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中,有研發能力的醫藥公司有哪些?

qzuser268380862


其中研發費用佔比例最高的是國新健康。國新健康是一家主營業務為醫保基金綜合管理服務的上市公司。嚴格的說,這是一家屬於服務業的上市公司,該公司投入的研發費用幾乎和藥品生產無關。所以我們在面對數據的時候還要去看看數據背後的真相。

第二家是沃森生物,公司去年的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達到49.87%,比例相當之高。

沃森生物是一家疫苗和血液製品生產商,去年的營業總收入達到6億元以上。遺憾的是,由於該公司去年的營業外支出高達4億元以上,導致去年公司虧損總額達到5億元以上。

第三家研發費用投入佔比較多的上市公司是貝達藥業,佔比達到37%。貝達藥業的主營業務是鹽酸埃克替尼,去年的營業收入達到10億元以上,產品的銷售毛利率高達95%。

其它的還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創新藥龍頭股恆瑞醫藥,佔比達到12.71%;康泰生物佔比10%;廣生堂佔比25%;康泰生物佔比10%;還有信立泰、九安醫療和海德生物等等。

如果以研發費用總投入金額計算,恆瑞醫藥、長春高新和信立泰這三家上市公司排在前列。

湯詩語現在每天在【公眾號:MACD7632】堅持講解選股思路,來反饋粉絲朋友對我的支持,目前已經有很多粉絲都已經學會,近期都抓住了不少短線牛股。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線的新股民,希望你發3分鐘看完,之前選的牛股很多,就比如下面這隻:

對於底部反彈個股一波拉昇後的回踩,本人給大家講過要注意回踩階段的量與勢,量能持續萎縮,趨勢在回踩至支撐企穩,那麼此股後期定有一波反彈主勝浪,上面的哈投股份是不是如此,30號盤中選出,隨後一路大漲,今天更是漲停,你有沒有抓住?恭喜本人的粉絲及時進場佈局!

目前這種行情,很多底部個股都是走出類似行情,就如股價在回踩至5日時,本人選出講解的海泰發展,目前已經成功上漲50%,這就是本人粉絲能夠把握到的利潤,你想不想抓!

本人一直在講思路,講技巧,就是為了提高朋友們的選股和操作能力,更好的適應股市!像九有股份、南風股份這樣的短期爆發牛股,本人在選股文章會持續講解,又到了每日競猜時刻,看下面這隻股能不能如上面一樣走出短線行情:

該股走勢非常明顯,上升回檔形態,本週經過連續陰跌回調,主力洗盤徹底,吸籌完畢,回調結束轉強,量價齊升,該股後期走勢和買賣時機將另行發佈,想抓機會的股友留意。【湯詩語公眾號:MACD7632】

思路很多,牛股更多,湯詩語希望下一個學會此種思路抓住牛股的,就是正在閱讀本文的你!當然,如果大家手中持有股票已經被套,不懂解套,不懂走勢,不懂操作,都可以一同探討,湯詩語看到定當鼎力相助,為大家答疑解惑。


湯詩語8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較高,通常顯示這家公司在產品研發方面投入資金更多,也意味著這家上市公司非常注重新產品的研發。所以一般認為,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較高的上市公司研發能力相對較強。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如果不考慮上市公司行業內地位和市場份額等因素,單獨以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超過10%以上作為有研發能力的判斷標準。那麼A股上市公司中,有25家醫藥類的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超過10%以上。


其中研發費用佔比例最高的是國新健康。國新健康是一家主營業務為醫保基金綜合管理服務的上市公司。嚴格的說,這是一家屬於服務業的上市公司,該公司投入的研發費用幾乎和藥品生產無關。所以我們在面對數據的時候還要去看看數據背後的真相。


第二家是沃森生物,公司去年的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達到49.87%,比例相當之高。

沃森生物是一家疫苗和血液製品生產商,去年的營業總收入達到6億元以上。遺憾的是,由於該公司去年的營業外支出高達4億元以上,導致去年公司虧損總額達到5億元以上。



第三家研發費用投入佔比較多的上市公司是貝達藥業,佔比達到37%。貝達藥業的主營業務是鹽酸埃克替尼,去年的營業收入達到10億元以上,產品的銷售毛利率高達95%。


其它的還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創新藥龍頭股恆瑞醫藥,佔比達到12.71%;康泰生物佔比10%;廣生堂佔比25%;康泰生物佔比10%;還有信立泰、九安醫療和海德生物等等。


