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怎樣就能節省力氣?

肖正餘


有人說要是失戀了就去跑步,也有人說遇到了失敗了就去跑步,用盡全力的跑,把一切的不高興,不如意,不順利都用到此時此刻的跑步中去,去大聲的發洩,去挑戰自己,直到自己完全的跑不動了。或許這樣過後自己會好受一點。但是為什麼要這樣了,就是因為自己心中的“不服氣”,在這過後第二天起床你會感覺,渾身痠痛,彷彿手腳都不是自己的,但這樣做是不對的,沒有好處,只有壞處,輕者痠痛,重者肌肉拉傷,所以不能衝動,都說“衝動是魔鬼”。那麼接下來就介紹幾種方式,幫助跑步:

1.首先你要確定你跑步的目標和路線。如果你剛開始接觸跑步,那麼久不能設定太長的跑步距離,比如先從 2km 跑步適應,在調到3km.4km.5km ,總之在跑步的時候,跑步距離,先給自己 一個適應的距離,然後在慢慢往上增加距離,身體才會吃得了,不能剛接觸就跑步5km,10km,那就不是在鍛鍊身體,而是在損害身體。其次選擇人少,路面平整,風景好的路線,這樣既可以保護腳不受到路面不平的損害,也可以欣賞風景,提高心情。

2.跑步前的熱身,很重要。既能幫助身體打開各個部件,也能讓身體熱起來,防止由於身體過硬而突然接觸激烈的運動造成損傷。熱身時拉伸可以使關節活動角度變大、增加肌肉及肌腱的彈性與靈活度,避免跑步時受傷。可以做壓腿、轉體、抻肩等活動。

3.選擇合適的鞋子,選擇質量有保證而且舒適的跑步鞋,鞋要合腳,不要過大或過小,以免崴腳或擠腳。

4.跑步的姿勢一定要標準。腳步先以用中間部分接觸地面。一名好的長距離跑者通常是以足中著地的。慢跑者以足中和腳跟著地,快跑者的著地點比慢跑者靠前。我們認為只有短跑選手和中短跑選手適合以前腳掌著地。以足中著地對初中級跑步者是個好的方式。這樣可以減少震動,緩解對小腿肌肉和足腱的壓力,同時為下一個邁步做好準備。當你的腳著地時,你的臀部的位置在哪裡?有些人建議,著地時你的腳應該在你的重心線的末端,也就是頭臀腳三點成一線。頭部保持正和直,目光看向正前方。轉頭的時候需要特別小心,通常是從脖子以上部分轉動,避免身體的扭轉,避免在行進時產生不穩定。可以擺動雙臂。首先,最重要的是不要僵直手臂,緊握拳頭,完全彎曲肘部。保持放鬆。將手臂自然彎曲在腰線以上,不要太高或太低。兩個手臂前後交替擺動,使腿部相應反方向運動。短跑選手在跑道上奔跑時手臂是完全前後擺動的,很多長距離跑步者略帶弧度地擺動,但優秀的跑者不會把力氣用在擺動胳膊上。換句話說,不要激烈地擺動手臂。

回答粗糙,希望有所幫忙。


我是範小強


其實這門學問很大,首先跑步分為短跑和長跑,具體的短跑和長跑還要分很多種,有50米、100米、200米、800米、1500米等等,其實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但既然問了在跑步當中怎樣節省力氣,只能說一些萬能公式了。

第一、就是充分好做熱身,拉拉筋骨,做做伸展,這樣可以跑之前靈活關節,也更容易在跑步過程中避免傷病,最好再做幾個深呼吸。

第二、保持正確的跑步姿勢,對啊,跑步也要講究姿勢的,正確的跑步姿勢就是效率佳、不必浪費多餘力氣的跑法,這樣才能跑姿看起來既漂亮,還能跑得輕鬆、時間又長。不正確的跑步姿勢,大小腿過於發力,可能讓腿部變得特別粗壯,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女生說跑步為什麼小腿越來越粗的原因。

第三、跑步要用正確的呼吸方法,通常推薦有節奏的呼吸,一般是每兩步一吸、每兩步一呼的呼吸節奏,被稱為2-2呼吸節奏,這樣的話不會感覺很快累,還有就是跑著跑著肚子疼。

雖然這麼說,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就行,你感覺比較爽的方式,也許對你而言就是對的。


瑞哥聊球


相信很多人堅持不下來跑步的原因就是每次跑完步都感覺很累,而且第二天肌肉會感覺很疼痛。


那是什麼原因造成你跑步很累的呢?那到底該如何節省力氣,輕輕鬆鬆的跑呢?


