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越來越低,你認為主要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

世代同淵


生育率越來越低,無庸諱言,最大的避孕藥,就是高企的房價和二三四線城市,稀少的工作機會。

首先說明,現在的生活時代,可不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生下來,能夠養活就行了。從開始懷孕,到孩子生出來,這一個階段,沒有三五萬,可真是打不住。孩子出生後,每個月四五千的生活費,那是挨挨的,要支出,一直到孩子大學畢業,這是最基本的。

其次,如果要有基本的家庭生活,甚至生二胎,那麼,在長期居住生活的城市,擁有房子和穩定工作,這是基本的保障。可二三四線城市工作機會的稀少,人們大量向一線和準一線城市外出打工,但卻無法在一線和準一線城市,擁有房子和戶口。沒有基本的家庭生活,生育就是奢望。

最後的原因,就是現在生育主力80和90後,很大一部分,追求個人的生活和自由,丁克家庭越來越多;而且,祖輩一代,現在也普遍不願意帶孩子,而年輕父母,一人工作,往往很難養活一家三口,甚至四口。

於是,少生和不生,成為了主流,生育率,自然也逐年下漸了。實現生育資金補貼,以及生育婦女較長的年假,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董江波


二胎政策雖然放開了,甚至三胎也在默許之中,但,要二胎的家庭並不多,生育率並沒有提高,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一,不敢生

二胎政策放開了,但有的家庭不敢再生了。

主要有這樣的家庭不敢生。

是經濟不好的家庭。

有的家庭的經濟不太好,養一個孩子都滿足不了成長和教育的需求,再要一個孩子更養不起,所以,這樣的家庭不敢要。

是沒人幫助看孩子的家庭

有的家庭的經濟屬於中產,靠夫妻的打拼養兩個孩子還可以,但因雙方的父母都年齡大了,無人幫助看孩子,有的老人想開了,也不想看孩子,但如果請保姆或靠一個人工作根本滿足不了家庭的需要,所以,這樣的家庭也不敢要孩子。

是有男孩的家庭。

頭胎是男孩的家庭也不敢要孩子,害怕第二胎也是男孩,因為現在養男孩的成本高,一套婚房至少就上百萬,還有見面禮物,彩禮等等,娶媳婦的資金很高,更別說幫助看兒媳看孩子的勞累,而且婆媳之間的關係還不好處。所以,這樣的家庭不敢要孩子。

二,不願意生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的年輕人認為要孩子付出的精力太大,而且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很大麻煩,不僅養,還得教,不僅負責孩子這一輩,還要負責孫子的看護,所以有的年輕人雖然走入婚姻,但不願意要孩子,而且這樣的家庭還越來越多,並且都是高級知識分子組成丁克家庭

另外,隨著女性接受的教育越來越高,獨立性越來越強,一些女性根本不結婚,更別說要孩子了。

三,

不能生

70後,80後的組成的家庭還秉承著傳統的家庭觀念,可以說是要二胎的主力,但這部分人年齡大了,本不好受孕,也許是環境的原因,即使懷上,成活率極低。所以,這樣的家庭是不能生。

總之,因這樣那樣的原因,生育率卻越來越低。而造成這樣的局面一方面是人們觀念的變化,另一方面是社會的壓力。




空谷幽蘭27


主要是生不起,養不起,死不起了,所以老祖宗們啊,對不起了,生個孩子證明自己有生育能力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過去的日子雖然苦點,住的差點,吃的差點,晚上雖然點的煤油燈,但那時侯什麼都便宜,儘管掙錢很少,但父母照樣能夠養活這一大家子。我上有一個姐,下有一個妹,一家五口人,在過去來講我們這算是家口很少的。小時候經常在父母跟別人的聊天中聽別人說:“哎呀,多好的事啊,真會生啊,有兒有女的,兒女雙全呀!”在過去都這樣,見了不太熟悉的人,都是沒話找話,問這問那,尤其年齡相仿的,都會問你家幾個孩子?然後我家幾個孩子?有時我父親會把“大金鹿”往道邊一停,然後對別人說,我就這麼一份子兒啊!(日照方言,一個兒的意思,但用“一份子”口氣中會顯得更重視、更珍貴、更親切)、我坐在自行車後面,心裡美滋滋的,我的自豪感和優越感就是打這兒來的,當然儘管小時候我父親經常揍我,母親也常常追著我打,可是我不得不承認,我父母對我還是挺偏心的,在他們心中我的分量最重。

