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越来越低,你认为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世代同渊


生育率越来越低,无庸讳言,最大的避孕药,就是高企的房价和二三四线城市,稀少的工作机会。

首先说明,现在的生活时代,可不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下来,能够养活就行了。从开始怀孕,到孩子生出来,这一个阶段,没有三五万,可真是打不住。孩子出生后,每个月四五千的生活费,那是挨挨的,要支出,一直到孩子大学毕业,这是最基本的。

其次,如果要有基本的家庭生活,甚至生二胎,那么,在长期居住生活的城市,拥有房子和稳定工作,这是基本的保障。可二三四线城市工作机会的稀少,人们大量向一线和准一线城市外出打工,但却无法在一线和准一线城市,拥有房子和户口。没有基本的家庭生活,生育就是奢望。

最后的原因,就是现在生育主力80和90后,很大一部分,追求个人的生活和自由,丁克家庭越来越多;而且,祖辈一代,现在也普遍不愿意带孩子,而年轻父母,一人工作,往往很难养活一家三口,甚至四口。

于是,少生和不生,成为了主流,生育率,自然也逐年下渐了。实现生育资金补贴,以及生育妇女较长的年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董江波


二胎政策虽然放开了,甚至三胎也在默许之中,但,要二胎的家庭并不多,生育率并没有提高,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不敢生

二胎政策放开了,但有的家庭不敢再生了。

主要有这样的家庭不敢生。

是经济不好的家庭。

有的家庭的经济不太好,养一个孩子都满足不了成长和教育的需求,再要一个孩子更养不起,所以,这样的家庭不敢要。

是没人帮助看孩子的家庭

有的家庭的经济属于中产,靠夫妻的打拼养两个孩子还可以,但因双方的父母都年龄大了,无人帮助看孩子,有的老人想开了,也不想看孩子,但如果请保姆或靠一个人工作根本满足不了家庭的需要,所以,这样的家庭也不敢要孩子。

是有男孩的家庭。

头胎是男孩的家庭也不敢要孩子,害怕第二胎也是男孩,因为现在养男孩的成本高,一套婚房至少就上百万,还有见面礼物,彩礼等等,娶媳妇的资金很高,更别说帮助看儿媳看孩子的劳累,而且婆媳之间的关系还不好处。所以,这样的家庭不敢要孩子。

二,不愿意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年轻人认为要孩子付出的精力太大,而且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很大麻烦,不仅养,还得教,不仅负责孩子这一辈,还要负责孙子的看护,所以有的年轻人虽然走入婚姻,但不愿意要孩子,而且这样的家庭还越来越多,并且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组成丁克家庭

另外,随着女性接受的教育越来越高,独立性越来越强,一些女性根本不结婚,更别说要孩子了。

三,

不能生

70后,80后的组成的家庭还秉承着传统的家庭观念,可以说是要二胎的主力,但这部分人年龄大了,本不好受孕,也许是环境的原因,即使怀上,成活率极低。所以,这样的家庭是不能生。

总之,因这样那样的原因,生育率却越来越低。而造成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人们观念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压力。




空谷幽兰27


主要是生不起,养不起,死不起了,所以老祖宗们啊,对不起了,生个孩子证明自己有生育能力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过去的日子虽然苦点,住的差点,吃的差点,晚上虽然点的煤油灯,但那时侯什么都便宜,尽管挣钱很少,但父母照样能够养活这一大家子。我上有一个姐,下有一个妹,一家五口人,在过去来讲我们这算是家口很少的。小时候经常在父母跟别人的聊天中听别人说:“哎呀,多好的事啊,真会生啊,有儿有女的,儿女双全呀!”在过去都这样,见了不太熟悉的人,都是没话找话,问这问那,尤其年龄相仿的,都会问你家几个孩子?然后我家几个孩子?有时我父亲会把“大金鹿”往道边一停,然后对别人说,我就这么一份子儿啊!(日照方言,一个儿的意思,但用“一份子”口气中会显得更重视、更珍贵、更亲切)、我坐在自行车后面,心里美滋滋的,我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就是打这儿来的,当然尽管小时候我父亲经常揍我,母亲也常常追着我打,可是我不得不承认,我父母对我还是挺偏心的,在他们心中我的分量最重。

