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大別懟,賴嬤嬤的人生了解一下

焦大別懟,賴嬤嬤的人生了解一下

作者

楊樹

重慶公交車司機與乘客對毆,最終公交車墜江,並導致15人死亡。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女乘客坐過站後要求立即下車,被拒絕後與司機發生爭執。

這肯定是一場悲劇,但是追問是誰製造了它還是有意義的。對那位女乘客而言,她坐過站可能是因為刷手機,10年前智能手機普及之前不太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但是坐過站她也可以用別的方式解決,一定是有很多參考信息讓她覺得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處理,比如她已經知道有人曾經通過這樣的方式滿足了訴求。司機也可以用別的處置方式,他選擇目前這種方式也是基於他的“經驗”,比如通過人為製造交通事故的方式讓毆打公交司機的人得到有效懲罰。

還有那些乘客呢?你們為什麼選擇了沉默?因為在他們的認知裡,這是最適當的方式。他們站出來未必可以讓事情朝好的方向發展,但現在這個世界顯然比之前又變壞了一點。

他們就是為雪崩增加最後一片雪花的人。之前那些雪花跟他們並沒有關係,是“暗示”他們可以這樣處理問題的人共同製造了那個雪山。從這個意義上,他們只是代這個社會受過——如果我們此時還要來指責他們,世界上沒有比這更讓人難過的事情了。

整個事件中被指責最多的還是那位坐過站的女乘客。有網友說,選擇公交出行的人生原本就不算成功,今天還要衝上去跟掌握他們命運的人互毆——她是在跟自己的命運對抗嗎?我們寧願相信她僅僅是在發洩一時的情緒。

焦大別懟,賴嬤嬤的人生了解一下

焦大的大部分人生也是在情緒發洩中度過的。

他一出場就在罵人。那天又喝了點酒,他罵大管家賴二是一個欺軟怕硬的傢伙。焦大跟賴二之間的衝突肯定不止一次,在焦大眼裡,你一個大管家算什麼東西?……事實上,我們幾乎可以肯定晚上派車送人這樣的小事都到不了寧府大總管那兒。焦大索性把賈蓉、賈珍、賈敬乃至祖宗罵了一遍,最後還沒忘將他崢嶸的“當年”又強調了一遍。

我們也只是通過尤氏的口間接知道焦大的人生曾經真的非常輝煌。焦大是寧國公的救命恩人——沒有寧國公就沒有後來寧國府的一切。焦大把太爺從死人堆裡背了回來,自己餓著肚子去偷東西給主子吃,得了半碗水留給主子,自己卻喝馬尿……

寧府上下不是應該像祖宗一樣敬著這個忠勇的老功臣嗎?但這個老光棍在賈府存在的意義似乎就是為了被侮辱與損害——他的人生故事想告訴我們什麼?我們知道他一直在對抗,我們還相信他是想通過自己的行動讓這個世界變好一點點。

但他努力的價值是零——這同樣讓人難過。

他以一種極端的方式抱怨別人派活不公,他其實只是在發洩情緒——你一個祖宗輩的老功臣為什麼還在做這最下等的活計呢?雖說革命工作沒有貴賤,但你人生這條線一輩子貼地而行難道不值得反思嗎?早年靠喝馬尿起家,今天卻在吃馬糞……他竭力維護的那個東西對他來說毫無意義。他自認為是一個寧國府的批判家與揭秘者,即便在更加開放的美國社會,負責揭秘的“深喉”是英雄還是叛徒也是見仁見智。

魯迅說焦大是可以做一篇《離騷》的——如果你的“揭秘”既不為正義,也不為利益,這更加沒有意義。焦大註定做不成英雄——賈府被查抄時,焦大最後一次對這個世界破口大罵:我活了八九十歲,從來只有跟著太爺捆人的,今天給人家捆了——他決定與整個世界懟到底!

每個人面前都有一棟100層的大樓,你能到第幾層取決於你拿到房卡的授權級別。你努力與折騰的空間大概只有3米左右,再往上就是天花板了——你被授權樓層的天花板。無論彈跳力多好,你都不可能穿越天花板!