現在雖然工薪階層收入比過去翻了好多倍,甚至幾十倍上百倍,但物價和消費翻的倍數更多。也就是說現在如果養五六個孩子,就算天天吃玉米餅子就鹹菜也養不起,更何況在過去還有生七八個的。再一個就是思想上的轉變,有好多家庭,即使第一胎是女兒,也沒有打算非得要兒子的念頭了,因為感覺像生了個小祖宗,小皇帝,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老百姓掙點錢比登天都難的今天,這100萬上哪掙去?說句難聽的,從兒子呱呱墜地那天起,就意味著背上了100萬的債,或許更多,你得為此天天去打工還債。所以現在人慢慢想開了,什麼香火不香火的,死了就一把灰,所有的感覺都隨著生命的消失而消失,什麼也不知道了,先讓自己過得舒服一點兒再說吧,對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不再刻意強求,儘量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吧,所以比較務實了吧。



海島鵝卵石


社會經濟發展必然階段,現在世界上主要經濟發達國家的人口增長率都非常低,很多發達國家的生育率都已達到或低於世代更替水平,造成了社會的人口老齡化嚴重並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下面來詳細分析原因。

看下錶

世界各國人口年度增長率最近數據排名

國家/地區\t所在洲\t年份\t人口年度增長率\t排名

阿曼\t 亞洲\t2017\t4.67%\t1

巴林\t亞洲\t2017\t4.62%\t2

瑙魯\t大洋洲\t2017\t4.5%\t3

尼日爾\t非洲\t2017\t3.82%\t4

赤道幾內亞\t非洲\t2017\t3.71%\t5

安哥拉\t非洲\t2017\t3.31%\t6

烏干達\t非洲\t2017\t3.26%\t7

剛果(金)\t非洲\t2017\t3.25%\t8

布隆迪\t非洲\t2017\t3.18%\t9

坦桑尼亞\t非洲\t2017\t3.08%\t10

乍得\t非洲\t2017\t3.05%\t11

岡比亞\t非洲\t2017\t3.0%\t12

馬裡\t非洲\t2017\t3.0%\t13

贊比亞\t非洲\t2017\t2.99%\t14

盧森堡\t歐洲\t2017\t2.95%\t15

索馬里\t非洲\t2017\t2.92%\t16

布基納法索\t非洲\t2017\t2.89%\t17

馬拉維\t非洲\t2017\t2.89%\t18

巴勒斯坦\t亞洲\t2017\t2.88%\t19

莫桑比克\t非洲\t2017\t2.87%\t20

伊拉克\t亞洲\t2017\t2.84%\t21

荷屬聖馬丁\t美洲\t2017\t2.81%\t22

塞內加爾\t非洲\t2017\t2.81%\t23

南蘇丹\t非洲\t2017\t2.78%\t24

貝寧\t非洲\t2017\t2.75%\t25

毛里塔尼亞\t非洲\t2017\t2.73%\t26

馬達加斯加\t非洲\t2017\t2.68%\t27

卡塔爾\t亞洲\t2017\t2.67%\t28

尼日利亞\t非洲\t2017\t2.6%\t29

剛果(布)\t非洲\t2017\t2.6%\t30

喀麥隆\t非洲\t2017\t2.59%\t31

約旦\t亞洲\t2017\t2.57%\t32

幾內亞\t非洲\t2017\t2.56%\t33

利比里亞\t非洲\t2017\t2.53%\t34

肯尼亞\t非洲\t2017\t2.52%\t35

科特迪瓦\t非洲\t2017\t2.5%\t36

阿富汗\t亞洲\t2017\t2.49%\t37

多哥\t非洲\t2017\t2.48%\t38

幾內亞比紹\t非洲\t2017\t2.48%\t39

埃塞俄比亞\t非洲\t2017\t2.46%\t40

盧旺達\t非洲\t2017\t2.41%\t41

也門\t亞洲\t2017\t2.39%\t42

蘇丹\t非洲\t2017\t2.38%\t43

津巴布韋\t非洲\t2017\t2.32%\t44

科摩羅\t非洲\t2017\t2.28%\t45

加蓬\t非洲\t2017\t2.26%\t46

加納\t非洲\t2017\t2.2%\t47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t非洲\t2017\t2.19%\t48

