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盛蓮:早逝的伶人,名劇《風雪夜歸人》的原型


劉盛蓮:早逝的伶人,名劇《風雪夜歸人》的原型

劉盛蓮:早逝的伶人,名劇《風雪夜歸人》的原型

《風雪夜歸人》是現代戲劇史上一出著名的話劇,作者吳祖光,創作於1942年。後來改編為同名電影,導演也是吳祖光,由大中華電影企業公司發行,上映於1948年。

這出話劇劇名出自唐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作者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盛蓮:早逝的伶人,名劇《風雪夜歸人》的原型

1942年,時年僅25歲的吳祖光因為話劇《風雪夜歸人》,劇壇“神童”的之名開始盛傳。《風雪夜歸人》演出後,轟動了整個山城重慶,場場爆滿,周恩來就看了很多遍,還跟吳祖光當面提出對劇本結尾的看法。

在劇中,吳祖光先生運用唐詩蒼茫、悠遠的意境,講述了在風雨飄搖的大時代背景下,圍繞在名伶魏蓮生周圍數個人物的的悲歡離合。

2012年,國家大劇院重排《風雪夜歸人》,集結了國內戲劇及影視界的頂尖陣容:導演任鳴,主演馮遠征、餘少群、程莉莎、梁丹妮,2014年曾經赴臺北演出。

劉盛蓮:早逝的伶人,名劇《風雪夜歸人》的原型

吳祖光是江蘇武進人,著名學者、戲劇家、書法家、社會活動家。1917年4月21日出生於北京東城小草廠的一所大宅院裡,2003年4月9日,因冠心病發作,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吳祖光先生家學淵源,幼年早慧,有“神童”之稱。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吳祖光在戲劇、文學、書法界都極具盛名,一生著述頗豐。

吳祖光“神童”之名名副其實,早在19歲時他就寫出處女作《鳳凰城》,令當時已有《雷雨》文名的曹禺盛讚不已,並把這出戏當作為戲劇專科學校學生講課的樣本。

劉盛蓮:早逝的伶人,名劇《風雪夜歸人》的原型

《鳳凰城》的演出獲得巨大反響,有一次吳祖光到劇場看自己的戲時,忘了帶票,被門衛攔住,他解釋自己是劇作者,門衛上下打量他一番,嘲諷道:“你是劇作者,誰信?你是劇作者他兒子吧!”

吳祖光的父親吳瀛是故宮博物院創辦人之一。吳瀛出生在江蘇常州著名世代書香的官宦人家,祖上出過18位文武進士。其父任職清朝著名洋務派領袖張之洞幕府,在辛亥革命前逝世。

吳瀛1914年隨母親莊還女士從湖北到北京投奔黎元洪和舅父都肅政史莊蘊寬,被任命為京都市政督辦公署坐辦,時年僅24歲,具體主管著大量北京市政方面的工作,包括監管住在紫禁城尚未搬走的遜帝溥儀,與北洋政府高層關係密切,人脈豐沛。

吳瀛以詩、文、書、畫聞名,又是一位文物鑑賞家。這樣的家庭文化氛圍給少年吳祖光深厚薰陶和影響。

劉盛蓮:早逝的伶人,名劇《風雪夜歸人》的原型

7歲到17歲,吳祖光在孔德學校上學,這是一所以法國實證派哲學家孔德的名字命名的學校,蔡元培兼任校長,“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著名人物,如魯迅、周作人、劉半農、錢玄同、沈尹默、鄭振鐸等都曾在該校講課。

升入中法大學後,吳祖光便開始正式投稿了,他的第一篇散文《廣和樓的捧角家》發表在《宇宙風》雜誌,以敏銳的眼光分析了各類人物捧角的情形,文筆老到,可算出手不凡。

少年時期的吳祖光有一段“捧角兒”的經歷:在十幾歲讀高中時,他不惜逃學逃課,在北京前門大街的廣和樓,看了將近一年的富連成科班的京劇,每天十二點開鑼,直到五六點鐘結束,看完戲回家連晚飯都吃不上了,可見痴迷之深。

吳祖光被京劇藝術的特殊魅力所吸引,不自覺地接受了戲劇藝術的啟蒙教育。這對他後來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劉盛蓮:早逝的伶人,名劇《風雪夜歸人》的原型

《風雪夜歸人》正是吳祖光的戲劇代表作之一。劇情如下:

上世紀40年代,在一個酷寒的風雪之夜,一個人踉踉蹌蹌地從坍塌的圍牆缺口走進富家蘇弘基的花園。

20年前,這座大城市裡有一個出身貧寒的京劇男演員魏蓮生,以演花旦紅極一時。達官貴人、妙齡男女,甚至一般市民都被他的聲色所傾倒。他交往甚廣,常為窮苦的鄰居紓危濟困,頗受人們的敬慕。

劉盛蓮:早逝的伶人,名劇《風雪夜歸人》的原型

以走私鴉片起家的法院院長蘇弘基,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他的四姨太玉春原是個煙花女子,後被蘇弘基贖出為妾。玉春懷著一顆爭取自由幸福的火熱的心,不甘心於囚籠般的富貴生活。她以學戲結識了魏蓮生,向他傾訴了自己悲慘的身世,後趁蓮生到蘇府祝壽演出之前,將他請到自己的小樓上。他們二人過去的遭遇相近,又都淪為闊老們消愁解悶的玩意兒,失去做人尊嚴,因而由憐生愛,並商定私奔,走向自由。這時,蓮生從窗口摘下一枝海棠花送給了玉春。不料這一切都被由蓮生推薦給蘇家當管事的王新貴看見。

