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線充電”屢闖禍,電動車充電也得講“規矩”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各式各樣的電動車穿梭於大街小巷。電動車在方便人們出行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少安全隱患,尤其是電動車不當充電而引發的火災教訓深刻。因此,電動車充電也得“講規矩”。

“飞线充电”屡闯祸,电动车充电也得讲“规矩”

過往教訓

2018年6月12日傍晚,九江抗洪廣場錦江國際多輛電瓶車起火,情況十分緊急。接到報警後,消防人員隨即趕往現場,發現有大量濃煙冒出,並準確找到了著火點。現場指揮員帶領一名班長和兩名水槍手進入火場,對火勢進行撲滅。經過兩個小時的努力,現場火勢蔡得以徹底撲滅。此次事故的著火原因,是由於電瓶車充電短路導致的火災。此次火災雖無人員傷亡,但電動車違規充電引發的教訓不得不引起人們重視。

無獨有偶,2018年9月5日凌晨3時許,瑞昌市瑞桂花園住戶們突然被一陣急促的叫喊聲驚醒。該小區7棟3單元一樓樓梯口的幾輛電動車起火,頓時火光直衝樓上,濃煙滾滾。

住戶陳女士說:“我住在5樓,5日3時許,被一陣叫喊聲驚醒,樓下有人大喊‘起火了,起火了’,我探頭往樓下看,發現濃煙正往樓上冒。”陳女士介紹,她打開房門時,樓梯裡滿是煙霧,黑乎乎一片,有人正從樓下往上跑,還叫她趕緊往樓頂跑。“有一住戶將電動車停在樓道里充電,引發了火災。我們趕過去時,電動車燒得只剩骨架了,慶幸的是火勢沒有蔓延。”小區保安告訴記者,得知險情後,物業工作人員立即攜帶滅火器趕去滅火。

消防部門向記者介紹,電動車火災多發生於夜間,特別是夜間集中充電時間。起火原因大致分為四類,即過度充電,電池發熱、鼓脹甚至爆炸;“飛線”充電,這會使沒有任何支撐與保護的電線與牆體發生摩擦及磨損,易發生漏電;充電器使用不當,充完電後不拔充電器、混用不同品牌的充電器等都會埋下安全隱患;私自改裝車或電池。

致命的是,電動車火災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煙氣。數據顯示,電動車短路後30秒出現明火,3分鐘火焰溫度就會達到1200度,滾滾濃煙、有毒氣體以每秒1米的速度,迅速蔓延整個樓道,切斷居民逃生通道。人一旦吸入3到5口有毒煙氣就會昏迷,導致窒息死亡,而一臺電動車燃燒產生的毒氣足以使上百人窒息死亡。

有法可依

《江西省消防條例》第五十四條明確規定,停放電動自行車較多的單位和居住小區,應當設置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場所,並設置符合用電安全要求的充電設施,採取防火分隔措施。因客觀條件無法設置集中停放、充電場所的,管理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加強日常管理,做好巡查、檢查工作。不得在建築物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樓梯間存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給電動自行車充電。

《江西省消防條例》第八十八條規定,違反《條例》第五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具備設置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場所條件的管理單位或者住宅小區的物業服務企業不按照規定設置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場所,或者場所設置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違反《條例》第五十四條第三款規定,個人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樓梯間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給電動自行車充電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下罰款。

今年6月,九江出臺了《九江市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全面排查整治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維修改裝和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嚴厲打擊違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不合格電動自行車行為,大力規範維修改裝行為,重點推動建設一批集中停放場所及充電設施,強化日常消防管理,廣泛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力爭通過綜合治理,實現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明顯提升,電動自行車使用管理明顯規範,電動自行車亡人火災事故明顯減少。該《方案》指出,電動自行車停放在建築首層門廳、樓梯間、共用走道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等室內公共區域,佔用、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電動自行車蓄電池、充電器老化或破損,充電線路亂拉亂接,充電設施安裝不規範。未落實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安全保障措施。組織清理建築內的共用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等公共區域違規停放、充電現象。鼓勵新建住宅小區同步設置集中停放場所和具備定時充電、自動斷電、故障報警等功能的智能充電控制設施;推廣安裝電氣火災監控和可視監測系統,並加強日常巡查值守。該《方案》還規定,嚴格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的監管,整頓維修改裝市場,嚴厲打擊違法生產、銷售、改裝電動自行車及配件行為。督促村(居)民委員會、建設管理單位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加強日常檢查,發現違規停放、充電且拒不及時清理的,依法嚴肅處理。對電動自行車引發火災的,依法追究事故責任單位和人員的責任,並依法倒查生產、銷售、改裝等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防患“未燃”

那究竟該如何正確停放電動車、給電動車充電呢?

首先,居民在給電動車充電時一定要注意,充電時間不能太長,一般不要超過8小時。夜間及凌晨最易引發著火,所以充電最好在白天進行,有人看護,一旦發現充電器上的小燈變綠,就應該儘快拔掉插頭。

其次,充電環境也很重要。充電環境須通風,最佳的環境溫度是25℃。充電時,最好把電池和充電器安排在有通風並且調溫的環境裡,避免車輛存放時有暴曬、淋雨等情況。

充電方法最關鍵,車輛充電應當按照說明書的規定,不得擅自改動電動車電氣線路、加裝防盜器等設備,不購買、使用不合格充電器,不要拆除電氣保護開關。充電時,應儘量在室外進行或將電池拆下單獨充電,遠離易燃物品,並將車輛放置在比較容易散熱的地方。經常檢查電路插接點,防止接觸不牢引起接觸點打火、發熱,避免線路老化造成短路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