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是民族英雄嗎?

丹囚生


特定的歷史要站在特定的時間來看,

現來講究民族團結,講究團結互助,所以不提衛青霍去病是民族英雄了,說不利於團結了,有害於我國穩定發展了,因此很多專家就提出來我們不能管他們叫民族英雄,只能叫英雄。

其實這個理由真的不能讓信服,中華民族從夏至清,有無數次出現過生存危機,有人不顧自己的性命,保家衛國,保證了華夏文明的延續發展,這樣的人,當然就是民族英雄,要知道歷史上的匈奴,鮮卑,蒙古,党項,等等可不是像今天一樣,是我們的同胞,而是一個個窮兇極惡的敵人,是生死仇敵。

郁達夫說過一個沒有英雄的國家是悲哀的,一個有英雄要不知道愛惜的國家是無可救藥的

現在很多學者都在證實人類都是起源於非洲人,這樣算,中國還有民族英雄嘛?

徐福不是日本人的祖先,但日本人肯定有徐福的後裔,不會有那麼一天我們的抗日戰爭也是人民內部矛盾吧?

還有最後一句話,做人不要自我感覺良好,你認匈奴人是華夏民族,關鍵人家同意嘛?


毛火榮


霍去病算不算民族英雄,這一點有點不好判斷!

因為很明確的是。

蒙古是自己人,打蒙古不算民族英雄。

滿族是自己人,打女真的不是民族英雄。

可是霍去病打的是匈奴!匈奴都已經滅亡上千年了!我們憑什麼考慮匈奴的感受?


有人說匈奴後來成了匈牙利人,有個匈牙利有個馬紮兒族就是匈奴後人,為了國際關係,還是不要讓霍去病當民族英雄了!

別逗了!

打日本鬼子的戚繼光不是民族英雄,因為中日關係很重要。

打荷蘭鬼子的鄭成功不是民族英雄,因為中荷關係很重要。

於是,我們還又民族英雄嗎?

所以,不考慮已滅亡的匈奴人感受的話,霍去病毫無疑問是民族英雄!

霍去病的河西之戰,為後來開闢絲綢之路奠定基礎。有了絲綢之路,才有中西交流,才有西域各民族大團結。這個角度來說,霍去病也算是民族團結和諧的象徵。

霍去病兩大功勞,為中華民族開疆拓土,促進漢民族和西域各民族和平交流。這樣是人不是民族英雄,誰是?

說霍去病不是民族英雄的,你們是不是要認匈奴人當祖宗?要知道,匈奴人最瞧不起這種人,西晉匈奴人劉淵起兵建立漢趙,他姓都隨了漢人,恨不得把祖籍改為漢族!


歷史知事


當然是民族英雄了。

什麼是民族英雄,凡是捍衛了中華文化的英雄都是民族英雄。

孔子說管仲“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就是說沒有管仲,我們都是披髮左衽了。

披髮左衽只是一個象徵,表示的是中華文化的淪喪。

管仲抵擋了蠻夷等落後地區的劫掠,保證了中華文化範圍內生產秩序,在孔子眼裡他是一個英雄,只是那時候中華文化尚未整體成型。但孔子肯定管仲功勞的範圍就是從文化圈的捍衛上肯定的,同時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推廣了先進文化。如果當時有民族概念,孔子一定說管仲是民族英雄。

同理,霍去病的貢獻也是如此。

霍去病和衛青先後多次打敗匈奴,讓胡人不敢彎弓而抱怨,再不南下而牧馬,這是先進文化打敗落後文化。

試想如果是匈奴人侵略了漢朝,滅掉了漢朝。

那我們現在的文化恐怕就不是這樣的文化,披髮左衽,茹毛飲血,甚至從商到周乃至秦漢多年積累的先進文化都會毀於一旦。

你能說衛青和霍去病不是民族英雄。

現在有些人否定霍去病、岳飛等人為民族英雄,所依據的無非就是一條,現在中華民族一家親。

但不要忘了你現在能說中華民族一家親這樣的話,那是仗著我們先祖中的無數英雄浴血沙場才保留下來的文化。

五千年來中華文化燈火不熄,多少英雄多少血淚捍衛的結果。我們文化光亮越照越遠,招遠撫近。

說什麼中華民族一家親,就是拿現在的觀點去套過去的歷史,就如同一個傻子吃燒餅,吃到第五個燒餅吃飽了,於是就否定了前面所有的燒餅,打著飽嗝說:“早知道就吃第五個好了,何必浪費前面那四個。”

同樣我們肯定霍去病肯定岳飛的民族地位,也不是要否定民族一家親,我們是要肯定的這種面對外侮敢於反抗的精神。

特別是霍去病少年英雄,二十來歲奔馳沙場,那麼鮮活的生命,那麼輝煌的勝利,恰恰像我們這個民族,那時候我們這個民族也才才步入青春期,他眼界開闊,胸襟廣大,如朝日東昇,如馬駒初奔,如清溪出谷,他像世界展示了自己堅實的臂膀。

