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系車的質量怎麼樣?

鞭長莫及A1


本人曾經是韓系車車主,是有發言權的,先別噴我。

我是2010年國慶時節買的最早一批現代ix35,2017年賣掉,用了6年多,跑了6萬多公里,除了正常的小保養和更換零部件外,這車並沒有出現過什麼大的問題。當然,時間長後,有些零部件老化,比如空調味道重,油耗增加,總體上還是不錯的,所以在變賣時成交價格也不錯。

這可能只是其中的一個案例,周圍不少用韓國車的朋友對韓國車的評價大致如此:雖然不是很高檔,但質量還是可以的。

從行業的調查來看,韓系車也是位居前列。舉個例稱,JD Power發佈了2018年(美國版)初始質量研究報告,發現新車質量連續四年上升,捷恩斯,起亞和現代獲得了前三名。緊隨其後的是保時捷,福特和雪佛蘭,是不是很讓人驚訝?


當然,你可以認為JD Power的評價不科學、不權威,那你拿出一個更權威的機構出來?

其實,這也不難讓人理解。因為韓系車當年走的模仿日系車的路徑,只是比日系車更時尚的造型,更低的價格,現代--起亞才在短短的時間內成為全球累計銷量突破1億臺的第五大汽車巨頭。

拜託各位噴子,別人的優點我們得學習,而不是動不動就站在道德的高點鄙視別人,只有學習別人的優點,比別人做得更好之時,才有吹噓之本。(鹿鼎記)


DearAuto


其他韓系車沒體驗過,但是開過途勝朗動,坐過索九和K5,買的名圖2017款1.8尊貴型目前4000公里三個月,沒過首保!

簡單說下用車感受:一是漆面薄啊,真的是很薄啊,提車那天回家壓了個竹竿結果竹竿彈起來了直接戳到右前方翼子板,戳掉了芝麻大塊漆,因為是水晶白所以還是挺明顯的;二是減震硬啊,真的是超級硬,速度稍微一快過減速帶能震得你懷疑人生,所以一定要慢啊;三是異響,從三千公里開始右C柱就有輕微異響了,有一段時間還停明顯的不知為何,準備首保的時候去4S點問問。其他的方面目前刮蹭過兩次,一次是停那兒被人颳了左前方,一次被人颳了左後輪旁,都是別人的責任,油耗目前表顯平均油耗8.7,空調很給力,味道也不是很大,行駛質感一般,在中級車中算一般的,大概就這麼些吧,最後座標重慶,1.8尊貴落地15.5萬,你們看看是不是高了?







不知疲倦的蝸牛


我就是韓系車,韓系車顏值高,質量沒得說,不知道網上那麼多傻狗黑韓系車的,我16款名圖,那是用的真省心,開過的朋友都說好開,很舒服。現在快兩年了也沒出現網上那些傻噴子說的全景天窗露水,也沒異響。在這裡說一句,韓系車不管怎麼樣也比國產車好的多。國產車就是垃圾。



我驕傲了M


什麼懸掛呀,底盤呀我也不是太懂,我就知道名圖最大的不滿意就是減震效果太差,過個減速帝簡直顛的你不要不要的,單位的帕薩特, ab, g18都經常做,減震效果比名圖不是強一星半點。(少的一星全在這了)感覺名圖的減震是我永遠的痛了,如果沒有這點,天窗如果也能不想的話



噪音控制發動機聲音很小,基本忽略不計,很是滿意,就是胎噪有點大,可能和輪胎有關係吧,感覺車的蜜蜂還是不錯的,等原裝韓束的太用壞了,弄一套米其林的感覺下,希望能好點。空調空調很洽力,風速也很大,製冷效果不錯,而且開空調的時候也沒感覺油耗區別太大氣


外觀

外觀就不用說了,很是滿意,剮蹭了兩次,都不打,本來車身上都有黑色的擦痕,後來經老司機提醒,弄了點牙膏一模全掉了,感覺原車的漆還是很皮實的,比較滿意。


當時買車的時候是真小白,就是覺得手上有閒錢了,想買一輛家用車,就和媳婦去4s店開始了瞎逛旅程,中間看的朗逸(性價比太低,尤其是座椅調節竟然是手動旋鈕的,無法接受),豐田混動(空間太小,不喜歡),哈佛系列媳婦堅持不買國產),最後走到現代就被名圖深深地吸引了,造型漂亮,空間足夠大,關鍵是優惠比較多,回到家之後想的不是買哪一款車了,而是在哪裡買名圖最便宜


農村猴哥


說實話,韓系車相對於國產來說,質量要好很多,你可以看到路上很多老舊韓系車再跑,出租車一般跑幾十萬公里都沒事的韓系車也很多,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韓系車還是質量不錯的,否則也不會成為出租車首選。

但是如果購買韓系車的話,最好是購買十萬以上的,因為說實話,十萬以下的任何車質量都不敢認同,並不是說他們徹底不好,而是十萬以下的車各種材料都不太好。

現在韓系車優惠大,油耗在平均之上一點,質量可靠,所以大家還是購買的。


老黃說教育


韓國車的質量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韓國車優勢在於三大件質量耐用性和故障率都是比較低,使用起來比較省心。維修,保養價格比較低,車輛的性價比也可以,外形也比較前衛。缺點在於內飾異響有點多,車輛的減震效果有點硬,坐起來不太舒服。漆面和日系車一樣太薄了,洗車都能出現劃痕。如果當做家用買菜車的話還是比較合適的。


售後服務技術總監


我的12年起亞智跑,手動6前進檔高配那款,到目前為止12萬公里。有毛病的話,就是開了不到半年,變速箱異響,免費給換新的了,其他的就沒什麼毛病了。平時就是正常保養,連大保養都沒有過。韓國車吃的沒有大眾車那麼細,挺耐造的,對油品也沒那麼挑,普通的機油就足夠了。缺點就是懸掛硬,硬的我以為買回來就是壞的,去檢查了好多次,胎噪高,跑起來發動機沒多大聲音,都是胎噪聲,車漆的話,肯定比一般的日本車的厚,劃痕一般用牙膏抹抹就好了。開了12萬了公里,平均車速38!沒有過一次事故,違章也只有一次違停。


命191023334


以前來過夏利,後來又是帝豪,兩年前換的現代名圖,自己老婆現在開的是吉利遠景。同級別韓系車比國產車比:1.價位合理,並不高於國產車。2.外觀時尚,內飾差不多。3.鈑金絕對優於國產車。4.噪音控制,比國貨強一些。5.空間,與國貨差不多。6.機器性能,國貨好像還是有些不足。7.小毛病,國產車沒的比。真實用車後的對比結果,韓系車的水平高於國產車,國產車還要努力


真誠真實真正真心


韓系車的質量其實相當好。北京和杭州兩地出租車對現代車的評價都相當高。

但在中國銷量暴跌也是事實,原因首先是韓系車沒特色,其次受國產車擠壓。至於民族感情因素只會有短期影響,想想日系車不照樣賣得好的麼。

質量好不必然銷量好。想想諾基亞怎麼死的就明白了


無為9678


還行,會買韓國車的估計很多都是預算要比大眾日本車便宜,現在在國外不管有多好但是在國內已經淪為國產層次,很多人已經不會覺得合資就比國產好,我是17款瑞納車主,要不是預算緊張不考慮韓國車,不買它只能買艾瑞澤5跟帝豪遠景f3,自己開著這個車老想著前面幾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