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駒生前算幾線歌手?

酷酷嘅公子哥


對於黃家駒生前算幾線歌手這個問題,對拾憶來說確實有點兒難,畢竟黃家駒去世時拾憶還沒有出生,不過考慮到黃家駒出道時,前期有“三王一後”的譚詠麟、陳百強、張國榮和梅豔芳,後期則有劉德華、張學友、黎明和郭富城這“四大天王”以及草蜢組合和明一派。



在當時人才輩出的香港樂壇,說實話黃家駒和他的beyond樂隊在他生前算不上什麼一線巨星。



作為Beyond的主唱和團魂,黃家駒在1983年組建了Beyond樂隊並通過奪得《吉他》雜誌舉辦的“山葉吉他比賽”冠軍正式出道,只不過樂隊出道之後的兩年中樂隊成員一直在更換,直到1988年才算是正式確立了由黃家駒、黃貫中、黃家強、葉世榮四人組成。



儘管在1987年和1988年這兩年中,Beyond樂隊發佈了《永遠等待》和《現代舞臺》等專輯,但是並沒有令這個樂隊大火,直到1989年,Beyond因為《真的愛你》一曲獲得第12屆十大中文金曲獎、第7屆十大勁歌金曲獎而開始真正的大火起來。



在此之後,Beyond在翻唱成風的香港樂壇中成為了風格獨樹一幟的樂隊組合,他們不但堅持演唱自己的原唱音樂,更是在音樂中體現他們對現實、文化、社會問題等多個領域的關注,並賦予這些音樂極強的音樂旋律的同時更賦予自己的情感。



也因此,Beyond之後更是推出了深受歌迷喜歡的《光輝歲月》 、《大地》和《海闊天空》等歌曲,不過,相比剛出道那些年的人氣,Beyond樂隊在1989年之後的人氣高了很多,但是在香港“四大天王”和草蜢等人氣極高的歌手和樂隊面前,Beyond的人氣還是差了一些,這也令很有野心的黃家駒不太滿足,也因此,黃家駒和他的樂隊決定到日本發展。




這也最終導致黃家駒在東京錄節目時不慎從舞臺上跌落摔成重傷,最終不治身亡,享年31歲,成為香港樂壇的一大遺憾。



不過,在黃家駒去世之後,Beyond樂隊的人氣比在他生前高了不知多少倍,記得拾憶初高中元旦晚會上基本上每年都會有Beyond樂隊的歌曲,自己和同學的MP4中基本上都有他們的歌曲。



而且,當年比Beyond名氣很大的歌手或者樂隊到了今天很多都銷聲匿跡了,而Beyond和黃家駒卻成為了搖滾樂隊的一個標誌,永遠活在了歌迷的心目中。



如果當年香港樂壇娛樂性沒那麼嚴重,翻唱成風的樂壇也沒有打壓堅持原唱音樂的Beyond樂隊,或許就不會出演黃家駒英年早逝的結果,說不定香港樂壇會出現一個可以和歌神張學友媲美的樂隊組合。


拾憶物語


看圖說話,當時臺上那些明星夠大牌了吧!










髙橋優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首先,黃家駒不是歌手,不應被歸類為歌手。
歌手具體怎麼定義不重要,但什麼類型的人被稱為歌手,不外乎兩種:一種自稱歌
手,一種外界認為是歌手。
張學友、王菲肯定是歌手,他們唱的好,也無愧於歌手的稱號,你也可以稱他們歌神歌后,但是還是屬於歌手,因為你去問他們本人,肯定承認自己就是唱歌的歌手。
但黃家駒不能被歸類為歌手,無論家駒自認為還是你這種別有用心的小編。
黃家駒是樂隊靈魂人物,主創、主唱,不吹不黑,至少是音樂人級別,楞是往歌手裡面塞,是何居心啊小編。
像你這樣問,那麼請問崔健是幾流歌手啊?
謝天笑是幾流歌手啊?披頭士主唱主創之一約翰列農是幾流歌手啊?