如果以研發費用總投入金額計算,恆瑞醫藥、長春高新和信立泰這三家上市公司排在前列。


白馬華菲特


A 股上市醫藥公司研發力排名前十依次為:

第一:恆瑞醫藥$恆瑞醫藥(SH600276)$ ,目前申請上市品種有20個,在研品種(包括申請上市的)有108個。

第二:四川科倫$科倫藥業(SZ002422)$ ,目前申請上市品種有46個,在研品種(包括申請上市的)有100個。

第三:復星醫藥$復星醫藥(02196)$ ,目前申請上市品種有15個,在研品種(包括申請上市的)有88個。

第四:上藥集團$上海醫藥(SH601607)$

第五:浙江海正$海正藥業(SH600267)$

第六:哈爾濱譽衡$譽衡藥業(SZ002437)$

第七:海思科醫藥$海思科(SZ002653)$

第八:人福醫藥$人福醫藥(SH600079)$

第九:華東醫藥$華東醫藥(SZ000963)$

第十:華北製藥$華北製藥(SH600812)$

今天有很多的朋友在微信(2607093122)中給我發來感謝留言說,銀龍老師,您太牛了,看了您的選股文章,我們也抓到了光洋股份的8個漲停,太感謝您了,您能不能給我講一講本週可以佈局的潛力股。

光洋股份在11月6日股價發文章講解之後,這隻股票也是連續的大漲8個漲停,很多看了本人選股文章的新手股民,如果有提前建倉,是不是又賺了一波,應該還賺了不少,這一波的漲幅已經超過了114個點。

九鼎投資這隻股票,我們來看,在11月12日選出來後,這一波的漲幅已經超過了46%,這46個點的收益也是很多之前看過本人選股思路的新手股民所能抓到的一波收益。

今天再給大家來選出一隻接下來有望從底部啟動地短線潛力股。

該股的走勢不用我多說,也是屬於底部啟動的短線爆發股,前期股價也是有過一波暴漲,隨後出現了長時間的下跌洗盤,主力橫盤吸籌,底部築底成功,如今股價出現企穩信號,該股後期走勢,就不在這裡多點評了,想抓漲停的朋友,可以到朋友圈查看, 這次不要再錯過了!

最後,關於本週的幾隻類...似光洋股份的..利好個股已經選出,有興趣的朋友,可到本人的朋友..圈去查看。如果想學習這種在底部抓漲..停的選股..方法的,手中持有個股被套或買賣點位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加我【.. 微信號:2607093122】一起交..流學習,銀龍看..到大家的股票...問題,為大家答 疑解惑。


選股大亨


A股上市公司中有研發能力的醫藥公司,說出來可能很難相信:293家醫藥股,上市公司中有研發費用支出的278家,其中1-6月份研發費用高於100萬的有271家,研發費用高於1000萬的有219家,研發費用高於5000萬的有84家,研發費用高於1億的有38家,研發費用高於5億的有3家,研發費用高於10億的有1家。也就是說沒有研發費用支出的僅僅只有15家。

當然,研發費用1-6月份最多的三家上市公司分別為:復星醫藥11.88億;恆瑞醫藥9.95億;科倫藥業5.02億。可以說這幾家上市公司是我國現有醫藥股中最具有研發能力的上市公司。

其實我國醫藥上市公司中不乏研發標杆,很多上市公司更是拿出了營業額的大筆費用搞研發。其中就有10家上市公司投入研發的費用佔比營業收入20%以上,是營業收入不是淨利潤。可以說將大筆的費用投入到了研發中去。

當然,很多投資者依舊是表示這對於我國醫藥股懷疑的態度,因為“疫苗”事件的輿論甚是深遠,已經影響到了很多投資者對於醫藥股的信任。但是從數據的顯示中來看,我國醫藥股確實真真正正的都在搞研發,雖然研發的費用有所不一,但是從積極、攻堅的角度來看,已經是在很努力的為人類造福,或許需要的是更多的時間積累。並且研發費用超1000萬是普遍顯現,高達百分之七十五的佔比企業研發費用超1000萬。


