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性胃炎如何治療?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發瘋的蝸牛97199506


慢性萎縮性胃炎應該是胃部良性疾病中很嚴重的形式,屬於胃癌的癌前疾病,特別合併了腸化生的表現,癌變的風險比較高(注意:不是說一定會癌變,屬於癌前病變,但不是都會癌變)。慢性萎縮性胃炎多數由於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沒有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也沒有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胃黏膜上皮細胞損害嚴重,正常的胃黏膜上皮形態和結構改變。

慢性萎縮性胃炎要給與足夠的重視,積極治療。包括應用質子泵抑制劑(各種拉唑類藥物和胃粘膜保護劑),同時改善飲食習慣,並且要做吹氣試驗,看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Hp),一般會有,如果明確有Hp感染的話,建議就診消化內科,規範的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然後半年或者一年再複查胃鏡,同時在粘膜不好處多點取活檢,明確病情是否好轉,以及有無癌變。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要注意自己有無癌症家族史尤其是消化道腫瘤家族史。所謂家族史就是直系親屬是否患有癌症(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親屬),如果有癌症家族史的話,患癌風險要比普通人群至少高2-3倍,更要注意飲食,減少不良的生活習慣。

平時注意的事項建議如下:

(1)、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儘量做到飲食規律,少吃煙燻火烤食物(含有致癌物)、少吃醃製食物(亞硝酸鹽)、不要經常喝高度酒(對粘膜損傷嚴重)、不要經常吃燙食(同樣損傷胃粘膜,反覆的損傷和修復過程容易出現突變機會)、儘量不吃黴變食物。

(2)、建議行吹氣試驗檢查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Hp):研究表明Hp是胃炎胃潰瘍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因此,根除Hp就非常必要。

(3)、如果有癌症家族史的話,建議定期體檢。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首先,我要先明確一個概念,萎縮性胃炎並不是指胃體積縮小啦,而是指在胃鏡下觀察到的胃固有腺體的萎縮(數量減少,功能減低)。所以萎縮性胃炎的特徵性病變即為胃粘膜固有腺體萎縮。

萎縮性胃炎多是在淺表性胃炎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病變。其症狀以上腹部脹滿感多見,伴有或無腹痛;如有出血、貧血、和消瘦時,提示病情加重。常見的病因有:1.感染:a幽門螺桿菌感染HP(目前公認的主要病因)b其他細菌、病毒感染;2.物理化學因素:a食物刺激(反覆進食刺激性食物如酒、濃茶、咖啡、過燙過硬等飲食容易損傷胃黏膜)b吸菸(研究發現吸菸可提高慢性胃炎的發病率)c藥物(非甾體類抗炎藥會引起胃粘膜糜爛,糜爛癒合後會遺留慢性胃炎)d十二指腸液反流,膽汁反流會損傷胃粘膜屏障,引發炎症e年齡因素和營養因素,其發病率隨年齡而增高;慢性缺血缺氧也會致胃粘膜損傷。

治療方法有1.感染的患者應積極進行抗感染治療,尤其是HP感染要認真對待 2.保護胃黏膜(抗酸藥可以中和胃酸,提高胃內ph值,起到保護胃黏膜作用;抑酸藥抑制胃酸分泌而起到保護胃黏膜作用;還可以使用胃粘膜保護藥) 3改善胃動力,促進胃腸運動,加速胃排空,從而減少胃內容物滯留時間 4對因治療,改善營養狀態,糾正缺血缺氧等。

患者要正確對待萎縮性胃炎,保持心情愉悅;避免引起胃粘膜損傷的因素,平素生活要戒菸戒酒、辛辣刺激食物少食,過酸過甜的少食;儘量避免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藥品;平素三餐要規律,進食速度不宜過快,清淡少油,不要吃的過飽,容易加重胃的負擔,要自己揣摩適合自己的飲食;要定期複查胃鏡,以瞭解疾病的穩定與否,從而制定適合的治療方案。

