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下班後家訪,與家長交流非常融洽,家長強留吃飯,教師該怎麼辦?

春江暮雪觀天下


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波動,學生的學習態度有所變化,學生的品德修養有所改變,學生出現了厭學情緒……無論學生近段時間出了什麼問題,作為教師的我們都要第一時間和學生家長溝通。和家長溝通的方式很多,比如微信聯繫,比如打電話交流,再比如直接入戶家訪。而入戶家訪是家校配合效果最好的一種溝通方式——因為只有到了學生的家裡,才能深入瞭解學生的家庭狀況,才能更好地對學生的“沉痾宿疾”進行“對症下藥”。

教師入戶家訪,與學生家長交談融洽,家長強留吃飯,要答應嗎?如果是我,我肯定要拒絕。這麼多年來,我與家長接觸的兩大原則是:一是不收家長的任何紅包,二是不接受家長的任何邀請。
收下紅包,哪怕幾塊錢,拿人的手短;接受宴請,哪怕一頓家常便飯,吃人的嘴軟。更何況,不是每一個家長都是我們所想的那麼單純。作為教師,我們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曾有人對我說,家長髮紅包只要不是數額特別大的,其他的都可以大膽放心收;家長宴請,不去的話是看不起家長,家長會不高興的。但是我告訴他,心存僥倖,必定不幸!哪怕窮死,也不要手賤收家長的紅包;哪怕餓死,也比被訛死要體面得多。家訪之後,回家去吃飯吧,上有老下有小,家裡又沒有礦,咱經不起太多的風風雨雨。家訪的過程中和家長相談甚歡是好事,可以促進家校共育的進程。但到了飯點就必須直截了當地走人,無論家長如何“死纏爛打”,你都要施展好你那可以“四兩撥千斤”的“太極拳”,很多時候,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一些“套路”比海還要深不可測!

如何避免家訪的時候家長強留吃飯呢?我覺得一方面要踩準時間點。這個踩準時間點不是說踩準飯點過去,在人家吃午飯、晚飯的時候過去,這種情況家長不盛情相邀才怪!除非這個學生是你的親戚,否則作為教師,一定不要在人家即將吃飯的時候過去家訪。另一方面,要掌握拒絕家長邀請吃飯的技巧。比如家裡人已經煮好了,再比如自己等下要去下一戶同學家去家訪之類的婉拒之詞。

有人說,收個紅包、吃頓便飯是人之常情,而因為收紅包、吃便飯被處理的事情畢竟極其罕見。但是,我們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你說呢?


微雨潤苗


老師,請學會保護自己,回家吃飯,家裡有孩子,家人在等你!

現在社會,人心隔肚皮,套路太多太深!都說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但農村套路更深!

你還記個前不久的“紅包門”事件嗎?家長給老師發紅包,老師無意中收了,然後老師發現收錯了,發回去,但家長不收,反而截圖舉報,上級部門對教師的處理是快準狠,分分鐘被處理了!

你還記得最近的“補課門”事件嗎?假期期間,家長死皮賴臉的求老師給孩子補課,給錢,然後補完課就把老師告了,錢全部退回,老師被警告,降工資,檢討,三年不漲工資等的處罰!

還有很多類似的事情,按照常理,老師家訪,恰遇飯點,吃一頓便飯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與任何常理相違背,但是,如果吃了,會被戴上“胡吃海喝,收受賄賂,接受宴請”等帽子!

結束語:老師,回家吃吧!3000多元的工資待遇,吃完飯還是吃的起的!


遊戲大咖王


二十年前,老師下戶家訪,是每週必做的例行工作。家長很希望老師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家訪。如果老師去同一個屋場或街坊的學生進行家訪,老師若有選擇的去一家不去另一家,另一家的父母肯定是非常失意的,因為家長認為老師對他孩子不重視。

現在不同了,老師非特殊情況,一般是不去做家訪的。一是老師、家長雙方都很忙,二是真正作得主的父母很多在外務工,三是通訊方便了,可以直接與家長溝通或通知家長來校瞭解、處理情況。

可令人失望的是,有的家長為了應酬其他事物或玩心重,迷於牌場舞池,好像真的還沒時間來“招呼”老師了。這種為了他們子弟而老師卻費力不討好的差事,恐怕也許成為老師都不願主動家訪的原因之一。

這表明了家長對兒女的學習不上心,持不置可否的態度。這種違背家長送讀初衷而對教育無視對教師的冷漠的作法,是老師們不可理喻不願見到的。這種家訪不會產生積極的效應,只會不利於孩子的教育。

當然,老師作家訪,一般時間最好定在晚上。一則雙方都可能有時間與機會見面進行交流反饋孩子的學情,二則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諸如是否飯時用餐的麻煩和顧慮。

至於老師與家長談得很投機,飯時在家長挽留下吃飯,也還可理解在情理之中。就如同公司來了客戶,飯時吃個“工作餐”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除非雙方不投機談得不愉快,家長又沒留請,而老師卻忘掉尊嚴不顧顏面來蹭飯吃。(可能嗎?)

退一步說,家長就是非常客氣的留飯了,老師吃了也不會白吃,甚至是幾倍、幾十倍地返價於他們的子弟的教育上了!友友們,你們說對不對呢?因為大抵無論誰,都會是有感情的!


