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過窯洞的陝西人,一輩子都覺得它好,網友:比洋樓住著舒服

窯洞對我來說並不算陌生。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生活在窯洞中。

住過窯洞的陝西人,一輩子都覺得它好,網友:比洋樓住著舒服

說起窯洞,人們可能首先會想到陝北,會想到延安,想到毛主席居住過的窯洞。但我所居住的窯洞並不同於陝北,陝北窯洞是後天箍的,多依山而建,層層疊起,遠遠看去很是壯觀。而我居住的窯洞在分類中屬於地窯,也叫“地坑窯”、“天井窯”。地窯有洞子,由洞子向裡縱深開挖,挖到一定程度再由上而下鑿出一四方天井,在天井的四壁上開鑿出窯洞,形如八卦,因此也叫八卦窯。

住過窯洞的陝西人,一輩子都覺得它好,網友:比洋樓住著舒服

八卦窯是陝西關中地帶建築上的一大特色,被稱為中國民間的“建築奇蹟”,也有中國北方“地下四合院”之稱。它憑藉黃土粘性大,厚實不易塌陷等特點,在陝西關中地區獨樹一幟,為人驚歎!

我還記得,我家一共有六孔窯洞,其中兩孔住人,一孔做廚房用,一孔養牛,剩下的兩孔堆放雜物。我一般都生活在做廚房的這孔窯洞中,這孔窯洞中有個炕,炕的頭上是灶臺,可以做飯。冬天冷的牙齒打顫,我就躲在炕上等著母親做飯,因為炕和灶臺是通的,一做飯炕也就熱了,那時候柴比較緊貴,這樣就不用再燒炕,既節省了柴火又取了暖,可謂一舉兩得,大受村民歡迎。

住過窯洞的陝西人,一輩子都覺得它好,網友:比洋樓住著舒服

夜晚到來的時候,窯洞中是漆黑的,是安靜的,我最怕這個時候。因為這時是老鼠最猖狂的時候,它們像瘋了樣在窯裡亂竄,一會兒從案板上跑過,“嘁咵”兩聲,那是老鼠踢倒飯碗的聲音。一會兒又從灶臺鍋蓋上跑過,留下兩道小爪印,讓人恨的牙癢癢卻又沒辦法,第二天又得擦洗半天。我害怕的直哭直叫,母親就說不要哭,狼來了,你聽,它在偷吃饃呢!這一說更把人嚇個半死,大氣不敢出一個,只能在驚慌中度過一個漫長的夜晚。

說起老鼠,這裡還有一段趣話。

住過窯洞的陝西人,一輩子都覺得它好,網友:比洋樓住著舒服

那是一個風雪交加的早晨,我雙腿耷拉在炕沿邊,父親正幫我穿鞋。這時突然有一團黑影向我奔來,說時遲那時快,我來不及多想,胳膊肘一夾,就這樣將一隻碩大的老鼠夾在懷裡,最後這隻老鼠斃於父親腳下,死狀甚慘。那時我才不到五歲,就能抓住飛奔的老鼠,父親對此驚歎不已,逢人便說,乃一時趣談。

晚上不但老鼠多,還可能有其他威脅,比如我就在炕上見過蠍子,還好沒有蜇我,慶幸慶幸,後怕後怕,阿彌陀佛!還在院子裡見過長蟲,就是蛇。父親用掃帚壓著,用鉗子夾著蛇頭拿到外面就放生了。那時不知是因為小還是什麼的,對蛇並沒有怎麼害怕,反而對老鼠記憶深刻,久不能忘。

住過窯洞的陝西人,一輩子都覺得它好,網友:比洋樓住著舒服

其他兩個住人的窯洞也有很多故事,其中一個在西邊,我們叫它西窯。一個在東邊,叫它東窯。西窯一進門就可以看到滿牆的獎狀,但不屬於我,全是我哥我姐的。家裡來人都會對其誇獎一番,對此我很是嫉妒。這時我就開始琢磨了,這上面的名字要是我那該有多好啊!怎樣才能讓它變成我的名字呢?嘿,有了!我拿起墨筆,將上面的名字劃掉,改成了我的名字。看著我的“傑作”,我洋洋得意,沒想到大家看了之後又是一陣哈哈大笑,這時的我更羞了!

住過窯洞的陝西人,一輩子都覺得它好,網友:比洋樓住著舒服

東窯曾住過我幾個親戚的娃,他們在鎮初中上學,在我家借宿,住了一兩年就罷學不念了。他們走後東窯就一直空著,進去之後老感覺滲的慌,所以我一般不進去。

還有那孔養著一頭大黃牛的窯洞,我也很熟悉。我經常跑去看牛,看它怎麼吃飯,怎麼喝水。這頭黃牛也是家裡的一員,它耕地耱地,帶碌碡碾場很賣力,吃的是草卻力大無窮,可敬可贊。最後它是難產死的,那是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它生牛犢生了一整夜,最後母子雙亡,令人哀傷。為此我在高中時還寫過一篇紀念文叫《屠夫的淚》,得了個滿分作文。

住過窯洞的陝西人,一輩子都覺得它好,網友:比洋樓住著舒服

如今生活好了,窯洞早已無人居住,大家都蓋起了新樓,搬進了新家。曾經的窯洞荒廢了,塌落了,漸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小點的孩子更是不曾見聞,這常讓我感到一絲落寞。

窯洞啊窯洞!多少次夢中出現的窯洞!你在哪裡?我何時才能回到你的懷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