亞里士多德曾說過:“當身體的某部分正在移動,另一部分則必定處於靜止狀態;而那個移動的部分必先將‘支撐’它自身之後才能開始移動。”


跑步這種運動,說穿了就是用身體移動身體,若要移動左腳,右腳“必先將‘支撐’它自身”,左腳和身體才能向前移動,等右腳支撐完之後才能離地向前。因為支撐時,腳掌撐在地面上是無法移動的,只有離開支撐點才能移動。跑步就是輪流讓左腳與右腳支撐於地面上才能前進。


跑步就是輪流讓左腳與右腳支撐於地面上才能前進。


省力的關鍵心法:只拉,不推蹬


保持身體的重心(臀部)前傾,利用重力,讓身體自由向前落下。


Photo via 《馬拉松全方位科學訓練指南》


平衡→失衡→向前進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移動的原因是失去平衡!


任何物體在平衡狀態下都是不會移動的,人體也是,而平衡的物理定律是:重心在支撐點的正上方,只要重心的鉛垂線離開支撐點,就會失衡,位移也因此產生。


最直觀的就是籃球向斜坡下滾動的例子,球的重心剛好正是球心,當球的重心一離開支撐點,球就會開始滾動。


試著單腳站立保持平衡後你會發現,之所以可以保持平衡,是因為你的重心剛好在你的支撐腳正上方。那麼人體的重心在哪裡呢?在臀部。只要臀部保持落在支撐腳的正上方,就能保持平衡。


接下來,試著把臀部往前傾,你會不自覺地把騰空的腳向前跨,這就是失衡。


失衡才能移動,向前失衡就是向前移動。下文會介紹重心前傾的角度(也就是失衡的程度)跟加速度之間的關係。省力的關鍵就在於利用失衡來移動。


但大部分的跑者,都會在加速時直覺地推蹬地面,把身體往前推,如此做其實效率不高。因為當你身體的重心向前移動時,腳掌向後是推不到東西的,所以向後推蹬不僅浪費力氣,還會延緩把腳拉回來的時間。


跑步省力的要領是:當你的腳掌離開地面(離開支撐點)後,不推蹬,而是立即把腳跟往臀部的方向拉。


腳掌落地之後,重心在某一瞬間向前移到支撐點上方,但因為慣性,重心會持續往前,此時你根本就不用推蹬,只需儘快讓腳掌離地,讓腳掌重新回到臀部正下方,避免對抗慣性即可節省力氣。這是由於雙腳都在空中時,是最省力的時候。


怎麼拉,何時拉?


只拉不蹬的確比較省力,但怎麼拉,何時拉?


不要跨步,也不要用腳掌或腳尖蹬地,只是拉起腳掌,在轉換支撐點時,直接把腳踝朝臀部拉起。

Photo via 《馬拉松全方位科學訓練指南》


臀部前傾失衡之後,接著體重就會逐漸從支撐腳消失,當體重離地消失的那一刻就是你開始把腳掌往回拉向臀部之時。


此時有個關鍵的細節:腳跟需要拉向臀部,但卻不用太過刻意向上拉,腳掌上升的動作是由於腳落地的衝擊反彈力所造成的,前傾越多,腳落得越重,反彈向上的力量也越大(前提是穿馬拉松鞋或薄底鞋才不會被鞋墊的彈性位能吸收掉落地時的作用力)。


也就是說,腳掌上升的高度其實是一種“半被動”的反應,雖然還是有部分的力量是由跑者的大腿後部肌肉做功的結果,但如果太過刻意上拉腳掌,在速度不快的情況下跑起來反而既彆扭又費力。


速度越快,拉得越高,技術頂尖的世界級跑者在10 公里時還能把腳跟拉到臀部的高度。


Photo via 《馬拉松全方位科學訓練指南》


上拉時儘量不要抬膝,因為抬膝就是抬大腿。我們要注意腳掌上拉的高度,最省力的拉法是隻拉小腿和腳掌。


有些人因為天生小腿較粗,在只拉腳掌的情況下,小腿和大腿會“卡”住,使得腳掌拉不高,他們為了向前落得更遠(取得較大的步距),會不自主地抬膝,如此雖然一樣可以把腳掌抬高,但這種跑法等於每一步都要再多負擔大腿和膝蓋的重量,相對耗體力。