厚金說


對於醫藥公司而言,研發能力就是其最主要的核心競爭力,今天我們從醫藥研發投入上來看一下哪些醫藥上市公司比較具有研發能力。

1、恆瑞醫藥

如果單純的從研發費用和研發成果上來看,那恆瑞醫藥是當之無愧的A股“第一醫藥股”。

數據顯示,恆瑞醫藥2017年用於研發的費用總計為175913.11萬元,也就是約合17.59億,而恆瑞醫藥2017年全年的營收為38.57億元,研發費用佔了營收的將近一半。目前為止,恆瑞醫藥的研發人員已經超過了2000人,無論是費用投入還是研發實力,在A股醫藥公司裡面都是數得著的。

事實上,這麼強悍的研發也確實將恆瑞醫藥推上了“A股醫藥第一股”的寶座,股價一度接近90元,該公司一躍成為了國內創新藥龍頭,其自主研發的1.1類創新藥吡咯替尼,目前擁有14億市場,主要應用於乳腺癌,未來還將拓展到肺癌和胃癌。而眾所周知的是,後兩者擁有更大的市場需求。

2、復星醫藥

要說可以和恆瑞稍微比肩一點的,那就是復星醫藥了。

數據顯示,復星醫藥目前的研發人員數量已經近1000人,而2017年該公司的研發費用為152929.17萬元,約合15.29億元,復星醫藥2017年的營收為57.19億元,其研發費用超過了營收的四分之一。

公司的研發主要集中在創新藥、青蒿素、單克隆抗體的研發等,在全球佔據一定的市場。最主要的是,復星醫藥背靠復星集團,這真是一個不差錢的投資集團。

3、科倫藥業

數據顯示,科倫藥業2017年的研發費用超過8億元,而當年的營收總計為39億元,研發費用佔據了總營收的五分之一還要多。

目前公司是中國輸液行業中品種最全和包裝形式最完備的醫藥製造企業之一。2017年7月7日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四川科倫博泰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全新結構化學小分子抗腫瘤藥物KL070002獲得國家藥監局(CFDA)核准簽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非臨床研究數據顯示該產品對胰腺癌、肺癌、卵巢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等多種實體瘤均有效。

以上就是我對於該問題的看法,個人觀點不代表君銀投顧官方觀點,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議,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關注我的頭條號進行交流。


民眾投顧


縱觀a股所有的醫藥公司,普遍有一個現象,就是醫藥公司的銷售費用比想象的要高很多。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相對較低。比如此前因“假疫苗事件”的主角長生生物,銷售費用5.8億,而研發費用才1億多,給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家公司的產品不是靠技術在賣,而是靠渠道銷售能力在賣。

根據wind數據統計,在A股上市的醫藥企業裡,銷售費用是研發費用4-6倍的情況,佔比也非常高,即便醫藥行業研發能力相對較強的恆瑞醫藥、復星醫藥研發費用在營業收入的佔比也就10%左右,遠遠低於國外醫藥巨頭的水平。

其實在今年《我不是藥神》這部現象級電影當中,我們或許會質疑為何格列衛的抗癌藥賣的如此之貴,缺乏人情味,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醫藥行業比較特殊,原研藥的出品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就拿

電影中的這款格列衛當初研發了幾十年,花費的成本高達14億美金,注意這還是上個世紀的14億,而且還算幸運,最終幾十年的付出,最後還研發成功了,要是失敗,這麼大的花費就全泡湯了。

所以對於很多醫藥企業來說,巨大的投入也面臨很大的風險。資本本就是逐利的,喜歡那種投入產出比高,且短時間能夠出成果的地方,在加上在一個人情社會里,銷售投入往往產出更快,除此之外,就是研製仿製藥也比原研藥更容易出成績。

至於a股研發相對較高的有哪些上市公司,注意中藥類一般不靠研發,靠配方,所以整體研發較少,而西藥當中,有些比例雖然較高,主要是規模太小。整體研發能力較強的主要還是恆瑞醫藥和復星醫藥。

下圖是wind數據對醫藥銷售費用、研發費用的統計,大家可以好好看一看,由於醫藥企業相對較多,所以有點長。


侯賢平


大家好我是投資觀,是一個研究股票投資十多年的老股民。A股醫藥類的上市公司有很多也分很多類別。比如中藥類的股票,生物製藥,化學制藥,醫療器械,商業醫藥等都屬於醫藥類的公司。這些涉及醫藥的公司加起來有250多家,但是有些是銷售型的,有些是製造型的,有些是研發形的。往往有研發能力的公司就有價值,就像中國的民族企業華為一樣有研發能力就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那麼這250多家醫藥類的公司那些是有研發能力的呢?