歌手、歌唱家、音樂人,還是有著質的區別的,黃霑也唱歌,相信沒人說黃霑是歌手吧,同理黃家駒也如此。

又好比:你的學歷是碩士的話,無論是平時還是填表的時候,無論是自認為還是別人,都會承認你碩士學歷,而不會叫你小學生吧,雖然你小學肯定畢業了。光會唱歌與會唱歌做詞曲相比,同理!

譁眾取寵,製造無稽之談,小編如此混淆視聽顯然不太合適,同意麼?!

篝火O_o


在一個節目上謝賢跟大家說:家駒在香港紅的不得了,他是一個才子。

黃百鳴也跟大家說:當時非常看好beyond樂隊,邀請他們參加了我的電影(開心鬼救開心鬼),電影中他們演一支學生樂隊,電影中他們唱了自己的歌曲(真的愛你)。

beyond樂隊靈魂人物家駒生前在香港最紅的時候是90年左右,期間出過很多經典歌曲,還主演過電影(莫欺少年窮),(籠民),還跟周潤發合作過一部賀歲喜劇電影。

家駒在香港最紅的時候去過一趟非洲,回來就創造了很多經典歌曲,他想把這些歌曲出一張新唱片,但是被公司距絕不出版。

這些歌曲都是跟戰爭和平有關,公司只是挑選幾首出版。家駒挺苦惱的,自己的音樂才華作品得不到有力發揮,得不到公司大力支持。

家駒自從88年開始走紅後,公司會要求他們參加各種娛樂節目,有次家駒正在錄音棚唱歌,忽然公司安排他們去參加一個生曰派對,派對的主人公是誰他們都不認識,家駒苦惱,自己喜歡的音樂得不到好好發展,要去扮演小丑討人喜歡,於是家駒創造了俾面派對。



家駒的歌曲都是自己創造的,他渴望能有一個安靜創造音樂的環境,在沒紅時,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創造音樂上,可是紅了以後,非常忙要去參加各種跟音樂無關的娛樂節目,根本沒有時間創造音樂,很多時候家駒都是利用睡覺時間來創造音樂,所以他經常遲到。

家駒生前紅不紅,只有看了91演唱會和93年馬來西亞不插電演唱,就會明白的,還有他演過的電影,如果不紅的話,怎麼可能有人請他拍電影,如果不紅的話,怎麼可能會去國外開演唱會,現場人氣還那麼高。




我的財源滾滾ok


黃家駒生前的時候,按照獲獎的數量跟殊榮來說,的確不夠當時的當紅歌手多。但是黃家駒的音樂把他推上了巔峰。當年那些比黃家駒紅的歌手,在這近20多年來都已經消失,有的為此唱歌唱不下去了,不得已轉型去拍了電影,電視劇,甚至是在一些綜藝節目中露露臉。

那個時候翻唱成風,很多歌手得的獎都是暗箱操作的。更離譜的是有一些歌手所在的公司去日本買下音樂的版權,然後重新填上中文歌詞,就煥然一新變成了一首新歌,並且還出現在專輯中,並且還舉辦了專輯發佈會,並且還被組委會頒獎了。這就好比一個人辛辛苦苦自己想出來的原創作文,老師不欣賞,別人隨便抄一些別班同學的歌曲,就能獲得老師賞識,這樣換了哪個人都不會高興。

黃家駒就處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可以說黃家駒在香港樂壇一生鬱郁不得志。最後卻死在了自己非常討厭的綜藝節目中,世事就是這樣變幻無常。

黃家駒在當時雖然地位不太高,甚至得獎也是給了第二名,但是幸好黃家駒帶領的beyond有一批忠實的歌迷,這些歌迷一直堅定的守在beyond這邊,無論他們得不得獎,或者是有沒有名次,她們都忠心不二陪伴beyond度過酸甜苦辣的日子。