现在虽然工薪阶层收入比过去翻了好多倍,甚至几十倍上百倍,但物价和消费翻的倍数更多。也就是说现在如果养五六个孩子,就算天天吃玉米饼子就咸菜也养不起,更何况在过去还有生七八个的。再一个就是思想上的转变,有好多家庭,即使第一胎是女儿,也没有打算非得要儿子的念头了,因为感觉像生了个小祖宗,小皇帝,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老百姓挣点钱比登天都难的今天,这100万上哪挣去?说句难听的,从儿子呱呱坠地那天起,就意味着背上了100万的债,或许更多,你得为此天天去打工还债。所以现在人慢慢想开了,什么香火不香火的,死了就一把灰,所有的感觉都随着生命的消失而消失,什么也不知道了,先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儿再说吧,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不再刻意强求,尽量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吧,所以比较务实了吧。



海岛鹅卵石


社会经济发展必然阶段,现在世界上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都非常低,很多发达国家的生育率都已达到或低于世代更替水平,造成了社会的人口老龄化严重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下面来详细分析原因。

看下表

世界各国人口年度增长率最近数据排名

国家/地区\t所在洲\t年份\t人口年度增长率\t排名

阿曼\t 亚洲\t2017\t4.67%\t1

巴林\t亚洲\t2017\t4.62%\t2

瑙鲁\t大洋洲\t2017\t4.5%\t3

尼日尔\t非洲\t2017\t3.82%\t4

赤道几内亚\t非洲\t2017\t3.71%\t5

安哥拉\t非洲\t2017\t3.31%\t6

乌干达\t非洲\t2017\t3.26%\t7

刚果(金)\t非洲\t2017\t3.25%\t8

布隆迪\t非洲\t2017\t3.18%\t9

坦桑尼亚\t非洲\t2017\t3.08%\t10

乍得\t非洲\t2017\t3.05%\t11

冈比亚\t非洲\t2017\t3.0%\t12

马里\t非洲\t2017\t3.0%\t13

赞比亚\t非洲\t2017\t2.99%\t14

卢森堡\t欧洲\t2017\t2.95%\t15

索马里\t非洲\t2017\t2.92%\t16

布基纳法索\t非洲\t2017\t2.89%\t17

马拉维\t非洲\t2017\t2.89%\t18

巴勒斯坦\t亚洲\t2017\t2.88%\t19

莫桑比克\t非洲\t2017\t2.87%\t20

伊拉克\t亚洲\t2017\t2.84%\t21

荷属圣马丁\t美洲\t2017\t2.81%\t22

塞内加尔\t非洲\t2017\t2.81%\t23

南苏丹\t非洲\t2017\t2.78%\t24

贝宁\t非洲\t2017\t2.75%\t25

毛里塔尼亚\t非洲\t2017\t2.73%\t26

马达加斯加\t非洲\t2017\t2.68%\t27

卡塔尔\t亚洲\t2017\t2.67%\t28

尼日利亚\t非洲\t2017\t2.6%\t29

刚果(布)\t非洲\t2017\t2.6%\t30

喀麦隆\t非洲\t2017\t2.59%\t31

约旦\t亚洲\t2017\t2.57%\t32

几内亚\t非洲\t2017\t2.56%\t33

利比里亚\t非洲\t2017\t2.53%\t34

肯尼亚\t非洲\t2017\t2.52%\t35

科特迪瓦\t非洲\t2017\t2.5%\t36

阿富汗\t亚洲\t2017\t2.49%\t37

多哥\t非洲\t2017\t2.48%\t38

几内亚比绍\t非洲\t2017\t2.48%\t39

埃塞俄比亚\t非洲\t2017\t2.46%\t40

卢旺达\t非洲\t2017\t2.41%\t41

也门\t亚洲\t2017\t2.39%\t42

苏丹\t非洲\t2017\t2.38%\t43

津巴布韦\t非洲\t2017\t2.32%\t44

科摩罗\t非洲\t2017\t2.28%\t45

加蓬\t非洲\t2017\t2.26%\t46

加纳\t非洲\t2017\t2.2%\t47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t非洲\t2017\t2.19%\t48