馬耳他\t歐洲\t2017\t2.16%\t49

納米比亞\t非洲\t2017\t2.16%\t50

東帝汶\t亞洲\t2017\t2.16%\t51

塞拉利昂\t非洲\t2017\t2.15%\t52

瓦努阿圖\t大洋洲\t2017\t2.14%\t53

新西蘭\t大洋洲\t2017\t2.12%\t54

塔吉克斯坦\t亞洲\t2017\t2.11%\t55

伯利茲\t美洲\t2017\t2.08%\t56

科威特\t亞洲\t2017\t2.05%\t57

巴布亞新幾內亞\t大洋洲\t2017\t2.03%\t58

沙特阿拉伯\t亞洲\t2017\t2.03%\t59

吉爾吉斯斯坦\t亞洲\t2017\t1.99%\t60

馬爾代夫\t亞洲\t2017\t1.98%\t61

危地馬拉\t美洲\t2017\t1.98%\t62

所羅門群島\t大洋洲\t2017\t1.97%\t63

巴基斯坦\t亞洲\t2017\t1.95%\t64

埃及\t非洲\t2017\t1.93%\t65

以色列\t亞洲\t2017\t1.93%\t66

博茨瓦納\t非洲\t2017\t1.82%\t67

斯威士蘭\t非洲\t2017\t1.78%\t68

阿爾及利亞\t非洲\t2017\t1.74%\t69

基里巴斯\t大洋洲\t2017\t1.74%\t70

英屬維爾京群島\t美洲\t2017\t1.73%\t71

冰島\t歐洲\t2017\t1.73%\t72

澳門\t亞洲\t2017\t1.68%\t73

烏茲別克斯坦\t亞洲\t2017\t1.68%\t74

土庫曼斯坦\t亞洲\t2017\t1.67%\t75

洪都拉斯\t美洲\t2017\t1.66%\t76

澳大利亞\t大洋洲\t2017\t1.59%\t77

巴拿馬\t美洲\t2017\t1.59%\t78

蒙古\t亞洲\t2017\t1.58%\t79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t美洲\t2017\t1.55%\t80

