之勞。間有遊豫,不出大內,如南囿祖宗時不廢遊獵,上未嘗一幸焉。時御翰墨,作為詩賦,以賜大臣。諸司章奏,手自披閱,字畫差錯,亦蒙清問。臣下益兢業職事,莫敢或欺。葢上以守成之君,值重熙之運,兵革不試,萬民樂業,垂拱而天下大治矣。

《朝鮮成宗實錄》:上(成宗)御宣政殿, 引見明澮等, 謂曰: “中國有何事?” 明澮對曰: “(憲宗)皇帝勤於聽政, 天下太平, 民物富庶。”

負面評價:

負面事蹟主要與其大19歲的妃子萬貞兒的感情和鬆散的管理有關。

《罪惟錄》論曰:災異之警,無有酷於此二十三年者也。宮中位一女戎,而群小相緣益進,惑匿導誘,顛例黜陟,以致傳升無己,監督四出,閣輔阿循,廠衛搜射。而帝又旋悟旋迷,嘉言罔入,邊釁苗殘,幾無寧歲。天乃至仁,歷以所警,貫耳而呼,而其如溺柔聽者,袖不聞也。祗幸蠲賑免租,無少稽吝,猶不致啟中原之怒。且內外寡大故,無所藉以起,幸稱小康。嗟乎!哲婦傾城,危矣哉!

《明史講義》:凡此皆成化時朝政之穢濁,而國無大亂,《史》稱其時為太平,惟其不擾民生之故。


SeaArm


本人知識淺薄,回答不了。我這個人爽快,不會就是不會,從不不懂裝懂,回答問題也是,一句話說完的絕不說兩句。


小水滴213269177


憲宗這個廟號都是中興之君的美諡。中國歷史上中原大一統王朝的憲宗就兩個,唐憲宗,明憲宗。兩憲宗都可稱中興之主。後期執政都出現一些弊端,但瑕不掩瑜。此外兩憲宗都只活了四十多歲。有許多地方可以做比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