那個時候香港樂壇經常打壓黃家駒這樣的原創音樂人,不受重視,並且還時常嘲笑他們。可以說黃家駒能在當年的環境堅持做喜歡的音樂多麼不容易,不被旁人理解,並且還受到冷眼與嘲笑,但是黃家駒依然排除萬難,不怕任何人的批評跟攻擊,所以才走得到這麼遠,在地下樂壇的時候被批評,直到走到地上依然被批評,做什麼都被罵,黃家駒生前揹負太多。

但是黃家駒本來就不是一個太喜歡追求功利的人,他不在乎得獎的多少,也不在乎名次,而是用心做音樂,想通過自己的音樂去感化那些生活困苦的人。他們聽到黃家駒的音樂能有非常大的動力,黃家駒就會非常欣慰了,表示自己的音樂能受到人們喜歡。這也是一種獎勵。黃家駒音樂的道路上,就好是一個俠客,吉他就是他的寶劍,為他在音樂道路上披荊斬棘。

所以黃家駒在歌迷的心中地位已經非常高了,超過現在的虛名的任何天皇巨星,黃家駒就是一個神一般的人物,活在歌迷的心中。


段小魚


學校裡喜歡Beyond的同學也不少,記得一次在校外圍牆錄像廳播放他們的演唱會專場,四五十人的錄像廳坐的滿滿,不同年級不同系別的同學會聚一起,合唱他們的歌,淚流滿面,那種場景很少見,要知道當時的錄像廳放的都是港產片,很少放映某某演唱會的錄像,原因簡單,怕不能滿場。當時的Beyond就已經是流行樂壇的一線團隊。1993年日本演出事件後,Beyond三子相繼也發行了一些專輯,如《二樓後座》,自己也買了幾本,但感覺偏金屬,不再有當年《喜歡你》《冷雨夜》《情人》的細膩和《長城》《無悔這一生》《農民》的大氣,但也還是有一些膾炙人口的作品《遙遠的Paradise》《一輩子陪我走》《LOVE》等。隨著黃家駒的仙逝,三子音樂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而1995年以後的10年,個人忙於工作、調動、婚姻、育子,從一座城市落戶另一座城市,對流行音樂只是隨手擷取的聆聽。有些遺憾的是,Beyond2003深圳演唱會沒有去成,至今越發有些後悔。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發現,每次往車載音樂裡錄歌、刪歌,最終留下的、留下最多的還是Beyond的音樂,每次聽到他們的歌,都會對生活,對人生有所頓悟,都會有一種莫名的力量。有人說,黃家駒死後才有如此的輝煌,我不敢苟同,至少我是一個經歷了狂熱、冷靜、喜愛的過程的歌迷。

在我看來,黃家駒的歌曲與Beyond樂隊不可分割,將他獨樹一幟,僅僅因為他是這個樂隊的靈魂,是大多數自創歌曲的作者、主唱。黃家駒或者說Beyond生前就是一線歌手、樂隊,現在仍是,試問:有多少歌手的音樂在KTV被如此廣泛的傳唱?有多少歌手同時擁有60、70、80甚至90後歌迷?有多少歌手的音樂會被當下流行樂壇百般翻唱,盡情演繹?有多少歌手的作品能重新填詞成為校歌?一首《海闊天空》足以跨越世紀,從《獅子山下》到《海闊天空》,香港人的砥礪前行精神的延續,而《海闊天空》仍是香港當代青年精神的指引。如果還不能驗證,那麼,就讓Beyond三子在深圳重聚,開一場14年後的演唱會,我賭深圳體育場32500個座位座無虛席,你敢不敢賭!?


紙馬無韁


1983年BEYOND於本年成軍,組成是為了參加一場音樂比賽,BEYOND也不負眾望,演出自己作品得到冠軍 ,當時的成員是黃家駒,葉世榮和鄔林.當時的BEYOND還尚未成型,他們同時又和好幾個樂隊一起玩,像家駒和家強和前太極的鄧建明,也組成了一個 NASA樂隊.此時創作的歌曲,如大廈等 ,以英文歌曲為主,曲風走向都是ART ROCK,比較講求技術性,重視音樂上的變化.