醉酒與叱罵構成了焦大的大部分人生版圖,他當然也沒能離開過他所屬的那個樓層——他甚至一輩子都匍匐在那塊酒氣十足的地板上。

焦大別懟,賴嬤嬤的人生了解一下

同為奴才的賴嬤嬤卻成功跨上了頂樓!

賴二的母親賴嬤嬤曾經只是一個侍候過主子(可能是榮國公或夫人)的老女僕,今天她已榮升為賈母的親密牌友。

賈府的規矩是侍候過上一輩的下人比年輕的主子還有體面。在討論如何給鳳姐湊份子過生日時,底下滿滿地站了一地的人,以賴嬤嬤為代表的幾個嬤嬤卻是可以有一個小凳子坐的。但這些基本都是一些很表面的東西!那與其說是給這些老嬤嬤們的一種榮譽,不如說是榮國府頒發給自己的一塊道德獎牌。

事實上,賴嬤嬤得到的遠不止這些虛名。她的兩個兒子賴升(即賴二)、賴大如今掌管著寧國府和榮國府;孫子賴尚榮還在賈府的一力周旋之下做了州縣級的一方父母官。

但是奴才跟主子之間有多遙遠?就是山跟天的距離。即便是為相為宰,貴為首輔在皇帝面前也是奴才。除非主子格外開恩,除非有特別的綠色通道……社會流動的管道對奴才來說並不存在。但賴嬤嬤憑藉她的一雙三寸金蓮,成功跨越了從奴隸到將軍之間的巨大鴻溝。

她甚至可以像長輩一樣當著眾人的面有板有眼地“教訓”賈寶玉:老爺小時候也沒你這麼天不怕地不怕的,又愛扎窩子,老爺管管怎麼了?老太太還護在頭裡!當日老爺不也是這麼被打過來的嗎?還有那個到三不著兩的珍大爺,他就該先管好自己!

周瑞原是王夫人的陪房,照道理也是有幾分體面的。他兒子被鳳姐攆,還得靠賴嬤嬤來主持公道——攆了去,斷乎使不得。按鳳姐的一貫性格,她下的命令誰敢說個不字?賴嬤嬤敢,而且鳳姐這一次很爽利地同意了。

跟賴嬤嬤一樣資歷的老僕很多,但是隻有賴嬤嬤的兩個兒子成了大管家,整個賴家也成了賈府的一個特別存在。賴嬤嬤的成功人生故事中有什麼特別的橋段嗎?

焦大別懟,賴嬤嬤的人生了解一下

有一年冬天賴大媳婦特意送了寶琴兩盆臘梅、兩盆水仙,春天到來的時候還送了寶玉大魚風箏。這些都未必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但送給誰肯定是有講究的。寶玉不用說了,他是老祖宗的命根子;寶琴卻是老祖宗“一見鍾情”的人——所有人都看得出來,老祖宗心裡是把她作為孫媳婦第一人選的。

更重要的是賴大媳婦這一行為本身所釋放的信號,就像當年賴嬤嬤將晴雯贈予老祖宗一樣。《紅樓夢》中大小丫鬟數量眾多,其中最伶俐標緻的要數晴雯了。晴雯原是賴大買給母親的小丫頭,後來賈母看著喜歡,賴嬤嬤就孝敬了賈母。

賈母是什麼人?如果這點“東西”都能賄賂到她的話,賈府早就樹倒猢猻散了。

大觀園中對主子著意奉承的奴才大有人在,事實上,並非所有的老嬤嬤都能得到老祖宗的好臉色。那一次賈母親自出面處理過管事的二十幾個奶子們。罰的罰,打的打,攆的攆,誰討情都沒用。賈母的話也難聽——這些人仗著有些體面,調唆主子,護短偏向,比別人更可惡!俗語有言,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大部分時候,這句話是適合賈府中那些嬤嬤們的。

