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她750分考入清華大學,創造河南高考神話,現在如何了?

18年前,她750分考入清華大學,創造河南高考神話,現在如何了?

天下事有難易呼?為之,則難者易矣;不為,則易者難矣。

高考一年又一年,學子一屆又一屆,自李唐來,科舉從士無論它利與弊,都為國家選拔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也為一個又一個讀書人提供了入朝為官的公平途徑。而現如今,科舉早已不再,但有了高考這條坦途大道。

18年前,她750分考入清華大學,創造河南高考神話,現在如何了?

從小考試老師們就給我們不斷灌輸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思想,但高考對於尚且年幼的我們顯得頗有些遙遠,在中國,從來不缺少“天才”。每年參加全國高考的學子有大幾百萬,且每年的人數都在上升,今年更是達到了975萬人!相比2017年足足多了35萬人。但你知道,清華和北大每年招收多少學生嗎?3000多人而已。你可能會抱怨命運的不公,為什麼你只能在普通大學看著清北的大門望而興嘆垂頭頓足,甚至於無學可上,無書可讀,與美好的大學生活失之交臂。可你不知道的是,那些名門高校的人付出了多少,他們的努力你可能沒有看見。

18年前,她750分考入清華大學,創造河南高考神話,現在如何了?

河南女孩何碧玉在十四歲的時候就以滿分考入了清華大學,但她沒有任何的懈怠,即使在清華大學內成績也是名列前茅,或許是因為她天資聰慧,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她的努力。

時至今日,何碧玉依舊走在學習的最前線拼搏,對她而言時間只是數字,沒有絲毫的浪費,認真一絲不苟成了她的代名詞。或許對於現在的大學生們,考上大學意味著十年寒窗苦有了結果和回報,但對於勤奮的何碧玉來說,這只是一個開始,是她走向康莊大道的第一步。

18年前,她750分考入清華大學,創造河南高考神話,現在如何了?

在大學的四年裡,何碧玉讓人們知道了什麼叫做學海無涯,喜歡刻苦鑽研的她憑藉著一絲不苟的性格很快就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同,在學霸遍佈的清華有了屬於自己的一段佳話,就算是令無數學子們頭痛的期末考試,對她來說也不過就像是平常的小測驗一樣輕車熟路信手拈來。別的同學正在煩惱期末考試怎樣才能不掛科,才能及格順利升學,臨時抱佛腳的比比皆是,是天賦問題嗎,我想不是的,能夠考進清華大學就已經證明了他們是何等的優秀,但是造成這種狀況因為他們在大學輸在了汗水上!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我們不否認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更重要,但天賦就像是一粒種子,一棵幼苗,不拿汗水去澆灌它,仙人掌都無法生存。

18年前,她750分考入清華大學,創造河南高考神話,現在如何了?

在忙碌的大學四年結束後,何碧玉沒有著急在國內工作,也沒有在母校報考研究生,而是去了華盛頓深造,畢業後又工作了幾年的她,感到自己還有些許不足,於是果斷辭職,來到了哈佛大學繼續為自己的知識庫添磚加瓦。

生活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或許是清閒的,區別就在於如何去填充,去利用,就如前輩所言,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天賦很重要,但勤能補拙,條條大路通羅馬,世界這麼大,總有屬於自己的立身之處。

18年前,她750分考入清華大學,創造河南高考神話,現在如何了?

不難看出,我們從小到大經歷的這麼多的大大小小的事,有難事也有易事,換位一想,那麼對於何碧玉來說,什麼才是難事呢?我想她會笑著說:對我來說沒有什麼事是可以難倒我的,我就是那個有心人,不懼難事的有心人。是的,她的行動證明了她的想法,就像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老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一樣,有知所行,且知之必行,知行合一。更關鍵的是難能可貴的進取之心和永不滿足的求知若渴,並付諸於行動上,況且她也擺的正自己的位置,心中也早已明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相比現如今的某些得過且過,毫無目標和價值觀的大學生整日渾渾噩噩,且看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盡顯雲泥之別。

18年前,她750分考入清華大學,創造河南高考神話,現在如何了?

某大文豪說過,人生來是不分三六九等的,但有些人就喜歡把自己歸為最低等,這不是他口頭上的承認,而是他就在這麼做。要怎樣才能做到像何碧玉一樣,永動機般地不斷前進,不斷挑戰自己的更加美好的未來,併為之奮鬥終生。前文說過,中國並不缺少天才,但又有多少天才折在了康莊大道的半途中?又真正有多少能夠爬上金字塔的頂端?說了這麼多,不過就是一個“勤”字罷了。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18年前,她750分考入清華大學,創造河南高考神話,現在如何了?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慾成才先讀書!朋友們,前進的路永無止境,停滯不前和鹹魚又有何別?向前邁步吧,去探索屬於自己的路,年齡都不是問題,壯心未與年具老,死去又能做鬼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