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黑洞吞噬的星球,最後都去哪裡了?

燕子就是鳥姐姐


一提到黑洞,是不是就變得緊張起來了呢?的確,作為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黑洞雖然不能被看見,但是它的恐怖威力卻讓任何物體都不敢輕視。


黑洞是相對論預測存在的一種天體。如果一個恆星的質量大於太陽質量的3.2倍,那麼當它壽命將盡的時候,它就會在自身巨大的引力作用下塌陷成黑洞,而如果一個恆星的質量小於1.4倍太陽質量的時候,那麼它最終就會變成一個白矮星,太陽在它壽命結束的時候就會變成一個白矮星。白矮星的密度已經很大了,而如果是黑洞的話,密度將會更大,黑洞的體積很小,但是質量卻很大,這就導致了黑洞周圍的引力場異常強大。黑洞有一個視界半徑,只要進入了視界半徑之內,任何物體哪怕是光線都無法逃脫,所以說黑洞就是一個無底洞,一個吞噬一切物體的無底洞。

黑洞裡面的引力巨大,大到可以輕易撕碎一切物質,讓其變成基本粒子形態,但是黑洞真的是一直吞噬物體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總有一天全宇宙都會被黑洞吞噬,所以那些被黑洞吞噬的物體的去向就讓人們很關心了。雖然黑洞不能被看見,但是卻可以通過其周圍的引力狀態判斷是否有黑洞存在。而一些學者認為黑洞是可以爆炸的,就像是一個氣球一樣,吹了足夠多的氣體,總有爆炸的時候,也有人認為黑洞的另一端連接著白洞,被黑洞吞噬的物體最終會從白洞中被釋放出來,但是那也是另外一個宇宙的事了。

只是白洞更是人們假想出來的,存在與否很難說。

如果白洞存在的話,那麼似乎也說得過去,因為黑洞也不可能一直吞東西吧,不會被撐死嗎?與黑洞只吞不吐相反,白洞卻會不停地往外噴射星際物質以及能量。有些物理學家還認為黑洞與白洞之間的連接體就是蟲洞,而蟲洞簡而言之就是時空隧道,是一個連接兩個時空的狹窄隧道,通過蟲洞可以進行星際穿越和時間旅行。

黑洞引力那麼大,按道理說如果一個人不幸掉進了黑洞的話,那麼他應該被撕得粉碎,但是霍金卻認為進入黑洞之後人類不會死亡,而會進入另外一個平行宇宙。那些被黑洞吞噬的物體,最終可能一直留在黑洞裡面出不來,而黑洞裡面的空間是極度扭曲的,各種維度的空間都有可能存在,所以那些物體最終掉到了哪裡真的很難說。


鏡像宇宙


簡單來說,那些被黑洞吞噬的星球,最終都是到了黑洞的奇點中,為黑洞貢獻了一部分質量。但黑洞想要吞噬某顆星球(一般情況下都是探討恆星,因為恆星質量相比行星大得多,而且也容易觀察到)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黑洞對外界的引力作用也是遵循萬有引力定律,並不會出現什麼特殊情況。

舉個例子,位於6100光年之外的天鵝座X-1是最早被天文學家識別為黑洞的天體,它的質量相當於15個太陽。在距離這個黑洞3000萬公里的地方有一顆恆星HDE 226868與它互相環繞,但恆星並不會被黑洞直接吸進去,這就像兩顆恆星在穩定的軌道上圍繞一個共同質心旋轉一樣。不過,由於這顆恆星距離黑洞相當近,它的表面物質正在被黑洞吸收。

長此以往,HDE 226868與天鵝座X-1的距離越來越近,直到距離達到洛希極限,恆星將會被黑洞的巨大潮汐力完全撕碎。恆星解體之後的物質還會繼續繞著黑洞旋轉,最終它們會穿過黑洞表面,進入黑洞的內部空間之中,同時還會產生強烈的X射線。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一旦進入黑洞的內部空間,所有物質最終都會去往中心的奇點,從而使黑洞的質量逐漸增加。