楓語歌謠


從我們工作多年的情況來看,建議找理由推脫,比如說約好了家人今晚聚餐,或者說有朋友今晚過來現在要去接站等等,儘量不要與家長有超過老師與家長的關係,以免以後影響個人的工作。為什麼我們不建議老師接受家長的宴請呢,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如果接受了家長的宴請,或者在家長家吃飯了以後,無形中你心裡會感覺欠了家長的人情,以至於以後家長對你有什麼特別要求時,你難以推辭,比如家長說能不能給孩子換個座位,或者能不能讓孩子擔任某個班乾等等,這無疑會讓你的工作遇到諸多尷尬。

其次,這次你接受了家長宴請,下次另一家長宴請你,你是否接受?你接受又不是,推辭又不是,處於這兩難境界,不如在一開始就明確拒絕,同時又避免了觸犯規定。

第三,如果這個家長通情達理,你推辭他也不會放到心上,更不用擔心會影響雙方的關係。假如這個家長不明事理,你推辭了也沒有錯,因為你本身就是按照規定辦事,沒有留下任何把柄,倒是如果你遇到不通情達理的人,如果你接受了宴請,很有可能他會將此作為資本,求你幫忙。

因此,綜合起來,碰到這樣的情況,作為家訪老師而言,我們建議不要接受家長的宴請,能避開的儘量避開。同時為了讓老師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們給家長提供以下幾點建議,幫老師規避這種尷尬的局面。

1、在家訪前,建議先給家訪的家長去電,詳細說明家訪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大概需要家訪多長時間,你有哪些想了解的,你帶給家長哪些問題等等;

2、提前規劃好家訪將會面對的突發情況,比如家長請吃飯、家長送禮等等,碰到這種情況的應對方案是什麼,提前準備好;

3、備好相關材料、做好登記,最好兩人同行,這樣不至於會冷場,家訪結束及時離開,提高家訪效率。

以上是我們工作多年的一些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教育界觀察


這僅僅是個處理師生關係的問題,你不吃飯,家長以為是看不起,又擔心老師對孩子教育不願盡心盡職,不請老師吃飯也顯得禮數不到位!如果老師真吃了,老師是否真擔心自己腸胃是否受得了!還擔心是在佔學生便益,可能老師也為難。這種情況下取其重要性方面和替他人著想為要決定該怎麼做!所以這種情況還是以師生關係以及家長的心情好而吃飯是正確的!老師的顧慮也是有自私一面的心思。老師吃飯了,學生家裡人都覺得有面子,禮節上有了盡情了的輕鬆愉快!不過老師吃飯表情要隨和,並不失時機的和自己的學生將師生關係融洽得更好,這對教育孩子學好有益而無害!吃飯了離開還是要做出付費之舉更好,這是禮貌,也是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如果以後與家長再見面就皆大歡喜了!


張傳國15213607873


第一,拒絕宴請,謝謝您對我工作的認可,我會一如既往地關注孩子的。但這個飯我確實不能吃,因為我是孩子的老師所以更加不能吃,這樣言傳身教失去了教育的本質,如果有一天孩子從我這裡畢業了,我們這層關係解除了,咱們好好坐坐。

第二,紅包拒收,還是那句客氣話,謝謝您對我認可,紅包確實不能收,但是您的心意我全部收下,非常感恩您在家校共育方面額度大力支持,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孩子越來越好!24小時後自動退回,家長再也不會給您發紅包了!


週末研學


這個需要老師進行自己判斷,如果不是套路很深的家長,無所謂,本身就是一種朋友式的來往。

其實現在的好多制度特別在人情處理方面出現了很多偏差,作為一名普通老師,只要是不主動的去參與的家長的痴情裡面,我覺得像朋友一樣的交往,像朋友一樣相處,即使在家裡吃一頓簡單的飯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說的不太理想的狀態,假如說孩子不在你的手下的時候,如果家長仍然和你是朋友,這樣是最好不過的一種狀態,這樣的狀態才是老師和家長之間真實的一種最好狀態。

當然在家長家中吃飯的時候,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比如說家長家提供了過於昂貴的酒,堅決不要喝,因為酒這個東西沒有什麼標準,只要不喝酒也就無所謂了,千萬不要喝上兩杯酒,忘了自己姓什麼。

有一個家長通常會在吃過飯之後再送給老師一部分禮品,這個千萬不要收,因為一旦輸了,你們之間就變成了一種買賣關係,已經變了性質。

總之如果是簡單的吃飯也無所謂,當然這是個人的看法。


杜宜城老師


我所看到的世界還沒有那麼多陰謀論,如果我是這個老師我會判斷家長是出於中國式客氣還是真的想挽留我吃飯,如果是前者我們當然是中國式客氣一下說家裡還有小孩等著我回家做飯。如果是後者我覺得留下來吃頓飯也未曾不可。

學會區分中國式客氣是情商高的一種表現。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中國式客氣。比如舍友在吃東西你剛好站在旁邊,為了不讓彼此尷尬,他一般都會問你要不要也來一點。這時候如果不是真的關係特別好的,你最好客氣一下,不了不了,謝謝。如果他真的想請你吃東西,他還會說,來點嘛,真的很好吃。這時候你如果真的想吃就接著,不想吃再次表示感謝。

在上面這個對話中,有發起第二次邀請也是高情商的一種表現。如果你真的想請人吃東西最好多請幾次,因此第一次他可能會覺得你只是客氣一下。


嗨鏘學長


不能吃。萬一吃完家長錄了像或者照了相去舉報,你就完了。時刻要提高警惕。




睥睨千秋


好意難卻的話,得看家長真正的家庭經濟情況再決定。有的家長好面子,明明家裡沒菜請人吃飯,卻硬要老師留下來吃飯。老師要是真留下來吃,可能他們好幾天吃土。這樣的家庭建議老師不要留下來吃,要真吃,也得掏錢買點東西湊合著一起吃,別光讓那家長掏錢,他們真的很難。有的家庭經濟好點,留老師吃飯,老師推卻不過,可以留下來吃。不過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軟。所有請老師吃飯的家長當然都是希望老師多重視一點自己家的孩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