吉布提\t非洲\t2017\t1.54%\t81

土耳其\t歐洲\t2017\t1.54%\t82

菲律賓\t亞洲\t2017\t1.53%\t83

柬埔寨\t亞洲\t2017\t1.53%\t84

玻利維亞\t美洲\t2017\t1.49%\t85

老撾\t亞洲\t2017\t1.47%\t86

厄瓜多爾\t美洲\t2017\t1.45%\t87

瑞典\t歐洲\t2017\t1.45%\t88

新喀里多尼亞\t大洋洲\t2017\t1.4%\t89

阿聯酋\t亞洲\t2017\t1.4%\t90

中非\t非洲\t2017\t1.39%\t91

馬來西亞\t亞洲\t2017\t1.39%\t92

哈薩克斯坦\t亞洲\t2017\t1.36%\t93

萊索托\t非洲\t2017\t1.33%\t94

摩洛哥\t非洲\t2017\t1.3%\t95

開曼群島\t美洲\t2017\t1.3%\t96

文萊\t亞洲\t2017\t1.29%\t97

委內瑞拉\t美洲\t2017\t1.29%\t98

利比亞\t非洲\t2017\t1.28%\t99

巴拉圭\t美洲\t2017\t1.27%\t100

墨西哥\t美洲\t2017\t1.26%\t101

佛得角\t非洲\t2017\t1.26%\t102

黎巴嫩\t亞洲\t2017\t1.25%\t103

南非\t非洲\t2017\t1.24%\t104

海地\t美洲\t2017\t1.23%\t105

不丹\t亞洲\t2017\t1.23%\t106

秘魯\t美洲\t2017\t1.23%\t107

塞舌爾\t非洲\t2017\t1.22%\t108

愛爾蘭\t歐洲\t2017\t1.22%\t109

加拿大\t美洲\t2017\t1.22%\t110

斯里蘭卡\t亞洲\t2017\t1.13%\t111

印度\t亞洲\t2017\t1.13%\t112

突尼斯\t非洲\t2017\t1.12%\t113

尼泊爾\t亞洲\t2017\t1.11%\t114

多米尼加\t美洲\t2017\t1.1%\t115

瑞士\t歐洲\t2017\t1.1%\t116

伊朗\t亞洲\t2017\t1.1%\t117

印尼\t亞洲\t2017\t1.1%\t118

尼加拉瓜\t美洲\t2017\t1.09%\t119

阿塞拜疆\t亞洲\t2017\t1.07%\t120

巴哈馬\t美洲\t2017\t1.05%\t121

孟加拉\t亞洲\t2017\t1.05%\t122

帕勞\t大洋洲\t2017\t1.05%\t123

安提瓜和巴布達\t美洲\t2017\t1.03%\t124

越南\t亞洲\t2017\t1.02%\t125

法屬波利尼西亞\t大洋洲\t2017\t0.99%\t126

哥斯達黎加\t美洲\t2017\t0.99%\t127

阿根廷\t美洲\t2017\t0.96%\t128

聖基茨和尼維斯\t美洲\t2017\t0.95%\t129

緬甸\t亞洲\t2017\t0.91%\t130

挪威\t歐洲\t2017\t0.91%\t131

蘇里南\t美洲\t2017\t0.9%\t132

圖瓦盧\t大洋洲\t2017\t0.85%\t133

哥倫比亞\t美洲\t2017\t0.84%\t134

庫拉索\t美洲\t2017\t0.84%\t135

湯加\t大洋洲\t2017\t0.83%\t136

奧地利\t歐洲\t2017\t0.83%\t137

關島\t大洋洲\t2017\t0.81%\t138

智利\t美洲\t2017\t0.81%\t139

塞浦路斯\t歐洲\t2017\t0.8%\t140

巴西\t美洲\t2017\t0.78%\t141

香港\t亞洲\t2017\t0.75%\t142

斐濟群島\t大洋洲\t2017\t0.75%\t143

丹麥\t歐洲\t2017\t0.72%\t144

美國\t美洲\t2017\t0.71%\t145

列支敦士登\t歐洲\t2017\t0.68%\t146

薩摩亞\t大洋洲\t2017\t0.67%\t147

馬恩島\t歐洲\t2017\t0.65%\t148

英國\t歐洲\t2017\t0.65%\t149

荷蘭\t歐洲\t2017\t0.6%\t150

聖馬力諾\t歐洲\t2017\t0.59%\t151

圭亞那\t美洲\t2017\t0.59%\t152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t大洋洲\t2017\t0.58%\t153

中國\t亞洲\t2017\t0.56%\t154

法屬聖馬丁\t美洲\t2017\t0.55%\t155

薩爾瓦多\t美洲\t2017\t0.52%\t156

多米尼克\t美洲\t2017\t0.52%\t157

摩納哥\t歐洲\t2017\t0.51%\t158

朝鮮\t亞洲\t2017\t0.48%\t159

直布羅陀\t歐洲\t2017\t0.47%\t160

格林納達\t美洲\t2017\t0.47%\t161

聖盧西亞\t美洲\t2017\t0.46%\t162

韓國\t亞洲\t2017\t0.43%\t163

阿魯巴\t美洲\t2017\t0.42%\t164

德國\t歐洲\t2017\t0.42%\t165

法國\t歐洲\t2017\t0.39%\t166

烏拉圭\t美洲\t2017\t0.37%\t167

比利時\t歐洲\t2017\t0.36%\t168

法羅群島\t歐洲\t2017\t0.35%\t169

牙買加\t美洲\t2017\t0.31%\t170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t美洲\t2017\t0.3%\t171

芬蘭\t歐洲\t2017\t0.29%\t172

巴巴多斯\t美洲\t2017\t0.25%\t173

泰國\t亞洲\t2017\t0.25%\t174

捷克\t歐洲\t2017\t0.24%\t175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t美洲\t2017\t0.23%\t176