中藥中最有研發能力的醫藥公司當屬雲南白藥了。不要以為中藥就不需要研發了,現在的中藥也都逐漸在現代化,已經逐漸脫離我們之前的認知了,草根樹皮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時了,現在的中成藥有藥丸,有顆粒,有液體。雲南白藥這十多年的業績也都是穩步上升,股價也是一路上漲,今年更是創了歷史新高。隨著今年股市的回調雲南白藥也開啟了大幅的調整,目前的回調幅度已經有35%了,回調的越深其價值就越突顯。有研發能力的公司就有價值,回調的越多就是越好的投資機會。

生物醫藥中最有研發能力的是復星醫藥。復星醫藥是復星集團旗下的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市值最大的一家上市公司目前市值有760億。從業績看的話復星醫藥公司的業績已經連續七年正增長了,復星醫藥的股價也一路飆升。和雲南白一樣幾年也出現了35%左右的回調,股價的下跌是因為前期的漲幅過大造成的,沒有隻漲不跌的股票。但是有價值的公司最終會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作為一個有研發能力的生物製藥類公司,我想復星的價值會在下跌中逐漸顯露。

化學制藥中當屬恆瑞醫藥了。恆瑞醫藥目前的市值已經有2400億了,恆瑞醫藥在16年年初到現在股價已經漲了近4倍了。有沒有研發能力從其連續14年淨利潤正增長中可以看出來點端倪的。公司股票自上市以來一路飆升,不管牛熊市的交替他都一枝獨秀。從投資價值來看過大的漲幅也是在消耗它的未來,即便是有研發能力但是投資價值也會因為過渡消耗而逐漸降低。化學制藥中恆瑞醫藥的研發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因為近兩年過大幅度的上漲投資價值可能會大打折扣。

我是投資觀,看完關注點贊股票大漲不斷,個股分析私信探討。


投資觀


最近幾年我一直專注與醫藥板塊,看著醫藥板塊的輝煌與落寞




據統計2018年研發投入排名第一的恆瑞醫藥

繼續深入瞭解,2017年上半年投入的研發資金7.82億,比之前增加了60%,

據統計,恆瑞醫藥有2萬左右的人員從事研發,在上海,成都,連雲港以及美國都有研發部,取得了非常多的專利!

第二名;復星醫藥,走的路線是仿製藥和創新藥結合研發


2017年上半年投入了6.26億用於研發,在北京,重慶,上海,美國也都有研發團隊,

據深入瞭解發現,復星醫藥主要研發方向是抗腫瘤,心血管,神經系統這些領域,

第三名;科倫藥業,根據數據統計從2013年科倫醫藥的研發投入超過25億元,

最重要的是科倫醫藥已經形成了仿製藥,生物技術藥,等研發體系,做成了醫藥產業鏈,

暫時就先說這三家研發投入最多的醫藥公司



為什麼我要深挖這些具備研發能力的醫藥公司

因為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

據統計目前我們中國的老齡化人口有4億多,4億這個概念可能大家不好理解,這樣說吧,就是3個人當中就有有1個是老人,這個現象大家應該能夠身臨其境,


關於老齡化國際上是這麼定義的;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就代表人口老齡化!

據醫藥市場數據統計,老齡化的用藥佔所有人口醫藥比例50%以上!


