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看看百城百縣百企怎樣展示“中國力量”

中宣部在全國範圍內甄選出“百城百縣百企”,展開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改革前沿陣地深圳、文化脫貧典範青海省互助縣、民族乳企代表飛鶴等入選改革開放40年成果展示的典型案例。


改革開放的40年,我國的城市、縣區面貌發生鉅變,也湧現出了眾多優秀的民族企業。

為此,中宣部在全國範圍內聚焦具有代表性的地區和企業,甄選出“百城百縣百企”向全社會推薦,近期展開“百城百縣百企”的主題報道,以充分展現典型地區和企業的改革發展之路。改革前沿陣地深圳、文化脫貧典範青海省互助縣、民族乳業代表飛鶴等入選改革開放40年發展成果展示的典型案例。

分析認為,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從一城一縣一企的視角,深度觀察各地區、各企業改革開放的成就,不僅是為總結過去的經驗,更是為未來發展找出策略和路徑。

━━━━━

深圳:全國科技創新高地講述“中國故事”


改革開放極大解放了社會生產力,首要影響就是城市發展的突飛猛進。在此次“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中,各大媒體的開篇報道聚焦在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深圳。

改革開放40年,看看百城百縣百企怎樣展示“中國力量”


40年前,深圳還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個小漁村,沒有一所大學、沒有一家科研院所,科技資源“一窮二白”。1980年,深圳特區成立,讓昔日小漁村從此走在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前列。如今,深圳已擁有5G技術、石墨烯、新能源汽車等一系列高新技術產業,走出了一條從跟隨模仿到源頭創新的躍升之路,成為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專家說,“創新之都”深圳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信心與決心,入選“百城百縣百企”是社會對深圳40年來發展經驗的高度認可。從上千個城市中甄選出100個城市,總結中國城市崛起的經驗,無論對中國還是世界都有重要意義。

━━━━━

互助縣:文保脫貧雙翼齊飛走“中國道路”


作為全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青海省互助縣憑藉文化保護與脫貧致富“雙翼齊飛”,入選此次“百城百縣百企”典型案例。近年來憑藉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互助縣70個重點貧困村、1.5萬貧困人口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入股旅遊產業分紅、延伸旅遊產業鏈條等方式實現穩定脫貧,真正實現了“農旅結合,以旅富農”。

改革開放40年,看看百城百縣百企怎樣展示“中國力量”


分析認為,農村到城鎮,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我國縣域經濟飛速發展。互助縣、米林縣、順德區等縣區的改變見證著改革開放的成果,集中體現了我國農村扶貧攻堅、經濟發展的成果。

━━━━━

飛鶴乳業:民族企業成崛起的“中國力量”


一部40年的中國改革開放史,也是一部民營經濟的發展史。此次“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的100家企業從全國3000萬戶企業中脫穎而出,是中國製造、中國智造、中國創造的典型代表和核心驅動力。

改革開放40年,看看百城百縣百企怎樣展示“中國力量”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讓中國寶寶奶瓶裝著中國奶,是中國乳企的共同使命。飛鶴乳業是入選“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的唯一乳企,也是入選的唯一東北企業、典型民營企業。56年來,飛鶴乳業專注嬰幼兒奶粉領域,用“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守護中國寶寶。

飛鶴在世界公認的北緯47°黃金奶源帶上首創全產業鏈模式,構建2小時生態圈,率先實現100%牧場新鮮生牛乳制粉,最大程度保證了產品的新鮮與營養,改變了乳業的產業模式。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飛鶴立足於中外寶寶體質差異,依照中國母乳“黃金標準”進行研發,用“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獲得萬千消費者的青睞,引領民族乳企“破局”發展,走出中國乳業“更適合”的創新之路。

專家指出,改革開放40年,消費洞察和市場聚焦激發了民族乳業的內生動力,政策紅利的持續賦能為民族乳業崛起創造了外部環境,以飛鶴為代表的民族乳企品牌和集聚效能凸顯。

新京報記者 郭鐵 校對 何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