北马里亞納群島\t大洋洲\t2017\t0.22%\t177

亞美尼亞\t亞洲\t2017\t0.19%\t178

西班牙\t歐洲\t2017\t0.19%\t179

斯洛伐克\t歐洲\t2017\t0.17%\t180

百慕大\t美洲\t2017\t0.15%\t181

馬紹爾群島\t大洋洲\t2017\t0.11%\t182

俄羅斯\t歐洲\t2017\t0.11%\t183

馬其頓\t歐洲\t2017\t0.09%\t184

毛里求斯\t非洲\t2017\t0.09%\t185

新加坡\t亞洲\t2017\t0.09%\t186

斯洛文尼亞\t歐洲\t2017\t0.08%\t187

美屬薩摩亞\t大洋洲\t2017\t0.08%\t188

古巴\t美洲\t2017\t0.08%\t189

白俄羅斯\t歐洲\t2017\t0.07%\t190

黑山\t歐洲\t2017\t0.03%\t191

波蘭\t歐洲\t2017\t0.02%\t192

愛沙尼亞\t歐洲\t2017\t-0.02%\t193

格陵蘭\t美洲\t2017\t-0.03%\t194

格魯吉亞\t亞洲\t2017\t-0.06%\t195

摩爾多瓦\t歐洲\t2017\t-0.06%\t196

阿爾巴尼亞\t歐洲\t2017\t-0.09%\t197

意大利\t歐洲\t2017\t-0.13%\t198

希臘\t歐洲\t2017\t-0.14%\t199

日本\t亞洲\t2017\t-0.16%\t200

波黑\t歐洲\t2017\t-0.28%\t201

葡萄牙\t歐洲\t2017\t-0.31%\t202

匈牙利\t歐洲\t2017\t-0.34%\t203

烏克蘭\t歐洲\t2017\t-0.39%\t204

安道爾\t歐洲\t2017\t-0.41%\t205

塞爾維亞\t歐洲\t2017\t-0.51%\t206

羅馬尼亞\t歐洲\t2017\t-0.59%\t207

保加利亞\t歐洲\t2017\t-0.73%\t208

敘利亞\t亞洲\t2017\t-0.88%\t209

拉脫維亞\t歐洲\t2017\t-0.96%\t210

克羅地亞\t歐洲\t2017\t-1.17%\t211

立陶宛\t歐洲\t2017\t-1.42%\t212

波多黎各\t美洲\t2017\t-2.06%\t213

大致基本規律,經濟發達的地區生育率低

很多人認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使人們撫養子女的經濟成本增高是造成生育率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發達國家富裕,撫養子女成本高,人們生育意願低少生孩子。欠發達國家貧窮,撫養子女成本低,人們多生孩子。這樣的邏輯總讓人多少感到有些彆扭,本來越富裕應該是有經濟條件撫養更多的子女。但在經濟發達國家撫養子女的經濟成本高在相當程度上降低了人們的生育意願這是事實。然而當更深入地分析問題時,又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撫養子女的經濟成本增高與生育率下降哪個是因,哪個是果?哪個是最先的因?這看起來有點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雞會下蛋,蛋能孵化成雞。撫養成本增高會造成人們的生育意願下降,生育率下降會使撫養單個子女的平均成本上升。假若以前養三、四個,現在養一、兩個。即使人們撫養子女方面的支出不變,單個子女的撫養成本也是上升了。討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很難,因為所要追溯的歷史過於久遠。

當人們都將目光集中在“經濟方面”時,卻忽視了人類社會人口自身生產的生產方式,在新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對社會人口產生的重要影響。人口自身生產,即種的蕃衍,是為社會提供人力資源的人口生產。一個社會人口自身生產的生產力無疑會受到這個社會的物質資料生產力水平和自然資源條件的制約,但同時也會受到人口自身生產方式的影響。

人口自身生產方式表現為婚姻形態及在一定婚姻形態基礎上形成的家庭所具有的贍養、供養關係(或功能)的具體形式。婚姻形態的改變就意味著人口自身生產方式的改變。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普遍出現了高離婚率。婚姻形態發生了重要改變。雖然仍然是一夫一妻制,但與傳統社會相比,離婚、再婚頻率很高,結婚年齡大大推遲,單身人數也大量增加,這與傳統婚姻形態相比發生了質的變化。婚姻形態的改變就意味著人口自身生產方式的改變,必然就會影響到人口自身的生產。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人口的自身生產主要還是靠由婚姻組成的家庭來完成的。不但“生物人”的生產主要靠家庭,“社會人”的生產也離不開家庭。西方發達國家的高離婚率使得社會上婚姻的穩定性程度大大降低,影響了家庭的穩定性和組成結構,勢必會影響到家庭的人口生產功能。