马耳他\t欧洲\t2017\t2.16%\t49

纳米比亚\t非洲\t2017\t2.16%\t50

东帝汶\t亚洲\t2017\t2.16%\t51

塞拉利昂\t非洲\t2017\t2.15%\t52

瓦努阿图\t大洋洲\t2017\t2.14%\t53

新西兰\t大洋洲\t2017\t2.12%\t54

塔吉克斯坦\t亚洲\t2017\t2.11%\t55

伯利兹\t美洲\t2017\t2.08%\t56

科威特\t亚洲\t2017\t2.05%\t57

巴布亚新几内亚\t大洋洲\t2017\t2.03%\t58

沙特阿拉伯\t亚洲\t2017\t2.03%\t59

吉尔吉斯斯坦\t亚洲\t2017\t1.99%\t60

马尔代夫\t亚洲\t2017\t1.98%\t61

危地马拉\t美洲\t2017\t1.98%\t62

所罗门群岛\t大洋洲\t2017\t1.97%\t63

巴基斯坦\t亚洲\t2017\t1.95%\t64

埃及\t非洲\t2017\t1.93%\t65

以色列\t亚洲\t2017\t1.93%\t66

博茨瓦纳\t非洲\t2017\t1.82%\t67

斯威士兰\t非洲\t2017\t1.78%\t68

阿尔及利亚\t非洲\t2017\t1.74%\t69

基里巴斯\t大洋洲\t2017\t1.74%\t70

英属维尔京群岛\t美洲\t2017\t1.73%\t71

冰岛\t欧洲\t2017\t1.73%\t72

澳门\t亚洲\t2017\t1.68%\t73

乌兹别克斯坦\t亚洲\t2017\t1.68%\t74

土库曼斯坦\t亚洲\t2017\t1.67%\t75

洪都拉斯\t美洲\t2017\t1.66%\t76

澳大利亚\t大洋洲\t2017\t1.59%\t77

巴拿马\t美洲\t2017\t1.59%\t78

蒙古\t亚洲\t2017\t1.58%\t79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t美洲\t2017\t1.55%\t80

