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和王阳明都主张“心即理”,为什么陆九渊没能提出“知行合一”说?

崔中鹤


王阳明在龙场顿悟时得出“心即理”的结论,所以才得以创立“知行合一”说。 但是,陆九渊也提倡“心即理”,为什么他没能提出“知行合一”说呢?这是因为陆九渊对于 “格物致知”的解释没能摆脱传统的束缚。

与陆九渊不同的是,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彻底的“唯心论”,他明确指出“心即物”。 尽管这样的认识是在龙场顿悟之后产生的,但在龙场顿悟之际,阳明恐怕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由此看来,王阳明在龙场悟得的“心即理”应该比陆九渊的“心即理”更加“唯心主义”。

王阳明晚年对陆九渊的学说极力称赞,对朱熹的学说则加以批评。虽然如此,但他认为陆九渊和朱熹在“格物致知”的解释方面是相同的,二人体现的都是“主知功夫”,故而提出的是“知行二分”说,而他自己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则与二人不同,所以才提出了“知行合一”说。

如上文所述,有人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存在疑问,王阳明的解释是:“致知格物,自来儒者皆相沿如此说,故象山亦遂相沿得来,不复致疑耳。 然此毕竟亦是象山见得未精一处,不可掩也。”

“象山见得未精一处”,是指陆九渊还没有彻底地实现“唯心论”。 王阳明将“心即理”发展为“心即物”,从他的立场来看,虽然陆九渊的学问很深奥,但是仍然没有达到“精一处”。


风激淋漠


陆九渊与王阳明两人虽然都主张“心即理”,但两人在对“心即理”的理解上是不同的,这源于两人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同。

陆九渊的“心即理”,虽也提倡“尊德性”,但是他对于《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理解没能逃脱传统的束缚,认为物即是物;而与陆九渊不同,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彻底的“唯心论”,他明确指出“心即物”,由此可见,王阳明在龙场顿悟的“心即理”应该比陆九渊的“心即理”更加“唯心主义”,也正因为如此,王阳明最终提出了“知行合一”说。

陆九渊与王阳明两人在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上,除了对“心即物”的具体理解不同外,两人在对“知”与“行”的关系的理解也截然不同。陆九渊与朱熹两人在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上,体现的是“主知工夫”!故而提出的是“知行二分”说,认为“知难行易”、“知先行后”,而王阳明在对“知”与“行”关系的理解上则与其二人不同,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乃一物之两面,所以,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说。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陆九渊在对“心即理”和“知”与“行”关系上同王阳明的理解不同,他的知行观是分裂的,所以,陆九渊虽然也主张“心即理”却没能提出“知行合一”说。

五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视王阳明为精神导师,日本整个明治维新都依托在王阳明心学的思想下,只因为知行合一。王阳明开宗立派,所以截然不同于朱熹、陆九渊,也只因为知行合一。


帆170887908


古人很多时候都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出来,主要思维可能在于细节,知行合一是心即理的理论回到实践的过程,有说理,但是需要再升华一下,理论的成型需要时机,所以多做事会更能感悟到。

其实他的“六经注我”,也有一些融合的思想了,只有完全领会知识,达到没有矛盾的时候,知与行,我注与注我都一样。

就如同我们用现代语言讲古代知识一样,当用则用,跳脱原意,但又似原意,同样也是知行合一之意。


岐黄道心


知行合一很早就有人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类很多,学以致用


宝镜院苗木基地


一个是坐而论道,一个是躬而行之,差别就在这里,任何真正的学问必须经过闻道、修道、悟道、证道的过程才能圆满,没有用实践去证道,悟道了也等于白悟,了无用处。


我是自有永有的


总结文字的不同。


金黄小麦


每个人的人生际遇,时代背景不一样,知行合一这种大道理也是由内外因构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