20世紀下半葉以來,西方發達國家人們的平均初婚年齡呈不斷提高的趨勢。以德國為例,據《環球時報》的報道,目前德國男性的平均初婚年齡為36歲而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為33歲,這比他們父輩晚結婚6年。人們平均初婚年齡的提高極有可能會引起社會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下降。在現代社會里,在婚姻之外生育子女對於婦女來說一般是不利的,因為一般婦女非婚生育在生育期內會減少大部分的經濟來源,未婚生育的現象一般說來較少。假若一個國家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為25歲,那麼一百年後,將會比女性平均初婚年齡為20歲的國家少生育一代人。如果這兩個國家婦女的平均生育子女的數量差不多,那麼它們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差別是很大的。

女性的生育期一般是從13歲的初潮時開始到45歲左右以後的閉經期止一般大概是22年,如果不進行計劃生育婦女在整個生育期內一般多的可以生育十多個子女。初婚年齡的提高會縮短婦女的有效生育期,假若一個國家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為30歲,那麼女性的平均有效生育期將縮短至15年。而35歲以上婦女的生育為高齡生育,風險比較大,一般人們不會選擇在這個年齡段生育。這樣婦女的平均生育期實際上最低可能減少到了5年。如果一個婦女在結婚後的5年內婚姻離異了,那麼她的生育期又縮短了。如果社會上離婚率很高,那麼社會上女性的平均生育期又將大大縮短了。如果減至2、3年,那麼僅因這一原因就會造成生育率降至世代更替水平以下。





半精靈neo


根本原因是房價高

養孩子的成本,其實那個方面都不低,但支出最大的應該是房子,現在三四線城市房價10000多一平,縣城都上萬了,買套120平的房子,再加車位、儲藏室,裝修,那還不150萬啊

我們看看其他成本

其他150萬,加房子150萬,結婚30萬,合計330萬。

對於老百姓,假如要二胎的話,需要多支出330萬,這只是二胎的,假如還有一胎,女兒的話,150萬,加330萬,就要480萬。

兒子的話660萬。

有人說如果生二胎是女兒 那?咱誰知道生啥啊,既然不知道生男女,就按照最壞打算。

俺也要二胎了

剛才我又查查我們四線城市房價,9000-14000一平,哎,繼續賺錢吧,戒菸戒酒,吃素。攢錢養二胎。


龍拍天下


小編友,你問的‘現在的生育越來越低,…什麼原因’,我在此與你聊一件真實的事,或許你也著得原因了。西安(可說是城區)的一個小區,一年輕夫婦的兩個兒女上學了,較大的讀一年一期,第一次繳學費兩萬零六百多元,然後三個星期下,先後交語文六百七十元,數學、英語各幾百,還有要交還沒有交的補課費。較小的一個,讀進幼兒園小班,第一次繳費一萬一千六百八十元,一期下來還要交四個一千六百八十元,共計一萬八千四百,這是真實數據。那一萬是隻交一次的,那八千四百元是隻漲不跌的。一個幼兒園就8400ⅹ6+10000二60400元如果讀完高中按60400ⅹ4二241600計算,2個就483200元,還要讀大學,這還是學費一單項,還要全家吃穿住行,住,可說是房價昂貴。還要這二十年個個身體健康,一分錢用到點子上,請問小編友,這對年輕夫婦月工資一萬能支配得了嗎?要是一年沒有十二萬,將又是怎樣的家景呢?如此看來,對生育笫二胎,年輕怕不怕呀?


梁巨甬甬甬通218


第一,高房價、高醫療、高教育費等,致使生育養孩高成本;第二,獨生子女一代人的吃苦性差,獨立性差,不願承擔生育孩子的義務;第三,現在兒女大多吃老啃老、好吃懶做、寵小不敬老孝老,不贍養老人,把老人當自己的傭人,讓老人也轉變了觀念,不再支持孩子生二胎,以免晚年悽慘;第四,現在年輕人看到老人們為了孩子和孩子的孩子辛苦一生,想想以後老了也會這樣,所以想當丁克家庭。


Hkigvn


很多人會覺得,中國二孩放開後,生育率是升起來了,不存在生育率越來越低問題,實際上,不管是以前,還是二孩放開後,中國的生育率是在逐漸下降的。

先來看看以前的生育率情況:在1990年,中國的總和生育率,也就是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達到2.1的世代更替水平(實現人口穩定須達到的生育水平),隨後開始逐漸下降。