吉布提\t非洲\t2017\t1.54%\t81

土耳其\t欧洲\t2017\t1.54%\t82

菲律宾\t亚洲\t2017\t1.53%\t83

柬埔寨\t亚洲\t2017\t1.53%\t84

玻利维亚\t美洲\t2017\t1.49%\t85

老挝\t亚洲\t2017\t1.47%\t86

厄瓜多尔\t美洲\t2017\t1.45%\t87

瑞典\t欧洲\t2017\t1.45%\t88

新喀里多尼亚\t大洋洲\t2017\t1.4%\t89

阿联酋\t亚洲\t2017\t1.4%\t90

中非\t非洲\t2017\t1.39%\t91

马来西亚\t亚洲\t2017\t1.39%\t92

哈萨克斯坦\t亚洲\t2017\t1.36%\t93

莱索托\t非洲\t2017\t1.33%\t94

摩洛哥\t非洲\t2017\t1.3%\t95

开曼群岛\t美洲\t2017\t1.3%\t96

文莱\t亚洲\t2017\t1.29%\t97

委内瑞拉\t美洲\t2017\t1.29%\t98

利比亚\t非洲\t2017\t1.28%\t99

巴拉圭\t美洲\t2017\t1.27%\t100

墨西哥\t美洲\t2017\t1.26%\t101

佛得角\t非洲\t2017\t1.26%\t102

黎巴嫩\t亚洲\t2017\t1.25%\t103

南非\t非洲\t2017\t1.24%\t104

海地\t美洲\t2017\t1.23%\t105

不丹\t亚洲\t2017\t1.23%\t106

秘鲁\t美洲\t2017\t1.23%\t107

塞舌尔\t非洲\t2017\t1.22%\t108

爱尔兰\t欧洲\t2017\t1.22%\t109

加拿大\t美洲\t2017\t1.22%\t110

斯里兰卡\t亚洲\t2017\t1.13%\t111

印度\t亚洲\t2017\t1.13%\t112

突尼斯\t非洲\t2017\t1.12%\t113

尼泊尔\t亚洲\t2017\t1.11%\t114

多米尼加\t美洲\t2017\t1.1%\t115

瑞士\t欧洲\t2017\t1.1%\t116

伊朗\t亚洲\t2017\t1.1%\t117

印尼\t亚洲\t2017\t1.1%\t118

尼加拉瓜\t美洲\t2017\t1.09%\t119

阿塞拜疆\t亚洲\t2017\t1.07%\t120

巴哈马\t美洲\t2017\t1.05%\t121

孟加拉\t亚洲\t2017\t1.05%\t122

帕劳\t大洋洲\t2017\t1.05%\t123

安提瓜和巴布达\t美洲\t2017\t1.03%\t124

越南\t亚洲\t2017\t1.02%\t125

法属波利尼西亚\t大洋洲\t2017\t0.99%\t126

哥斯达黎加\t美洲\t2017\t0.99%\t127

阿根廷\t美洲\t2017\t0.96%\t128

圣基茨和尼维斯\t美洲\t2017\t0.95%\t129

缅甸\t亚洲\t2017\t0.91%\t130

挪威\t欧洲\t2017\t0.91%\t131

苏里南\t美洲\t2017\t0.9%\t132

图瓦卢\t大洋洲\t2017\t0.85%\t133

哥伦比亚\t美洲\t2017\t0.84%\t134

库拉索\t美洲\t2017\t0.84%\t135

汤加\t大洋洲\t2017\t0.83%\t136

奥地利\t欧洲\t2017\t0.83%\t137

关岛\t大洋洲\t2017\t0.81%\t138

智利\t美洲\t2017\t0.81%\t139

塞浦路斯\t欧洲\t2017\t0.8%\t140

巴西\t美洲\t2017\t0.78%\t141

香港\t亚洲\t2017\t0.75%\t142

斐济群岛\t大洋洲\t2017\t0.75%\t143

丹麦\t欧洲\t2017\t0.72%\t144

美国\t美洲\t2017\t0.71%\t145

列支敦士登\t欧洲\t2017\t0.68%\t146

萨摩亚\t大洋洲\t2017\t0.67%\t147

马恩岛\t欧洲\t2017\t0.65%\t148

英国\t欧洲\t2017\t0.65%\t149

荷兰\t欧洲\t2017\t0.6%\t150

圣马力诺\t欧洲\t2017\t0.59%\t151

圭亚那\t美洲\t2017\t0.59%\t152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t大洋洲\t2017\t0.58%\t153

中国\t亚洲\t2017\t0.56%\t154

法属圣马丁\t美洲\t2017\t0.55%\t155

萨尔瓦多\t美洲\t2017\t0.52%\t156

多米尼克\t美洲\t2017\t0.52%\t157

摩纳哥\t欧洲\t2017\t0.51%\t158

朝鲜\t亚洲\t2017\t0.48%\t159

直布罗陀\t欧洲\t2017\t0.47%\t160

格林纳达\t美洲\t2017\t0.47%\t161

圣卢西亚\t美洲\t2017\t0.46%\t162

韩国\t亚洲\t2017\t0.43%\t163

阿鲁巴\t美洲\t2017\t0.42%\t164

德国\t欧洲\t2017\t0.42%\t165

法国\t欧洲\t2017\t0.39%\t166

乌拉圭\t美洲\t2017\t0.37%\t167

比利时\t欧洲\t2017\t0.36%\t168

法罗群岛\t欧洲\t2017\t0.35%\t169

牙买加\t美洲\t2017\t0.31%\t170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美洲\t2017\t0.3%\t171

芬兰\t欧洲\t2017\t0.29%\t172

巴巴多斯\t美洲\t2017\t0.25%\t173

泰国\t亚洲\t2017\t0.25%\t174

捷克\t欧洲\t2017\t0.24%\t175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t美洲\t2017\t0.23%\t176