通過不斷吞噬其他星球,黑洞的質量不斷變大,其半徑則會隨之向外擴張。經歷漫長的過程,這種恆星級黑洞將有可能成長為超大質量黑洞,質量至少可達太陽的數十萬倍。不過,黑洞的質量並不能無限增長,因為巨大的黑洞可能會引發繞其旋轉的氣體雲坍縮成恆星,進而避免落入黑洞中。據估計,黑洞的最大質量約為太陽的500億倍。


火星一號


上海科技報科普問答主持人:主任記者吳苡婷


黑洞是宇宙中的一種天體,它是恆星死亡後的形態,如果恆星的質量大於太陽質量3.2倍,那麼當發生引力塌陷後就成為了黑洞。如果小於1.4個太陽質量的恆星在最後的時刻就變成了白矮星。黑洞是一個超大的引力場,它的體積不大,但是質量和密度特別大,包括光在內的電磁波都無法逃逸出來。我們看到的很多黑洞的照片是黑漆漆的一個洞,而真正黑洞是隱形的。我們可以通過引力的測試判斷這是不是一個黑洞的區域。


黑洞巨大的引力可以輕而易舉地撕裂星球上的所有物質,讓它們變成基本粒子的形態,但是有意思的是霍金認為人類進入黑洞不會死亡而是會進入一個平行宇宙。黑洞似乎是一個只進不出的地方,誰也不知道那些物質究竟去了哪裡,但科學家也發現黑洞也會發生爆炸。多年來,天體物理學家一直認為在黑洞相反的區域應該還有一個白洞的物質,有點像物質和能量守恆的原理,有吞進去就有吐出來,白洞也是一個超高度緻密物體,但是與黑洞只進不出的性質不同,它只出不進,不斷地噴射星際物質和宇宙能量。有些物理學家還認為黑洞和白洞的連接體就是蟲洞,所謂蟲洞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最早由奧地利物理學家弗萊姆提出的,後來愛因斯坦在研究引力場方程中,認為人類可以通過蟲洞進行空間轉移或者是時間旅行。



黑洞我們已經證實其的存在,但是白洞和蟲洞還只是物理學家筆下存在的理論模型,它們是不是存在,以何種形態存在,還要等待科學家們給出實證的解釋。


科壇春秋精選


黑洞分為兩種:一種是能夠自旋的黑洞,這種黑洞的周圍會有吸積盤,如上圖所示,天體被這種黑洞吸引並不會落入黑洞的表面和內部,而是在強引力的作用下將天體撕扯成碎片,最後變成物質的基本單位夸克、膠子和光子等,然後變成吸積盤的一部分。

另一種黑洞是不能自旋的黑洞,這種黑洞如上圖所示,在宇宙中就是一個黑色的圓球,一些質量較大的恆星或行星容易被吸引,進入黑洞的內部,當然結果也是一樣的,會變成物質的基本單位,最終進入黑洞中心的奇點。

很多人會有疑問,難道黑洞是無限吸收物質的嗎?其實並不是,不管是哪種黑洞,它們都會存在“霍金輻射”。黑洞並不是存在於三維空間內的一個無底洞,黑洞和其它星球一樣就是一個圓球。根據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宇宙中被黑洞吸收的物質會在黑洞之外產生一對虛粒子,像兩個同性的吸鐵石一樣,一個被黑洞吸收,另一個就會加速遠離黑洞。這就相當於天體被黑洞吸收後又吐出來了一樣,被稱之為霍金輻射,也是完全符合能量守恆定律的。綜上所述,被黑洞吞噬的物質最終會被黑洞變成基本粒子吐出來,散佈在宇宙各個角落。


科學薛定諤的貓


那些被黑洞吞噬的星球,最後都灰飛煙滅了!

黑洞就是一個能量非常大的存在!任何物體只要被它吞噬,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一點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大火爐,你扔一個棉花球進去,估計你連一股煙都看不見!棉花球就灰飛煙滅了!黑洞就是這樣的情況!所謂很多天體的消失,應該都被它吞噬存在著密切關係!

所以黑洞可以說是宇宙中最恐怖的天體之一!它非常像海洋中的鯊魚!鯊魚也是海洋中很多動物的噩夢!畢竟單純從力量上、攻擊力上以及反應速度上,一般的海洋動物都完全不是鯊魚的對手!而黑洞也是這樣,它動不動就要將靠近它的天體,吞噬掉!而那些天體也只能默默接受,而不可能有任何招架之力!

