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和回忆称“黄金一代”每周要训练6天半,如何评价女排精神?

果然237074665


女排精神不是喊出来的,是拼、练、做出来的!

2018年女排世俱杯落户浙江绍兴,朱婷首次率领瓦基弗银行队回国打比赛,再加以上东道主身份出战的浙江女排,绍兴云集了不少排坛大咖,一向低调的老帅陈忠和也终于在公众视野中亮相,他也接受了新华社的采访,回顾了执教“黄金一代”的艰辛历程。

2004年雅典奥运会,陈忠和以教练身份率领中国女排历史第二次站上奥运金最高领奖台。冯坤、周苏红、赵蕊蕊等队员被称之为“黄金一代”!

彼时,中国女排正经历着低谷,这支队伍并不被舆论看好。陈忠和亲承当时的压力很大,只把自己视为一名过渡型教练。至于成功的秘笈,“那就是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做好每一堂课。女排精神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一年有365天,要每天每时每刻都做好。”陈忠和说:“我现在都不敢想,这帮队员当时怎么能坚持得下去,一个星期下来练50多个小时。”

陈忠和回忆道:“队员们每周要训练6天半!”身旁的周苏红和赵蕊蕊则补充道:“还要加两个晚上!”周苏红介绍称,每天的训练是早上8点多练到1点多,一旦无法完成任务或者效果不佳,就要延长到3点多。吃完午饭则是继续训练。

其实,不只是黄金一代,中国女排训练艰苦并不是秘密。郎导有一句经典的口头禅:她们就是缺练!

为了备战亚运会和世锦赛,中国女排今年7月份在宁波北仑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封闭训练。朱婷等队员每周只有周日休息,其余6天从早上7点半进馆,到晚上9点20业务学习结束,14个小时很充实。张常宁四周掉了8斤肉、胡铭媛北仑前两周就减了10斤、李盈莹瘦了14斤,苦不苦?成果说明一切。

中国女排的辉煌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跌倒了又站起来,让女排精神不断传承。即便遭遇低谷和逆境,女排姑娘们也从没有放弃过,反而是振作精神重新崛起。


【球童有话说】

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笔者发泄的就开炮吧,喷子最可爱、吐槽乐趣无穷,探讨体育大小事儿,人人有责!无评论不新闻,我在评论区等待高逼格的你呦!


一个球童


首先把郎平指导解释女排精神的一段话写上: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知道有时不会赢,也会竭尽全力,是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尘土,依然眼中坚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希望女排的经历给国人带来正能量。

明白吗?明白陈忠和教练说的训练强度大,队员们坚持完成吗?女排精神哪里是什么精神,而是拼搏,努力,训练出来的,这才是陈忠和教练要强调的,在2018年女排世俱杯落户浙江绍兴后,来了不少排球界的大咖,陈忠和在接受新华社的采访时回顾道: 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教练身份率领中国女排历史第二次站上奥运金最高领奖台,当时冯坤、周苏红、赵蕊蕊等队员被称之为“黄金一代”!



当时的中国女排正经历着低谷,作为教练的陈忠和亲承当时的压力很大,只把自己视为一名过渡型教练,但是因为女排姑娘们的努力,女排的职业素养,这支球队最后成功了,成功的秘籍“那就是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做好每一堂课,女排精神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一年有365天,要每天每时每刻都做好。”陈忠和说:“我现在都不敢想,这帮队员当时怎么能坚持得下去,一个星期下来练50多个小时。” 陈忠和回忆道:“队员们每周要训练6天半!”身旁的周苏红和赵蕊蕊则补充道:“还要加两个晚上!”



其实,我们通过很多媒体的报道都知道,中国女排可不是仅仅依靠着一股精神力量在支撑,而是依靠着不断的拼搏,努力,进取,才可以的,她们拥有着女性伟大的一面,总是可以不断的坚持,坚持,再坚持,我们都懂得不是任何一项运动,任何一个团队都可以常年在顶峰,但是女排的努力刻苦却从来没有过动摇。

我就想说:我真的是女排的忠实粉丝,我是真的敬佩中国女性。


懂篮球的赫本


所以他承认把一些人练废了,欧美很多人打到30几岁的,但是中国,明显是成绩至上。反正也是人多,旧的不下新的上不来。但是天才选手就悲催了


小爱医生


女排精神,是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铿锵玫瑰,绽放已成常态。

三大球里最拿得出手的队伍非女排莫属,更是多次蝉联大赛冠军,获得冠军绝不是偶然而是几代人努力拼搏,努力钻研的结果,那种锲而不舍永争第一的精神感染着我们每个人。

女排精神,鼓舞着每个国人


才蜀黍


竞技体育不需要什么精神,做好自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观众就行了。文体不分家,体育其实跟文艺是一样的,不就是一场game吗。


浪淘沙1499


艰苦训练,才能走上最高峰!


离寂寞最近的泪


只要是 拼搏努力 都值得赞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