而鶴立雞群的賴家一定另有什麼過人之處吧。

焦大別懟,賴嬤嬤的人生了解一下

賈府有大觀園,賴家也有個破園子。“破園子”的說辭足以證明賴嬤嬤是個懂得撒狗糧但不拉仇恨的人。賴家花園,雖不及大觀園,卻也十分齊整寬闊,甚至還有好幾處驚人駭目的。

比花園更值錢的卻是賴大的兒子。按規矩奴才的孩子生出來就是奴才,但是賴大的兒子賴尚榮一出生就成了自由人。因為他獲得了榮府的特別授權,這讓賴嬤嬤銘記於心。賴尚榮在獲得自由身之後,還享受了主子的幾乎所有待遇,乃至捐了前程,最後成為州縣一方父母官。對於他們家族而言,這自然是值得大肆慶賀的。而在這樣的時刻最不應該忘記的就是:在主子面前自己永遠都是奴才——而大部分奴才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在趁了幾個糟錢後很快就忘了自己是誰!

凡是主子能給你的,他隨時都可以收回去——如果需要的話。深明此理的賴嬤嬤時時刻刻都在強調自己奴才的身份,以及主子的恩情。

所有人都會為此感恩戴德,但賴家可能是最會表達這種情感的人。

邀請主子們赴宴是由賴嬤嬤親自出面的,表面上是邀請,實際上是再一次感恩。孫子活了三十歲,做了官,橫行霸道的,但她反覆警告孫子別忘了在恩人面前自己永遠都是奴才。給你自由身,讀書認字,長大成人,裡面多少主子的恩典呀!多少賈家子孫還忍飢挨餓呢,給你一個奴才捐了前程。如果不懂得安分守己,孝敬主子,天也不容你!你鬧出亂子是小事,被不知道的人聽去,說你仗勢欺人,壞了主子的名聲卻是大事!

賴家連擺了三日酒,頭一日,便請了賈母等人。賈母高興,帶了王夫人、薛姨媽及寶玉姐妹等,在賴大家花園中坐了半日。這幾乎是跟孫子做官一樣的榮耀。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把握生命裡每一次感動。”說到底,賴嬤嬤是真正懂得感恩的人,她隨時隨處都把主人的恩德放在心裡,而且堅持說出來。

同樣拿到了一個小凳子的“李奶奶”,卻一直在強調自己曾經的功勞——我的血變成奶,把你養的這麼大,如今看的我還不如襲人重了?這位寶玉的奶媽在周圍人嘴裡也就是個“老貨”,但是永遠不會有人這樣叫賴嬤嬤。就像那些被稱作老貨的嬤嬤們永遠沒有可能成為老祖宗的牌友一樣——你想象一下,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跟你一起坐在牌桌跟前?

焦大別懟,賴嬤嬤的人生了解一下

賴嬤嬤的成功人生,除了養了兩個能幹的兒子、一個爭氣的孫子外,她家不菲的財富似乎也可以間接證明她的人生是多麼完美。

但更多人關心的是賴家的“財富之謎”,就如有人會關心林黛玉家的鉅額財富去向之謎一樣。林黛玉葬父時,是賈璉一路護送的,有人自然認定是賈璉做了手腳。後來賈璉錢不湊手要求鴛鴦把老太太的金銀傢伙押出去暫借幾千兩銀子,又趕上太監府裡夏爺爺來借錢,賈璉順口說了一句:這會子再發個三二百萬的財就好了。難道不能證明賈璉是在林黛玉家發過財嗎?

能嗎?賈璉口中的“三二百萬”是什麼意思?

我們或者還是相信讀“紅樓”最好別算賬吧。元春比寶玉大幾歲?周瑞的女婿冷子興說王夫人第二胎生了元春,奇的是生在大年初一。次年就生了寶玉,按說寶玉該比元春小一歲,但是他們的師生誼、母子情從何而來?元春省親時,寶玉13歲;省親後3年元春死,也與諸多事項都對不上——權且當做《紅樓夢》裡的秘密也無不可。

但還有一種可能——曹雪芹原本就是一個數學差生。薛姨媽評價鳳姐是:帳也清楚,理也公道。作者可能真的欣賞這種會算賬的人,理由是因為他本人並不在行。正如書裡的寶玉,除了錢數,史地生音體美似乎沒有他不在行的。