所以,不要幻想著被黑洞吞噬的星球還能繼續存在!已經灰飛煙滅了!


地震博士



黑洞最早由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根據廣義相對論預測而出,當時卡爾.史瓦西意識到如果把巨量的物質堆積在空間的某一點,那麼這個物質的質量帶來的巨大引力就會把原子等微觀粒子壓碎,最後引力會強大到連光都跑不出去,這就是黑洞的原型。

現在看來黑洞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我們都知道火箭想要飛出地球進入太空所需的速度是6.9km/s,這是因為地球的質量所帶來的引力所導致的,而在太陽那麼大的天體上,逃逸速度就會因為太陽的巨大質量而變成617km/s,由此可見質量越大的天體引力也就越大,其逃逸速度也會越高,而如果一個天體的質量和引力足夠大,那麼其逃逸速度就能超過光速,簡而言之就是連光都無法逃出他的引力範圍,所以這個天體是無法被直接看到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黑洞。


根據計算,如果一個恆星的質量超過了太陽質量的3.2倍,那麼它在死亡後就會被巨大的引力壓縮在一起,這種引力可以壓碎原子核壓碎中子壓碎夸克,夸克之後在沒有物質可以抵禦這種引力,於是原來的恆星就變成了一個不停吞噬周圍物質的黑洞。

黑洞吞噬的一般都是恆星,恆星會慢慢的被黑洞拉長並且撕碎成基本粒子進入黑洞,最後墜向奇點,遺憾的是在奇點中任何物理定律都是無效的,所以我們並不知道被黑洞吞噬掉物質的真實情況,但是這些物質確實為黑洞增加了體積也增加了質量。


有種說法認為宇宙中每一個黑洞都對應著一個白洞,從黑洞進去的物質會會被白洞吐出來,但目前沒有找到白洞存在的證據。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被黑洞吞噬的星球,當然是進入到黑洞之中。但是由於我們無法取得黑洞視界之內的任何信息,所以對於進入視界之後的物質會經歷什麼我們無從得知。



黑洞的中心是一個奇點,黑洞的質量就集中於這個奇點之內。以奇點為中心存在一個史瓦西半徑長度的球面,這個球面稱為視界,因為在史瓦西半徑範圍內(視界之內)即便是光線都跑不出去。所以說我們對於黑洞的瞭解僅限於視界外,黑洞視界內的情況我們一無所知。黑洞如果吞噬了一些星球,這些星球一旦進入到史瓦西半徑範圍內我們就無法獲取任何信息了。所以,進入黑洞視界內部的物質有可能繼續圍繞著奇點高速旋轉,停留在奇點外;也有可能會被奇點撕碎、最終融入奇點之內,變成黑洞的養料。



在電影裡面,男主角庫珀就曾進入黑洞,他進入黑洞之後並沒有被黑洞巨大的引力撕碎,而是停留在一個奇特的高維空間之中。這這個空間之中,時間維度是可視化的,甚至可以利用引力進行操縱。黑洞內部的空間似乎打通了高維空間,讓進入的庫珀直接就進入高維時空同時完成了對於現實世界的解讀。



所以說,進入黑洞的物質,到底是融入了奇點,還是僅僅停留在視界之內,抑或者進入了高維時空,我們都是不得而知的。


科學探秘頻道


本質上講,黑洞也是宇宙其中一類天體,通常情況下我們說的黑洞是指超大質量恆星在燃料耗盡之後迅速塌縮形成的天體,從這方面來講,黑洞本身作為一類天體與太陽甚至地球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但是黑洞之所以如此特別,如此讓人不解,就是因為由於黑洞的引力達到了所謂的極限,甚至連光線都逃脫不了它的“魔掌”,以至於我們幾乎完全不能對黑洞有全方位的認知,而如今對黑洞的理解和詮釋更多的還是理論層面上。

理論上講,黑洞的兩大概念確實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這兩大概念就是“事件視界”和“奇點”,簡單來說,事件視界就好像現實世界與另一個世界的分界線,一旦越過事件視界,目前已知的所有物理定律都不再適用,時間也不復存在。而奇點更是被認為是密度和溫度都達到無限大而體積無限小的一點。


那麼如果一旦有物質被黑洞吞噬,都會去向哪裡呢?

