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九淵和王陽明都主張“心即理”,為什麼陸九淵沒能提出“知行合一”說?

崔中鶴


王陽明在龍場頓悟時得出“心即理”的結論,所以才得以創立“知行合一”說。 但是,陸九淵也提倡“心即理”,為什麼他沒能提出“知行合一”說呢?這是因為陸九淵對於 “格物致知”的解釋沒能擺脫傳統的束縛。

與陸九淵不同的是,王陽明對“格物致知”的解釋是徹底的“唯心論”,他明確指出“心即物”。 儘管這樣的認識是在龍場頓悟之後產生的,但在龍場頓悟之際,陽明恐怕就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 由此看來,王陽明在龍場悟得的“心即理”應該比陸九淵的“心即理”更加“唯心主義”。

王陽明晚年對陸九淵的學說極力稱讚,對朱熹的學說則加以批評。雖然如此,但他認為陸九淵和朱熹在“格物致知”的解釋方面是相同的,二人體現的都是“主知功夫”,故而提出的是“知行二分”說,而他自己對“格物致知”的解釋則與二人不同,所以才提出了“知行合一”說。

如上文所述,有人對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存在疑問,王陽明的解釋是:“致知格物,自來儒者皆相沿如此說,故象山亦遂相沿得來,不復致疑耳。 然此畢竟亦是象山見得未精一處,不可掩也。”

“象山見得未精一處”,是指陸九淵還沒有徹底地實現“唯心論”。 王陽明將“心即理”發展為“心即物”,從他的立場來看,雖然陸九淵的學問很深奧,但是仍然沒有達到“精一處”。


風激淋漠


陸九淵與王陽明兩人雖然都主張“心即理”,但兩人在對“心即理”的理解上是不同的,這源於兩人對“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同。

陸九淵的“心即理”,雖也提倡“尊德性”,但是他對於《大學》中的“格物致知”的理解沒能逃脫傳統的束縛,認為物即是物;而與陸九淵不同,王陽明對“格物致知”的解釋是徹底的“唯心論”,他明確指出“心即物”,由此可見,王陽明在龍場頓悟的“心即理”應該比陸九淵的“心即理”更加“唯心主義”,也正因為如此,王陽明最終提出了“知行合一”說。

陸九淵與王陽明兩人在對“格物致知”的理解上,除了對“心即物”的具體理解不同外,兩人在對“知”與“行”的關係的理解也截然不同。陸九淵與朱熹兩人在對“格物致知”的理解上,體現的是“主知工夫”!故而提出的是“知行二分”說,認為“知難行易”、“知先行後”,而王陽明在對“知”與“行”關係的理解上則與其二人不同,王陽明認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乃一物之兩面,所以,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說。

綜上所述,正是由於陸九淵在對“心即理”和“知”與“行”關係上同王陽明的理解不同,他的知行觀是分裂的,所以,陸九淵雖然也主張“心即理”卻沒能提出“知行合一”說。

五百年來,多少仁人志士視王陽明為精神導師,日本整個明治維新都依託在王陽明心學的思想下,只因為知行合一。王陽明開宗立派,所以截然不同於朱熹、陸九淵,也只因為知行合一。


帆170887908


古人很多時候都以各自的方式表達出來,主要思維可能在於細節,知行合一是心即理的理論回到實踐的過程,有說理,但是需要再昇華一下,理論的成型需要時機,所以多做事會更能感悟到。

其實他的“六經注我”,也有一些融合的思想了,只有完全領會知識,達到沒有矛盾的時候,知與行,我注與注我都一樣。

就如同我們用現代語言講古代知識一樣,當用則用,跳脫原意,但又似原意,同樣也是知行合一之意。


岐黃道心


知行合一很早就有人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類很多,學以致用


寶鏡院苗木基地


一個是坐而論道,一個是躬而行之,差別就在這裡,任何真正的學問必須經過聞道、修道、悟道、證道的過程才能圓滿,沒有用實踐去證道,悟道了也等於白悟,了無用處。


我是自有永有的


總結文字的不同。


金黃小麥


每個人的人生際遇,時代背景不一樣,知行合一這種大道理也是由內外因構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