北马里亚纳群岛\t大洋洲\t2017\t0.22%\t177

亚美尼亚\t亚洲\t2017\t0.19%\t178

西班牙\t欧洲\t2017\t0.19%\t179

斯洛伐克\t欧洲\t2017\t0.17%\t180

百慕大\t美洲\t2017\t0.15%\t181

马绍尔群岛\t大洋洲\t2017\t0.11%\t182

俄罗斯\t欧洲\t2017\t0.11%\t183

马其顿\t欧洲\t2017\t0.09%\t184

毛里求斯\t非洲\t2017\t0.09%\t185

新加坡\t亚洲\t2017\t0.09%\t186

斯洛文尼亚\t欧洲\t2017\t0.08%\t187

美属萨摩亚\t大洋洲\t2017\t0.08%\t188

古巴\t美洲\t2017\t0.08%\t189

白俄罗斯\t欧洲\t2017\t0.07%\t190

黑山\t欧洲\t2017\t0.03%\t191

波兰\t欧洲\t2017\t0.02%\t192

爱沙尼亚\t欧洲\t2017\t-0.02%\t193

格陵兰\t美洲\t2017\t-0.03%\t194

格鲁吉亚\t亚洲\t2017\t-0.06%\t195

摩尔多瓦\t欧洲\t2017\t-0.06%\t196

阿尔巴尼亚\t欧洲\t2017\t-0.09%\t197

意大利\t欧洲\t2017\t-0.13%\t198

希腊\t欧洲\t2017\t-0.14%\t199

日本\t亚洲\t2017\t-0.16%\t200

波黑\t欧洲\t2017\t-0.28%\t201

葡萄牙\t欧洲\t2017\t-0.31%\t202

匈牙利\t欧洲\t2017\t-0.34%\t203

乌克兰\t欧洲\t2017\t-0.39%\t204

安道尔\t欧洲\t2017\t-0.41%\t205

塞尔维亚\t欧洲\t2017\t-0.51%\t206

罗马尼亚\t欧洲\t2017\t-0.59%\t207

保加利亚\t欧洲\t2017\t-0.73%\t208

叙利亚\t亚洲\t2017\t-0.88%\t209

拉脱维亚\t欧洲\t2017\t-0.96%\t210

克罗地亚\t欧洲\t2017\t-1.17%\t211

立陶宛\t欧洲\t2017\t-1.42%\t212

波多黎各\t美洲\t2017\t-2.06%\t213

大致基本规律,经济发达的地区生育率低

很多人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抚养子女的经济成本增高是造成生育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发达国家富裕,抚养子女成本高,人们生育意愿低少生孩子。欠发达国家贫穷,抚养子女成本低,人们多生孩子。这样的逻辑总让人多少感到有些别扭,本来越富裕应该是有经济条件抚养更多的子女。但在经济发达国家抚养子女的经济成本高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生育意愿这是事实。然而当更深入地分析问题时,又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抚养子女的经济成本增高与生育率下降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哪个是最先的因?这看起来有点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鸡会下蛋,蛋能孵化成鸡。抚养成本增高会造成人们的生育意愿下降,生育率下降会使抚养单个子女的平均成本上升。假若以前养三、四个,现在养一、两个。即使人们抚养子女方面的支出不变,单个子女的抚养成本也是上升了。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很难,因为所要追溯的历史过于久远。

当人们都将目光集中在“经济方面”时,却忽视了人类社会人口自身生产的生产方式,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社会人口产生的重要影响。人口自身生产,即种的蕃衍,是为社会提供人力资源的人口生产。一个社会人口自身生产的生产力无疑会受到这个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水平和自然资源条件的制约,但同时也会受到人口自身生产方式的影响。