喊出那句最強音“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錦翼


霍去病、岳飛在之前一直被成為民族英雄,甚至出現在歷史課本中,但是近些年,這些曾經的“民族英雄”逐漸失去民族英雄的光環,甚至淡出了課本,這源於現代的關於民族英雄的劃分的改變。



在現在,出現了中華民族觀念,56個民族是一家,因此霍去病與匈奴的作戰,成了所謂的民族內部矛盾,不存在民族英雄的說法,在新的民族觀念的劃分下,霍去病、岳飛等人,頂多是一個漢族英雄,而不能稱為“民族英雄”。



關於民族英雄的劃分,是指中華民族與外族的戰爭而為國家作出貢獻的人物,例如左宗棠收復新疆,鄭成功收復臺灣,他們都是民族英雄。



新的民族英雄的劃分,基於中華民族大團結的觀念,因此淡化了之前岳飛、霍去病等所謂的“民族英雄”。


密探零零發


現在很多所謂的歷史專家,為了達到標新立異或者不可告人的目的,經常對已經是常識性問題進行翻案,比如說企圖把人教版歷史教材中的衛青、霍去病抗擊匈奴的歷史刪除。

姑且不論這些人有什麼目的,單從辯證歷史觀來分析,我們也不能用今人甚至後人的眼光來看待過去的歷史。比如有人認為宋時的金朝,現在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稱岳飛為”民族英雄“不妥,應該改成”國家英雄“。如此說法,簡直就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西漢年間,匈奴成為華夏民族和中華文明的大敵,舉國抗匈既是當時的國策,也是全民族的使命擔當。衛青、霍去病作為其中的姣姣者,在漢武帝的充分信任和重用下,發揮了自身傑出

的才能,為漢朝打敗匈奴,讓漢民族屹立於東北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也湧現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我們決不能否定這些英雄,否則就是否定抗日戰爭史。列寧說:“忘記過去就是背叛”。不管歷史過去多少年,哪怕幾百年後日本也是我們版圖的一部分,我們都不能忘了那段悲壯的抗日曆史,更不能抹剎了民族英雄。


華哥雜談


霍去病當然是民族英雄了!

漢朝時期,已經不像秦朝時期那樣可以把匈奴死死地擋在長城之外。先有漢高祖白登之圍,後有匈奴單于對呂后的侮辱。到了漢武帝時期,為了換取和平,漢朝公主也不得不去和親。這讓雄才大略、文韜武略的漢武帝倍感屈辱,因此他先是啟用,草根出身的衛青,對匈奴進行全面反擊,重創了匈奴。


而作為衛青外甥的霍去病,在軍事上的才能甚至超過其舅舅。可謂百戰百勝,而且經常都是以少勝多。使得匈奴人聞風喪膽。漢武帝因此封霍去病為冠軍侯。可惜的是,天妒英才,霍去病年僅23歲就去世了。漢武帝因此極為悲痛,為其修建了豪華的墳墓,並追封為景桓侯。

因此,極大鼓舞漢朝朝野和軍民士氣的霍去病,為漢朝後世安寧做出卓越貢獻的霍去病,怎麼能不是民族英雄呢?


地震博士


霍去病不是民族英雄嗎?

岳飛不是民族英雄嗎?

戚繼光不是民族英雄嗎?

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嗎?

林則徐不是民族英雄嗎?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是的,他們都是民族英雄!

至少他們是漢族的民族英雄。難道不是嗎?

漢族的民族英雄不是民族英雄嗎?

各個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英雄,所謂各為其主,盡職盡責盡忠報國的,無論哪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英雄。


雖然歷史在前進,民族在融合,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歷史觀,但是如果我們都不敢承認上述這些人都是民族英雄,那我們還應該堅持什麼?還有什麼值得堅持的?如果我們拋棄了這些脊樑式的人物,試問我們還能堅持下去嗎?沒有這些人物為代表的民族精神,我們將何以繼往開來?

民族英雄代表的不是個人,不是代表的英雄,而是代表了一個民族不屈不撓、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只有有了這種精神,守住了這種精神,一個民族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千年不倒!



廣州濮雲軒茶莊


霍去病是民族英雄!

霍去病,河東平陽人。他是平陽公主府家的女奴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霍去病亦是大將衛青的外甥。

由於出身的緣故,霍去病的童年是在曲折坎坷中度過的。其自幼隨自己的舅舅衛青長大。受其影響,霍去病自幼即喜歡舞刀弄槍。


(霍去病石刻)

英雄不問少年,英雄不問出處。元朔六年,年僅17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騎校尉,並隨自己舅舅衛青出塞外迎擊匈奴。這次戰役霍去病表現出了出色的軍事天賦,初露鋒芒。以至漢軍大獲全勝,其英雄氣概更是勇冠全軍。回師凱旋後,漢武帝即封年僅17歲的霍去病為冠軍侯。

