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和回憶稱“黃金一代”每週要訓練6天半,如何評價女排精神?

果然237074665


女排精神不是喊出來的,是拼、練、做出來的!

2018年女排世俱杯落戶浙江紹興,朱婷首次率領瓦基弗銀行隊回國打比賽,再加以上東道主身份出戰的浙江女排,紹興雲集了不少排壇大咖,一向低調的老帥陳忠和也終於在公眾視野中亮相,他也接受了新華社的採訪,回顧了執教“黃金一代”的艱辛歷程。

2004年雅典奧運會,陳忠和以教練身份率領中國女排歷史第二次站上奧運金最高領獎臺。馮坤、周蘇紅、趙蕊蕊等隊員被稱之為“黃金一代”!

彼時,中國女排正經歷著低谷,這支隊伍並不被輿論看好。陳忠和親承當時的壓力很大,只把自己視為一名過渡型教練。至於成功的秘笈,“那就是埋頭苦幹,紮紮實實做好每一堂課。女排精神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一年有365天,要每天每時每刻都做好。”陳忠和說:“我現在都不敢想,這幫隊員當時怎麼能堅持得下去,一個星期下來練50多個小時。”

陳忠和回憶道:“隊員們每週要訓練6天半!”身旁的周蘇紅和趙蕊蕊則補充道:“還要加兩個晚上!”周蘇紅介紹稱,每天的訓練是早上8點多練到1點多,一旦無法完成任務或者效果不佳,就要延長到3點多。吃完午飯則是繼續訓練。

其實,不只是黃金一代,中國女排訓練艱苦並不是秘密。郎導有一句經典的口頭禪:她們就是缺練!

為了備戰亞運會和世錦賽,中國女排今年7月份在寧波北侖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封閉訓練。朱婷等隊員每週只有週日休息,其餘6天從早上7點半進館,到晚上9點20業務學習結束,14個小時很充實。張常寧四周掉了8斤肉、胡銘媛北侖前兩週就減了10斤、李盈瑩瘦了14斤,苦不苦?成果說明一切。

中國女排的輝煌歷程並非一帆風順,跌倒了又站起來,讓女排精神不斷傳承。即便遭遇低谷和逆境,女排姑娘們也從沒有放棄過,反而是振作精神重新崛起。


【球童有話說】

謝謝這麼優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麼想對筆者發洩的就開炮吧,噴子最可愛、吐槽樂趣無窮,探討體育大小事兒,人人有責!無評論不新聞,我在評論區等待高逼格的你呦!


一個球童


首先把郎平指導解釋女排精神的一段話寫上: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知道有時不會贏,也會竭盡全力,是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塵土,依然眼中堅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希望女排的經歷給國人帶來正能量。

明白嗎?明白陳忠和教練說的訓練強度大,隊員們堅持完成嗎?女排精神哪裡是什麼精神,而是拼搏,努力,訓練出來的,這才是陳忠和教練要強調的,在2018年女排世俱杯落戶浙江紹興後,來了不少排球界的大咖,陳忠和在接受新華社的採訪時回顧道: 2004年雅典奧運會,以教練身份率領中國女排歷史第二次站上奧運金最高領獎臺,當時馮坤、周蘇紅、趙蕊蕊等隊員被稱之為“黃金一代”!



當時的中國女排正經歷著低谷,作為教練的陳忠和親承當時的壓力很大,只把自己視為一名過渡型教練,但是因為女排姑娘們的努力,女排的職業素養,這支球隊最後成功了,成功的秘籍“那就是埋頭苦幹,紮紮實實做好每一堂課,女排精神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一年有365天,要每天每時每刻都做好。”陳忠和說:“我現在都不敢想,這幫隊員當時怎麼能堅持得下去,一個星期下來練50多個小時。” 陳忠和回憶道:“隊員們每週要訓練6天半!”身旁的周蘇紅和趙蕊蕊則補充道:“還要加兩個晚上!”



其實,我們通過很多媒體的報道都知道,中國女排可不是僅僅依靠著一股精神力量在支撐,而是依靠著不斷的拼搏,努力,進取,才可以的,她們擁有著女性偉大的一面,總是可以不斷的堅持,堅持,再堅持,我們都懂得不是任何一項運動,任何一個團隊都可以常年在頂峰,但是女排的努力刻苦卻從來沒有過動搖。

我就想說:我真的是女排的忠實粉絲,我是真的敬佩中國女性。


懂籃球的赫本


所以他承認把一些人練廢了,歐美很多人打到30幾歲的,但是中國,明顯是成績至上。反正也是人多,舊的不下新的上不來。但是天才選手就悲催了


小愛醫生


女排精神,是一種永不言棄的精神,是一種不服輸的精神,鏗鏘玫瑰,綻放已成常態。

三大球裡最拿得出手的隊伍非女排莫屬,更是多次蟬聯大賽冠軍,獲得冠軍絕不是偶然而是幾代人努力拼搏,努力鑽研的結果,那種鍥而不捨永爭第一的精神感染著我們每個人。

女排精神,鼓舞著每個國人


才蜀黍


競技體育不需要什麼精神,做好自己,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觀眾就行了。文體不分家,體育其實跟文藝是一樣的,不就是一場game嗎。


浪淘沙1499


艱苦訓練,才能走上最高峰!


離寂寞最近的淚


只要是 拼搏努力 都值得讚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