人口自身生产方式表现为婚姻形态及在一定婚姻形态基础上形成的家庭所具有的赡养、供养关系(或功能)的具体形式。婚姻形态的改变就意味着人口自身生产方式的改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高离婚率。婚姻形态发生了重要改变。虽然仍然是一夫一妻制,但与传统社会相比,离婚、再婚频率很高,结婚年龄大大推迟,单身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与传统婚姻形态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婚姻形态的改变就意味着人口自身生产方式的改变,必然就会影响到人口自身的生产。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人口的自身生产主要还是靠由婚姻组成的家庭来完成的。不但“生物人”的生产主要靠家庭,“社会人”的生产也离不开家庭。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离婚率使得社会上婚姻的稳定性程度大大降低,影响了家庭的稳定性和组成结构,势必会影响到家庭的人口生产功能。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人们的平均初婚年龄呈不断提高的趋势。以德国为例,据《环球时报》的报道,目前德国男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为36岁而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为33岁,这比他们父辈晚结婚6年。人们平均初婚年龄的提高极有可能会引起社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在现代社会里,在婚姻之外生育子女对于妇女来说一般是不利的,因为一般妇女非婚生育在生育期内会减少大部分的经济来源,未婚生育的现象一般说来较少。假若一个国家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5岁,那么一百年后,将会比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0岁的国家少生育一代人。如果这两个国家妇女的平均生育子女的数量差不多,那么它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差别是很大的。

女性的生育期一般是从13岁的初潮时开始到45岁左右以后的闭经期止一般大概是22年,如果不进行计划生育妇女在整个生育期内一般多的可以生育十多个子女。初婚年龄的提高会缩短妇女的有效生育期,假若一个国家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为30岁,那么女性的平均有效生育期将缩短至15年。而35岁以上妇女的生育为高龄生育,风险比较大,一般人们不会选择在这个年龄段生育。这样妇女的平均生育期实际上最低可能减少到了5年。如果一个妇女在结婚后的5年内婚姻离异了,那么她的生育期又缩短了。如果社会上离婚率很高,那么社会上女性的平均生育期又将大大缩短了。如果减至2、3年,那么仅因这一原因就会造成生育率降至世代更替水平以下。





半精灵neo


根本原因是房价高

养孩子的成本,其实那个方面都不低,但支出最大的应该是房子,现在三四线城市房价10000多一平,县城都上万了,买套120平的房子,再加车位、储藏室,装修,那还不150万啊

我们看看其他成本

其他150万,加房子150万,结婚30万,合计330万。

对于老百姓,假如要二胎的话,需要多支出330万,这只是二胎的,假如还有一胎,女儿的话,150万,加330万,就要480万。

儿子的话660万。

有人说如果生二胎是女儿 那?咱谁知道生啥啊,既然不知道生男女,就按照最坏打算。

俺也要二胎了

刚才我又查查我们四线城市房价,9000-14000一平,哎,继续赚钱吧,戒烟戒酒,吃素。攒钱养二胎。


龙拍天下


小编友,你问的‘现在的生育越来越低,…什么原因’,我在此与你聊一件真实的事,或许你也着得原因了。西安(可说是城区)的一个小区,一年轻夫妇的两个儿女上学了,较大的读一年一期,第一次缴学费两万零六百多元,然后三个星期下,先后交语文六百七十元,数学、英语各几百,还有要交还没有交的补课费。较小的一个,读进幼儿园小班,第一次缴费一万一千六百八十元,一期下来还要交四个一千六百八十元,共计一万八千四百,这是真实数据。那一万是只交一次的,那八千四百元是只涨不跌的。一个幼儿园就8400ⅹ6+10000二60400元如果读完高中按60400ⅹ4二241600计算,2个就483200元,还要读大学,这还是学费一单项,还要全家吃穿住行,住,可说是房价昂贵。还要这二十年个个身体健康,一分钱用到点子上,请问小编友,这对年轻夫妇月工资一万能支配得了吗?要是一年没有十二万,将又是怎样的家景呢?如此看来,对生育笫二胎,年轻怕不怕呀?


梁巨甬甬甬通218


第一,高房价、高医疗、高教育费等,致使生育养孩高成本;第二,独生子女一代人的吃苦性差,独立性差,不愿承担生育孩子的义务;第三,现在儿女大多吃老啃老、好吃懒做、宠小不敬老孝老,不赡养老人,把老人当自己的佣人,让老人也转变了观念,不再支持孩子生二胎,以免晚年凄惨;第四,现在年轻人看到老人们为了孩子和孩子的孩子辛苦一生,想想以后老了也会这样,所以想当丁克家庭。


