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量採購大幅降價52%,醫藥老闆:這還怎麼玩?專家稱長期利好!

帶量採購大幅降價52%,醫藥老闆:這還怎麼玩?專家稱長期利好!

藥品價格大降是好事,但短期卻苦了醫藥公司。

本週,帶量集採成為醫藥行業的頭件大事。對投資市場來說,機構用腳投票,大幅出逃。醫藥板塊本週大幅下跌,醫藥申萬指數週四至週五跌幅超7%

帶量採購大幅降價52%,醫藥老闆:這還怎麼玩?專家稱長期利好!

降價幅度平均達52% 最高96%

聯採辦負責人就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答記者問稱,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降價效果明顯。原研藥吉非替尼片降價76%,福辛普利鈉片降價68%,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相比低25%以上,“專利懸崖”顯現。

1)藥企“還是能賺錢的”

藥價虛高嚴重是我國醫藥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擬預中選藥品價格大幅度下降後,擠掉的主要是銷售費用等“水分”,藥品生產企業“還是能賺錢的”。

2)質量是保證的。因為參加集採的先決性條件是通過一致性評價。

專家:短期、長期都是利好

1)短期來看,藥品價格下降,有利於民生實惠。

2)長期來看,集採模式下擠掉銷售費用、進入醫院、市場推廣等中間成本費用,讓醫藥公司全心研製好藥。有利於引導其將努力轉移到提升藥品質量、促進藥品研發的正確軌道上。

現在集採僅僅佔據全年用藥量的0.5%作用,而且是在4+7城市推廣,未來將進一步推廣全國,藥品價格虛高將成為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