話說回來,不重視“數目字管理”屬於中國傳統。肇始於隋朝的科舉考試,考來考去,有文有武,就是不考數學。不考就不教,然後就沒人學。《紅樓夢》中最糊塗的可能就是數字了。

賴家的財富來源也重要,但在這裡不是重點。

焦大別懟,賴嬤嬤的人生了解一下

探春赴宴時與賴家人閒談中得知其花園管理的小秘密——承包。不大的賴家花園承包者一年足有二百兩銀子剩,探春這才知道,破荷葉、枯草根子都是值錢的。她還把賴家那套方法搬到了大觀園,效果也是相當明顯的。

對比賈府進的少,出的多,這至少證明賴家是比較善於經營的。

也是鳳姐湊錢過生日那次,賈母自己出20兩,邢王二夫人先打了折,尤氏李紈繼續降級,已經到了12兩,賴大母親說自己必須再打折。沒有人差這幾兩銀子,賴嬤嬤這裡強調的是她奴才的身份——她永遠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應該待在哪裡。賈母不同意,理由是她果位雖低,卻是財主。

我們是否應該相信:其一,賴家有錢根本不是什麼秘密;其二,賈母是認可賴家有錢這一事實的。我們相信,如果賴大他們以權謀私,亂髮賈家的財,老祖宗不至於如此糊塗。

但是說到底賴家依然屬於奴才,這跟他們擁有多少財富都沒有關係。至少在賴嬤嬤心裡是這樣。

說實話,我們並不清楚賴家的發家之道,因為書中沒有交代。但是我們至少從賴嬤嬤的言語行事中斷定他們家是配擁有那些財富的。孫子的“好運氣”肯定跟兩個佔據重要崗位的能幹兒子有關,兩個兒子為什麼這麼能幹?那肯定是賴嬤嬤個人的魅力。

賈府額外關照賴家第三代肯定有拉攏兩府大管家的意思,但賴嬤嬤只記住了賈家主子們的恩德。

而賈家遭難時,賴尚榮的小人嘴臉卻讓人厭惡。賈政為母親送靈回南京,走投無路時,向賴尚榮求借500兩銀子救急。春風得意的賴尚榮只是“賞”了主子50兩,被賈政拒絕。

我們不知道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但是他真的需要以這種近乎無厘頭的方式羞辱他的恩人嗎?這就是“通行本”後四十回的思維方式。它只是再一次跟我們確認這一點:這個世界又變壞了一點。

焦大別懟,賴嬤嬤的人生了解一下

焦大,一個堅持說出真相的人,有時候覺得他就像一個有良心的新聞工作者。但他缺乏全局觀和大局意識,屬於添亂而不是幫忙——爬灰和養小叔子是目前賈府的重大問題嗎?其實寧國府真就沒有正能量的東西了嗎?或者,他應該稍微客觀一點,學會一分為二看問題——就像賈蓉看待世界的方式:髒唐臭漢,其實大家屁股都有屎嘛。

焦大屬於躺在功勞簿上行為不檢點的老幹部,他曾經是個好奴才。也許真是這些小主子們太令人失望了,也可能是老奴才太不能與時俱進了,總之這樣的情況讓人難過……

相對於焦大的醉酒日常,賴嬤嬤牌桌上的時光就悠閒多了。賈府上下少說也有千百口人,最後得善終者一隻手都能數完,而賴嬤嬤幾乎就是唯一的成功人士。當賴嬤嬤享受著比大部分賈氏正經子孫更滋潤的人生時,焦大又一次被人掀翻捆牢,用馬糞填滿嘴巴,拖到馬圈裡去了……而他本來該去祠堂哭太爺的。

從主觀上,焦大的大部分激烈言行都是為了賈家子孫;賴嬤嬤的所作所為客觀上卻成就了自己的榮華富貴。

把賴嬤嬤跟焦大做簡單比對就像指責公交車上的乘客一樣,粗暴而噁心。他們曾經都是優秀奴僕,但今天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說到底,也都是他們各自的命運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