善於阿諛的小人竟忘恩負義將此事稟報了蘇弘基。當玉春按約出走之際,王新貴帶領幾名打手把玉春抓回,蓮生則被驅逐出境。二人從此天各一方。

劉盛蓮:早逝的伶人,名劇《風雪夜歸人》的原型

魏蓮生的後半輩子流落他鄉,貧困度日。玉春被送給了另一個官僚徐輔成,作為無言的反抗,她成了一個“啞巴”奴婢。二十年後,又窮又病的魏蓮生重回故地,企圖尋找昔日的“影子”,死在雪天的屋簷下。而玉春也在這天被送回,但人們卻找不到她,她已消失在大雪中。

做為中國話劇史上的不朽名作,《風雪夜歸人》中的魏蓮生,他的原型是一個早逝的京劇旦角演員:富連成社的旦角劉盛蓮。

劉盛蓮:早逝的伶人,名劇《風雪夜歸人》的原型

劉盛蓮,1915年出生,京劇花旦。原名國祥,字子禎,河北省河間人。

劉盛蓮幼時讀書,十二歲時才入富連成社學戲。在富連成初攻二路老生,後來因為另外一位旦角演員仲盛珍不幸夭亡才改學花旦、刀馬旦。

在富蓮成社,劉盛蓮先後從蕭長華、郭春山、蕭連芳學戲,其最拿手者,當以《打刀》、《皂王》、《馬上緣》、《胭脂虎》、《玉玲瓏》、《秦淮河》、《樊江關》、《穆天王》最為享名。

劉盛蓮天資聰慧,個人很努力,進度很快。舞臺上其妖冶豔麗之情態,直欲追蹤小翠花。他經常觀摩於連泉的演出,看過之後照貓畫虎反覆研習,漸漸地領悟其中的訣竅。於連泉離社後,他就全部接下了他的活路。

劉盛蓮:早逝的伶人,名劇《風雪夜歸人》的原型

劉盛蓮出科後即搭班唱戲。而當時幾乎天天到廣和樓看戲的戲迷裡有個比劉盛蓮小兩歲的少年,就是吳祖光。

吳祖光曾在文章中提到當年的情景:

不僅如此,還有更“壞”的事,我還在捧“戲子”——那動機何在,是一直也想不明白的,現在我卻略有所悟,大半是由於戲劇特有的魔力,有如現在也有一班人迷於“話劇”一樣——我捧的是一個唱花旦的,名叫劉盛蓮的;年歲與我相彷彿,所工的專是風騷潑辣的戲。

我待他真好,我覺得這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和他談天,我同他在北海划船,我把自己最喜歡的小玩意兒都送給他,並且把他約到家裡來。我騙母親說:“這是我的同學,我要留他吃飯。”

劉盛蓮:早逝的伶人,名劇《風雪夜歸人》的原型

有一次在街上,劉盛蓮和吳祖光碰到一群孩子,這群孩子對劉盛蓮說的話非常難聽。什麼“臭娘們,不要臉”之類。吳祖光把這些調皮孩子罵跑後,一轉頭,卻看見了劉盛蓮一臉的眼淚。

劉盛蓮在富連成科滿不久就結婚了,按照梨園行人的習慣,娶的是京劇旦角徐碧雲的妹妹。他一生為了奉養年邁的父母和多病的哥哥,就連結婚,據說也是為了給父母生病而“沖喜”。

他的婚禮上,吳祖光最後一次見到了劉盛蓮。劉盛蓮臉色蒼白地對他微笑:“你多玩兒會兒再走。”

婚後並沒有幾年,劉盛蓮因病逝世,虛歲23歲。按生年推測,大概是1937年前後。

劉盛蓮:早逝的伶人,名劇《風雪夜歸人》的原型

劉盛蓮並沒留下什麼戲劇資料,據說朱家溍先生因為他的出科好久都不願意去廣和樓看戲。

劉盛蓮那句“你多玩兒會兒再走”,則永遠留在了吳祖光的記憶裡,他終生難忘。

吳祖光後來把《風雪夜歸人》主人公,起名叫魏蓮生。

魏蓮生直到玉春出現時,才“知道人該是什麼樣兒,什麼樣兒就不是人”、“知道人該怎麼活著”。

魏蓮生還對他的戲迷說,“您交(朋友)的不是我,是那個在臺上紅得發紫的魏蓮生。”

吳祖光後來想明白了劉盛蓮當初為什麼聽到孩子的罵人淚流滿面。

劉盛蓮:早逝的伶人,名劇《風雪夜歸人》的原型

寫《風雪夜歸人》這出戏,吳祖光自己的想法是:“在目前世界上大多數的人都在受苦時,最緊要的事莫過於去與朋友共甘苦了罷?”

《風雪夜歸人》這個五幕劇,吳祖光先生自己認為是最滿意的一部。他在卷首引了安徒生的話:“高貴和光榮埋在塵埃裡,但真理總有一天可以顯出的。”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