從2000年至今,一直保持在1.5~1.6 之間,屬於嚴重少子化。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2016年的總和生育率為1.7,略有上漲。



公開數據顯示 ,即便是二孩放開後,中國生育率還是在持續下降,2016年,全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但2017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比上一年減少63萬,降幅為3.5%。全面二孩政策並未改變出生人口下降的態勢。

而2018年上半年,很多地方的“二胎效應”不斷減弱,多地人口出生數量走低,則反映出目前老齡化加劇的嚴峻性。 “預計2018年出生人口會比2017年少兩三百萬,也就是出生人口有可能降到1500萬以下。未來幾年還會持續減少,但減幅會下降,之後會有一二十年的平臺或緩慢萎縮期,再之後又會是一次大雪崩。”8月24日,一直力推全面放開生育政策的人口專家黃文政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那麼,人口為何會持續下降?這裡面有很多原因,簡單點說,原因如下:

1、長期以來,受計劃生育政策影響,導致生育率普遍不高,一般城市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即獨生子女。在農村,只有兩個孩子,有的只有一個孩子,受政策影響,導致中國長期以來生育率不高。


2、思想觀念的轉變。現在的年輕人,跟父輩們的思想觀念,特別是五六十年代的人,在生育方面,有很大的變化,5個字:不想要孩子!原因,一個字:累!父母一輩,覺得子女越多越好,我們這一輩,覺得子女越少越好,這裡有思想觀念問題,生活成本問題,也有我們不像父母那樣,不願意過多地去承擔責任問題,或者說嗎,我們這一代人,更願意去享受個人生活,迴歸生活本質。而父母一輩,覺得,生再多子女,不累,我們這一輩,覺得生多了,操心累人。


3、生活成本太高。現在要一個娃娃,從出生到結婚,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萬。一個娃娃,從出生就開始操心,如沒人帶,找保姆帶,孩子上幼兒園,一年好幾萬,上小學到大學,隨便十幾萬,多一點的,上一些興趣班、學點特長如鋼琴等,幾十萬可能都會投入進去。看病貴、娶媳婦更貴,買房子,就是天價,隨便一百多萬,養孩子的成本太大,這是大家不願意要孩子的根源,身邊很多人都是丁克,四十多歲不要孩子,過2人世界,挺好,這必然會導致生育率低下。


4、生育配套設施還不夠完善。現在的情況下,相關生育配套設施還不少太完善,如孩子上學(擇校)、二孩優惠政策(獎勵政策)、沒人看找誰看(社區育嬰託兒所)、孩子生病就醫(嬰幼兒看病綠色通道)等配政策不夠完善,或沒有激勵政策,導致很多人不願意生,一方面,生了,太操心、太累,同時,很多人,夫妻在上班,父母年齡大了,或者體弱多病,面臨沒人帶,找人帶費用太高,也不放心等等原因,限制了大家積極生孩子的熱情。

5、收入太低,物價太高,錢不值錢。我們的收入,雖然也在漲,但跟飛速上漲的物價相比,是很低的,如現在的一線城市一般職工的工資在1萬元,而房價達到了2萬元+,北上廣深等超一線城市則是5萬+,自己的工資跟房價以及物價相比,是非常低的,此外,現在的錢是一點都不值錢,生活成本太高,是導致我們不想再要孩子的一個重要因素。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就是,有些人,吃飽了,沒事幹,就會耍嘴皮子。明明是戲子,你們為他們吹是什麼明星。捧壞了。自以為是什麼高尚的人。其實狗都不如。其實有那麼一些人被人騎多了也叫明星。就是平常的一個人。農民辛辛苦苦長年累月的苦幹。成千上萬的人幹一年都不如一個戲子張一張嘴收入多。真的不公平。


農業組


主要原因是養不起,成本太高,上個幼兒園一年上萬元,這還是便宜的,上個好一點的幼兒園一年幾萬元,一月二三千的工資根本養不起,讀個小學,說是免費的,其補課費比學費高多了,我們的醫院,教育都是以經濟為主,是企業化,產業化的,巳脫離以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稱號。人類的靈魂工程師也已變成以掙錢為主了。如果想讀一個好學校,你根本就供不起,一個養起就困難,更別說二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