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職場35歲論”?

紅唇盧卡斯


以博士君自己的情況來看,這個35歲論是相當有道理的。

博士君自己24歲踏入職場,35歲時剛好12年。這12年的前6年真的是能打能拼能吃能睡,後六年就有點衝不動的趕腳了,有點感覺到時常要疲憊一下了,身體和精力就有點跟不上的感覺了,開始老想著要休息了……總而言之,感覺自己到頂了!越接近35歲,就越希望安定,就越保守,就越想呆在舒適區裡面呢😅😅😅😅😅

從身邊看,是真羨慕那些20多歲的小年輕啊!特別憐憫單位超過40歲的人,真是一副有心無力的感覺呢……而自己逐漸開始身體出現一些小毛病了,什麼失眠了、什麼白頭髮啊、什麼甲狀腺問題啊等等,都來了!註定是身體開始走下坡路了,哎,才35呢……


博士君


我是個職場人,距離35歲有段距離,工作多年,關於”職場35歲“論,我有兩個理解:

1

發揮優勢:

我覺得還是先算一筆賬吧,就說我們22歲大學畢業吧,到35歲,工作了13年了,這期間,先是當實習生,積累經驗,到能夠成熟,大概需要1到3年的時間,就說3年吧,剩下的十年扛大任,把該學的都學了,該掌握的讀掌握了,工作也相對輕鬆了許多,能夠遊刃有餘的處理事情了,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個頂峰,已經成熟了,我認為到這個時候只是完成了“厚積”的階段,才要開始“薄發”啊,這是優勢。在職場上,公司需要能夠創造效益的人,發揮自己的優勢,創造效益,各個公司會搶著要的。

同事的老公,在三十幾歲的時候,換了工作到一線城市,工資翻倍,現在發展的很好。他前期積累的好,自己有優勢,後面就發展越來越好。

2

規避弱點:

當然人到中年確實有很大的壓力,有優勢也有弱點,比如家庭壓力大,體力開始下降,但是這對於廣大成熟的中年人來說,都能夠處理好,前期有了積累,錢財上也有了積累,這樣會好過一點。在體力上平時注意鍛鍊,提高工作效率,積累經驗,作息規律,這些都有助於減輕職場壓力,穩定在公司的地位,規避弱點。

總之,在35歲之前做好積累,到35歲的時候,才能不慌不忙,發揮優勢,規避弱點,實現平穩過渡。



梁朝月


問:如何理解“職場35歲論”?

“職場35歲論”可能是說人生以35歲為分水嶺,35歲以前是前期鋪墊時期,屬於夯實基礎階段,包括知識基礎、生理基礎、家庭基礎、社會基礎、人脈基礎、發展基礎,尚處在不定型階段。35歲以後人就基本定型了,人的生活著力點就不是打基礎了,而是求發展了,也就是在你35歲前鋪墊的基礎上,來把事業做得更好,把生活調理的更順。形象的比如就是35歲以前是將生米放在鍋裡蒸煮的階段,以後即生米已經煮成了熟飯,夾生的也好,煮得過爛也好,只能通過其它方式調節,回鍋再煮已經不可能了。

我們常說“人生能有幾回搏”,實際上真正搏的也就二回,35歲前一回,35歲後一回,35歲前搏的是素質,搏的是佔居制高點,35歲後搏的是成果,搏的是戰利品,35歲前搏的是擂臺下的功夫,摸索如何去施展拳腳的門道,35歲後搏的是擂臺上的功夫,發揮如何利用好拳腳的技巧,前期是我要去懂如何去做,後期是我要盡力做得更好,前期以悟為要,後期以幹為重。

當然,人一生不可能每個人都循這條規律在走,有少年得志者,也有大器晚成者,但不可能個個都天生麗質,也不可能個個都厚積薄發,對“職場35歲論”的定律我們當有所瞭解,這樣你的人生才能去打有準備之仗。35歲不僅是人生的分水嶺,也是職場的黃金分割段,職場上你是沙金、黃金、白金,是千足金還是萬足金,在35歲前你鑄就了自己的含金量,是怎樣的金子,你在職場就會放怎樣的光彩。當然,雖然金子總會放光,不排除金子放光也會因環境而異,但有一點你必須認識到,金子放光也是受成色侷限的,成色低,放出的光怎麼也不可能高出他自身的那個成色。

35歲前,我們在被熔爐冶煉時,當知真金不怕火煉,煉的是品質,35歲後,我們在被大浪淘沙時,一定要只爭朝夕,綻放金子應具的光燦。人生唯有據時把握好自己,才能適時地發揮好自己。


楚人一丁952


35歲,我認為恰好是人的黃金年齡,前十年把你該做的人生大事都做完了,結婚、生子等等,35歲以後恰好是你在事業上大展抱負的時候。

“職場35歲論”是對於一線工作者來說,這個最先起源於IT行業,更確切的說是一線程序員,什麼時候聽說過技術總監,產品經理規定35歲以下的。其他行業更不用說,老師、醫生、技術工人等等,都是越老越吃香,所以不要人云亦云。

但是,也要有憂患意識,如果35歲了,你個人能力卻不見長,還是隻能做最基礎的工作,思維沒有年輕人靈活,體力沒有年輕人好,工資還要求比年輕人高,這樣的人,無論在哪個企業,都是要被淘汰的,所以正真的35論是針對那些得過且過,不懂得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人。

要想避開這種瓶頸,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學習,做好職業生涯的規劃,知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爭取成為企業裡不可以替代的角色,經驗到了,機會到了,能力到了,35歲反而是你事業的黃金年齡,進可創業,退可升職!前提是隨時保持憂患意識,清晰認識自己,提升自己核心競爭力。


藍色天空


職場35歲論

本人剛到35

84年老鼠的

其實這個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

無論多大

夢想和清晰可執行的目標

是要有的

然後落地

愛自己所愛,做自己所愛。


縱夏堂組合茶


我自身是90後,不能下這個定論,跟準時代變化我認為比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