元狩二年,漢武帝再次升任霍去病為驃騎將軍。

是年霍去病親率大軍於春秋兩季出兵攻打佔據今河西走廊地區的匈奴兩支部落。最終霍去病不負眾望大敗匈奴兩部,並使一部分匈奴人歸順漢朝。更為重要的是漢朝自此實際控制了河西地區,為之後打通西域道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著漢朝國力的進一步增強,元狩四年,漢武帝命令衛青、霍去病各率5萬人馬出塞外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

此次戰役中,霍去病率軍北進近兩千多公里,先後殲滅匈奴部眾70000餘人,並俘虜一大批匈奴官員子弟。霍去病乘勝追擊,一直深入到今蒙古國境內追逃匈奴殘餘勢力。

此次戰役之後,匈奴被徹底蕩平。

此次戰役也改變了漢初以來在與匈奴作戰中,漢朝始終處於被動的局面;此番戰役,也為漢朝在西北地區安全提供了巨大保障。

衛青、霍去病班師回朝之後。是年漢武帝在朝中設大司馬位。武帝下令衛青、霍去病皆加封為大司馬,並下令驃騎將軍霍去病與其舅舅大將軍衛青同食同等俸祿。

————————————————————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天妒英年。元狩六年,年僅24歲的霍去病不幸因病早逝。武帝非常的傷心難過,下令在自己的茂陵附近為霍去病修造陵墓,並將陵墓建造成為外形似祁連山的模樣,以表彰他生前所立不世之功,武帝亦希望其能永遠常伴自己左右。並諡封霍去病為“景桓侯”,取義“並武與廣地”。以彰顯其克敵服遠,英勇作戰、擴充疆土之意。

(霍去病西征雕塑)


————————————————————

霍去病雖出身為奴之家,長於綺羅,但他卻從不曾沉迷於榮華享受。而是始終將國家安危與建功立業作為自己的第一要務。其生前,武帝曾為其修建過一座豪華的府邸,並對霍去病說到“去病,你年齡也不小了,該娶個媳婦了”。霍去病卻斷然拒絕武帝的好意,回應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霍去病墓)


——司馬遷:“驃騎亦放此意,其為將如此”

——班固:“飲馬瀚海,封狼居山,西規大河,列郡祁連。”

唐朝建中三年,大臣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64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其中就包括霍去病。

霍去病自少年時期便追隨舅舅衛青出塞外,越長城抗擊匈奴。為漢朝邊境和平與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霍去病功在社稷,福澤後世。特別是他那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壯語,早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事蹟直到今日仍然被廣為傳頌,影響了此後二千多年的無數仁人志士,為國為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由此,霍去病是民族英雄是最無可爭議的!


小司馬說


原本這個問題沒有想作答。因為這原本不是需要討論的話題。但是本著對霍去病的欣賞,想看看這裡面有什麼奇談怪論。結果還真的看到了很多。本人不才,陳詞幾句,以正視聽。

談論這個話題,爭議應該不在霍去病本人身上。他的出身也好,戰績也好,這些都是蓋棺定論的了,無需質疑。如果有人在這方面還提出質疑,不得不說這些人真的是無聊透頂或者別有用心了。

那麼爭議就在於是不是“民族英雄”了。什麼是民族英雄?很多人說多民族的國家,漢人和匈奴人打算不得民族。還用鄭成功舉例子,認為打敗類似荷蘭這樣的外人才算民族英雄。還有人認為他只是一介武夫,只是執行上級的命令而已。入是種種。看到這些奇談怪論,我也是佩服的不要不要的。

那我們先明確一下,到底什麼是民族英雄吧。根據《辭海》的解釋,民族英雄是指維護國家領土、領海、領空主權完整,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人民利益及民族尊嚴,在歷次反侵略戰爭中,獻出寶貴生命和作出傑出貢獻的仁人志士。

那麼根據這個概念,霍去病作為民族英雄顯然是毫無爭議的。首先他維護了大漢這個國家的領土完整,保護了國家的安全。他驅除韃虜,維護了邊疆人們的利益。他封狼居胥,維護了民族的尊嚴。而且他多次參加了反侵略戰爭,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樣的人,有什麼爭議他不是民族英雄呢?





A0000小米先生


這是怎麼了?民族英雄不敢認了!

霍去病不是民族英雄了

岳飛不是民族英雄了

史可法不是民族英雄了

汪精衛是救國的英雄了

這些學者磚家叫獸到底要幹嘛?霍去病當然是民族英雄,不要用今日的環境來定義千年前的人物,當時的匈奴和漢王朝是兩個敵對的政權,沒有漢武帝的雄才大略和霍去病衛青的奮勇當先,漢民族的生存空間蕩然無存。

千年後,萬年後,當日本島不再適宜生存,和族遷入中國,融入到57個民族,那時肯定還有一批自詡專家的傢伙說:“看,和族都是我們的大家庭了,當時的日本侵華就是內部矛盾,汪精衛也不是漢奸了,東條英機也不是戰犯了……”我去,想想都可悲。

一個民族沒有英雄是可悲的,否定英雄是無恥的,霍去病打的外敵滿地找牙,不是民族英雄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