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六十歲了,該如何進行增肌鍛鍊?

laogao43744506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會選擇通過健身來提高身體各方面的水平,不得不說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六十歲的年齡算是一個”高齡“健身愛好者了,身體各方面肯定不能和年輕時候相比,要進行增肌訓練之前一定要注意一下問題。

是否有心腦血管類疾病,很多中老年人都會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腦血管類問題,作為高強度的力量訓練,會加快心率,提高心臟供血的速率,因此也會給心血管帶來負擔。

要注意身體柔韌性的問題,六十歲的年齡身體各方面機能都有所下降,尤其是四肢肌肉,關節韌帶的柔韌性。訓練前應該進行充分的熱身,如果在力量訓練時身體過度僵硬,很容易造成關節,韌帶扭傷。

年齡增大,身體恢復性能也會下降,尤其是力量訓練後的肌肉恢復時間會更長。當然在飲食方面更不能像年輕人吃的那麼隨便,因此食物熱量的攝入控制需要更加精準。

在無氧訓練的同時,最好增加小強度的有氧訓練,可以幫助中老年朋友提高心肺能,體能。

希望可以幫到你,喜歡點下關注哦~


博刻健身BodyBlog


60歲可以繼續進行肌肉訓練,但大前提要保證:

1.心臟功能完好

2.無明顯的關節病變,尤其是肩,腰椎,膝最重要

3.無消耗性的慢性疾病,類似糖尿病,或者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就比較難增肌了

-----------------------------------------

確認了以上三點後,在增肌訓練中,我提幾點中肯的建議:

1.訓練的頻次

中老年的增肌訓練,不能和年輕人一樣每週5次甚至更多

這是100%會導致訓練過度,增肌緩慢的

我的建議是每週3次,最多4次增肌訓練

每次要求節奏稍微緊湊,總時長一定控制在1小時以內

因為在這個年齡,睪丸酮的下降水平是還是挺多的

大家可以看到,50歲的時候睪丸酮就是20歲的一半了,60歲會更低

因此,不要去嘗試過於疲勞的消耗,這是不健康的

2.進補要更充分

人體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蛋白質吸收率也是逐年下降

在60歲以後,蛋白質的吸收率會不足20歲時候的70%

因此,年齡大的人在訓練以後,事實上對於營養的需求會更高

儘量補充優質的動物蛋白

這種蛋白質會很容易被人體吸收

條件富裕多吃海魚和牛肉,前者補充微量元素,後者有肌酸

條件一般的用牛奶和雞蛋代替,這兩種蛋白質吸收率都在95%以上

3.把減脂提上日程

隨著年紀的遞增,人體的基礎代謝減緩

脂肪堆積的量是非常恐怖的

很多中老年健身很久看不到效果,並非你們的肌肉沒有長進

而是太厚的脂肪層蓋住了肌肉

所以建議在增肌進行到一個階段後,進行系統的有氧減脂

這是叫你更加輕鬆的獲得肌肉線條的捷徑

通常在持續增肌一年左右,就可以刷一波脂肪了,為期3個月上下就可以

----------------------------------

中老年健身要量力而行,不要攀比重量

越佛系的心態,往往會得到越好的效果

希望有幫到你。


虎山行不行



陳雲強


現在的6o歲應還不老,只要堅持鍛練,還是能增肌的,只是不要用太重的器槭,和太劇烈的運動,象我62歲了,就是在家做下啞鈴操,做下俯臥撐,在公園玩下單雙槓,我覺得肌肉還行。



好再去


1、高齡人群常伴隨心腦血管疾病,這是該類人群增肌最大的絆腳石,還是需要謹遵醫囑的好!

2、如果沒有心腦血管疾病,則看是否有關節炎症,常見的如肩周炎、椎間盤突出、老寒腿等,在訓練時則需要保守一些,可以參照康復訓練。

3、如果是身體健康,只是年齡大而已,那麼可以採取常規健身計劃,區別在於,訓練量和強度對力量、肌肉的增長幅度參考上需要減一減,根據實際情況來。如果拿捏不準可以採用金字塔遞增的方式,做好詳細記錄。依然採取保守的訓練計劃,側重點在神經募集肌肉能力上,建議最高不超過60%最大負荷(根據實際情況浮動)。

4、務必做好防護措施,我也有一個高齡學員,訓練時險些受傷,萬幸提前做了準備,有驚無險。


仔細一數七個字


健身不分年齡,

只要你堅持訓練胸,肩,背,腿,循環練

三個月就可以看到身體的變化

注意多吃瘦肉,高蛋白,

雞胸肉,雞蛋蛋清,魚肉,鴨肉,蝦龍利魚

訓練一定要科學健身,根據身體自身情況量力而行,切莫追求大重量


阿泰講健身


適當進行鍛鍊,覺得心血管好沒有任何問題,器械你就上,我提醒你60了強度不要大,肌肉成型了,肌肉男就行了保持,因為你各器官老化了。已經不錯了。槓鈴推槓鈴,斜上飛鳥,深蹲,跑步機,平板支撐,腹輪,肌群練習器械。慢慢


劉晉8


這個問題如果男人在60歲想增肌肉的話,可以適當的做一些俯臥撐鍛鍊。不宜過多,每天做三組,每組以20個為標準。


惹毛了就咬我


我五十五了,一口氣五十個俯臥撐,咋樣😊貴在堅持鍛鍊OK😁。


雲海霞波YunHaiXiaBo


健身不分年紀,年紀大了照樣可以鍛鍊,我們可以通過功能性訓練來增加我們日常生活質量,確保晚年能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