Hkigvn


很多人会觉得,中国二孩放开后,生育率是升起来了,不存在生育率越来越低问题,实际上,不管是以前,还是二孩放开后,中国的生育率是在逐渐下降的。

先来看看以前的生育率情况:在199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也就是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达到2.1的世代更替水平(实现人口稳定须达到的生育水平),随后开始逐渐下降。

从2000年至今,一直保持在1.5~1.6 之间,属于严重少子化。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的总和生育率为1.7,略有上涨。



公开数据显示 ,即便是二孩放开后,中国生育率还是在持续下降,2016年,全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但2017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比上一年减少63万,降幅为3.5%。全面二孩政策并未改变出生人口下降的态势。

而2018年上半年,很多地方的“二胎效应”不断减弱,多地人口出生数量走低,则反映出目前老龄化加剧的严峻性。 “预计2018年出生人口会比2017年少两三百万,也就是出生人口有可能降到1500万以下。未来几年还会持续减少,但减幅会下降,之后会有一二十年的平台或缓慢萎缩期,再之后又会是一次大雪崩。”8月24日,一直力推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的人口专家黄文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那么,人口为何会持续下降?这里面有很多原因,简单点说,原因如下:

1、长期以来,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导致生育率普遍不高,一般城市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即独生子女。在农村,只有两个孩子,有的只有一个孩子,受政策影响,导致中国长期以来生育率不高。


2、思想观念的转变。现在的年轻人,跟父辈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的人,在生育方面,有很大的变化,5个字:不想要孩子!原因,一个字:累!父母一辈,觉得子女越多越好,我们这一辈,觉得子女越少越好,这里有思想观念问题,生活成本问题,也有我们不像父母那样,不愿意过多地去承担责任问题,或者说吗,我们这一代人,更愿意去享受个人生活,回归生活本质。而父母一辈,觉得,生再多子女,不累,我们这一辈,觉得生多了,操心累人。


3、生活成本太高。现在要一个娃娃,从出生到结婚,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一个娃娃,从出生就开始操心,如没人带,找保姆带,孩子上幼儿园,一年好几万,上小学到大学,随便十几万,多一点的,上一些兴趣班、学点特长如钢琴等,几十万可能都会投入进去。看病贵、娶媳妇更贵,买房子,就是天价,随便一百多万,养孩子的成本太大,这是大家不愿意要孩子的根源,身边很多人都是丁克,四十多岁不要孩子,过2人世界,挺好,这必然会导致生育率低下。


4、生育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现在的情况下,相关生育配套设施还不少太完善,如孩子上学(择校)、二孩优惠政策(奖励政策)、没人看找谁看(社区育婴托儿所)、孩子生病就医(婴幼儿看病绿色通道)等配政策不够完善,或没有激励政策,导致很多人不愿意生,一方面,生了,太操心、太累,同时,很多人,夫妻在上班,父母年龄大了,或者体弱多病,面临没人带,找人带费用太高,也不放心等等原因,限制了大家积极生孩子的热情。

5、收入太低,物价太高,钱不值钱。我们的收入,虽然也在涨,但跟飞速上涨的物价相比,是很低的,如现在的一线城市一般职工的工资在1万元,而房价达到了2万元+,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则是5万+,自己的工资跟房价以及物价相比,是非常低的,此外,现在的钱是一点都不值钱,生活成本太高,是导致我们不想再要孩子的一个重要因素。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就是,有些人,吃饱了,没事干,就会耍嘴皮子。明明是戏子,你们为他们吹是什么明星。捧坏了。自以为是什么高尚的人。其实狗都不如。其实有那么一些人被人骑多了也叫明星。就是平常的一个人。农民辛辛苦苦长年累月的苦干。成千上万的人干一年都不如一个戏子张一张嘴收入多。真的不公平。


农业组


主要原因是养不起,成本太高,上个幼儿园一年上万元,这还是便宜的,上个好一点的幼儿园一年几万元,一月二三千的工资根本养不起,读个小学,说是免费的,其补课费比学费高多了,我们的医院,教育都是以经济为主,是企业化,产业化的,巳脱离以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称号。人类的灵魂工程师也已变成以挣钱为主了。如果想读一个好学校,你根本就供不起,一个养起就困难,更别说二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