眾所周知老人可是吃藥的主力軍,醫藥板塊必然收益,那麼具備研發能力的醫藥公司絕對會成為香餑餑。

據統計一個人80%的醫藥消費都是在他最後的20年中發生的,

目前醫藥板塊這些具備研發能力的公司股價也相對在低位,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私信我深入交流


道悟金銀趙志國


中藥中最有研發能力的醫藥公司當屬雲南白藥了。不要以為中藥就不需要研發了,現在的中藥也都逐漸在現代化,已經逐漸脫離我們之前的認知了,草根樹皮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時了,現在的中成藥有藥丸,有顆粒,有液體。雲南白藥這十多年的業績也都是穩步上升,股價也是一路上漲,今年更是創了歷史新高。隨著今年股市的回調雲南白藥也開啟了大幅的調整,目前的回調幅度已經有35%了,回調的越深其價值就越突顯。有研發能力的公司就有價值,回調的越多就是越好的投資機會。生物醫藥中最有研發能力的是復星醫藥。復星醫藥是復星集團旗下的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市值最大的一家上市公司目前市值有760億。

當然,很多投資者依舊是表示這對於我國醫藥股懷疑的態度,因為“疫苗”事件的輿論甚是深遠,已經影響到了很多投資者對於醫藥股的信任。但是從數據的顯示中來看,我國醫藥股確實真真正正的都在搞研發,雖然研發的費用有所不一,但是從積極、攻堅的角度來看,已經是在很努力的為人類造福,或許需要的是更多的時間積累。並且研發費用超1000萬是普遍顯現,高達百分之七十五的佔比企業研發費用超1000萬。

相互學習交流筆者公眾號【黃億曠】,同時歡迎大家積極轉發、留言、點贊,增加一點點人氣,謝謝支持!


黃億曠214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較高,通常顯示這家公司在產品研發方面投入資金更多,也意味著這家上市公司非常注重新產品的研發。所以一般認為,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較高的上市公司研發能力相對較強。

A股上市公司中有研發能力的醫藥公司,說出來可能很難相信:293家醫藥股,上市公司中有研發費用支出的278家,其中1-6月份研發費用高於100萬的有271家,研發費用高於1000萬的有219家,研發費用高於5000萬的有84家,研發費用高於1億的有38家,研發費用高於5億的有3家,研發費用高於10億的有1家。也就是說沒有研發費用支出的僅僅只有15家。

當然,研發費用1-6月份最多的三家上市公司分別為:復星醫藥11.88億;恆瑞醫藥9.95億;科倫藥業5.02億。可以說這幾家上市公司是我國現有醫藥股中最具有研發能力的上市公司。

以上就是清風的回答了,如果覺得沒有模稜兩可的感覺,那就給個機會繼續看下去;

筆者清風,是一個標準的80後,不是老學究,也不是小鮮肉,十多年的職業炒股生涯中,集結了一批''民間股神''在一起潛心研究股票多年,總結出一套選股法選擇牛股成功率極高的思路,深受股民朋友推崇:高拋低吸選股法

中元股份是在半年以來一直下跌,總跌幅已到達60%以上,而在近期的半個月以來,才開始出現緩慢上漲。而也是在開始上漲的前一天,出現了底部信號,在兩天後出現了引爆信號,到目前為止,漲幅已達到33.80%。

市北高新是於上月17號號開始出現底部信號的,同時,從這天開始就出現了漲幅,一連十個多工作日下來,漲幅竟達到119.81%

【潛力黑馬】

今天、本人再次用此法,選出了一隻底部啟動的股票,前面的機會錯過的朋友,希望這次不要再錯過了,我們看此股的走勢圖:

從上圖可以看到此股的走勢是不是跟上面講到的兩隻股票類似呢,都是經過一段時間下跌洗盤迴踩底部支撐後企穩拉昇目前該股也是再次下跌回踩支撐線附近,相信講到這裡大家都清楚了,該股後期走勢,就不在這裡多點評了。


往事一幕幕,A股大揭秘。資金倆不走,一步殼資源。漲停天天有,就在股票池。有用來點贊,沒用動動手。

想了解指標戰法的私信回覆“底部引爆”,我看到後會第一時間回覆,也可以關注公眾號“清風侃市”(微信h600995) 進行領取。

牛市的步伐慢慢來臨。我們要做的很簡單,抓好屬於自己的機會,佈局屬於自己的機會,靜心等待新的未來,一起努力,一起把握新的明天。

手機(電腦)前的股票愛好者,雖然我們素未相識,但是往後餘生,清風祝你卡里有錢,手機有電,車子有油,家庭美滿,股市長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