本期答主:王倩倩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杏花島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胃癌前病變,如果不積極治療,會發展為胃癌。所以,很多患者胃鏡檢查看到這個檢查結果後,都會高度緊張。

與非萎縮性胃炎一樣,萎縮性胃炎也是能找到病因的疾病。其中,最常見的病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所以,萎縮性胃炎的患者,需要檢測是否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通常通過活檢、幽門螺桿菌抗體、13C尿素呼氣試驗等可明確。若幽門螺桿菌陽性,需要抗幽門螺桿菌治療:PPI+鉍劑+兩種抗生素。療程通常為2周,結束後再複查。

其次,胃腸動力異常,會導致膽汁反流,損傷胃黏膜,也會繼發萎縮性胃炎。這部分患者需要使用促胃腸動力藥物,加強胃蠕動,減輕反流。如果出現上腹燒著不適,可加用PPI或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等對症處理。

此外,營養不良,也會導致萎縮性胃炎,具體需要結合專科檢查明確。

需要注意的是,經治療後,部分病人的胃黏膜萎縮是可以逆轉的。且研究發現,選擇性環氧化酶抑制劑(COX-2)可逆轉萎縮性胃炎。治療後需要定期複查,以防病情加重。


醫DAO


萎縮性胃炎作為臨床上消化系統的常見疾病,對於萎縮性胃炎的治療臨床上主要以去除病因和對症治療為主。

引起萎縮性胃炎的常見病因主要有:

1.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當幽門螺桿菌經口進入胃內之後,部分可以被胃酸殺滅,部分則附著於胃黏膜,並侵入胃黏膜的深層,引起胃黏膜的炎症,一方面避免了胃酸的殺菌作用,另一方面難以被機體的免疫機能清除。

2.十二指腸液反流進入胃內:當膽汁、胰酶等物質反流進入胃內之後,會對胃黏膜引起一種化學性的損傷,當這種損傷長期的存在時,就會造成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發生。

3.年齡因素:老年人的胃黏膜血管扭曲、脆弱,這種胃部的血管因素可以導致胃黏膜的營養不良,營養缺乏,所以萎縮性胃炎較多發於中老年的患者。

4.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長期的進食辛辣、刺激、生冷、腐壞的食物會造成胃黏膜的炎症發生,而長期的抽菸、飲酒也造成胃黏膜的薄弱,更容易發生萎縮性胃炎。

對於萎縮性胃炎的治療,首先需要做到的是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戒菸戒酒,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除了要戒除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對於一些消化不良症狀較為嚴重的患者,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藥物來進行相應的對症治療,小克推薦的緩解消化不良的藥物主要有:隴馬陸胃藥片、太田胃散、健胃消食片、摩羅丹。

還有一個萎縮性胃炎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項就是,不要服用奧美拉唑等抑酸藥物,因為萎縮性胃炎的病理改變就是由於胃黏膜腺體的萎縮,導致胃酸的分泌匱乏,而奧美拉唑可以加重胃酸的分泌不足。

以上就是小克的觀點,歡迎各位提問和補充,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醫學


萎縮性胃炎是胃炎的一種分型,也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主要是指,胃黏膜上皮受到反覆的損傷,使得原有的腺體發生了萎縮。患者主要以胃痛、反酸、飽脹、上腹不適等為主要症狀。萎縮性胃炎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飲食,甚至會增大癌變的風險。

要根據引起萎縮性胃炎的原因,合理的選擇治療方式。目前普遍認為,萎縮性胃炎主要與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規律飲食等有關。因此,可使用質子泵抑制劑(例如奧美拉唑)抑制胃酸。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以使用膠體果膠鉍、阿莫西林、奧美拉唑和呋喃唑酮四種藥物聯合治療。

治療過程需要遵照醫囑合理用藥,不可亂用藥物,防止與其他藥物產生對人體有害的化學反應。

當然,要注意部位保養。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按時進餐,不暴飲暴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