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後的職場人士如何提升自己?或給自己找條後路?

創業與創新


職場人士到了35歲,迎來很關鍵的一個時間點。

因為有的單位,有的工作崗位,要求35歲以下的人,才能獲得面試資格。

所以35歲以後的職場人,一定要明確年齡給自己帶來的職場危機感。

那麼提升自己或是給自己找條後路,是一種明智之舉!


提升自己從以下三點來看:

1.首先問自己要提升什麼?是工作能力,還是職場經驗,或是職業素養?

2.其次,如何在職場中去提升自己。

3.最後,明確在35歲這一時間點上,再用多長時間來提升自己在工作上的短板。很有必要進行自我反思。


給自己找條後路從以下三點來看:

1.專注好當下的工作,就是自己在給自己找後路;

2.做好本職工作後,又學習其它崗位的技能,做到職業的橫向發展,進而成為職場多面手。就是給自己找的另一條後路。

3.利用業餘時間,做做兼職或是創業,自己自創一條後路來。


阿文話職場


跟樓主是同道中人,送你一句話:

你昨天做出的決定確定你的現在,你今天做出的決定確定了你的未來。

很多勵志的帖子都在談什麼35歲危機,這確實是很多職場人都會面臨的問題,到了35年齡不小,上有老下有小,如果還沒有做到一定級別,生活壓力也是非常大那麼如何才有有效規避35歲危機呢

我個人覺得歸根到底還是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讓自己成為團隊的核心和骨幹,少了你不行;要麼多多歷練,保持“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底氣。團隊不養閒人,職場上沒有一個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的,我們必須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同時保持持續學習的能力

任正非有一篇報告非常出名,就是《華為的冬天》,大家有空開去必讀搜索看看,大概的意思就是說:雖然華為目前形勢非常好,但是同志們一定要有危機意識,萬一哪天形勢不好,大家是不是有足夠的能量熬過冬天,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過冬的棉襖。

職場中,我們每個人也是一樣的,一定要長遠規劃謀劃未來,同時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只有敢於擔當,敢於挑戰的人才有更多歷練的機會,當然這個過程是會很痛苦的,但是這就是成長中必然面臨的煩惱,否則,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

要想在35歲破除後顧之憂,你在30歲的時候就要做好合理的規劃,並且開始行動起來,而不是等到暴風雨來臨了才想起要蓋房子。不管做什麼,瞅準一個目標,長期堅持下去。


製造精英


第一,高效提升自己。這個年齡階段的大部分人都有一定的負擔。家庭,工作,生活,都會佔用你的時間和精力,想要提升自己需要有效率。例如想提升自己某方面的技能,就要高效的開展學習,並且通過實際的動手練習來確定自己的掌握情況和實際差距。意思其實就是要有目的的學習,這樣才能有效果,才能真的掌握技能。

第二,儘早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技之長。例如有些人喜歡文字表達,那從現在就做自媒體或者加入寫稿的行列;如果外語能力強,現在繼續去鞏固基礎,然後考個翻譯證,就可以考慮接下翻譯的單子。

第三,合理安排放鬆時間。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更好的充電才能保證前行。休息也是也是良性的思考時間,可以讓自己考慮清楚下一步的計劃。


Molly小秘書


35歲前努力學習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時可以適當瘋狂,35歲後儘量安靜的少犯錯誤的工作。根據自己資源狀況準備向適合中老年人工作的崗位靠攏,最好40歲左右上位。


老者141955336


提升自己就是讓自己變得不可替代。


標準HR


多做,多實踐。不留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