拉的方式


只動用大腿後側肌群把腳掌和小腿朝臀部的方向拉,目標是讓腳掌快速抵達臀部正下方,越快越好。


拉的時機


當擺盪腿通過支撐腿的那一刻就是拉起支撐腿腳掌的時機。


學會正確的拉起動作,會讓你跑的更省力哦


跑步學院


你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我是賽普健身學院導師胡亞楠-ichijo。

跑步是一個全身性運動,身上的關節幾乎都參與運動,是個比較複雜的運動,如何使各個關節在合適的角度、合適的時間、合適的順序運動是節省力氣的關鍵,每個人的跑步姿勢都有自身的特點,運動員的跑動姿勢通常都是較為優秀的,總結以下特點給您參考:

1.頭頸跑動中處於正視前方,不要低頭或者仰頭

2.肩關節下沉穩定,不要過度緊張至頸部肌肉痠痛

3.手臂擺動與下肢交叉協調、肘,腕舒適可以有效配合上肢協調即可

4.軀幹核心穩定,微前(根據跑步速度加大而加大)腰腹水平對拉帶動上下肢聯動

5.腿部根據跑動速度和滯空過程的長短上抬(提高每步跑動距離)

6.膝關節保持身體彈性和每步的節奏

7.踝關節保持腳接觸地面時腳掌著地,穩定前腳掌最後離地

當然,每個人對跑步的認識和理解都是不同的,根據您的訓練目標做出調整才是最合適的,運動就是循序(找到規律),漸進(穩步提高)。

更多健身乾貨,請大家關注我們!


賽普健身學院官方賬號


跑步節省體力,即用最好能量消耗跑最遠的距離,而這主要與以下兩個方面相關:

1、你的跑步技術動作有關,不同的距離技術動作是有差異:

短跑:高頻率大步長

中跑:中頻率中步長

長跑:亞洲人偏向高頻率小步長,而非洲人偏向大步長。

在這裡重點講我們普通路跑者技術:由於我們沒有那麼多專項素質訓練,體力也不是特別優秀,為此節省體力,跑更長的距離,為此,要注意以下幾點:

(1)擺臂要求:前不露手,後不露肘。肘關節夾角70-90度左右。肩關節放鬆,手半握拳,前後擺臂,不要左右擺臂;

(2)肩部不要左右晃動,否則消耗過多能量;

(3)身體稍微前傾,如果爬坡就增大前傾角度,下坡身體後傾,這樣省力;

(4)腳落地:滾動落地,全腳掌落地,腳後跟外側滾動落地。要求腳尖超前,不要成為“外八字”或“內八字”跑,否則力就分解了,消耗更多能量;

(5)腳後襬不超過膝蓋,超過膝蓋後襬都是浪費。

2、訓練方法:

(1)提高身體素質,加強下肢抗疲勞能力訓練;

(2)訓練方法中增加混氧訓練,增加機體抗酸能力;

(3)比賽中儘量跑勻速,少跑變速,否則易過早進入酸中毒狀態;

(4)掌握跟隨跑戰戰術,減少風的助力。


朱運泉


跑步要想節省力氣,其實很簡單,相信長期跑步的跑友都會知道。我總結出以下三點:

1做好熱身:
在跑步之前做好充分的熱身運動,使身體各個部位都活動開,心肺功能打開,這樣在跑步時身體不會發緊,很快的進入跑步狀態。

2跑步速度:

逐步的由慢而快提速才是跑步最輕鬆的技巧,很多跑友一開始就猛衝,這樣很快就會跑不動的,用身體去感覺,始終保持呼吸平穩,速度就會自然而然上來,跑的省力、高效、輕鬆。

3跑友互動:

一個人跑很枯燥,如果能遇到和你有相同節奏的跑友那是最好的,跟隨一個有穩定配速和節奏的跑友會跑的既省力又快速。

以上是一個8年跑齡跑者的感受,如有不足歡迎指正。

想第一時間接收到關於跑步類的信息,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愛跑步


貌似一個輕鬆的問題,其實答案並不輕鬆,我也是從跑步小白起步,經過這六年多的堅持,也算有點心得,從跑姿和節奏兩個方面談一下:


首先跑姿要正確,身體要協調。關於正確的跑姿,文字圖片和視頻都很多,在此也不贅述了,強調一點,身體要協調。跑步的實質是身體的系統運動:從雙腳正確的落地方式,髖關節為支點,驅動身體前進,強大的核心力量支撐身體平衡地移動重心,只有身體協好,呼吸才不會急促,肌肉才不會緊張和僵硬,身體也能放鬆,這樣的跑步才能輕鬆,這些我在頭條中也有詳細的闡述。



其次是跑步的節奏。有氧跑步要有適當的勻速節奏,因為變速跑容易讓體內乳酸堆積,造成肌肉痠痛,身體容易緊張、睏乏;如果能保持適當的勻速跑步,在提高新陳代謝功能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持身體的耐力和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你會感到跑步帶來的輕鬆快樂。

只要是長年堅持跑步的人,就會自覺養成輕鬆跑步的習慣,這個習慣也是一個正確的跑步習慣,健康的跑步習慣。


跑步兵團


用力蹬地面以獲得動力?儘量的邁開大步?手臂使勁甩?

