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如何治疗?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发疯的蜗牛97199506


慢性萎缩性胃炎应该是胃部良性疾病中很严重的形式,属于胃癌的癌前疾病,特别合并了肠化生的表现,癌变的风险比较高(注意:不是说一定会癌变,属于癌前病变,但不是都会癌变)。慢性萎缩性胃炎多数由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没有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也没有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损害严重,正常的胃黏膜上皮形态和结构改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要给与足够的重视,积极治疗。包括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各种拉唑类药物和胃粘膜保护剂),同时改善饮食习惯,并且要做吹气试验,看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一般会有,如果明确有Hp感染的话,建议就诊消化内科,规范的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然后半年或者一年再复查胃镜,同时在粘膜不好处多点取活检,明确病情是否好转,以及有无癌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要注意自己有无癌症家族史尤其是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所谓家族史就是直系亲属是否患有癌症(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如果有癌症家族史的话,患癌风险要比普通人群至少高2-3倍,更要注意饮食,减少不良的生活习惯。

平时注意的事项建议如下:

(1)、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尽量做到饮食规律,少吃烟熏火烤食物(含有致癌物)、少吃腌制食物(亚硝酸盐)、不要经常喝高度酒(对粘膜损伤严重)、不要经常吃烫食(同样损伤胃粘膜,反复的损伤和修复过程容易出现突变机会)、尽量不吃霉变食物。

(2)、建议行吹气试验检查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Hp):研究表明Hp是胃炎胃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因此,根除Hp就非常必要。

(3)、如果有癌症家族史的话,建议定期体检。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


首先,我要先明确一个概念,萎缩性胃炎并不是指胃体积缩小啦,而是指在胃镜下观察到的胃固有腺体的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所以萎缩性胃炎的特征性病变即为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

萎缩性胃炎多是在浅表性胃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病变。其症状以上腹部胀满感多见,伴有或无腹痛;如有出血、贫血、和消瘦时,提示病情加重。常见的病因有:1.感染:a幽门螺杆菌感染HP(目前公认的主要病因)b其他细菌、病毒感染;2.物理化学因素:a食物刺激(反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酒、浓茶、咖啡、过烫过硬等饮食容易损伤胃黏膜)b吸烟(研究发现吸烟可提高慢性胃炎的发病率)c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会引起胃粘膜糜烂,糜烂愈合后会遗留慢性胃炎)d十二指肠液反流,胆汁反流会损伤胃粘膜屏障,引发炎症e年龄因素和营养因素,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慢性缺血缺氧也会致胃粘膜损伤。

治疗方法有1.感染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尤其是HP感染要认真对待 2.保护胃黏膜(抗酸药可以中和胃酸,提高胃内ph值,起到保护胃黏膜作用;抑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而起到保护胃黏膜作用;还可以使用胃粘膜保护药) 3改善胃动力,促进胃肠运动,加速胃排空,从而减少胃内容物滞留时间 4对因治疗,改善营养状态,纠正缺血缺氧等。

患者要正确对待萎缩性胃炎,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引起胃粘膜损伤的因素,平素生活要戒烟戒酒、辛辣刺激食物少食,过酸过甜的少食;尽量避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品;平素三餐要规律,进食速度不宜过快,清淡少油,不要吃的过饱,容易加重胃的负担,要自己揣摩适合自己的饮食;要定期复查胃镜,以了解疾病的稳定与否,从而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本期答主:王倩倩 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杏花岛,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杏花岛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病变,如果不积极治疗,会发展为胃癌。所以,很多患者胃镜检查看到这个检查结果后,都会高度紧张。

与非萎缩性胃炎一样,萎缩性胃炎也是能找到病因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所以,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需要检测是否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通过活检、幽门螺杆菌抗体、13C尿素呼气试验等可明确。若幽门螺杆菌阳性,需要抗幽门螺杆菌治疗:PPI+铋剂+两种抗生素。疗程通常为2周,结束后再复查。

其次,胃肠动力异常,会导致胆汁反流,损伤胃黏膜,也会继发萎缩性胃炎。这部分患者需要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加强胃蠕动,减轻反流。如果出现上腹烧着不适,可加用PPI或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对症处理。

此外,营养不良,也会导致萎缩性胃炎,具体需要结合专科检查明确。

需要注意的是,经治疗后,部分病人的胃黏膜萎缩是可以逆转的。且研究发现,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COX-2)可逆转萎缩性胃炎。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以防病情加重。


医DAO


萎缩性胃炎作为临床上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对于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临床上主要以去除病因和对症治疗为主。

引起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病因主要有:

1.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当幽门螺杆菌经口进入胃内之后,部分可以被胃酸杀灭,部分则附着于胃黏膜,并侵入胃黏膜的深层,引起胃黏膜的炎症,一方面避免了胃酸的杀菌作用,另一方面难以被机体的免疫机能清除。

2.十二指肠液反流进入胃内:当胆汁、胰酶等物质反流进入胃内之后,会对胃黏膜引起一种化学性的损伤,当这种损伤长期的存在时,就会造成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发生。

3.年龄因素:老年人的胃黏膜血管扭曲、脆弱,这种胃部的血管因素可以导致胃黏膜的营养不良,营养缺乏,所以萎缩性胃炎较多发于中老年的患者。

4.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长期的进食辛辣、刺激、生冷、腐坏的食物会造成胃黏膜的炎症发生,而长期的抽烟、饮酒也造成胃黏膜的薄弱,更容易发生萎缩性胃炎。

对于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除了要戒除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对于一些消化不良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药物来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小克推荐的缓解消化不良的药物主要有:陇马陆胃药片、太田胃散、健胃消食片、摩罗丹。

还有一个萎缩性胃炎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就是,不要服用奥美拉唑等抑酸药物,因为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就是由于胃黏膜腺体的萎缩,导致胃酸的分泌匮乏,而奥美拉唑可以加重胃酸的分泌不足。

以上就是小克的观点,欢迎各位提问和补充,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小克医学


萎缩性胃炎是胃炎的一种分型,也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指,胃黏膜上皮受到反复的损伤,使得原有的腺体发生了萎缩。患者主要以胃痛、反酸、饱胀、上腹不适等为主要症状。萎缩性胃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甚至会增大癌变的风险。

要根据引起萎缩性胃炎的原因,合理的选择治疗方式。目前普遍认为,萎缩性胃炎主要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规律饮食等有关。因此,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例如奥美拉唑)抑制胃酸。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使用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和呋喃唑酮四种药物联合治疗。

治疗过程需要遵照医嘱合理用药,不可乱用药物,防止与其他药物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反应。

当然,要注意部位保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