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全球都在去美元,而阿根廷民眾,寧願換美元也不願意要自家貨幣?

金十數據


日經新聞12月5日報道稱,在新興市場國家中,經濟美元化正在加速。“比索不靠譜,手裡有錢就換成美元”,阿根廷網約車司機布萊拉這樣說道。布萊拉剛把最近賺到的比索換成美元,目前他家裡已經存了數百美元。最近都在說去美元化,怎麼它還換成美元了?

新興市場國家加速“美元化” 阿根廷10年就囤了幾十億

行走在阿根廷一些主要城市的街頭,通常能夠看到換匯小販拿著一大堆阿根廷比索和美元,高喊“換匯”。他們的主要客戶並非外國遊客,而是當地居民。

對阿根廷當地居民而言,這種場景就像是街邊小攤販賣熱狗一樣尋常。對本幣缺乏信心,信奉美元已經植根在阿根廷的文化當中。在過去10年裡,阿根廷民間囤積了幾十億美元,結果就導致民間外幣過剩。

三菱日聯研究諮詢公司最新估算稱,在阿根廷9月的的貨幣供應量中,外幣存款佔比達28%,較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9個百分點。同樣,土耳其的外幣存款佔比也上漲了7個百分點,佔比達44%。

國際清算銀行(BIS)指出,在過去10年間,各國以美元計算的外幣使用額度增加了87%。如今在委內瑞拉,一些商店已經在用美元標價,並且只收美元,拒絕本國貨幣玻利瓦爾。

該國經濟學家賈西亞指出,這實質上就是一種美元化的過程,整個社會放棄了自己的貨幣,而採用其他貨幣。最終整體經濟可能都會趨向美元化,迫使政府去接受社會這種自發性的狀況。

在去美元化的浪潮中 這些國家為何逆勢而為?

經濟美元化,實際上是由於主權貨幣太疲弱,於是選擇承認美元在本國的合法地位,讓兩種貨幣同時流通。如果這些國家不再發行自己的貨幣,直接將美元視為法定貨幣,那麼他們將完全美元化。可最近不都在說去美元化嗎,為什麼這些新興市場國家仍然如此嚮往美元?

在俄羅斯、印度、甚至是歐洲的推動下,全球掀起一場去美元化的浪潮。多個國家運回黃金、拋售美債、簽訂貨幣互換協議,背後想的就是削弱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霸主地位。但相反的是,新興國家自己的貨幣並不“爭氣”,一有風吹草動就崩盤,導致民眾養成了儲蓄美元的習慣。

一旦經濟出現異常,民眾根本不相信情況會改善,於是大舉囤積美元並拋售本幣,這種情況更是加劇了貨幣貶值的程度。今年的新興市場危機正是如此,央行只能暴力加息、大舉拋售美元來緩解本幣貶值的壓力。

不過這樣做的用處並不大。阿根廷當地的外匯交易員曾表示,市場上美元簡直供不應求,唯一在賣美元的只有阿根廷央行。土耳其則更可怕,官方呼籲民眾賣美元、買里拉的話音剛落,土耳其里拉反而加速貶值。

過度依賴美元 恐怕會成為下一次危機的火種

那麼,這種經濟美元化是好是壞?美國專欄作家瑪麗·奧格雷迪曾撰文稱,阿根廷陷入貨幣危機的原因就是央行的存在,要一勞永逸地解決危機,阿根廷必須美元化,並廢除中央銀行。

因預言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而聞名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吉列爾莫·卡爾沃也曾表示,如果阿根廷新的穩定計劃失敗,那麼就有必要重新考慮用美元取代比索。

然而,一直拒絕美元化的經濟學家則認為,美元化既不能解決財政問題,也無法解決結構性問題,甚至有人把美元化比作“災難”和“毒藥”。在經濟美元化的背景下,一個國家將失去了對經濟的調控能力和對匯率的管理能力,令新興市場國家的爛攤子更難收拾。

過去數十年來,很多新興市場的國家大舉引入美元外債資金來刺激本國經濟,但也導致了負債率大幅走高。一旦美聯儲加息,這些國家償還美元債務的能力就大幅削弱,再加上美元升至會觸發資本外流,這些國家就會陷入惡性通脹和本國貨幣崩盤式下跌的窘境,成為下一次全球危機的火種。


金十數據


首先你說的全球拋售美債不成立,10年期美債波動並未達到

再者拉美化的國家這輩子不是在換美元就是在換美元的路上。

這就是印鈔機的惡果吧。民眾對本國貨幣失去信任,貨幣毫無信用

財經大咖怎麼會提這樣的問題?明知故問嘛


宇宙愛好學者孫連成


最近4個月的M1M2數據


愛股學易


那隻能說明世界上唯一認可的還是美元,如果一旦發生戰爭,唯一可以買到糧食等物資的只有美元。


醉秋風356


全球你是說哪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