第一種理論,從黑洞外部來看,我們永遠不可能看到黑洞吞噬物體的全過程,因為一旦到達黑洞的事件視界,時間就戛然而止,物體就好像瞬間靜止了,而事實上物體早就已經被黑洞吞噬,但從外部看到的不是吞噬而是物體在時間上的完全靜止,一切都好像全息圖一樣覆蓋在黑洞表面,這也是宇宙全息論的要點之一。

第二種理論,被黑洞吞噬的任何物體都被被徹底撕碎,成為黑洞的一部分,並最終落向黑洞奇點,這種理論是最簡單明瞭的解釋,事實上與木星還有我們的太陽吞噬物體的方式並沒有太大區別,只有黑洞的引力太強大而已。


第三種理論認為,黑洞的的另一端是白洞,白洞的性質與黑洞恰恰相反,黑洞吞噬物體,而白洞只吐不吞,說白了黑洞吞噬的物體會從白洞“吐出來”。

第四種觀點,黑洞是通向另一個世界的通道,也就是通往平行宇宙。黑洞巨大的質量把時空結構拉伸到極限,甚至完全能夠撕裂目前我們所在的宇宙時空,通向另一個宇宙。
當然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通過黑洞能夠進入更高的維度,就像科幻電影《星際穿越》那樣進入第五維度空間,在那裡可以看到我們現實世界的過去未來,並且可以通過引力的作用與現實世界互動。

當然,如果說我們目前現實的物理定律無法解釋神秘的黑洞,也意味著肯定存在著更高一級的物理定律等這我們發現,可以預見的是,全新的物理定律將會是顛覆性的!


宇宙探索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存在著一種特殊的天體,那就是黑洞。黑洞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不管是路過,還是在它周圍試圖挑釁的星球們,都無一例外掉進了它的肚子裡。

這些被黑洞吞噬了的星球,難道都憑空消失了嗎?如果不是,那它們都去了哪裡呢?


有的人認為,被黑洞吞噬的星球,都會從一個與黑洞完全相反的白洞中, 完好無損的噴射出來。也有人認為,這些星球都逃脫不了粉身碎骨的命運。當然,以上的種種說法,都是腦洞無限大的人們,憑藉豐富的想象力猜測的。


其實,黑洞並不是一個黑布隆冬的無底洞,它只是一個密度巨大,逃逸速度更大的天體。在本質上,和太陽是沒有區別的。那麼,黑洞吞噬星球,我們能不能看成是兩個星球相撞呢?


1994年彗木相撞,彗星被木星吸引,不可避免地向木星撞了上去。最終,被木星吞噬,併成為了木星的一部分。

同樣,被黑洞吞噬的星球也理所應當的成為了黑洞的一部分。


雖然,如今有限的知識仍然無法得出一個完美的答案。但這已經是目前可以給出的最合理解釋了!


找靚機科普號


那些被黑洞吞噬的星球自然長期留在了黑洞內部,並逐漸向奇點處靠近,最終增大黑洞本身的質量,但是,這些物質雖然已面目全非,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它還會回到宇宙中。曾預言有與黑洞相反的天體——白洞存在,黑洞負責吃,白洞負責吐,蟲洞負責相連,但目前尚未發現白洞的存在。

黑洞存在霍金輻射,如果黑洞有熵,那就存在一個溫度,有溫度就要把這個能量釋放出去,最初人們認為黑洞之所以黑,是因為黑洞只吃不吐,但現在發現黑洞並不是這樣,它不是靜態的,而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

大質量黑洞溫度低,輻射的慢,通常會存在相當久的時間。霍金指出,黑洞也會發生爆炸,當它輻射的速率越來越快,溫度越來越高,就會發生爆炸,看起來這樣的黑洞就像是一個在不斷吐物質的白洞,由此霍金也認為白洞是黑洞自然演變而來的。這就是為什麼沒有發現白洞的原因,因為黑洞自然轉化的時間太久了。

個人淺見,歡迎大家評論!

本回答由一枚遊戲科幻迷原創,感謝點贊關注,我們一起科幻想象、暢遊宇宙!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