1984年BEYOND在得獎後 ,也是一邊工作一邊玩BAND,偶爾在一些酒吧等地做小演出.本年黃家駒的弟弟黃加強加入了BEYOND,同年香港的一家唱片公司集合了一些地下樂團灌錄了一張名為的唱片, BEYOND的兩首英文原創歌曲是和.當時一起進錄音棚的都是地下音樂分子,其中還包括 了達明一派的劉以達.本年BEYOND創作的作品如和,仍是以英文歌曲為主.

1985年這時BEYOND的成員為家駒,家強,世榮和陳時安,四個人一起創作了不少的歌曲,於是打算開個演唱會,把自己的歌曲和大家分享,不過陳時安要出國,於是BEYOND便積極尋找 一個吉他手,世榮認識阿PAUL再先,他 當時請在大專讀美術的阿PAUL幫BEYOND做海報,設計方面的工作,阿PAUL本身也參加了其他 樂隊,吉他技術高超,於是BEYOND便請PAUL代為幫忙,四個人就一起積極籌備演唱會的工作. BEYOND自己出錢出力,租下港島明愛中心, 又自己租音響,組裝,賣票,一切親力 親為. BEYOND以地下樂團的身份,開了一場"永遠等待"演唱會,這當然是場 賠錢音樂會,不過BEYOND的才華,也總 算被人發現,奠定了下一年發片的契機.當時BEYOND嘗試多種音樂風格,包括藝術搖滾,後 朋克新浪潮,重金屬甚至華麗搖滾,也開始嘗試用粵語創作搖滾作 品,,便是當時的作品. BEYOND以前衛樂隊的形象確立在香港地下樂壇的江湖地位.



如果家駒像汪峰一樣離開beyond單飛可能就不會去日本,因為當時家駒的才華不管是單飛還是重組一個樂隊都是非常容易的,可是他沒有!


beyond遠仔


其實真相很殘酷的,家駒生前就是三線歌手,fans別急,耐心往下看。真正殘酷的是香港娛樂圈,往往有許多英年早逝的藝人,這些公司就會大肆炒作,然後賣唱片賺一筆,我們知道的家駒和張雨生都是這樣。而之後真正讓beyond火起來的不是香港娛樂圈,是國內的高校,使得beyond在內地流行起來,然後又帶動香港娛樂圈,就好像大話西遊一樣,從而讓家駒奠定了香港樂壇搖滾一哥的地位


我要跑得快


黃家駒的歌現代人更欣賞,詞曲都非常有特點,但生前,真的算不上一線。評定一線主要由唱片銷量,演唱會收益,獲獎情況來看。先說銷量,九零前的譚張,之後張學友王傑周華健劉德華齊秦甚至小虎隊的唱片銷量都遠高於beyond,恐怕前十都不容易進。再說演唱會,beyond的演唱會會出現虧本,顯然不符合一線的號召力。至於獎項,他們參與的是最佳組合獎,一般是銀獎,金獎基本是達明一派(草蜢有沒有得過可以查一下),再怎麼說,這三對組合當時應該是差不多的。當然,現在不會有人把他們和達明一派比較,而是抬到羅大佑李宗盛崔健的高度,只能說他們的音樂確實好,不過當時人沒能欣賞。既然問的是當時的地位,只能參照當時的情況而不是現在來回答了。


ddliang


黃家駒就是三線歌手,別神話了。從唱片銷量和演唱會可以看出,到最後沒市場走佬。黃家駒胡扯香港沒音樂只有娛樂圈,如果香港沒有音樂,90年代怎麼會出了一大波天皇巨星啊?就你黃家駒說香港沒音樂嗎?這根本就在香港混不下去才去日本混,去日本也只是經常上綜藝節目蹭熱度,還不混得好最後客死異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