以上答案,通通是錯誤示範!

跑步要想節省力氣呢,需要藉助一個神齊的力量,自身重力。先體驗這麼一種感覺,站立身體向前傾,找到馬上快摔的狗啃泥的瞬間,然後邁步子。注意,這個力量不是你蹬地的力量,是抬了後腳將向下的重力轉化的力量。

隨後腳落的地方,要在屁股的正下方,而不是前方,找一種以屁股為中心的滾輪的感覺。上半身放鬆,儘可能的不要擺臂。

呼吸方面,要用鼻子呼吸。用嘴巴的話,呼吸比較淺,會供氧不足。如果用鼻子都趕不上趟了,就降低速度吧,就是跑太快了。

題主可以試一下看看,是不是省力。另外前傾的感覺,一定要悠著點試啊,別光往前傾,不知道抬腳,會摔很慘的!


跑步的胖紙


現在人們好多人都開始跑步鍛鍊了,我經常跑步的一個湖邊,晚上跑步和散步的人都比較多。我也是一個經常跑步鍛鍊的,有早上和晚上都跑過了,不過,個人感覺早上跑比較累,因為沒有吃飯,沒有能量跑一會就會感覺到累,晚上吃過飯等一倆個小時再跑有體力了,還容易減肥,有助於睡眠,對於跑步怎麼樣省力氣,個人的觀點如下。

1 拉伸

跑步前拉伸,當你跑步時不容易受傷,並且拉伸對身體也是好的,在跑步過程中,韌帶的拉伸可以讓你活動的更加靈活,跑得時候不會感覺那麼累。

2 擺臂

跑步時擺臂不僅僅只是讓跑步的時候姿勢好看,而是在跑步過程中,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擺臂在跑步過程中可以帶著脊椎運動,帶動髖關節前送和前擺,並且也使上半身向前移動,讓它不成為累贅,因此在跑步中擺臂訓練也是很重要的。當你長距離跑步的時候,應該採用合適舒服的高頻的步速跑,同時儘量減小擺臂幅度,並將手肘角度以低於90度姿勢自然貼於胸口兩側,不再延伸到髖部。這些跑步姿勢以及擺臂的改變,都是為了保護自己,讓體能均勻分配,使自己可以跑得更遠。

3 呼吸

長跑時不宜張口呼吸,最好是用鼻子呼吸而不是嘴巴呼吸,避免大量空氣進入對呼吸道、支氣管有非常大的刺激,經常張嘴跑,容易導致肚子疼痛。

尼可拉斯·羅曼諾夫博士認為:“跑步像人類其他的運動項目一樣,必然存在一種最佳方式。我先假設跑步的最佳方式必然存在,然後想辦法找到它。”

個人認為,一個人的跑步姿勢不對,就會導致容易感覺到累,因此,應當注意姿勢的調整。


月半旦旦


如果想跑得快,需要好好調整呼吸。當跑步速度加快時,記得一定要深呼吸,從而就能延長跑步呼吸時間,並將步伐頻率可以調整為三步一吸,三步一呼。跑步過程中不斷的改變呼吸頻率,通過這種方式調節呼吸提高跑步速度,根據這種加速方法,跑步時感到放鬆不累人。

1頭肩穩定,在跑步過程中,頭部和肩部需要保持穩定的狀態,不可以搖頭晃腦。雙眼應該向前看,肩膀應該放鬆。

2身體挺直,從軀幹頸部到腹部,記得需要自然直立,不要彎腰駝背,左右搖晃不可以過大。

3前後擺臂,手的左右擺動不應超過身體的中線,上下襬動不能高於胸部。擺臂期間,手指,手腕和手臂需要放鬆,肘部彎曲約90度,靠在身體兩側

4輕輕握緊拳頭,拳頭握得太緊的話,使前臂肌肉出現緊繃的現象,妨礙肩部的正常運動。跑步時,請勿將手機,MP3握在手中,要不然就會導致身體搖擺,沒有辦法一直保持正確的直立位置,就會增加受傷的機會。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有疑問請私信諮詢我們醫師,將免費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