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極端天氣增多,今後幾年會不會導致農產品價格快速升高?

犁塵


近年來極端天氣增多,今後幾年會不會導致農產品價格快速升高?



幾年來自然災害等極端天氣特別多,就今年來說,在春天出現了倒春寒的現象,而且持續時間特別長,導致了一些果樹開花被凍死,限制了小麥的拔節時間延長,直接降低了產量;對於北方地區又出現了春旱、夏旱,個別地區出現了近40天沒有降雨的現象,使得一些農作物被枯死;受颱風的影響,暴風雨天氣的增多使得一些農作物被淹,特別是對於山東、河南地區的大棚蔬菜傷害極大,僅濰坊壽光地區的蔬菜大棚近20萬個被淹沒,導致了蔬菜全部被撲死,使得農民幾十萬的毀於一旦。

即便是今年自然災害頻發,但對於糧食價格來說,始終是平穩的在徘徊著,而且還有出現下降的跡象比如玉米價格比去年下降了0.1元每斤水稻價格比去年下跌了0.2元每斤,所以即便是自然災害的原因造成的減產也不會出現價格上漲過快的跡象。



其實主要原因是由於糧食關係到國計民生,一旦糧食價格上漲過快,會增加城市居民的消費的支出,影響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導致一些不穩定性因素增加,所以任何國家對於糧食價格增長過快,會進行宏觀調控。如果糧食價格大幅度的上漲,就會開倉放糧,壓低糧食的價格,上漲的幅度。畢竟民以食為天,只有糧食才能延續人類的生存發展的保障,所以糧食的價格不會出現大幅度的上漲。

當然對於一些稀有的農產品來說,國家沒有儲存的能力的農產品價格會出現過快的生長,比如今年由於颱風的影響,出現了天價香菜這現象,每斤達到40元錢。但是很快的就會被農民的大田種植說調控,畢竟利益驅使著農民增加收入,去擴大種植面積,很快蔬菜價格出現大幅度下降,就目前的蔬菜價格雖然高於往年,但是相對於今年的行情來說,農資產品的價格上漲,已經是到了不值錢的成本價邊緣。這就是市場規律,物以稀為貴。



所以,對於消費者來說不用擔心因為自然災害導致了農產品價格升高過快的現象,畢竟極端的天氣只會導致局部地區的農產品價格出現上漲。對於絕大部分地區的農產品價格,影響不是太大,而且由於現在的運輸條件特別的發達,很快農產品價格高的地方就會通過市場的調節,把個別農產品價格高的地方的價格拉低。


宗元三農堂


不會,即使有價格迅速升高也不是這個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